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1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5 8-甲氧-1 4- Hep3B细胞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烷基氧膦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协萃对氨基苯酚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德亮 秦炜 +1 位作者 林屹 戴猷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为考察复合萃取剂萃取两性官能团溶质的协萃机理,以对氨基苯酚(PAP)为分离溶质,三烷基氧膦(TRPO)+二(2 乙基己基)磷酸(D2EHPA)+庚烷为萃取剂进行了萃取平衡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萃取剂萃取PAP时,具有明显的协萃效应。协萃机理为TRPO... 为考察复合萃取剂萃取两性官能团溶质的协萃机理,以对氨基苯酚(PAP)为分离溶质,三烷基氧膦(TRPO)+二(2 乙基己基)磷酸(D2EHPA)+庚烷为萃取剂进行了萃取平衡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萃取剂萃取PAP时,具有明显的协萃效应。协萃机理为TRPO与PAP的中性分子以及D2EPHPA与PAP的中性分子和阳离子反应生成(HP)2·NH2—C6H4—OH·TRPO或者P·NH3—C6H4—OH·TRPO萃合物;萃取剂中D2EHPA与TRPO的适宜协萃比为1∶3;pH是影响萃取能力的关键因素,起始pH值条件下PAP分子形态摩尔分数较大的pH值区域(6—8),分配系数出现极大值;采用适宜的萃取剂组成对PAP的工业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PAP和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 (2-)磷酸 三烷 复合萃取剂 两性官能团 PAP 协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剂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配合铕的合成及发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官 秦练 赵生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由二苯醚制得二(2-二苯膦基)二苯醚,再经双氧水氧化得到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DPEPO),然后DPEPO和2-噻吩基三氟甲基丙二酮(TTA)与铕离子配位合成Eu(TTA)3DPEPO。测试结果表明其在THF和固体薄膜中613和616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测... 由二苯醚制得二(2-二苯膦基)二苯醚,再经双氧水氧化得到二(2-二苯氧化膦基)二苯醚(DPEPO),然后DPEPO和2-噻吩基三氟甲基丙二酮(TTA)与铕离子配位合成Eu(TTA)3DPEPO。测试结果表明其在THF和固体薄膜中613和616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测定其熔点245℃,分解温度为343℃。与Eu(TTA)3(TPPO)2进行比较,证明中性双齿DPEPO的刚性结构增强了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可满足于印刷包装防伪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氧化) 铕配合物 荧光 热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基苯基)膦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玉峰 楚庆岩 +3 位作者 施路 姜鹏 王凯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过钯催化氢化胺化及(R)-(+)-酒石酸拆分制备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Ⅲ);Ⅲ与正丁基锂作用后,与二苯基氯化膦作用得到N,N-二甲基-(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胺(Ⅳ);Ⅳ与新制的二(3,5-二甲基苯基)...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过钯催化氢化胺化及(R)-(+)-酒石酸拆分制备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Ⅲ);Ⅲ与正丁基锂作用后,与二苯基氯化膦作用得到N,N-二甲基-(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胺(Ⅳ);Ⅳ与新制的二(3,5-二甲基苯基)膦烷发生构型保持的取代反应,得到双膦配体(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基苯基)膦(Ⅷ)。以乙酰基二茂铁计Ⅷ的总收率达19.5%,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ee值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茂铁 氢化胺化 拆分 (R)-1-[(S)-2-()茂铁]乙(3 5-) 精细 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6,6'-四甲氧基-2,2'二(二苯膦基)-1,1'-联吡啶(P-Phos)铑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
5
作者 牛渭玲 陈丽 +2 位作者 胡家元 陈华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416,共3页
Rhodium complex in situ formed by (R)PPhos (4,4’,6,6’tetramethoxy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pyridine) with the available rhodium precursors are used for the asymmetric hydroformylation of styren... Rhodium complex in situ formed by (R)PPhos (4,4’,6,6’tetramethoxy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pyridine) with the available rhodium precursors are used for the asymmetric hydroformylation of styrene.Effects of total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he ratio of phosphine/rhodium on catalytic activity,chemoand enantioselectivity are discussed.(R)PPhosRh shows higher activity and regioselectivity and the enantioselectivity is as much as that catalyzed by (S)BINAPRh in the in situ asymmetric hydroformylation of styr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 6 6’-四甲氧-2 2’-()-l l’-联吡啶 铑配合物 催化 乙烯 不对称氢甲酰化 异构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吡咯-2-甲酰胺基)亚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阴离子识别 被引量:6
