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骨相关细胞铁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婧 程璐璐 +2 位作者 何金花 姜珊 朱铎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7,共6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糖环境及其导致的器官损伤和有害物质积累可以引起骨质量下降。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点是与细胞铁浓度有关的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质膜破坏。2型糖尿病环境下的骨相...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糖环境及其导致的器官损伤和有害物质积累可以引起骨质量下降。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其特点是与细胞铁浓度有关的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质膜破坏。2型糖尿病环境下的骨相关细胞被发现倾向于发生铁死亡从而导致骨质疏松,而调节骨相关细胞铁死亡则有望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起到治疗作用。笔者拟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骨相关细胞铁死亡的起因及特点进行综述,从而为明确2型糖尿病诱发骨质疏松的可能原因和靶向相关细胞铁死亡以缓解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角度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铁死亡 细胞程序死亡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曼 黄炜 +3 位作者 伍棋 曾艳 滕方元 徐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505,共8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异常死亡,将造成骨形成与骨吸收代谢失衡,进而降低骨密度和增加骨折风险。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引...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异常死亡,将造成骨形成与骨吸收代谢失衡,进而降低骨密度和增加骨折风险。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模式,细胞内二价铁离子(Fe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铁依赖性活性氧,促使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死亡。目前,铁死亡在T2D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铁死亡可能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超载和脂质过氧化等途径加速T2DOP疾病进展,本综述基于铁死亡理论进一步探讨T2DOP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T2DOP诊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策略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高血糖 骨质疏松 铁死亡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骨质量改变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蕾 付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尽管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是两种不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异常、胰岛素缺乏或不足、降糖药物应用等诸多因素,经常会影响骨量与骨质量,导致骨质疏松。因此,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已经被认定为... 尽管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是两种不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异常、胰岛素缺乏或不足、降糖药物应用等诸多因素,经常会影响骨量与骨质量,导致骨质疏松。因此,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已经被认定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众多,影响较之1型糖尿病更为广泛。多项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增高的原因并非是骨密度的减少,而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质量改变,主要包括骨结构与骨质材料属性等。本文就近年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骨质量改变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骨微结构 骨细胞网状结构 糖基化终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黄芪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元 李香斌 +1 位作者 张尚斌 陈剑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6-874,共9页
目的筛选山药-黄芪药对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分析山药-黄芪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 目的筛选山药-黄芪药对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分析山药-黄芪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山药、黄芪的所有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靶基因,构建山药、黄芪“化学成分-候选靶标-T2DOP相关靶标”网络,筛选节点并对节点中的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终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筛选得到活性化合物36个,其中山药16个、黄芪20个,共涉及698个靶点,T2DOP直接相关靶基因3305个;筛选节点40个,其中31个为T2DOP相关靶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56个生物学过程,21个分子功能,10个细胞组分条目,作用于17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山奈酚等13个化合物可能为核心活性分子,CDK2等15个靶标为核心靶标。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山药-黄芪药对治疗T2DOP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黄芪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药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对骨折风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小容 宫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1-836,共6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是由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导致的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肌骨系统并发症,早期无症状且发病机制复杂,诊断方法有限,患者的致残...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是由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导致的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肌骨系统并发症,早期无症状且发病机制复杂,诊断方法有限,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当前对T2DOP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糖尿病药物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本文结合最新相关文献,总结T2DOP的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探讨T2DOP治疗的未来方向,从而降低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骨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云霞 李双蕾 陈文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4-898,共5页
2型糖尿病是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致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可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慢性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所致骨质疏松或骨代谢异常目前机制尚不明确,研究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关键之... 2型糖尿病是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致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可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慢性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所致骨质疏松或骨代谢异常目前机制尚不明确,研究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关键之一是复制理想的动物模型,国内以药物链脲佐菌素注射大鼠造模观察骨代谢异常文献较多,亦可见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或小鼠所致骨量降低等文献报道。在造模过程中饲料喂养、药物注射剂量、观察指标等是影响2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因素,而大鼠成模的血糖标准未有统一定论,根据在以大鼠或小鼠造模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本文从最新国内外文献在2型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或骨代谢异常大鼠或小鼠造模方面有关的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成模标准及时间等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大鼠 动物模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降糖药物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嘉萍 齐明宇 +2 位作者 宋永波 田雷 王立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5-98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的深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降糖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肠促胰素、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合成及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等多个层面上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可能...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的深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降糖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肠促胰素、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合成及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等多个层面上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可能有正面影响。胰岛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虽然有争议,但早期持续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控制和延缓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降糖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tin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向飞 霍岩松 杨卫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Preptin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T值>-1.0)(N组)、骨量减少组(-2.5<T值≤-1.0)(R组)和骨质疏松组(T值≤-2.5)... 