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焦在滨 宋新尧 +1 位作者 李炳绪 吴润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69,共9页
针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中过渡电阻及电气量测量误差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分析双端电气量随过渡电阻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双端电气量变化规律的区域特性,提出了基于过渡... 针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中过渡电阻及电气量测量误差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分析双端电气量随过渡电阻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双端电气量变化规律的区域特性,提出了基于过渡电阻分区后在不同区域分别进行精确定位的研究思路。利用第1级网络对双端电气量进行数据融合,将故障场景分为低阻故障和高阻故障,再利用第2级网络中的低阻故障测距网络和高阻故障测距网络分别对低阻故障和高阻故障的双端电气量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出精确的故障位置。对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在测量电气量中加入高斯白噪声信号来模拟含互感器误差的样本,将无误差样本和含误差样本组成的重复样本对作为训练样本,使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对随机测量误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在高阻故障情况下测距结果的最大误差仍然低于1%,且对随机误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输入电气量存在一定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测距结果的最大误差低于2.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2级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过渡电阻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系统级故障诊断的烟花-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归伟夏 陆倩 苏美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2-1109,共8页
为了更快速且精确地诊断出大规模多处理器系统中的故障单元,该文首次将改进的烟花算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系统级故障诊断算法-烟花-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算法(FWA-BPFD)。首先,在烟花算法中引入双种群策略... 为了更快速且精确地诊断出大规模多处理器系统中的故障单元,该文首次将改进的烟花算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系统级故障诊断算法-烟花-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算法(FWA-BPFD)。首先,在烟花算法中引入双种群策略、协作算子以及最优算子,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优化变异算子、映射规则和选择策略。然后,利用烟花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的自调节机制,优化BP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的寻优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迭代次数和训练时间,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故障诊断 烟花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PMC模型 烟花-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气–超临界CO_(2)联合循环变工况特性快速预测及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越 陈然璟 +2 位作者 展君 陈祎璠 司风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78-4189,共12页
燃气–超临界CO_(2)联合循环清洁高效、结构紧凑,因系统部件中间容积较小,变负荷调节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通过其快速变负荷运行有利于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该联合循环采用具有超–跨串级结构的超临界CO_(2)底循环实现燃机... 燃气–超临界CO_(2)联合循环清洁高效、结构紧凑,因系统部件中间容积较小,变负荷调节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通过其快速变负荷运行有利于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该联合循环采用具有超–跨串级结构的超临界CO_(2)底循环实现燃机余热梯级利用。为解决其快速变负荷中循环特性快速预测及优化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面心立方设计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变工况特性求解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该联合循环变负荷过程的最优滑压运行策略。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循环变工况特性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并有效缩短仿真计算时间。与流量比例调节法对比,最优滑压运行策略使循环变工况过程具有更优的循环效率及可行运行区间,可以快速准确地为燃气–超临界CO_(2)联合循环提供变工况运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循环 变工况特性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快速预测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算法的裂变产物核(n,2n)反应截面研究
4
作者 孙小东 韦子豪 +11 位作者 王端 续瑞瑞 田源 陶曦 张英逊 张玥 张智 葛智刚 王记民 王俊辰 夏候琼 舒能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804,共7页
为了大规模预言缺少实验测量的裂变产物核反应截面数据,在整理现有(n, 2n)反应截面5 294个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的物理特征建立实验数据集,分别构建和训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极致梯度提升树模型学习数据。神经网络的隐藏层包含两... 为了大规模预言缺少实验测量的裂变产物核反应截面数据,在整理现有(n, 2n)反应截面5 294个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的物理特征建立实验数据集,分别构建和训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极致梯度提升树模型学习数据。神经网络的隐藏层包含两个子网络,分别由2层各128个神经元构成。极致梯度提升树模型集成了16棵决策树。结果表明,虽然(n, 2n)反应截面实验测量数据大多集中分布在中子入射能量14 MeV附近,且相互之间存在分歧,本工作机器学习模型均可较好描述反应截面的实验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预言能力,对于缺少实验数据的情况同样与评价数据库基本符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0%的数据占比超过85%。机器学习方法能为核数据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极致梯度提升树 (n 2n)反应截面 核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复叠热泵烘干系统的经济热力学研究