6
作者 尹振明 杨文智 +1 位作者 何家骐 程津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60-1263,MJ03,共5页
设计合成了邻 -二 (吡咯 -2 -甲酰胺基 )亚苯 .用 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固态构象 ,发现其可以通过氢键与 DMSO发生络合 .1 H NMR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即使在强极性的 DMSO溶液中也可对 F- ,Cl-和 H2 PO- 4等常见阴离子产生一定的识... 设计合成了邻 -二 (吡咯 -2 -甲酰胺基 )亚苯 .用 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固态构象 ,发现其可以通过氢键与 DMSO发生络合 .1 H NMR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即使在强极性的 DMSO溶液中也可对 F- ,Cl-和 H2 PO- 4等常见阴离子产生一定的识别 ,其中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2-甲酰胺)亚 合成 晶体结构 阴离子识别 主客体化学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单体的合成优化及提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艳红 黄玉东 +2 位作者 宋元军 孟祥丽 景介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8-701,705,共5页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 研究了液晶高分子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的2个单体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和2,3,5,6-四氨基吡啶(TAP)盐酸盐的制备与提纯,并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出最优的合成与提纯路线。通过IR、1H NMR、13C NMR、HPLC、DSC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为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 5--1 4-撑吡啶并咪唑] 2 5-甲酸 2 6--3 5-吡啶 2 3 5 6-四氨 吡啶盐酸盐 合成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苯基-2-苯偶氮基-1-硫代-3,4-二氮唑硫酮-5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瑛 陆路德 +1 位作者 张建强 杨绪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1-944,共4页
4-苯基-2-苯偶氮基-1-硫代-3,4-二氮唑硫酮-5(C14H10N4S2)由双硫腙与二硫化碳发生加成闭环反应时获得。文章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的跟踪对双硫腙与二硫化碳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反应历程,提出该反应的机理是亲核加成;并通过I... 4-苯基-2-苯偶氮基-1-硫代-3,4-二氮唑硫酮-5(C14H10N4S2)由双硫腙与二硫化碳发生加成闭环反应时获得。文章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的跟踪对双硫腙与二硫化碳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反应历程,提出该反应的机理是亲核加成;并通过IR谱和NMR谱,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偶氮-1-硫代-3 4-氮唑硫酮-5 谱学 闭环反应 双硫腙 紫外-可见光谱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二(2-乙基已基)膦酸体系萃取水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左丹英 朱宝库 +1 位作者 王绍洪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 研究了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萃取器中二(2-乙基已基)辟酸萃取金属铜离子的工艺条件以及溶剂夹带,分析了原料的PH值、两相流速、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以及萃取膜面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速、萃取膜面积对萃取率基本无影响,而水溶液的pH值和有机相初始铜离子浓度的改变使萃取率在40%~99%之间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整个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D2EHPA和Cu^2+的界面配位络合反应阻力,当铜浓度比较高时,传质阻力或传质系数与铜浓度无关,其值基本不变;而当铜浓度降低时,传质阻力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传质系数则随着铜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膜萃取 铜离子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的聚-4-硫杂-6-二苯膦己基硅氧烷钯(0)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荣华 李海根 蔡明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73-2076,共4页
聚 -4-硫杂 -6-二苯膦己基硅氧烷与氯化钯作用后经水合肼还原 ,合成了二氧化硅负载的硫 -膦混合双齿钯 ( 0 )配合物 .该配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芳 (烯 )基卤化物与烯烃、炔烃、Grignard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并可回收多次利用 ,活性基本不变 .
