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的合成及其杀菌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司新生 胡延光 冯和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348-1350,共3页
用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合成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 h... 用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合成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 h。用平板划线法对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的杀菌性能进行实验,测试了几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 IC)。结果表明,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尤其是在很低的有效浓度下就可以杀灭真菌和酵母菌。首次提出了分子级别的杀菌剂"复配"概念,为创建环境友好型产品体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5-(1-吡啶-2-烷基)-3-异噻 杀菌剂 微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3-氟-4-吗啉苯基)-2-氧-5-噁唑烷基甲醇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庞华 张君仁 +2 位作者 王子兰 冉祥凯 杜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1,75,共3页
以3,4 二氟硝基苯为原料,与吗啉在二异丙基乙胺中反应4h得到3 氟 4 吗啉硝基苯(Ⅰ),在w(Pd)=10%催化下,Ⅰ与甲酸铵在V(THF)∶V(甲醇)=1∶4中反应6h,得3 氟 4 吗啉苯胺(Ⅱ),Ⅱ与光气在通入干燥HCl气体下反应得3 氟 4 吗啉异氰酸苯酯(Ⅲ)... 以3,4 二氟硝基苯为原料,与吗啉在二异丙基乙胺中反应4h得到3 氟 4 吗啉硝基苯(Ⅰ),在w(Pd)=10%催化下,Ⅰ与甲酸铵在V(THF)∶V(甲醇)=1∶4中反应6h,得3 氟 4 吗啉苯胺(Ⅱ),Ⅱ与光气在通入干燥HCl气体下反应得3 氟 4 吗啉异氰酸苯酯(Ⅲ),最后在无水LiBr和n Bu3PO催化下,Ⅲ与(R) 丁酸缩水甘油酯在二甲苯中反应2h,所得产物在甲醇钠催化下,与甲醇反应3h,合成了(R) 3 (3 氟 4 吗啉苯基) 2 氧 5 口恶唑烷基甲醇(Ⅳ),总收率3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3--4-苯基)-2--5-烷基甲醇 利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二羟苯基)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世清 陈彰评 +1 位作者 黄齐茂 姜中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16,共4页
对苯二酚与 2 硝基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 1及其铜 (Ⅱ ) 2、镍 (Ⅱ ) 3、锌 (Ⅱ ) 4等金属配合物直接加热反应 ,分别制得 2 (2 ,5 二羟苯基 )四苯基卟啉 1′(81% )及相应金属配合物 2′(71% ) ,3′(6 1% ) ,4′(40 % )。它们... 对苯二酚与 2 硝基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 1及其铜 (Ⅱ ) 2、镍 (Ⅱ ) 3、锌 (Ⅱ ) 4等金属配合物直接加热反应 ,分别制得 2 (2 ,5 二羟苯基 )四苯基卟啉 1′(81% )及相应金属配合物 2′(71% ) ,3′(6 1% ) ,4′(40 % )。它们的结构由IR ,MS ,UV及1 HNMR ,2D NMR等确定。发现对苯二酚通过碳 碳键与卟啉的吡咯环直接相连 ,氢醌与卟啉环趋于共平面 ,其中一个羟基位于卟啉环的去屏蔽区 ,H原子的核磁位移向低场移动 (δ =7 5 2 ) ,另一个则处于中位苯环的屏蔽区 ,H原子的核磁位移为δ =4 18;氢醌环上的质子也表现出不同的核磁位移 ,其中 6位上H的位移值为δ =4 93,明显向高场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 5-苯基)四苯基卟 铜配合物 镍配合物 锌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烷基咪唑啉的加压-分馏法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富春 林东恩 +1 位作者 何应 刘海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4,240,共5页
从正戊酸、正己酸、月桂酸、硬脂酸和乙二胺出发,利用加压-分馏法合成4种2-烷基咪唑啉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2-烷基咪唑啉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有机酸)∶n(乙二胺)=1∶5,釜内温度185℃,馏... 从正戊酸、正己酸、月桂酸、硬脂酸和乙二胺出发,利用加压-分馏法合成4种2-烷基咪唑啉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2-烷基咪唑啉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有机酸)∶n(乙二胺)=1∶5,釜内温度185℃,馏分温度155℃,压力0.25 MPa,可以获得高纯度的2-烷基咪唑啉,而且后处理十分简单,产率按有机酸计可达8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烷基 有机酸 乙二胺 加压-分馏法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圣平 李德江 傅和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62-665,共4页
2-碘苯甲酰肼与八种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1 a^1h),后与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2 a^2h),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2 a^2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2-碘苯甲酰腙 1 3 4-噁二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氯苯基)-5(4H)-四唑啉酮的合成研究
6
作者 潘忠稳 凌冰 姚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1 (2 氯苯基 ) 5 (4H) 四唑啉酮 (Ⅰ)可由 2 氯硝基苯经三步合成反应制得。首先 ,2 氯硝基苯经铁粉还原得 2 氯苯胺 (Ⅱ) ,Ⅱ与碳酸二 (三氯甲基 )酯反应得 2 氯苯基异氰酸酯 (Ⅲ ) ,Ⅲ在DMF溶剂中 ,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叠氮钠... 1 (2 氯苯基 ) 5 (4H) 四唑啉酮 (Ⅰ)可由 2 氯硝基苯经三步合成反应制得。首先 ,2 氯硝基苯经铁粉还原得 2 氯苯胺 (Ⅱ) ,Ⅱ与碳酸二 (三氯甲基 )酯反应得 2 氯苯基异氰酸酯 (Ⅲ ) ,Ⅲ在DMF溶剂中 ,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叠氮钠缩合得Ⅰ。三步收率分别为 90 %、80 %、90 % ,总收率为 6 5 %(以邻氯硝基苯计 ) ,产品质量分数达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氯苯基)-5(4H)- 合成 研究 2-氨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N-(3-苯氧-2-羟)丙基-N,N,N-三烷基铵的合成及其相转移催化性能
