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与Betatrophin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哲 阳琰 +3 位作者 刘贝贝 李琪 樊思桐 王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tinopathy,T2DR)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与Betatrophi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tinopathy,T2DR)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与Betatrophi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00例,通过非散瞳眼底检查将T2DM患者分为并发DR组35例和非DR组65例,再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将DR组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T2DM+DR+OP组)15例及非骨质疏松组(T2DM+DR组)20例,将非DR组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T2DM+OP组)25例及非骨质疏松组(T2DM组)40例。同期随机筛选健康体检中心不同年龄健康受试者60例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Betatrophin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相比,合并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Betatrophi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25(OH)D水平降低及Betatrophin水平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骨质疏松 25羟维生素D Betatroph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方敏 余韵 +2 位作者 欧阳正隆 刘丹 王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进行患病特点、发病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的关联性的分析。【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DPN的患病率(33.6%)高于DR(12.3%),2种微血管病变可共同存在,且DR与DPN存在关联(r=0.158,P=0.02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为2种微血管病变的共同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时,在各年龄段均应注意同时筛查DR与DPN,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收缩压将有利于DR与DPN的共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俊 严玉洁 +3 位作者 姚保栋 王伟杰 张颖华 方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0-584,601,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CI:1.047~4.500,P=0.037)。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U-ALB及血Fb、H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顾操 孙伟峰 +1 位作者 铁军 赵世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ria,U-ALB)排出量及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ria,U-ALB)排出量及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伴视网膜病变分为无合并症组(n=49)及合并视网膜病变组(n=52,其中单纯期38例,增殖期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50)。151例受试者均接受临床指标[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检查,并检测U-ALB及血Fb、Hb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U-ALB高于正常受试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Fb水平高于正常受试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受试者Hb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低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相比,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U-ALB及血Fb、Hb变化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U-ALB及血Fb、Hb水平的改变,且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改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量白蛋白尿 纤维蛋白原 血红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ET-1、NO和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红阳 付海燕 +1 位作者 刘丹 孙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ic mellitus,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例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vWF和NO,离子交换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记录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DR患者血浆ET-1、vWF水平(分别为3·04μg·L-1±1.27μg·L-1、136.18%±33.64%)显著高于无DR患者组(分别为1.48μg·L-1±1.16μg·L-1、66.68%±19.30%,P<0.01),但血浆NO水平(82.34μg·L-1±17·42μmol·L-1)低于无DR患者组(98·12μg·L-1±33.30μmol·L-1,P<0.05);血浆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r=0.431,0.382和0·450,P<0.05),与空腹血糖、HbA1C、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1,0.478和0.544,P<0.01);血浆NO与病程、vWF呈负相关(r=-0.431和-0.412,P<0.05);血浆vWF与ET-1、病程、FBG、HbA1C呈正相关(r=0.544,0.313,0.425和0·380,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血浆ET-1、NO、vWF水平的检测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对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管性 假血友病因子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康立华 杨金奎 +1 位作者 杨光燃 石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在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眼底照相诊断为无DR(NDR)或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2年后对随访到的164人复查眼底照相,分...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在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眼底照相诊断为无DR(NDR)或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2年后对随访到的164人复查眼底照相,分析影响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006年随访患者的DR发生率为21.2%(22/104),轻中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为36.7%(22/60)。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尿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体质量指数(BM I)及血脂异常是m-NPDR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的发生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仅单纯控制血糖,需加强DR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定期随访及时治疗,预防失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江波 赵莼 王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102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44例;分别测定各组间的Hcy和hsCRP水平,并对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病程(HI)、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及DR和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 BDR组、PDR组hsCRP和Hcy显著高于NDR组(均为P<0.01),PDR组hsCRP、Hcy也高于BDR组(均为P<0.05),DR同hsCRP、Hcy、HI、TC(r值分别为0.615、0.556、0.356、0.252,P值分别为<0.01、<0.01、<0.05、<0.05)呈正相关,PDR组hsCRP与TG、FINS、HI(r值分别为0.552、0.452、0.382,P值分别为<0.01、<0.01、<0.05)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r=-0.512,P<0.01);PDR组Hcy与TG、TC、FBG、BMI(r值分别为0.752、0.652、0.512、0.432,均为P<0.01)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r=-0.312,P<0.01);PDR组Hcy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34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DR者Hcy和hsCRP水平升高,PDR患者Hcy和hsCRP较BDR患者升高。