关键词 氧化硅 -4-硫杂-6-硅氧烷钯(0)配合物 合成 催化性能 钯催化剂 交叉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二苯酮-2、二苯酮-3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蓓 李莉 吉文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6期61-63,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化妆品中二苯酮-2、二苯酮-3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35 nm为检测波长,以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特征定性,外标法定量。3种化合物在1.00 mg/L^1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化妆品中二苯酮-2、二苯酮-3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35 nm为检测波长,以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特征定性,外标法定量。3种化合物在1.00 mg/L^1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均为0.015%,基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6.2%~117%,RSD为0.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甲氧肉桂酸乙己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二(2-苯并咪唑基)苯的双核钴及钴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磁性(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法谦 赵杰 +4 位作者 张东 段小群 王磊 邓月义 李伟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02-1408,共7页
在不同的条件下,合成了2个基于刚性配体MBim B的钴配合物,即Co2(MBim B)2Cl4·2H2O·EDA(1)和[Co(MBim B)Cl2]n(2)(MBim B=1,3-二(2-苯并咪唑基)苯,EDA=乙二胺),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在配合物1中,2个MBim B配体采用顺式构象桥接... 在不同的条件下,合成了2个基于刚性配体MBim B的钴配合物,即Co2(MBim B)2Cl4·2H2O·EDA(1)和[Co(MBim B)Cl2]n(2)(MBim B=1,3-二(2-苯并咪唑基)苯,EDA=乙二胺),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在配合物1中,2个MBim B配体采用顺式构象桥接2个钴原子,形成双核金属杂环结构。在配合物2中,MBim B配体采用反式配位方式,桥接2个邻近的钴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随温度降低,配合物1和2均先表现为铁磁耦合,继而表现为反铁磁耦合。同配合物2相比,配合物1中Co…Co原子距离更短,且存在更强的π共轭效应,因此,配合物1中存在更为强烈的铁磁耦合及旋轨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并咪唑) 配位聚合物 双核钴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TiO_2(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福兰 吴兴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7-93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化合物P在Ti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_2(100)表面时,P向TiO_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Ti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Ti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后,能带向低能区移动,且Ti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消失.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2-噻吩)并噻-3-噻吩 TiO2(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合成及酯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德明 王臣栋 +1 位作者 宋嘉彬 金宁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常压下经Koble-Schmitt反应得2,6-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6-DHTA),再经酯化反应得到两种不同的单酯,即2,6-二羟基-4-甲酯基苯甲酸(β-单酯)和2,6-二羟基-l-甲酯基苯甲酸(α酯).合成2,6-DHTA较佳实验条件:...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常压下经Koble-Schmitt反应得2,6-二羟基对苯二甲酸(2,6-DHTA),再经酯化反应得到两种不同的单酯,即2,6-二羟基-4-甲酯基苯甲酸(β-单酯)和2,6-二羟基-l-甲酯基苯甲酸(α酯).合成2,6-DHTA较佳实验条件:在甲酸钾熔融状态下,m(3,5-二羟基苯甲酸)∶m(甲酸钾)=1∶ 5.46,反应温度180~190℃,反应时间4h,收率87.32%,质量分数为99.62%;β-单酯合成:以2,6-DHTA为原料,甲醇作为酯化试剂和溶剂,反应时间0.75 h,收率76.94%,质量分数为98.76%;β-单酯的合成:以2,6-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双甲酯(二酯)为原料,n(NaOH)∶n(二酯)=4∶1,反应温度0~10℃,氢氧化钠浓度0.6 mol/IL,反应时间2h,收率86.14%,质量分数为98.99%.2,6-DHTA、β-单酯和α-单酯经FT-IR、13C-NMR和EI-MS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甲酸 2 6--4-甲酯甲酸 2 6--1-甲酯甲酸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1,4-二[2′,2″-(苯并噁唑基乙烯基)]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一民 吴燕敏 高振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724-728,共5页