7
作者 姜润田 赵淑英 +2 位作者 马玉翔 张广友 赵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2-83,共2页
研究环氧氯丙烷和苯酚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苯基缩水甘油醚 ,然后和三甲胺或三乙胺的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甲基铵或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乙基铵 ,其结构通过红... 研究环氧氯丙烷和苯酚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苯基缩水甘油醚 ,然后和三甲胺或三乙胺的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甲基铵或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乙基铵 ,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测定了其对氧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相转移催化性能 苯酚 季铵盐 相转移催化剂 环氧氯丙烷 溴化N-(3-苯氧-2-)丙基-N N N-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对称性手性1,2-双(1-羟烷基)苯的制备
8
作者 钟吕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以(S)-5-烯丙基-2-氧杂二环[3.3.0]-1-辛烯为拆分剂,与外消旋体1,2-双(1-羟烷基)苯1进行缩醛反应。通过色谱柱对所得缩醛产物进行分离,然后再分别进行脱缩醛反应,获得了具有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1。所得系列手性化合物1,通过IR,... 以(S)-5-烯丙基-2-氧杂二环[3.3.0]-1-辛烯为拆分剂,与外消旋体1,2-双(1-羟烷基)苯1进行缩醛反应。通过色谱柱对所得缩醛产物进行分离,然后再分别进行脱缩醛反应,获得了具有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1。所得系列手性化合物1,通过IR,1H-NMR,旋光度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手性1,2-双(1-羟烷基)苯的简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对称性 1 2-双(1-烷基)苯 二元醇 缩醛反应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双(2-噁唑啉)基苯扩链聚酰胺6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乾 万超瑛 +1 位作者 党晓容 吴科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3,共5页
采用1,3-双(2-噁唑啉)基苯(MPBO)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扩链反应,考察了MPBO用量对PA6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在240℃条件下,当MPBO用量在2.0%时,MPBO对PA6的扩链效果最佳,PA6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从1.4×104提高到了2... 采用1,3-双(2-噁唑啉)基苯(MPBO)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扩链反应,考察了MPBO用量对PA6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在240℃条件下,当MPBO用量在2.0%时,MPBO对PA6的扩链效果最佳,PA6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从1.4×104提高到了2.5×104,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特性黏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熔体流动速率明显降低;MPBO对PA6有显著的扩链效果,但是同时也导致PA6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1 3-双(2-)基苯 扩链反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2-甲基-2-[口恶]唑啉)和聚丙烯酸的混合刷在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溶菌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淼 王雨晨 +2 位作者 MUHAMMAD Atif 陈丽娟 王延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5-1094,共10页
制备了一种对溶菌酶具有可控吸附性能的混合刷涂层毛细管,用于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溶菌酶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首先,分别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聚(2-甲基-2-[口恶]唑啉)(PMOXA)和聚丙烯酸(PAA),然后将... 制备了一种对溶菌酶具有可控吸附性能的混合刷涂层毛细管,用于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溶菌酶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首先,分别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聚(2-甲基-2-[口恶]唑啉)(PMOXA)和聚丙烯酸(PAA),然后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分别与PMOXA和PAA通过自由基共聚和RAFT聚合合成出聚(2-甲基-2-[口恶]唑啉)-r-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MOXA-r-GMA)和聚丙烯酸-b-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AA-b-PGMA)。