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电针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闫梦 樊璞 +7 位作者 黄平 赵博嫣 朱中革 董韵竹 吕鹏 房婷 张宏如 于长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0-599,共10页
目的运用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电针“天枢”(ST25)、“三阴交”(SP6)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电针联合二... 目的运用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电针“天枢”(ST25)、“三阴交”(SP6)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电针联合二甲双胍)组,通过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二甲双胍组予250 mg·kg^(-1)二甲双胍灌胃处理,电针组选取双侧“天枢”和“三阴交”进行干预治疗,针药结合组给予二甲双胍灌胃联合电针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所有大鼠每周进行6次干预,共持续7周。干预结束后,在大鼠空腹状态下使用血糖仪测量尾静脉血糖;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4 mL·kg^(-1))后30、60、120、240 min分别检测大鼠血糖值以评估葡萄糖耐受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血生化参数;HE染色评估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情况;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UPLC-MS)技术进行质谱检测,鉴定差异代谢物,使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糖耐量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P<0.001),血TP、GLB显著降低(P<0.01),AST、ALT、ALP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肝脏和胰腺组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结合组空腹血糖、糖耐量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血ALP显著降低(P<0.01),TP、GLB显著升高(P<0.05),肝脏及胰腺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代谢组学显示各组间代谢轮廓区分良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差异代谢物富集为组氨酸代谢、硫胺素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抗坏血酸和醛缩酯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通路;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结合组3-氨基己二酸、3-氧代环丁烷羧酸和磷酰胆碱等237个代谢物显著回调,通路富集为组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硫胺素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结论电针结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机体氨基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电针 二甲双胍 2糖尿病 天枢 阴交 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清敏 丁红霞 叶晓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54-3060,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为≤7 d组、>7 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维生素D、TG/HDL-C水平,分析维生素D、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TG/HDL-C水平,相对危险度(R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TG/HDL-c联合对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交互作用及预测价值。结果>7 d组住院时间长于≤7 d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HDL-C高于≤7 d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7 d组,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患者占比高于≤7 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负相关(r=-0.733,P<0.001),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正相关(r=0.830,P<0.001);校正后logistic回归显示,维生素D(95%CI:0.482~0.694)、TG/HDL-C水平(95%CI:1.053~1.392)仍是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维生素D不足、缺乏、严重缺乏患者TG/HDL-c水平高于充足患者(P<0.05);维生素D缺乏与TG/HDL-C升高共存所致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7 d的RR为15.867,为次相乘模型;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的AUC为0.929,大于维生素D、TG/HDL-c(Z=3.849、3.526,P<0.05)。结论住院T2DM患者维生素D、TG/HDL-C与血糖达标时间密切相关,二者同时暴露可影响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交互作用 2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与痛风病关联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宇 黄锦坚 +2 位作者 林志健 张冰 王雨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3,共7页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关节、肾脏)等尿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根据其病理进展特点和临床表现,其病程可分为高尿酸血症阶段、尿酸盐沉积阶段、痛风性炎症阶段。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是高通量...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关节、肾脏)等尿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根据其病理进展特点和临床表现,其病程可分为高尿酸血症阶段、尿酸盐沉积阶段、痛风性炎症阶段。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是高通量的尿酸转运体,既参与了机体尿酸外排的肠-肾途径,又与痛风性炎症密切相关。通过切入ABCG2,对痛风病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痛风病的深入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 痛风病 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盐沉积 尿酸代谢 病理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PB2蛋白帽子结合结构域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4
作者 林维鹏 崔鹏飞 +2 位作者 王思文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139,共7页
A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PB2蛋白的帽子结合结构域(CBD)在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是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为获得高纯度原核表达的A型流感病毒的CBD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 A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PB2蛋白的帽子结合结构域(CBD)在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是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为获得高纯度原核表达的A型流感病毒的CBD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策略将8×His标签与一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CBD区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8×His-CBD,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不同时间后,经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后使用镍柱纯化。结果显示,菌体裂解上清中在21 ku处可见目的条带,与8×His-CBD蛋白预期大小符合,且以0.5 mmol/L IPTG于37℃诱导6 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镍柱纯化后可获得纯度大于95%的8×His-CBD蛋白。为确定该蛋白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以帽子结构类似物m7GTP对其进行等温滴定量热试验,结果显示8×His-CBD蛋白和m~7GTP结合时存在明显热峰,表明8×His-CBD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经计算,其Kd值为1.71×10^(-5)(±2.92×10^(-6))mol/L。本研究结果对流感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流感病毒 PB2蛋白 帽子结合结构域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三丁基锡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5
