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衡 于曼丽 +3 位作者 魏勇 欧阳平 梁春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8-973,共6页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1,AT1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培养VSMCs,并用平滑肌特异性肌纤...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1,AT1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培养VSMCs,并用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α-SMA)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用10、100和300μmol/L 3个不同浓度的Hcy孵育VSMCs,或在加入Hcy的同时加入5μmol/L的ERK1/2通路阻断剂U0126,48h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ERK1/2及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成功分离、培养VSMCs。10、100和300μmol/L 3个不同浓度的Hcy均可上调VSMC的AT1R蛋白表达量(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5)。但3个浓度的Hcy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的Hcy可增加VSMC的ERK1/2磷酸化(P<0.05),激活ERK1/2信号通路。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可完全阻断Hcy导致的ERK1/2磷酸化,并取消Hcy导致的AT1R上调。结论 Hcy可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大鼠VSMC AT1R的表达,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揭示高Hcy血症与高血压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ErK1/2 血管紧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对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和2型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宁 姜馨 +1 位作者 吕卓人 艾文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Losartan 30 ng/(kg.d)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腹腔注射),每周测定鼠尾血压,共6周。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FQ-PCR)观察心肌中AT1和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中的AngⅡ质量浓度在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Ouabain组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心肌中AT1mRNA与AT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外周长期、慢性给予Ouabain后可持续升高SD大鼠的血压,并使RAS系统激活,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给予Ouabain激活AT1受体的同时,AT2活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1受体 2受体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RGS2蛋白与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廖运先 王晨虹 赖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在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作用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50例为PE组(合并...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在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作用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50例为PE组(合并FGR组17例,非FGR组33例)。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及AT1R水平,并比较PE组(合并FGR组、非FGR组)与对照组间3种指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种指标与PE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PE组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AT1R水平及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取样孕周、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组、非FGR组间的RGS2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AT1R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对照组、非FGR组及合并FGR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RGS2、AngⅡ及AT1R是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粗OR>1,P<0.05;调整抽样孕周后的OR1>1,P<0.05;调整另外两种指标后的OR2值>1,P<0.05(除外AngⅡ)]。(3)RGS2蛋白、AngⅡ、AT1R水平与PE、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5),AngⅡ、AT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P<0.05),RGS2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及AT1R可能与PE的发病机制相关,AngⅡ及AT1R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rGS2蛋白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ERK1/2信号途径的激动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舒砚文 肖宏 +2 位作者 孙艳香 朱峰 廖玉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的自身激动性抗体(AT1-AAs)激动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AT1受体并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途径的能力。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提取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的AT1-AAs。培养大鼠主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的自身激动性抗体(AT1-AAs)激动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AT1受体并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途径的能力。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提取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的AT1-AAs。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AT1-AAs刺激培养的细胞。而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中ERK1/2的表达;逆转录PCR检测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应用钙离子的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培养VSMCs,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荧光强度变化以反映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变化。结果 AT1-AAs能够发挥与血管紧张素Ⅱ类似的效应,能够激动AT1受体,促使ERK1/2的磷酸化并促进其下游的c-fos在VSMCs中的表达;并且ERK1/2的磷酸化一定程度依赖于钙离子信号。结论由于ERK1/2信号通过促进血管炎症、纤维化及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重塑,AT1-AAs可能通过该途径参与先兆子痫患者的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血管紧张 1受体 自身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阻滞剂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升红 万婷 +5 位作者 刘宏伟 程飚 肖丽玲 谢光辉 卢金强 肖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每天10 mg/kg),于创面形成后第3、5、7、9、11、13和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PD123319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和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PD123319对创面内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的愈合率分别为(63.55±2.57)%和(80.78±4.65)%。PD123319处理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分别为(79.89±4.56)%和(88.98±3.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22±0.15)mm和(1.93±0.17)mm,PD123319处理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65±0.12)mm和(2.36±0.1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PD123319处理组创面局部EGF、VEGF和bF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阻滞剂PD123319能够促进创面愈合。PD123319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内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及EGF、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受体 血管紧张 2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耀明 周琳 罗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R)基因多态与2型糖尿病病伴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ATIF基因为侯选基因,就用PCR方法,检测132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ATIR基因多态性。结果2组研究对象AA基因型分布频率... 目的 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R)基因多态与2型糖尿病病伴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ATIF基因为侯选基因,就用PCR方法,检测132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ATIR基因多态性。结果2组研究对象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8.79%与96.97%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1.21%3.03%;A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4.39%与98.48%,C等位基因携带率为5.61与1.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TIR基因多态性与2M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且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病程显著延长。