将PMOXA-r-GMA和PAA-b-PGMA的混合溶液以一定比例加入到毛细管内,通过加热即可制备出基于PMOXA和PAA的混合刷涂层毛细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毛细管原材料的表面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溶液质量浓度为20 g/L、PMOXA-r-GMA和PAA-b-PGMA质量比为1∶1时,所得涂层中羧基的含量随着PAA链长的增加而增加;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溶菌酶(FITC-溶菌酶)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改变环境的pH和离子强度(I)可以调控涂层毛细管对溶菌酶的吸附和释放,在pH 7(I=10^-5mol/L)条件下,毛细管可以吸附大量的溶菌酶,当条件变为pH 3(I=10^-1mol/L)时,吸附的溶菌酶可以被释放出来。将这种具有溶菌酶可控吸附性能的涂层毛细管用于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溶菌酶,当PAA链长是PMOXA链长的2.2倍时,溶菌酶的灵敏度增强因子为17.69,检出限为8.7×10^-5g/L;同一天内对溶菌酶连续测定5次以及连续测定5天,峰面积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9%和4.1%,迁移时间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9%和2.1%。涂层的制备只需一步,简单易行,而且涂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毛细管电泳分析痕量蛋白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在线富集 混合刷 聚(2-甲基-2-[口恶]) 聚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亚烷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的电化学合成
11
作者 张程亮 雷泽 +3 位作者 刘复初 祝正辉 蒋明忠 朱洪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3-516,共4页
以γ-烯基-β-酮酸酯为原料,K I-NaI为间接电解质,水为溶剂及试剂,利用电解合成的工艺方法,以满意的收率和较高的选择性合成了13个2-亚烷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化合物,优化了合成条件,并探讨了适宜的底物结构特征.
关键词 2-烷基-5-甲基四氢呋喃 Β-酮酸酯 电化学合成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含能离子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敏 许诚 +5 位作者 葛忠学 毕福强 朱勇 卜建华 苏海鹏 肖啸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55,共7页
以氨基-1,2,4-三唑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HDNMNT)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含能离子盐——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3-氨基-1,2,4-三唑盐(3-ATDNMNT)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4-氨基-1,2,4-三唑盐(4-ATDNMNT),收率分别为9... 以氨基-1,2,4-三唑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HDNMNT)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含能离子盐——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3-氨基-1,2,4-三唑盐(3-ATDNMNT)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4-氨基-1,2,4-三唑盐(4-ATDNMNT),收率分别为95.4%和96.7%;利用FT-IR、1 H NMR、13C NMR、15 N 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3-ATDNMNT和4-ATDNMNT的爆轰性能;在标准状态下(膨胀比为70∶1),利用最小自由能原理,分别计算了两种离子盐在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能量性能。结果表明,3-ATDNMNT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587km/s和33.58GPa,4-ATDNMNT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693km/s和34.31GPa。以3-ATDNMNT部分取代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AP后,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理论比冲可达2 635.7N·s/kg。以4-ATDNMNT部分取代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AP后,当HTPB、Al、AP及4-ATDNMNT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5%及70%时,获得该丁羟复合推进剂的最高理论比冲为2 677.2N·s/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离子盐 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3-氨基-1 2 4- 3-ATDNMNT 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4-氨基-1 2 4- 4-ATDNMNT 爆轰性能 复合推进剂 HT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紫光荧光分子N^2-烷基-1,2,3-三氮唑的光谱性质
13
作者 石晓濛 吕雯雯 +4 位作者 敖慧龙 贺信淳 胡庆霞 王飞军 赵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8-1384,共7页
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N^1-烷基-1,2,3-三氮唑和N^2-烷基-1,2,3-三氮唑。两种产物均有紫外吸收,但只有N^2-烷基-1,2,3-三氮唑有荧光。研究了在N^2位和C^4位引入不同取代基后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结果表明,N^2... 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N^1-烷基-1,2,3-三氮唑和N^2-烷基-1,2,3-三氮唑。两种产物均有紫外吸收,但只有N^2-烷基-1,2,3-三氮唑有荧光。研究了在N^2位和C^4位引入不同取代基后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结果表明,N^2位是甲苯基或C^4位是吸电子取代基的荧光强度最高,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9%,调节C^4位取代基可以更好地提升荧光性能(荧光发射波长300~440 nm,Stokes位移49~70 nm)。N^2-烷基-1,2,3-三氮唑良好的蓝紫光荧光性能使其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烷基-1 2 3-三氮 荧光强度 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闫春丽 唐向阳 齐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40-42,59,共4页