Hcy和hsCRP可能是DR的危险因素,高Hcy可能使CRP水平升高进而引起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TNF-α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虎子颖 李华 董应丽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游离脂肪酸、TNF-α在DR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DM)组65例,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DM组35例,DR组30例,另选择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游离脂肪酸、TNF-α在DR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DM)组65例,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DM组35例,DR组30例,另选择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将DM组血清游离脂肪酸与TNF-α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游离脂肪酸、TNF-α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较单纯DM组血清游离脂肪酸、TNF-α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血清游离脂肪酸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游离脂肪酸、TNF-α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TNF-Α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萍 孙书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取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DR组)50例、非增生期DR组(NPDR组)48例和增生期DR组(PDR组)4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取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DR组)50例、非增生期DR组(NPDR组)48例和增生期DR组(PDR组)4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DM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NDR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为(28.10±10.23)ng·mL-1,明显低于NDM组的(31.59±9.12)ng·mL-1,NPDR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为(25.18±10.56)ng·mL-1,明显低于NDR组,而PDR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为(22.29±10.82)ng·mL-1,又明显低于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病程、HbA1C、血肌酐均呈统计学上的负相关(r=-0.16、-0.19、-0.22,均为P<0.05)。结论 2型DR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DR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维生素D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杰 郝聪琴 郭建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联合检测 2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岚 雷闽湘 +2 位作者 陈慧玲 郭丽娟 韩秀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 :前瞻性地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 72名无DR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同时测定体重指数 (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 (FBG)、血肌酐 (Scr... 目的 :前瞻性地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 72名无DR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同时测定体重指数 (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 (FBG)、血肌酐 (Scr)、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情况下随访 6年 ,每 1~ 2年复查一次眼底 ,血肌酐、BMI及HbA1c。结果 :72例受试者退出 7例 ,退出率为 9.7% ;ACEII ,ID ,DD 3种基因型在入组和终点时各临床参数 (BMI ,MAP ,FBG ,Scr,HbA1c)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到达终点时 ,各组背景型DR(II4 2 .9% ,ID 4 7.8% ,DD 4 2 .9% )、增殖型DR(II 2 5 .0 % ,ID 2 1 .7% ,DD 2 1 .4 % )及DR总发生率 (II 6 7.9% ,ID6 9.6 % ,DD 6 4 .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 2型糖尿病病人DR的发生和发展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DR DD 视网膜病变 BM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血肌酐 中国汉族 基因插入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喆 刘丽梅 郑泰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Val(16)A la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人258名,其中非糖尿病的健康者88人(对照组),T2DM患者170例(T2DM组)。根据有无DR将T2DM组再分...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Val(16)A la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人258名,其中非糖尿病的健康者88人(对照组),T2DM患者170例(T2DM组)。根据有无DR将T2DM组再分为DR(-)组(n=83)和DR(+)组(n=87)。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人群Mn-SOD基因Val(16)A la多态性,比较T2DM组和对照组Mn-SOD基因型频率及分布,同时在T2DM组内评价Val(16)A la多态性与DR的相关性。结果Mn-SOD基因Val(16)A la等位基因型频率和分布,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R(+)组Mn-SOD的VV基因型频率(92.0%)显著高于DR(-)组(77.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V基因型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OR=0.4785)。结论Mn-SOD基因的Val(16)A l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T2DM无显著相关,但与DR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Val16Al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测HCY和血流变学指标的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晖 郭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5-326,329,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根据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结果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26例和DR组24例,2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根据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结果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26例和DR组24例,2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HCY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结果:正常对照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SDM组和DR组(P<0.05);DR组HCY、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SDM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HCY、血液流变性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变化更明显,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半胱氨酸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红细胞压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指纹图谱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叶虹 鹿斌 +5 位作者 张烁 刘维薇 董雪红 宋晓艳 朱禧星 胡仁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特异的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指纹图谱。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H4蛋白质芯片,优化技术参数,对16例正常人,27例2型糖尿病不伴DR患者...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特异的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指纹图谱。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H4蛋白质芯片,优化技术参数,对16例正常人,27例2型糖尿病不伴DR患者及21例2型糖尿病伴DR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DR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H4芯片在激光强度210,灵敏度为9的条件下可获得较理想的图谱。在m/z2 000至20 000范围内共出现31个蛋白质/多肽峰;其中有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或多肽,m/z为7 440,7 639,7 839,8 147和8 925(P<0.05)。