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佳 彭巾英 +2 位作者 马陶武 周科 朱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毒代动力学 生物积累 繁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2,2’,4,4’-四溴联苯醚微波降解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芃岩 杨金新 +2 位作者 王永慧 张彦娜 田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38,共8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降解影响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对影响BDE-47降解率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样品浓度、搅拌方式、微波功率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BDE-47的降解率可达80%以上.水溶液中不同质量浓度的BDE-47微波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e3+对BDE-47微波降解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微波降解 影响因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伟 聂凤琴 瞿建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3,共6页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0.10~10.00mg·L-1的BDE-47和5.6~100.00mg·L-1的BDE-209分别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BDE-47和5.6mg·L-1BDE-209试验组鲫鱼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试验组的CAT和GSH-Px活性随BDE-47及BDE-209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均与BDE-47及BDE-209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BDE-47和BDE-209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2 2 3 3’ 4 4 5 5’ 6 6’-十溴联苯醚 鲫鱼 肝脏 离体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对3种典型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孟顺龙 陈曦 +5 位作者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郑尧 陈家长 徐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50>56.2 mg/L。按照毒性评价的分级标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分别为极高毒、高毒、中低毒化学品,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现为:藻类>蚤类>鱼类。2,2’,4,4’-四溴联苯醚易导致小球藻急性中毒死亡。但由于2,2’,4,4’-四溴联苯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15μg/L),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其不会导致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中毒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急性毒性 小球藻 大型溞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基侧基聚芳醚酮/聚芳醚砜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童永芬 宋才生 +2 位作者 温红丽 谌烈 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将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o-CH3-DPODPS)、二苯醚(DPE)、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四种单体,按一定的配比,在无水AlCl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 将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o-CH3-DPODPS)、二苯醚(DPE)、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四种单体,按一定的配比,在无水AlCl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o-CH3-DPODPS/DPE/TPC/IPC四元共聚物.用IR、WAXD、DSC和TG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共聚物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但熔融温度较低,热分解温度均在450℃以上.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甲基-4 4’-二苯氧基二苯砜 二苯醚 四元共聚物 玻璃化温度 熔融温度 聚芳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阻燃剂对肝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那广水 孙丽娟 +1 位作者 张雯雯 王惠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0-573,共4页
为评价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 lether,PBDE-47)、五溴联苯醚(2,2',4,4',5-pentabromodiphenylether,PBDE-99)、九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 lethers206,PBDE-206)、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 为评价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 lether,PBDE-47)、五溴联苯醚(2,2',4,4',5-pentabromodiphenylether,PBDE-99)、九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 lethers206,PBDE-206)、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人肝细胞(LO2)的体外细胞毒性。将5种溴阻燃剂与人肝细胞LO2共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5种溴阻燃剂对LO2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并按照GB/T16886.5-2003/ISO10993-5:1999标准评价5种溴阻燃剂对LO2的细胞毒性。体外实验表明,5种溴阻燃剂对LO2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PBDE-47、PBDE-99和HBCD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五溴联苯醚 九溴联苯醚 六溴环十二烷 四溴双酚A LO_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二苯醚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科 刘翠萍 +3 位作者 茅晓东 徐宽枫 钱春花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四溴二苯醚(BDE-47)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DE.47,25μg/kg组)、C组(BDE-47,50μg/kg组)和D组(E_2,50μg/kg组)。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行腹腔...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四溴二苯醚(BDE-47)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DE.47,25μg/kg组)、C组(BDE-47,50μg/kg组)和D组(E_2,50μg/kg组)。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功能;通过免疫组化对胰岛进行形态与量化分析。结果:基础状态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与葡萄糖耐量均无异常;BDE-47作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葡萄糖负荷后C组小鼠血糖峰值显著降低,曲线下面积减小,而胰岛素释放峰值明显增高,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变大。另一方面,胰岛素负荷后,各组小鼠血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未见明显差异。C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的胰岛素染色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胰岛素相对浓度(IRC)、胰岛素阳性表达细胞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低浓度四溴二苯醚导致小鼠葡萄糖负荷下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多,提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促使胰岛内胰岛素容量增加,并最终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二苯醚 胰岛 Β细胞 胰岛素抵抗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