目的探讨Preptin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T值>-1.0)(N组)、骨量减少组(-2.5<T值≤-1.0)(R组)和骨质疏松组(T值≤-2.5)(OP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检验指标、骨密度、血浆Preptin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BMD与一般资料、临床检验资料及骨代谢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Preptin与CTGF、BAP相关曲线的绘制。结果3组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骨密度的降低,3组间Preptin、CTGF、BAP浓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2~L4 BMD与Preptin、ALP-B、CTGF均呈正相关,Preptin与ALP-B、CTGF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reptin通过调节CTGF、BAP水平,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PREPTIN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骨特异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鼠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燕龙 杜敏群 +2 位作者 赖文秀 李淑惠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4-1167,共4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病因复杂,对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符合人类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骨代谢和骨结构的动物模型在T2DOP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中的意义重大。由于鼠类的骨结构特点与人类相似,而...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病因复杂,对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符合人类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骨代谢和骨结构的动物模型在T2DOP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中的意义重大。由于鼠类的骨结构特点与人类相似,而且容易繁殖,目前国内外T2DOP动物模型研究也大多数在鼠类的研究。国内采用诱发性鼠类模型观察到其骨代谢和骨结构异常报道居多,国内外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和转基因/基因敲除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的骨代谢和骨结构也存在异常,但是尚无一种既能在其骨骼成熟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又能协同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故本文对研究的T2DOP鼠类模型的构建、骨代谢特征及其骨结构做一综述,为建立更为完善的2型糖尿病模型,进一步推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动物模 骨代谢 骨结构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璐 闫彩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1-1644,共4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通过多种因素影响骨微结构和骨密度,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三维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优于双能X线吸收法(d...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通过多种因素影响骨微结构和骨密度,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三维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优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的面积骨密度(area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还能发现松质骨的结构改变、皮质骨多孔性结构,对骨量细微改变具有高敏感性。将QCT与有限元分析法结合,通过骨密度、骨组织结构同时分析骨应力来评价骨强度,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有限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硕 倪向敏 王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1-1665,共5页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引发骨骼、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骨代谢异常、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当前关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众多,其中涉...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引发骨骼、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骨代谢异常、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当前关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众多,其中涉及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细胞因子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多个方面。笔者就国内外关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下一步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高血糖 氧化应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分数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晓琳 杨小华 +3 位作者 刘月军 苏如婷 许梦培 刘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9-1602,1613,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测定的TBS值水平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2例)和非骨质疏松组(53例),比较两组间骨密度(bone ma...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测定的TBS值水平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2例)和非骨质疏松组(53例),比较两组间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TBS值及骨代谢标志物,并对骨质疏松组骨代谢标志物与TBS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腰椎总BMD及各腰椎(L1-L4)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S值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P-5b)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NBAP)、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1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及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骨质疏松组的BGP、β-CTX及TRAP-5b与TBS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3、-0.247、-0.235,P<0.05)。结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与TBS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TBS联合BGP、β-CTX及TRAP-5b可能有助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小梁分数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ADSCs成骨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谭伟源 陈军平 +1 位作者 宋若愚 陈诗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01-1205,1211,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自身脂肪干细胞(AD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组(OP组)及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组(DOP组),每组20只。DOP组大鼠喂食高脂高糖饲料后于左下腹部经腹腔注射STZ先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自身脂肪干细胞(AD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组(OP组)及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组(DOP组),每组20只。DOP组大鼠喂食高脂高糖饲料后于左下腹部经腹腔注射STZ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行卵巢切除术建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OP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对照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对照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DOP组及OP组从建模成功的大鼠中各随机选取10只作研究。从各研究大鼠腹股沟区脂肪组织中分离脂肪干细胞,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作成骨结节染色及定量分析,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OCN、OPN、ALP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DOP组大鼠BMD明显低于对照组及OP组(P<0.05);三组大鼠ADSCs细胞形态学及增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显微镜下观察见DOP组与OP组ADSCs的钙化结节量较对照组少,DOP组钙化结节最少,并且缺少大片状结节,染色较浅;成骨定量分析结果可得DOP组ADSCs的OD值低于对照组及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DOP组与OP组RUNX2、OCN、OPN、ALP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OP组与OP组相比较,DOP组RUNX2与ALP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OP组(P<0.05),而OCN与OPNmRNA的表达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OP大鼠ADSCs成骨分化能力较弱,弱于单纯骨质疏松大鼠,原因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其ADSCs中ALP和RUNX2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脂肪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C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帅 唐杰龙 +1 位作者 舒毅 古炎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58-296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C)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诊断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4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利用公式计算OSTC得分...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C)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诊断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4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利用公式计算OSTC得分。将OSTC分值与DXA测定的不同部位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随年龄增长,受试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逐渐下降,各组间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DXA在腰椎(L1~4)、股骨颈的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22.5%、21.8%。OSTC有危险组中达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比例为21.5%。以股骨颈为检测部位,OSTC识别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P=0.000)。OSTC诊断腰椎(L1~4)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截点均为-25.5,敏感度分别为63.7%、86.4%,特异度分别为48.9%、42.7%。结论 OSTC可用于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最佳截点是-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中国大陆地区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媛 陈冠华 +1 位作者 吕珊珊 荆亚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53-3659,共7页