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生成苯基羟胺、再与4-吡啶甲醛反应生成硝酮、与4-乙烯基吡啶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3个步骤合成得到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通过IR、1 HNMR、13 CNMR、HRM... 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生成苯基羟胺、再与4-吡啶甲醛反应生成硝酮、与4-乙烯基吡啶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3个步骤合成得到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通过IR、1 HNMR、13 CNMR、HRMS等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优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5℃、溶剂为DMF。并对合成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10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的防效最高,达到了72.9%。表明,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啉啉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苯基 硝酮 2-苯基-3 5-二(4-吡啶基)异(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基-2-[口恶]唑啉)在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雨晨 王延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2-1027,共6页
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常见的液相分离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少等特点,在蛋白质分离分析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常用的熔融硅毛细管容易吸附蛋白质,导致电渗流不稳定,分离结果重现性变差;此外,商用毛细管电泳中常用... 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常见的液相分离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少等特点,在蛋白质分离分析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常用的熔融硅毛细管容易吸附蛋白质,导致电渗流不稳定,分离结果重现性变差;此外,商用毛细管电泳中常用的紫外检测器由于光程短,使得毛细管电泳的检测灵敏度往往不能达到低丰度蛋白质的直接分析要求。因此寻找能够阻止蛋白质吸附、同时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涂层是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蛋白质的重要课题之一。聚(2-甲基-2-[口恶]唑啉)(PMOXA)作为一种类肽类亲水性聚合物,具有与抗蛋白质吸附聚合物聚乙二醇类似的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其类肽结构使之具有较聚乙二醇更好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在生物质传递、药物载体和阻抗蛋白质吸附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聚(2-甲基-2-[口恶]唑啉)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一是利用多巴胺作为黏合层将其涂覆在毛细管内壁作为抗蛋白质吸附涂层,这种涂层不仅能成功分离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如溶菌酶、细胞色素C、核糖核酸酶A和α-胰凝乳蛋白酶原A),而且在定量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乳铁蛋白的过程中,能阻抗其他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对奶粉中三聚氰胺、乳铁蛋白的检测效率。二是将其与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合物(如聚丙烯酸)构成二元混合刷涂层,在一定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涂层可吸附目标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在另一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可将吸附的目标蛋白质全部释放,同时在释放过程中,处于涂层表面的聚(2-甲基-2-[口恶]唑啉)会进一步阻止蛋白质的吸附,释放的蛋白质在电渗流和电泳的双重作用下快速迁移,到达检测器的蛋白质瞬时浓度大大增加,使目标蛋白质得到富集,目标蛋白质的检测信号得到放大,从而达到了提高低丰度蛋白质检测灵敏度的目的。此外,该文还对聚(2-甲基-2-[口恶]唑啉)在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抗蛋白质吸附 蛋白质分离 在线富集 聚(2-甲基-2-[口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4-硒唑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生物活性(英文)
16
作者 秦毅 石沛 +2 位作者 管全银 施霞 赵国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3-2020,共8页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铜(Ⅱ)配合物[Cu2(NO3)2L(phen)2(H2O)]NO3(HL=2-苯基-4-硒唑甲酸,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34H24Cu2N8O12S...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铜(Ⅱ)配合物[Cu2(NO3)2L(phen)2(H2O)]NO3(HL=2-苯基-4-硒唑甲酸,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34H24Cu2N8O12Se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分别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五种细菌:大肠埃氏杆菌(E.coli),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草绿色链球菌(S.virid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ii)的抗菌活性。同时也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人类胰腺癌PANC-28细胞和人类肝癌HuH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2-苯基-4-甲酸 1 10-邻菲啰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二氢-3-甲基-1-(4-氯-2-氟苯基)-1,2,4-三唑-5(1H)酮的两种合成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芳 刘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48-49,共2页
