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若梅 刘玉双 +9 位作者 江南 张和轩 周晴 杨莉琴 李强 杨华 赵志钢 何洪波 祝之明 闫振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38-2144,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分为T2DM有下肢血管病变组(n=158)和无下肢血管病变对照组(n=232),分析2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采用Row Mean Scores和Cochran-Armitage Trend检验研究SII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向前:LR”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II对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相比,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较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SII水平较高,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比例增加,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占比增加。下肢血管病变与SII/100(r=0.429,P<0.001)、年龄(r=0.517,P<0.001)、TC(r=0.161,P=0.001)、LDL-C(r=0.117,P=0.021)、颈动脉病变(r=0.101,P=0.047)、未服用他汀类药物(r=0.266,P<0.001)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年龄、LDL-C、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1)。SII联合年龄、LDL-C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预测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结论SII不仅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反映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简便标志物,提示炎症反应对T2DM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2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诸乐飞 余玉慧 叶爱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69-267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宣教、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踝肱指数(AB I)、血流动力学、下肢血管炎症因子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前列腺素E1 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雄 陈恩德 +3 位作者 龚小花 谷雪梅 郑景晨 沈飞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31-33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LLPA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4,P=0.001)、吸烟(OR=3.639,P=0.001)、舒张压(OR=1.046,P=0.0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88,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20,P=0.028)、25(OH)D3(OR=0.096,P=0.001)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维生素D水平、高龄、吸烟、高HbA1c、高舒张压、高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下肢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D 骨化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春斌 王立民 黄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516-3518,3522,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密切相关文献,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15篇,采用RevMan4.2.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因素有年...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获取密切相关文献,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共纳入文献15篇,采用RevMan4.2.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因素有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体质指数(BMI)、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h血糖(P2BG)则对PVD是否发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确定年龄、病程、HbA1c、TC、收缩压、LDL-C、TG、FPG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PVD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临床上PVD的早检测、早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丽娟 冯飞 +5 位作者 刘伟 浦强 余旭 黄莉吉 陆倩 余江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观察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者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降糖、... 目的观察藤芪通络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清Vaspin、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者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上加用藤芪通络颗粒口服,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连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糖脂代谢、血压、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FBG、PBG、HbA1c)含量均下降(P<0.05~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升高、Vaspin水平上升、RBP4水平下降(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P<0.05),治疗组在改善肢体疼痛、倦怠乏力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藤芪通络颗粒可以升高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RBP4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提高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改善DLEAD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芪通络颗粒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VASPIN RB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张鹏 高志红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6受体(IL-6R)和hs-CRP水平。结果(1)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具有多态性分布特点。VDLE组IL-6启动子-572C/G的基因型GG和CG及等位基因G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OR组和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和NOR组IL-6启动子-597G/A的基因型GA及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均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LE组和N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DLE组和NOR组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又显著高于N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6启动子-572位点GG型及等位基因G与血清IL-6和IL-6R高水平有关;-597位点等位基因A与血清IL-6高水平有关(P<0.05)。结论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的基因多态性是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且IL-6启动子-572C/G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VDLE有关。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可能与T2DM及合并VDL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血管病变 白介素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春香 陈建莉 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59-3261,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并将其分为低ABI组(ABI≤0.90,n=43)、正常ABI组(0.90<ABI<1.40,n=148)及高ABI组(ABI≥1.40,n=15)。