5
作者 张晓宇 刘嘉濛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7,共9页
干燥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常以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作为热源,经济性差且对环境造成破坏。热泵干燥技术以消耗少量能量为代价,将低品位能量转化为高品位能量,在节能减排上拥有巨大的潜力。二氧化碳(CO_(2))作为热泵工质除了具有环保、廉... 干燥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常以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作为热源,经济性差且对环境造成破坏。热泵干燥技术以消耗少量能量为代价,将低品位能量转化为高品位能量,在节能减排上拥有巨大的潜力。二氧化碳(CO_(2))作为热泵工质除了具有环保、廉价、良好的传输性能和传热特性等优势外,其冷却过程的温度滑移更适合热泵干燥过程。目前热泵技术正向着应用范围更广的高温热泵方向发展。为了提高CO_(2)热泵干燥技术的温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温CO_(2)复叠式热泵干燥系统,采用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方法对该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系统整体性能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提高,经济收益随着CO_(2)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变大而大幅提升。本文提出的新型高温CO_(2)跨临界复叠热泵烘干系统有望为高温热泵干燥系统及系统节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热泵 复叠式热泵 高温干燥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介质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文俊 杨靖贵 +3 位作者 曲智旭 朱鹏程 刘水华 冯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8,共12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Carbon Dioxide,S-CO_(2))润滑波箔型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通过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提出S-CO_(2)的物性模型,并考虑轴承工作时的非理想气体效应,提出考虑湍流效应气体润滑模型...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Carbon Dioxide,S-CO_(2))润滑波箔型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通过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提出S-CO_(2)的物性模型,并考虑轴承工作时的非理想气体效应,提出考虑湍流效应气体润滑模型、箔片结构力学模型和气膜平均温升计算方法,对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的静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箔片气体轴承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物性模型准确度高,相关系数高达99.997%.以S-CO_(2)为润滑介质的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且在适当范围内减小最小初始气膜厚度或增加膜厚比可以提高轴承的承载力.以S-CO_(2)为介质的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的动态刚度系数和动态阻尼系数均远高于常温常压空气介质下的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随着最小初始气膜厚度减小,轴承的动态刚度系数和动态阻尼系数均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LAI遥感估算 被引量:14
7
作者 史博太 常庆瑞 +4 位作者 崔小涛 蒋丹垚 陈晓凯 王玉娜 黄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2-761,共10页
为了丰富大田尺度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并提高估算精度,以关中地区冬小麦为对象,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数据与地面同步观测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样点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随机森林(RF... 为了丰富大田尺度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并提高估算精度,以关中地区冬小麦为对象,基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数据与地面同步观测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样点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随机森林(RF)法构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进行区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结果表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影像中心842nm近红外B8波段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性最好,样本总体相关系数为0.778;植被指数中反向差值植被指数(IDVI)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相关性最好,样本总体相关系数为0.776。各种估算模型中LAI-RF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为0.72,RMSE为0.53,RE为16.83%。基于LAI-RF估算模型,应用Sentinel-2多光谱卫星数据较好地反演了研究区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区域分布,其结果总体上与地面真实情况接近,说明以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建立LAI-RF估算模型,可应用于区域冬小麦LAI反演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多光谱遥感 冬小麦 叶面积指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祁连山草地自动提取策略
8
作者 邢瑾 候建西 +3 位作者 刘勇 张寅丹 刘立 郭根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影像重叠区域特征迁移的大区域草地自动提取策略,评估重叠区域样本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集成神经网络分类器和平衡分布自适应模型,仅利用重叠区域信息,自适应平衡因时相差异造成的草地特征变化,迁移拓展完成大区域草地信息... 提出一种基于影像重叠区域特征迁移的大区域草地自动提取策略,评估重叠区域样本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集成神经网络分类器和平衡分布自适应模型,仅利用重叠区域信息,自适应平衡因时相差异造成的草地特征变化,迁移拓展完成大区域草地信息的精准提取.以Sentinel-2影像为例,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草地制图试验,在6景草地分类中,单幅分类总体精度和卡帕系数均大于89.09%和0.75,重叠区域的样本量仅达到10%时分类性能趋于稳定.结果表明该策略在草地制图中的有效性及拓展到大区域影像综合制图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提取 Sentinel-2影像 重叠区 平衡分布自适应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