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舒张压升高糖尿病患者之间ATIR-A1166-C基因多态性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收缩压升高糖尿病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TIR基因参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病,并仅与收缩压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血管紧张受体 糖尿病 高血压 2糖尿病 AT1r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介导抑制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的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兵 何国祥 +3 位作者 李德 刘建平 姜大春 黎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pAdCMV/AT2R组(18只)。于术后7、14、21天取材,用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在大鼠颈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未转染组和pad-GFP组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7、14、21天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AdCMV/AT2R组AT2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而AT1R的表达在未转染组、pAd-GFP组、pAdCMV/AT2R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T2R灭活AT1R激活的胞外调控激酶1和2,降低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表达,可能是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 胞外调控激酶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 新生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建平 何国祥 +2 位作者 景涛 王旭 史光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1-444,共4页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2型受体 (AT2R)基因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AT2R) ,体外转染VSM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T2R转染...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2型受体 (AT2R)基因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AT2R) ,体外转染VSM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T2R转染表达率 ,RT PCR方法检测AT2RmRNA表达 ,VSMC增殖用MTT比色法和 5 溴脲苷 (BrdU)掺入法检测 ,迁移用改良Boyden趋化小室法检测 ,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果表明 ,AdCMV AT2R转染后 ,VSMC表达率为 89.5 1% ;AT2R峰值表达时 ,MTT吸光度和BrdU掺入量分别降低 6 1.4%和 5 1.6 % (P <0 .0 1) ,VSMC的跨膜迁移数减少 6 2 .2 % (P <0 .0 5 ) ,细胞凋亡增加约 3.2倍 ,bax表达增加 76 .3% (P <0 .0 5 )。提示AT2R表达可介导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2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基因转染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AngⅡ诱导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α-TNF和IL-1β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小英 高广道 +2 位作者 周娟 国荣 林元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2 receptors,AT2)在成年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和白介素1β(IL-1β)中的作用,明确AT2受体和AT1受体作用的差异。方法差速贴壁分离及培养成年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2 receptors,AT2)在成年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和白介素1β(IL-1β)中的作用,明确AT2受体和AT1受体作用的差异。方法差速贴壁分离及培养成年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进行药物干预: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AngⅡ+氯沙坦(losartan)组、AngⅡ+PD123319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分泌α-TNF和IL-1β的水平。结果AngⅡ诱导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α-TNF和IL-1β明显增加。与AngⅡ组相比,α-TNF在AT1受体阻断后下调了58.7%(P<0.05),AT2受体阻断后下调了65.9%(P<0.05);IL-1β在AT1受体阻断后下调了69.1%(P<0.05),AT2受体阻断后下调了78.7%(P<0.05)。结论AT2受体参与介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α-TNF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2受体 Α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寇学俊 邢艳秋 +3 位作者 路方红 刘振东 王慧 张会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家系(高血压家系组)30个(120例受试者)和正常血压家系(正常血压家系组)29个(115例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家系(高血压家系组)30个(120例受试者)和正常血压家系(正常血压家系组)29个(115例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AT2R A1675G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AT2R的表达。结果:高血压家系组AA型、AG型频率分布(53.3%、16.7%)比正常血压家系组(38.2%、12.2%)均升高,GG型频率分布(30.0%vs 49.6%)降低,高血压家系组比正常血压家系组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布(61.7%vs 44.3%)升高、G的频率分布(38.3%vs 55.7%)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家系组与正常血压家系组比较,AG型患者和GG型患者的AT2R表达浓度[(43.4±12.4)ng/ml vs(52.4±11.6)ng/ml,(53.2±15.3)ng/ml vs(65.9±16.9)ng/m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G基因和AT2R在家族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2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重组腺病毒简便快速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兵 黎军 +1 位作者 何国祥 李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2-403,407,F003,共4页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 AT2R。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结果: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AT2R,滴度为1.5×1012pfu/ml。结论: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比传统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法具有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快捷和实验周期短的优点。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血管紧张2受体基因 同源重组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平 李法琦 马厚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探讨AT2R基因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181例EH患者(EH组)和...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探讨AT2R基因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181例EH患者(EH组)和187例健康人(对照组)的AT2R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 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AT2R基因A1675G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3.3% vs 44.4%),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男性组中,EH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6%vs 42.9%,P>0.05);而在女性组中,E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基因型(AA,AG,GG)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T2R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确定AT2R基因 A1675G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2受体 基因多态性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 1、2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里 卢松 甘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onⅡtype 1 receptor,AT-1R)、AT-2R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onⅡtype 1 receptor,AT-1R)、AT-2R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10只、糖尿病(diabetic model,DM)组15只、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组15只。DM组大鼠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LR组及NC组予利拉鲁肽100μg/kg腹腔内注射干预2次/d。12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测定大鼠尿蛋白排泄率(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集肾组织标本行透射电镜观察并测定肾重/体重指数(kidney/body weight ratio,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ean glomerular volume,MGV)、系膜面积比(fractional mesangial area,FMA);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T-1R、AT-2R在大鼠肾组织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利拉鲁肽可抑制糖尿病大鼠KW/BW、MGV、FMA、UAER、BUN与Scr的增加(P<0.05);可减轻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可使大鼠肾脏组织AT-2R表达上调,而对AT-1R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使肾脏组织内AT-1R/AT-2R的平衡倾向AT-2R可能是利拉鲁肽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1、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芳 杨彦平 刘国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3-384,共2页