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并将其分为低ABI组(ABI≤0.90,n=43)、正常ABI组(0.90<ABI<1.40,n=148)及高ABI组(ABI≥1.40,n=15)。检测患者CRP水平、WBC等指标,分析ABI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1)低ABI组、正常ABI组及高ABI组患者的CRP水平分别为(15.1±5.2)mg/L、(8.7±4.8)mg/L和(10.6±5.8)mg/L,WBC分别为(7.58±2.20)×109/L、(6.07±1.67)×109/L和(6.24±1.49)×109/L。3组患者CRP水平及WB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4和3.99,P<0.01);低ABI组患者的CRP水平及WBC显著高于正常ABI组和高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ABI<1.40的患者中,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r=-0.157)、病程(r=-0.152)、UA(r=-0.103)、WBC(r=-0.162)、HbA1c(r=-0.174)、CRP(r=-0.193)、LDL-C(r=-0.214)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CRP、HbA1c、WBC与ABI呈负相关(P<0.05)。(3)高ABI组患者的年龄及ln(尿清蛋白/肌酐)显著高于正常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ABI<1.40的糖尿病患者中,ABI与CRP水平及WBC呈负相关;CRP及白细胞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高ABI的意义及其危险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糖尿病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缺血动脉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琳 王富军 +4 位作者 李艳艳 齐会卿 张玉娜 白磊 孙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2-766,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动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T2DM合并PA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介入治疗对血清S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T2D...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动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T2DM合并PA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介入治疗对血清S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PAD患者40例,其中下肢单纯动脉造影者(A组)16例,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者(B组)24例(Fontaine分期Ⅱb期和Ⅲ期的患者)。B组中,单纯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者16例(B1组),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且行支架植入者8例(B2组)。门诊健康体检者(C组)20名作为对照组。A、B两组介入术前行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SOD水平。C组在同样条件下抽取肘静脉血测定上述指标。A、B两组术中取介入前动脉血,术后24 h取静脉血测定各组血清SOD水平。结果 A组患者下肢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A、B、C 3组SOD分别为(46.1±3.13)u/ml,(35.37±3.58)u/ml,(60.50±6.99)u/ml,A、B组SOD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t=8.420,P<0.01;t=14.324,P<0.01),A组SOD水平明显高于B组(t=10.092,P<0.01)。A、B、C 3组的踝臂指数(ABI)分别为0.70±0.12、0.58±0.13和1.15±0.07。A、B组ABI均明显低于C组(t=14.749,P<0.01;t=17.392,P<0.01),B组ABI明显低于A组(t=3.027,P<0.05)。SOD与HbA1c呈负相关(r=-0.541,P<0.01)。A、B两组组内静脉血与动脉血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组、B2组介入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35.70±3.04)u/ml,(36.07±2.14)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32.95±3.52)u/ml,(33.59±2.64)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介入前动脉血中SOD水平明显降低(t=2.741,P<0.05;t=2.704,P<0.05);介入后缺血部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29.40±5.49)u/ml,(26.68±2.31)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中的SOD水平明显降低(t=2.536,P<0.05;t=5.005,P<0.01)。各部位血中SOD水平B1组B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血与动脉血中的SOD水平无明显差别;血清中的SOD水平与HbA1c成线性负相关关系;介入术前缺血部位SOD降低,介入术后SOD进一步降低,可能与介入治疗对血管壁损伤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有关,可能是引起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淑靖 李佳芮 孔令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1-293,共3页
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并且证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病变位置、范... 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并且证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病变位置、范围和管壁钙化的显示优于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 2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标记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文锐 陈晓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积分组炎症标记物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4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积分组炎症标记物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4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CRP、sE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候积分组T2DM并发症分类例数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中、重各组累计合并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为66.7%、95.2%、121.1%,积分高者较低者合并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轻、中、重3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P、sE明显升高,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重组间及中、重组间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Spearm an秩相关分析,sE与证候积分呈正相关(P〈0.01~0.05),而CRP与证候积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2DM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其他脏器的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高者较低者合并T2DM其他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各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CRP、sE水平明显增高。