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和高通量分析方法,能直接筛选出DR患者血清中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晶晶 杨顺实 +2 位作者 黄智勇 梁超 甘利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T2DM患者116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T2DM患者116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其CCAIMT、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CCA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6、0.016及0.029),而年龄无明显差异(P=0.695)。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A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与DR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00、0.013及0.033),多变量分析排除了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后,CCAIMT依然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以CCAIMT来诊断DR,接收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显示T2DM患者的CCA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以CCAIMT值大于1.055mm为界,敏感性为62.3%,特异性为71.4%。结论:T2DM患者的CCA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视网膜病变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雷 齐艳华 +1 位作者 韩梅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者 10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diabeticretinopathy ,BDR)患者 2 0例以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 12例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CAM 1的含量 ,同时检验其与空腹血糖 (FBG)和甘油三脂等血糖和血脂代谢控制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BDR组cICAM 1含量比糖尿病不伴DR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PDR组比BDR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2 )DR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浓度与FBG及血清甘油三脂的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 =0 .6 7、0 .5 0 ,P <0 .0 5 )。结论 cICAM 1水平可反映DR活动程度 ;严格控制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通过降低cICAM 1的表达来预防及延缓DR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微量白蛋白尿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阚全娥 文世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微量白蛋白尿(M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筛选9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46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测定其MA和CA-IMT,观察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微量白蛋白尿(M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筛选9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46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测定其MA和CA-IMT,观察2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及体质指数。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56,0.970,0.489,-0.489,-0.474及-0.242,P均>0.05);DR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NDR组(t=2.73,3.02,2.074和2.359,P均<0.05);DR组的MA和CA-IMT高于NDR组(t=3.10和3.65,P<0.01)。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DR与CA-IMT、M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_(1C)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翎 杨艳红 智喜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与老年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或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 :HBA1C水平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为高 (P <0 0 0 1) ,HBA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与老年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检测及眼底检查或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 :HBA1C水平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为高 (P <0 0 0 1) ,HBA1C水平越高 ,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HBA1C>7 0 %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为防止老年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HBA1C应控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视网膜 糖基化血红蛋白A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立宏 王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将9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无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将9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无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病变组),测定血清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病变组、无病变组血清CRP和HbA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变组血清CRP和HbAlc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RP、HbAlc水平为IV期>Ⅲ期>Ⅱ期>I期,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R患者血清CRP、HbAl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8,0.591;P<0.01)。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中,CRP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RP可以做为判定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2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20
作者 郭海科 刘清洋 +2 位作者 孟倩丽 张良 方梦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8-421,共4页
背景国外研究表明,多元醇通路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山梨醇脱氢酶(SDH)基因作为该通路的限速酶之一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但国内尚未见相关的研究。目的探讨SDHG-888C基因多态性同2型DR的关系。方法... 背景国外研究表明,多元醇通路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山梨醇脱氢酶(SDH)基因作为该通路的限速酶之一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但国内尚未见相关的研究。目的探讨SDHG-888C基因多态性同2型DR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因型,其中DR患者118例,无明显DR组69例、健康对照组123例,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DR组与无DR组间的临床特征比较显示,DR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0,P=0.042),2组间其他基线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无DR组和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6%、8.7%和8.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4%、25.4%和29.7%,DR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DR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G:P=0.007,P=0.001;G:P=0.001,P=0.004),无DR组与对照组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型DR与无DR组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HG-888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人群2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脱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2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