血管紧张素 2型受体 (AT2 )的生理功能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过去所知甚少 ,并存在错误认识。近年来对 AT2的研究进展很快 ,对其功能和信号转导机制又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关键词 血管紧张2受体 信号转导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基因及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曦云 崔俊彪 +4 位作者 盛莉 李庆祥 刘艳萍 张燕 张淑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基因+1675A/G多态性及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按心脏超声特点将3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组156例(男61例,女95例),无左室肥厚...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基因+1675A/G多态性及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按心脏超声特点将3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组156例(男61例,女95例),无左室肥厚〔LVH(-)〕组158例(男96例,女62例)。使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测定AT2-R基因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多态性。结果(1)在LVH(+)组与LVH(-)组,男性和女性AT2-R基因+1675A/G多态性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显示LVH(+)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LVH(-)组(P<0.05),而CT基因型频率LVH(+)组显著低于LVH(-)组(P<0.05);T等位基因频率LVH(+)组显著高于LVH(-)组(P<0.05)。结论(1)AT2-R基因+1675A/G多态性与高血压LVH的发生无关;(2)CYP11B2基因-344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高血压LVH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基因 多态性 醛固酮合酶 受体 血管紧张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表达变化
16
作者 李志华 甄志军 李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6-447,454,共3页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 )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增龄性变化 ,并经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结...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 )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增龄性变化 ,并经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结果 幼年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成年及老年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幼鼠心肌 (P <0 .0 1,n =4 )。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及老龄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生长发育 增龄 血管紧张2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研究
17
作者 杨国安 和姬苓 +2 位作者 孙洪英 王宏坤 陈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nested allele-specificprimer,NASP)PCR技术(NASP-PCR)检测AT...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nested allele-specificprimer,NASP)PCR技术(NASP-PCR)检测AT2R A1675G SNP,检测100例脑出血患者和130例对照者的AT2R基因A1675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和分析脑出血组与对照组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 (1)脑出血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47.0%,低于对照组的5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66,P>0.05);(2)男性脑出血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46.4%,低于男性对照组的4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05);(3)女性脑出血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47.7%,低于女性对照组的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2,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8,P>0.05);(4)男性脑出血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46.4%,女性脑出血组为47.7%,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05)。结论 AT2R基因A1675GSNP对脑出血的发病及不同性别脑出血的发病均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受体 血管紧张 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明君 连锋 薛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2-775,786,共5页
心血管疾病多伴有慢性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心血管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炎症作用主要通过其1型受体(AT_1受体)实现。相较于AT_1受体,人们对ANGⅡ2型受体(AT_2受体)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近年来发现... 心血管疾病多伴有慢性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心血管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炎症作用主要通过其1型受体(AT_1受体)实现。相较于AT_1受体,人们对ANGⅡ2型受体(AT_2受体)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近年来发现AT_2受体也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进程,激活AT_2受体能从不同层面抑制炎症的发展。该文就AT_2受体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炎症反应的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at2受体 炎症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和2型受体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京京 杨洪涛 +5 位作者 贾竹青 阎丽辉 张晨光 杨黄恬 周春燕 张永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3-650,共8页
胚胎干细胞(ESC)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体内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类型组织细胞的潜能,经过体外诱导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亦称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ESCM).本研究探讨了ESC诱导分化心肌细胞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的亚型AT1R和AT2R... 胚胎干细胞(ESC)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体内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类型组织细胞的潜能,经过体外诱导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亦称为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ESCM).本研究探讨了ESC诱导分化心肌细胞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的亚型AT1R和AT2R的表达特征.10-4mol/L维生素C体外诱导小鼠R1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自发搏动的心肌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辅肌动蛋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以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到ESCM表达AT1R,并且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增加的特点,在第14d达到高峰.Western印记法检测AT1R表达特征与RT-PCR结果相符.Western印记法的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10-6mol/L)可作为AT1R激动剂激活AT1R,并使其下游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上调,预孵育AT1R抑制剂Losartan(10-6mol/L),此作用被抑制.RT-PCR方法显示,与新生小鼠心室肌细胞相比,ESCM的AT2R表达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 12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平 何国祥 +3 位作者 景涛 史光鉴 王旭 张小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Ⅱ(AugⅡ)2型(AT2)受体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携带AT2受体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AT2R),将VSMC分为对照组及转染组...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Ⅱ(AugⅡ)2型(AT2)受体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携带AT2受体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AT2R),将VSMC分为对照组及转染组(体外转染培养的大鼠VSM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转染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AT2受体、 bcl-2和 bax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 VSMC凋亡。 结果:构建的 AdCMV-AT2受体体外转染培养的VSMC的表达率为 89. 51%, VSMC表达 AT2受体后,其凋亡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 4.2倍(P<0.01),bax表达增加 76.3%, bcl-2则无明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组出现大量凋亡细胞。结论:转染AT2受体基因可显著增加VSMC的凋亡,这对血管再狭窄的防治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2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