背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同时发现甲状腺激素敏感性受损与骨代谢异常发生相关,但目前关于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敏感性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 背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同时发现甲状腺激素敏感性受损与骨代谢异常发生相关,但目前关于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敏感性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数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2023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723例,并依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将其分为三组:骨量正常组(n=362)、骨量减少组(n=291)以及骨质疏松症组(n=70)。分别测量并计算患者的甲状腺反馈分位指数(TFQI)、促甲状腺激素指数(TSHI)、促甲状腺素抵抗指数(TT4RI)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游离甲状腺素比值(FT_(3)/FT_(4)),以评估甲状腺激素敏感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TFQI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症组年龄、女性所占比例、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餐后2 h血糖(2 h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FQI高于骨量正常组,舒张压、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三酰甘油、FT_(3)、FT_(3)/FT_(4)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年龄、女性所占比例、糖尿病病程、收缩压、2 hPG、HDL-C、TFQI高于骨量减少组,ALT、肌酐、三酰甘油、FT_(3)和FT_(3)/FT_(4)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Spearme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与TFQI呈正相关(r_(s)=0.553,P<0.001),与FT_(3)和FT_(3)/FT_(4)呈负相关(r_(s)=-0.098,P=0.009;r_(s)=-0.080,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调整混杂因素后,TFQI是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OR=6.612,95%CI=5.793~8.192,P<0.05)。TFQI预测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94~0.867),最佳截断值为-0.02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55.4%。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T2DM患者TFQI水平的升高与更高的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相关,提示在该群体中甲状腺激素中枢敏感性降低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动物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风险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赵晋晋 皮银珍 +1 位作者 龚海燕 高海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3,共7页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松组(205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计算PIV、SII,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占比更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更低,骨代谢指标OC、β-CTX更高,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下降,PIV、SII显著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SII、PIV与骨形成指标OC、股骨颈骨密度(FN-BMD)及全髋骨密度(TF-BMD)呈负相关,与骨质疏松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病程、Cr、ALT、AST、HbA1C、Ca、25(OH)D、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用药史、合并症后,PIV(OR=1.66,95%CI:1.18~2.35,P=0.004)、SII(OR=1.97,95%CI:1.29~3.01,P=0.006)为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IV、SII第四分位数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的2.44倍和2.81倍;亚组分析提示在≥65岁及BMI<24 kg/m2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PIV、SII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显著。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PIV、SII与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呈线性正相关,与股骨颈骨密度(FN-BMD)、全髋骨密度(TH-BMD)呈线性负相关(总体P<0.05,非线性P>0.05)。结论 PIV、SII是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高水平PIV、SII的T2DM患者需警惕骨质疏松发生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2糖尿病 泛免疫炎症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清 吴玉霄 崔立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20-1526,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肌少-骨质疏松症(OS)的关键危险因素,OS可显著影响T2DM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深入研究OS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我国T2DM患者OS的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背景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肌少-骨质疏松症(OS)的关键危险因素,OS可显著影响T2DM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深入研究OS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我国T2DM患者OS的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系统评价我国T2DM患者OS的患病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中国T2DM患者OS患病率的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4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调查时间、地区;OS患病率;诊断标准、测评工具;文献质量评价信息等;利用美国卫生保健治疗和研究机构(AHRQ)评估文章质量。使用Stata15.0软件对OS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横断面研究,包含T2DM患者3724例,其中OS患者623例。Meta分析显示:我国T2DM患者OS的患病率为21%(95%CI=15%~26%)。亚组分析显示:2020年及以后的患病率(25%)高于2020年前(19%);老年组患病率(27%)高于中老年组(13%);以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为诊断标准的患病率(23%)高于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14%);生物电阻抗测量分析(BIA)检出率(22%)高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17%);男性患病率(38%)高于女性(36%);平均T2DM病程≤10年的患病率(25%)高于病程>10年(20%);西部地区(27%)高于中部地区(18%)、东部地区(16%)(P<0.05)。Meta回归显示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异质性来源。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我国T2DM患者OS的患病率较高,且在不同的调查时间、年龄段、诊断标准、评估工具、性别、T2DM病程及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管理,以期有效预防和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糖尿病 2 患病率 中国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预测模型构建
19
作者 李秀秀 班东日 +3 位作者 黎依技 付龙龙 吴蕊蕊 麻新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5,共7页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1...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1例)和非骨折组(1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等构建贝叶斯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推理预测,对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变量作为网络节点,构建一个含10个节点,12条有向边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获得各节点的条件概率。结果显示,跌倒、腰椎T值、股骨颈T值、25(OH)D、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是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AUC值为0.879(95%CI:0.765~0.993,P<0.001),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75%。结论本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的骨折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模型通过揭示各因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更准确地评估了骨折风险,为制定个性化医疗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折 贝叶斯网络 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影响
20
作者 史佩佩 宫赫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491,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引发的骨质疏松增加了患者的骨折风险及骨折后死亡率。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综述首先总结非酶糖基化反应所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引发的骨质疏松增加了患者的骨折风险及骨折后死亡率。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综述首先总结非酶糖基化反应所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T2DM骨基质成分、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阐述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for AGEs,RAGE)导致骨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最后探讨有益于骨合成代谢的降糖药物及其他药物通过抑制AGE/RAGE信号通路对骨质量的改善,为T2DM相关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的干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骨转换 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