作者 李锦光 梁旭方 +2 位作者 郁颖 李观贵 李光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8-532,共5页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三丁基锡结合蛋白(tributyltin-bind-ing protein,TBT-bp)肝脏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TBT-bp基因cDNA序列全长836 bp,含69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1个氨基酸.虽然编码蛋白序列... 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三丁基锡结合蛋白(tributyltin-bind-ing protein,TBT-bp)肝脏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TBT-bp基因cDNA序列全长836 bp,含69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1个氨基酸.虽然编码蛋白序列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底鳉(Fundulus heteroclitus)TBT-bp2序列同源性不高(分别为52%、20%),但是保守的信号肽序列结构与二级结构分析提示它们属于同一蛋白家族.系统树分析表明,此次克隆得到的斜带石斑鱼三丁基锡结合蛋白基因cDNA序列属于2型三丁基锡结合蛋白(tributyltin-bind-ing protein type2,TBT-bp2).斜带石斑鱼TBT-bp基因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海水养殖鱼类中三丁基锡的去毒代谢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后进一步进行种苗育苗的研发,并以此为依据提高其人工育苗及仔鱼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2型三丁基锡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文慧 彭湘杭 +3 位作者 艾雅琴 陈宏 张桦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血压(BP)、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FAB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90例,糖耐量受损组(B组):85例,糖尿病组(C组):80例,比较各组A-FABP的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FPG、2hPGh、HbA1C、HOMA-IR、SBP、WC、WHR均明显升高(P=0.00),FINs、DBP、TG、HDL-C也显著增高(P=0.038、0.047、0.01、0.046);与B组相比,C组FPG、2hPG、HbA1c、TG、SBP均明显升高(P=0.00),FINs、BMI、WC、DBP、HDL-C也显著增高(P=0.012、0.006、0.03、0.019、0.029)。A-FABP在A组、B组和C组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呈升高趋势。而以上3组年龄差异对A-FA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浓度与FPB、2hPG、FINS、WHR、BMI、WC、SBP、HOMA-IR呈直线正相关,与TG、HDL-C呈负相关(P=0.00)。结论血清A-FABP表达升高与糖调节异常相关,是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社区人群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邱晴 都健 +1 位作者 杨晶 敖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1月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7例。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纳入...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1月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7例。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G_0组,n=82)、2型糖尿病合并1项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组(G_1组,n=46)、2型糖尿病合并2项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组(G_2组,n=61)、2型糖尿病合并3项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组(G_3组,n=71)、2型糖尿病合并4项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组(G_4组,n=47)。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SHBG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结果 5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男性患者血清SH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女性患者血清SH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性别患者血清SH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HBG水平与BMI、腰围、FPG、TG、UA、空腹胰岛素、HOMA-IR呈线性负相关(P<0.05);与HDL-C呈线性正相关(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HBG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HBG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较低血清SHBG水平患者的患病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结合蛋白 糖尿病 2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5
8
作者 杨璐 宋美情 +3 位作者 张秋玲 寿岚 臧淑妃 杨燕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玮 郑亚虹 +3 位作者 沈颖 许慕蓉 万丽娟 陈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90)和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LEAD组,n=39)。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外周血AFABP、IL-17浓度,比较各组间A-FABP、IL-17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血清A-FABP、IL-17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A-FABP、IL-17是否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NLEAD组、LEAD组的A-FABP、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LEAD组A-FABP、IL-17水平较NLEAD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FABP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胰岛素抵抗(HOMA-IR)、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7(IL-17)均呈正相关性(r=0.224、0.164、0.147、0.183、0.173、0.203,P<0.05);IL-17与LDL-c、HbA1c、SBP均呈正相关性(r=0.162、0.255、0.152,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FABP、IL-17为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LEAD患者外周血A-FABP、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LEA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突变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涛 林青云 +4 位作者 曾文和 陈婉姗 潘妙鹃 黄尚志 彭智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CR-SSCP、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LPL基因的启动子和10个外显子区域进行突变检测,针对特异位点进行体外定点突变和酶活力表达研究,利用网上工具平台Swiss-PDB Viewer对正常和突变蛋白进行二级结构模拟分析。结果 在177例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到4种错义突变:Ala71Thr、Val181Ile、Gly188Glu和Glu242Lys,在正常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组中没有检出以上突变。这4种突变位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并分别在高度保守的外显子3、5及6区域。体内和体外酶活力研究表明,这4个突变均引起了酶活力降低甚至失活,其改变程度可以从它们所在序列的保守性、在酶功能结构域中的相对位置、相应的二级结构改变和氨基酸特性获得解释。