合成了E,E-1,4-二[2′,2″-(苯并(口恶)唑基乙烯基)]苯及衍生物共14种,测定了它们的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及激光性能。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激光染料 合成 衍生物 E E-1 4-[2 2^〃-(并恶唑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振兴 王翠玲 +2 位作者 田妍 张宁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通过1HNMR、MS、IR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9个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2~382 nm,发射波长在397~537 nm,摩尔消光系数在1.045×10^4~4.236×10^4L/(mol·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烯-3 5-乙氧羰-6-吡啶 甲醛衍生物 简便方法 荧光性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体系中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萃取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峰 李林艳 张覃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考察了两相接触时间、两相体积比、pH等对Fe(Ⅲ)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剂盐酸浓度、相比、反萃取级数对Fe(Ⅲ)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27对Fe(Ⅲ)的萃取率随料液pH...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考察了两相接触时间、两相体积比、pH等对Fe(Ⅲ)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剂盐酸浓度、相比、反萃取级数对Fe(Ⅲ)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27对Fe(Ⅲ)的萃取率随料液pH升高而增大,lgD-pH呈直线关系;在两相接触时间10 min、Vo∶Va=1∶1、pH=1.50条件下,P227对Fe(Ⅲ)的最大负载容量为11.6g/L;用盐酸(3mol/L)作反萃取剂,控制Va∶Vo=1∶1、5级反萃取,Fe(Ⅲ)反萃取率达99%;经过20次萃取—反萃取—洗涤循环,萃取剂仅有微量损失,Fe(Ⅲ)萃取率下降幅度不大,萃取剂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酸(P227) 溶剂萃取 Fe(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SnO2(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GA/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和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Si)在SnO_2(100)表面的吸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GA/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和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Si)在Sn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TE-DTBT和PTE-DTBT-Si吸附在SnO_2(100)表面时,PTE-DTBT向SnO_2(100)表面转移了0.059 e电荷,SnO_2(100)表面向PTE-DTBTSi转移0.042 e电荷;同时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Sn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Sn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后,Sn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变窄或消失.且研究表明,PTE-DTBT掺杂一个Si原子后,电池材料光伏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2-噻吩并噻-3-噻吩 掺杂 SnO2(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ET反应制备5(6)-羟基-2-烷基-1,4-二甲氧基苯
19
作者 赵宇 李薇 +1 位作者 赵成学 陈庆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1-594,共4页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的两种稀有酚 3和 4.用 1H NMR、IR、MS分别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 .反应机理研究发现 ,反应物 2在 1存在条件下 ,其分解速度急剧加快 ;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基信号 ,证明反应物 1和 2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反应 .该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子转移 阳离子自由 5(6)--2--1 4- ET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4,6-二甲氧基嘧啶基)]-3-硫代脲酸苯酯合成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20
作者 陈邦 苟小峰 +1 位作者 刘源发 孙晓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9-231,236,共4页
采用二步反应考察了4-[2-(4,6-二甲氧基嘧啶基)]-3-硫代脲酸苯酯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通过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离体含毒介质法,对合成产物进行杀菌毒力活性的测定。结果表... 采用二步反应考察了4-[2-(4,6-二甲氧基嘧啶基)]-3-硫代脲酸苯酯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通过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离体含毒介质法,对合成产物进行杀菌毒力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0.1 mol氯甲酸苯酯和0.2 mol硫氰酸钾,在乙酸乙酯中50℃反应2 h,滤去生成的氯化钾,加入4,6-二甲氧基嘧啶-2-胺0.08 mol,在60℃下反应4 h,产品总得率不低于75%。产品对植物病害菌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4 6-甲氧嘧啶)]-3-硫代脲酸 合成工艺 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