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99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走向述论 |
谷海慧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2
|
共识与分殊: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研究述评 |
陈继红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3
|
二十年代中国话剧与唯美主义戏剧关系再辨——围绕王尔德戏剧在二十年代的翻译与演出所作分析 |
李致
孙胜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4
|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0年代的学科演进与学术经验 |
刘勇
李浴洋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5
|
城乡差异化背景下的艰难突围——19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形象建构及其时代意义 |
刘强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6
|
经验、趋向与格局考察——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史”写作述论 |
张立群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0 |
|
|
7
|
中国话剧研究的多维审视与理论建构 |
王大维
吴熙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论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
徐丽萍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9
|
一个人的话剧史——马彦祥在1930年代 |
刘子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
10
|
论三十年代的翻译话剧 |
秦林芳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
11
|
“变思想为形式”:张承志的散文道路及其1990年代转向 |
曾思怡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2
|
1990年代诗歌的“声音”问题--以于坚和伊沙诗歌为中心的考察 |
陈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3
|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分析 |
尚铁力
王善华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4
|
关于话剧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
田本相
刘珏
胡志毅
|
《江汉论坛》
|
1985 |
0 |
|
|
15
|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
王朝弟
朱贺
|
《济南金融》
|
2005 |
5
|
|
|
16
|
论王干与1990年代文学 |
曹文轩
|
《当代作家评论》
|
2025 |
|
|
|
17
|
略论夏衍的话剧创作 |
陈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
18
|
新都市小说的身体叙事浅探 |
杨新刚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9
|
《抓壮丁》与历时传播 |
田义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20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章慧娟
|
《艺术百家》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