结论 在受累个体中,LPL突变是引起患者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的直接原因,是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蛋白酯酶 高甘油酯血症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亚威 尚可 +3 位作者 刘冬青 郭建政 杨慧 姜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S组和MS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LDL、FPG、RBP4显著升高,HDL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的TG、腰围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分析显示,RBP4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PG、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RBP4、BMI、腰围、FPG、TG、TC是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BP4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糖尿病 2 代谢疾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佳秋 王慧慧 +1 位作者 田建武 刘丽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78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空腹血清Visfatin和RBP4水平,并计算其胰...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78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检测两组空腹血清Visfatin和RBP4水平,并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性(ISI),对Visfatin、RBP4及其他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然后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T2DM组患者血清Visfatin〔(31.0±12.5)ng/ml〕和RBP4〔(15.3±2.9)ng/ml〕水平显著高于NC组〔(13.3±7.6)ng/ml,(11.4±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isfa-tin和RBP4均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ISI呈负相关(P<0.01);Visfatin与RBP4呈正相关(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Visfa-tin、TG和FPG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零;RBP4为影响Visfatin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0.335。结论 T2DM患者血清Visfatin、RBP4均显著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Visfatin水平高表达除类胰岛素样作用外还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RBP4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IR及T2DM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玺 王宏 +3 位作者 贾瑞超 金磊 毕璐洁 段玉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例脑梗死患者(CI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CI组)及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例脑梗死患者(CI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CI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RBP4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BP4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1)4组受检者血清TG、LDL、胱抑素C、Hcy、HbA1c、RBP4水平间有差异(P<0.05);其中DM+CI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113.6±26.1)μg/L〕均高于对照组、CI组和DM组〔(71.8±29.9)、(89.7±26.6)、(99.0±26.7)μg/L〕,CI组、DM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2)血糖控制未达标(HbA1c>6.5%)者血清RBP4水平高于血糖控制达标(HbA1c≤6.5%)者〔(106.0±23.1)μg/L与(87.8±32.5)μg/L,t=-3.539,P=0.001〕。(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C、TG、LDL水平均与RBP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0、0.432和0.681;P均=0.001)。(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1.130,P=0.040)、RBP4(OR=1.023,P=0.046)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存在回归关系。结论 (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RBP4水平升高,提示RBP4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因子;(2)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血糖控制不达标有关,提示需更改降糖方案;(3)血清TC、TG、LDL水平与RBP4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兼顾血脂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2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桑谊荃 马向华 +3 位作者 倪娟 谢媛 李晓娜 俞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征及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关系。方法:收集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216...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征及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关系。方法:收集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伴有NAFLD组144例和T2DM不伴NAFLD组72例。测量两组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orol,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ric acid,UA)、肝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rninase,AST)]及RBP4,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差异,并对相关指标做Logistic回归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T2DM不伴NAFLD组,较正年龄、性别、BMI后,T2DM伴NAFLD患者的TG、T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γ-GGT、ALT、UA、RBP4显著高于T2DM不伴NAFLD组(P<0.05)。2组FBG、HbA1c、HDL-C、LDL-C、Lp-a、AST在较正年龄、性别、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BP4、BMI、ALT是新诊断的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合并NAFLD组的RBP4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bA1c、FINS、γ-GGT、UA显著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较不伴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生;RBP4及BMI、ALT在预测T2DM合并NAFLD风险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佳秋 王慧慧 +2 位作者 张超 于学静 姜飞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游离脂肪酸(FFA)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76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空腹血清RBP4和FFA水平,并计算胰岛...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游离脂肪酸(FFA)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76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空腹血清RBP4和FFA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用以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1)T2DM组患者血清RBP4和FF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体质指数(BM 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MA-IR、FFA呈正相关,与ISI、HOMA-β呈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OMA-IR、FFA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RBP4水平,常数项为零。