中医证候积分的轻重与CRP水平高低无关,但与sE有关,积分重者较轻者其sE水平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 中医药 炎症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细胞免疫状态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锐 孙平 +1 位作者 王彩萍 何慧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34-2737,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同证候积分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并分析其与多重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同证候积分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并分析其与多重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年龄、诊断糖尿病时间、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游离脂肪酸(FFA)、CD4、CD4%、CD8、CD8%、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行多元回归分析CD4、CD8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轻、重组间年龄、HOMA-IR、TG、FFA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及中、重组间诊断糖尿病时间、HbA1c、LDL-c、Fbg方面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中TG、HDL-c、LDL-c、CD4、CD8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间Hs-CRP、CD4、CD8、CD4%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CD8%比较及中度组与重度组CD8%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轻度组及重、轻组间CD4/CD8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与诊断DM时间、HbA1c、LDL-c、HOMA-IR、Hs-CRP呈负相关(P<0.05),CD8与HbA1c、HOMA-IR、TG、LDL-c、Hs-CRP、Fbg、FFA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存在不同的T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②2型糖尿病史的进展及迁延、高糖毒性、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代谢因素及炎症反应机制的参与可能是该类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 中医证候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可溶性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梅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Ps)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Ps、CRP与踝臂指数(ankle artery-brachial pressureratio,ABI)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Ps)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Ps、CRP与踝臂指数(ankle artery-brachial pressureratio,ABI)的相关性及其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7例T2DM患者,按ABI测定结果分为下肢血管正常组(NPAD组)和病变组(PAD组),7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测定Ps、CRP。结果①与NPAD组、对照组相比,PAD组Ps、CRP、HbA1c显著升高(P<0.05)。②PAD组、NPAD组Ps与ABI呈明显负相关(r=-0.554,P<0.01;r=-0.359,P<0.05)。PAD组、NPAD组CRP与ABI呈负相关(r=-0.435,P<0.01;r=-0.342,P<0.05)。PAD组Ps、CRP与病程、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血浆CRP、Ps之间呈正相关(r=0.977,P<0.01)。CRP、Ps与血脂、年龄、空腹C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高Ps、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PAD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浆Ps、CRP将有助于预测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其预后的严重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下肢 糖尿病血管病变 踝臂指数 C反应蛋白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及载脂蛋白M水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朝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3-1806,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每次15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1年。观察患者HbA1c、FPG、2hPG、TC、TG、HDL-C、LDL-C、血清FGF21、Apo M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结果:治疗前两组在HbA1c、FPG、2hPG、TC、TG、HDL-C、LDL-C、血清FGF21、Apo M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体内FGF21及ApoM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载脂蛋白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证候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锐 陈晓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554-556,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证候学特点。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4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胰岛...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证候学特点。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4例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胰岛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等多重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证候积分轻、重组间及中、重组间在HbA1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HBCI、HDL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见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OMA-IR、TG、LDL则有明显升高,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OMA-IR、HDL、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HOMA-IR、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组间及中、重组间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及中、重组间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组间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干预前轻、重组间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组间及中、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其他血流变参数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证候积分轻重与HbA1c、HOMA-IR、TG、LDL、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粘度有关。积分重者较积分轻者的血糖控制要差且胰岛素抵抗程度要重、其血清TG、LDL、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 中医证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M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余文珮 王小静 +4 位作者 李英莎 何洪波 赵志钢 祝之明 闫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0-465,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浆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血压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5例、单纯2型糖尿...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浆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血压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5例、单纯2型糖尿病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志愿者57例,采集一般情况并完善脂代谢、生化、肾功、血管功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下肢动脉CT成像或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采集血浆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Apo M的表达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Apo M表达水平同脂代谢、血管病变参数以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脂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具有更低的踝臂指数和趾臂指数及更高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浆Apo M的值为9.4(6.91,11.74)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45(15.10,23.93)mg/L,P<0.001]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15.76(11.79,18.63)mg/L,P<0.001];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除同脂代谢指标相关外,Apo M同血管病变参数[ABI(r2=0.229)、TBI(r2=0.252)、IMT(r2=-0.247,r2=-0.259)]、超敏C反应蛋白(r2=-0.229)和吸烟量(r2=-0.173)呈显著相关。