介绍了4,5 二氢 3 甲基 1 (4 氯 2 氟苯基) 1,2,4 三唑 5(1H)酮的两种合成方法。以 2 氟 4 氯苯肼作为原料,1 (乙氧基)乙叉基氨基甲酸乙酯法收率82 6%,“一锅法”收率 81%,化合物经核磁证实了结构,并对两种方法做了比较。该化合物是合... 介绍了4,5 二氢 3 甲基 1 (4 氯 2 氟苯基) 1,2,4 三唑 5(1H)酮的两种合成方法。以 2 氟 4 氯苯肼作为原料,1 (乙氧基)乙叉基氨基甲酸乙酯法收率82 6%,“一锅法”收率 81%,化合物经核磁证实了结构,并对两种方法做了比较。该化合物是合成超高效除草剂唑酮草酯的重要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二氢-3-甲基-1-(4--2-氟苯基)-1 2 4--5(1H)酮 酮草酯 除草剂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种衍生化方法对牛乳中寡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新新 芦晶 +4 位作者 刘鹭 逄晓阳 张书文 李诚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利用Sep-Pak C_(18)柱和石墨化碳柱对已脱脂和除去蛋白质的牛乳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1-苯基-3-甲基-5-唑啉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PMP)和2-氨基吖啶酮(2-aminoacridone,AMAC),2种衍生化试剂对其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高... 利用Sep-Pak C_(18)柱和石墨化碳柱对已脱脂和除去蛋白质的牛乳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1-苯基-3-甲基-5-唑啉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PMP)和2-氨基吖啶酮(2-aminoacridone,AMAC),2种衍生化试剂对其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优化,AMAC衍生化的结果(约有67个峰)明显优于PMP衍生化的结果(约20个峰),最终确定AMAC为最佳衍生化试剂,并利用最终优化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对牛乳中寡糖进行测定,最终测得7种乳寡糖并获得该7种乳寡糖的单糖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寡糖 1-苯基-3-甲基-5- 2-氨基吖啶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ΧⅢ)──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研究4-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亚寅 王霞 +4 位作者 李慧英 马翼 袁满雪 黄润秋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交叉验证 (leave-one-out)结果为 r2cv=0 .4 43 ,非交叉验证 (novalidation)结果为 r2 =0 .93 2 ,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 ,并且在三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此类化合物的模拟作用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4-肟醚基喹2类化合物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农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Fe_2O_3@rGO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TKX-50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建侃 赵凤起 +2 位作者 徐司雨 杨燕京 曲文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4-569,共6页
使用水热和溶剂热两种方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rGO)负载Fe_2O_3纳米颗粒的复合物(h-Fe_2O_3@rGO和s-Fe_2O_3@rGO),并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未负载的rGO与Fe_2O_3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 使用水热和溶剂热两种方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rGO)负载Fe_2O_3纳米颗粒的复合物(h-Fe_2O_3@rGO和s-Fe_2O_3@rGO),并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未负载的rGO与Fe_2O_3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制备的Fe_2O_3纳米颗粒、rGO、h-Fe_2O_3@rGO和s-Fe_2O_3@r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GO作为基底进行负载可以有效解决Fe_2O_3纳米颗粒的团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其分散性。相对于水热法制备的h-Fe_2O_3@rGO,使用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剂热法可以避免rGO基底的堆叠,进一步提高所负载的Fe_2O_3纳米颗粒分散性。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制得的h-Fe_2O_3@rGO、sFe_2O_3@rGO和Fe_2O_3纳米颗粒对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铵盐(TKX-50)热分解性能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Fe_2O_3纳米颗粒、rGO、h-Fe_2O_3@rGO和s-Fe_2O_3@rGO纳米复合物对TKX-50的热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TKX-50的低温分解峰峰温分别降低了33.9,10.9,25.5℃和40.7℃;表观分解热分别增加至1747,1924,2096 J·g^(-1)和2983 J·g^(-1)。相对于h-Fe_2O_3@rGO和Fe_2O_3纳米颗粒,溶剂热法制备的s-Fe_2O_3@rGO纳米复合物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5 5'-联四铵盐(TKX-50) 还原石墨烯(r GO) Fe2O3@r GO 催化 热分解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