结论 T2DM患者血清RBP4、FFA水平均显著升高;RBP4水平升高与糖脂代谢有关,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RBP4与FFA在胰岛素抵抗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肪酸 非酯化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晓雷 程海燕 +3 位作者 任烨 马志伟 徐南飞 吴文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T2DM无LI组(DNLI)和T2DM合并LI组(DLI),比较两组间血清RBP4浓度与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LI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高于DNLI组,血清RBP4浓度在两组间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浓度与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尿酸、肌酐、胱抑素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T2DM患者合并LI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与肾功能、BMI、高血压及血脂相关,但与T2DM患者LI风险增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2糖尿病 腔隙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ST2蛋白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岩岩 冯嵩 +1 位作者 李冰露 安金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ST2蛋白(sST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CHF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FABP及sST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ST2蛋白(sST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CHF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FABP及sST2,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收缩率(LVFS)。结果39例CHF患儿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2月~14岁,包括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27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2例。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CHF患儿心衰期及心衰缓解期血清H-FABP、sST2、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69.54,P均<0.01)。心衰期血清H-FABP、sST2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三组间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20.28,P均<0.05)。EFE、DCM两组间比较血清H-FABP、s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0.678,P均<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儿心衰期血清H-FABP与NT-Pro-BNP、sST2、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402~0.644,P均<0.05);sST2与NT-Pro-BNP、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501、0.678,P均>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r=-0.340、-0.329,P均<0.05);结论 H-FABP与sST2均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H-FABP和sST2可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和评估CHF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脂肪酸结合蛋白 可溶性ST2蛋白 心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亮 赵丽 +3 位作者 刘江惠 郭建文 王静 左连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er G2,ABCG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癌2cm)及食管切缘正常黏膜(距离癌5c...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er G2,ABCG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离癌2cm)及食管切缘正常黏膜(距离癌5cm以上)ABCG2的mRNA表达。结果ABCG2在食管癌原发灶组织中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表达量为0.77±0.11,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量为0.66±0.12;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1)。ABCG2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鳞癌(P<0.05)。食管癌中ABCG2在年龄和性别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CG2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食管癌原发性耐药及化疗中多药耐药的形成。其可作为一种新的引起多药耐药的分子,指导临床上食管癌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丽 皇甫建 +3 位作者 肖瑞 乌仁斯琴 王慧 刘艺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120例,据尿白蛋白...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120例,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进行分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D0)3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1)81例。同时收集39例正常对照组(NC)。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清FABP4和PTEN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FABP4和PTEN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D1组血清FABP4和PTE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及D0组(均P <0.05)。T2DM患者中,Log(FABP4)与PTEN蛋白(r=0.524,P <0.001)、Log(UACR)(r=0.202,P <0.05)均呈正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ABP4水平与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独立相关(OR=1.147,95%CI∶1.042~1.263,P=0.005)。结论血清FABP4水平也许可作为DN患者的早期预测指标。FABP4和PTEN蛋白可能在DN的发生中存在着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2糖尿病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1 位作者 卢晓珣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形成率并分析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种细胞传代前及传至第5代时ABCG2阳性表达率的差异。RT-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Bcl-2、MDR1、MRP、MGMT的mRNA表达差异。MTT法检测两种细胞在1~14d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检测两种细胞对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卡铂、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紫杉醇、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差异。结果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在7d内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24%±1.18%和16.28%±1.11%。FCM分析显示,ABCG2High的S期细胞占41.5%,ABCG2Low的G1/M0期细胞占63.9%。FCM分离后,ABCG2的表达率在ABCG2High细胞为98%,在ABCG2Low细胞为2%;两种细胞传至第5代,ABCG2在前者的表达率降低为75%,在后者升高至20%。RT-PCR显示,ABCG2mRNA在ABCG2High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CG2Low细胞,其他耐药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无差异。生长曲线显示,ABCG2High细胞早期生长速度较ABCG2Low细胞快,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耐药谱分析表明,ABCG2High细胞对8种抗肿瘤药物的IC50值高于ABCG2Low细胞两倍以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High细胞是一种快周期细胞,而ABCG2Low细胞为慢周期细胞,前者更具有多药耐药的特点,可用于ABCG2介导的鼻咽癌细胞非经典多药耐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