结论 Apo M可能通过调控脂代谢进而抑制2型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载脂蛋白M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踝臂指数 趾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兰正福 王焕文 +5 位作者 于海容 乔华 姚宏辉 刘丽红 皮德凤 代全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型DM患者91例与41例同期住院非2型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并以踝肱压指数(ABPI)对比观察。结果:2型DM动脉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病...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型DM患者91例与41例同期住院非2型DM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并以踝肱压指数(ABPI)对比观察。结果:2型DM动脉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病变,单纯动脉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血管多见,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2型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可评估病变部位、阻塞的性质、病变长度以及解剖的异常,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血管病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静 王晖 +1 位作者 苗宇宽 倪英群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底动态和静态压力参数,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T2DM组47例及T2DM合并DPN组57例。记录两组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合并DPN组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底动态和静态压力参数,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T2DM组47例及T2DM合并DPN组57例。记录两组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合并DPN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P<0.05)。合并DPN组左右足平均压强、左足部轴角、左足前足负荷比、后足负荷比、负荷比内侧及外侧均大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足底动静态最大压强、平均压强、足底受压总面积均与BMI、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动态压力左足足部轴角大小与甘油三酯水平有关(P<0.05);左足前后负荷比与糖尿病病程有关(P<0.05);静态压力中双足面积、最大压强、平均压强均与BMI有关。结论合并DPN组动态足底压力平均压强和左足轴角、负荷比相较单纯T2DM组对足部功能更有影响;且无论是否合并DPN,均需重视患者的足底压力测定;及早干预与足底动静态压力相关联指标如BMI、甘油三酯,为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动态压力 足底静态压力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肝纤维化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媛媛 方达 +3 位作者 徐浩 杨东辉 毕艳 顾天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47-1854,1861,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之间相互影响,两者并存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及肝纤维化等不良结局风险。因此有必要对T2DM患者,特别是伴有多种心脏代谢风险的患者,进行MAFLD筛查和肝纤维化风险分层。目的探讨...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之间相互影响,两者并存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及肝纤维化等不良结局风险。因此有必要对T2DM患者,特别是伴有多种心脏代谢风险的患者,进行MAFLD筛查和肝纤维化风险分层。目的探讨不同肝纤维化风险的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VD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42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查。参考202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建议,根据肝纤维化4指数(FIB4)与肝脏硬度值(LSM)将患者分为3组:肝纤维化低风险组(1235例)、肝纤维化中风险组(110例)和肝纤维化高风险组(80例)。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利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评估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进一步将不同肝纤维化风险患者根据CVD风险分层进一步分为4组:心肝低危组(214例)、心高肝低危组(1021例)、心肝高危组(178例)和心低肝高危组(12例),比较前3组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1425例T2DM患者中有5.6%属于肝纤维化高风险患者。肝纤维化高风险组患者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胆红素(DBIL)、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脂肪衰减参数(UAP)、LSM、FIB4、肌肉质量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降脂治疗高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血小板计数(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低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于肝纤维化低风险组和肝纤维化中风险组(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bA_(1c)>9%、肝酶异常以及合并肌肉质量减少的T2DM患者肝纤维化风险更高(P<0.05)。不同肝纤维化风险患者CVD风险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风险的增加,CVD高风险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_(趋势)^(2))=35.900,P<0.001)。心肝高危组患者的年龄、AST、DBIL、UAP、LSM、FIB4、FRS、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降脂治疗高于心肝低危组和心高肝低危组,PLT低于心肝低危组和心高肝低危组(P<0.05)。结论T2DM患者是发生肝纤维化及CVD的高风险人群,其中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肝酶异常、肝脏脂质沉积增加或肌肉质量减少会增加CVD和肝纤维化风险,应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早期监测与预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肝纤维化 血管疾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血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 1与血管病变标志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英群 李居一 +5 位作者 黄日龙 刘光菊 陈文娟 余丹丹 丁雷 方朝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regulatory gene 1,LncRNA TUG1)与血管病变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regulatory gene 1,LncRNA TUG1)与血管病变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及LncRNA TUG1表达;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LncRNA TUG1与ET、NO、HbA1c、血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LncRNA TUG1、HbA1c、FPG、2 h PG、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cRNA TUG1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ET、HbA1c、FPG、2 h P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高表达,与HbA1c、ET、血糖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与血管病变标志因子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 血管病变 气阴两虚夹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