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极端低温事件数据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涛 陶辉 陈金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4期29-38,共10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识别极端低温事件是减轻和抵御极端低温灾害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格点化(0.25°×0.25°)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计算极端低温阈值、...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识别极端低温事件是减轻和抵御极端低温灾害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格点化(0.25°×0.25°)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计算极端低温阈值、剔除高温地区、识别不同持续时间极端低温事件,制作了1961–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地区的极端低温事件数据集。通过与历史极端低温事件记录对比验证表明:本数据集具有较高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数据集可为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极端低温事件时空变化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极端低温事件 数据集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山东省降水周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健 夏军 +1 位作者 王明森 佘敦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山东省1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降水全年、4—9月汛期和10月—次年3月非汛期三种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存在3~4、15~16、36~37 a三个变化周期,... 利用山东省1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降水全年、4—9月汛期和10月—次年3月非汛期三种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存在3~4、15~16、36~37 a三个变化周期,汛期时间序列存在5~6、11~12、43~44 a三个变化周期,非汛期序列存在3~4、12~13、30~31 a三个变化周期,第一周期(小周期)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增大的趋势;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变化周期同时受到汛期和非汛期的影响,但汛期影响起决定作用;根据分析的周期特征预测,山东省未来15 a内将处于枯水期,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周期变化 降水 山东省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武功地区1961—2015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芳平 马孝义 +1 位作者 陈超飞 于志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7,共7页
降水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发展,为探明陕西省武功地区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利用该区的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5 a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分析法对1961—2015年年内、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降水量进行... 降水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发展,为探明陕西省武功地区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利用该区的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5 a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分析法对1961—2015年年内、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降水量进行了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分析,同时运用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该区近55 a年降水量时间序列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武功地区年内、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734、-8.775、8.074 mm/(10 a),降水量在年内、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0.4、0.2;该地区1961—2015年年内、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降水量的最后一次突变分别出现在2013—2014年、1967—1968年、2002—2003年,且均为降水量减小的突变;11、6、18 a分别为年降水时间序列的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且平均周期分别为9、5、13 a,该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交替变化的规律,预计2014—2030年该地区降水量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降水量 武功地区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海东市相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裴玉芳 张启发 +1 位作者 祁栋林 张蓓蓓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224-226,共3页
为揭示海东市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M-K检验法对1961—2015年海东市5个站点的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夏季... 为揭示海东市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M-K检验法对1961—2015年海东市5个站点的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夏季、秋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而春季、冬季的相对湿度较小;近55年来,年和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呈现波动下降的特点,年、春季和夏季下降趋势显著,3—4月和7月平均相对湿度下降显著;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和风速变化成负相关关系,与降水日数变化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降水日数 风速 青海海东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潍坊地区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波 高晓梅 +2 位作者 韩晓 王世杰 赵城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0期196-199,共4页
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潍坊地区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利用1961—2015年潍坊地区寒亭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潍坊地区近55年来四季长度和开始日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潍坊地区四季分配呈现冬夏季长、春秋季短的... 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潍坊地区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利用1961—2015年潍坊地区寒亭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潍坊地区近55年来四季长度和开始日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潍坊地区四季分配呈现冬夏季长、春秋季短的特征。春季和秋季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一直呈现变长趋势,冬季的年代际缩短趋势较为明显。春夏两季开始期均有明显的提前趋势,秋冬两季开始期均有不同程度推迟。2潍坊地区的春秋季长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夏季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秋季长度有缓慢缩短之势,冬季则呈现出明显的缩短趋势。3春季长度变化呈现震荡趋势,夏季在2000年以后为增长区,秋季长度变化趋势则不明显,冬季长度在1997年发生突变之后持续缩短。四季的持续期都存在6年左右的周期,12年和18年的周期大多不同程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特征 突变 周期 山东潍坊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韩方昕 魏永亮 杨佳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180-182,184,共4页
利用1961—2015年杂多县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气象资料,并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法、小波分析对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多县的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2 731.8 h,最小值为2 194.3 h,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37.... 利用1961—2015年杂多县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气象资料,并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法、小波分析对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多县的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2 731.8 h,最小值为2 194.3 h,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37.5 h。杂多县的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气候倾向率为-17.61 h/10年。四季的日照时数除了夏季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季节均有所减少,秋季的减少幅度最小,春季的减少幅度最大,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555、-9.768 h/10年。近55年来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月份是1月,其次是5月;增加最多的月份是7月,其次是2月。年日照时数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以3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为主,3年左右周期是年平均日照时数的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线性倾向估计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青海杂多 1961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