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衣保中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爆发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已经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以大豆、豆油、豆饼为中心的农产品贸易空前繁荣。但经济危机爆发后,东北农业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粮食出口贸易急遽...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爆发前,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已经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以大豆、豆油、豆饼为中心的农产品贸易空前繁荣。但经济危机爆发后,东北农业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粮食出口贸易急遽萎缩,粮价暴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农民生活陷入困境。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深刻影响。历史教训应该加以总结和汲取,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我国农业和农民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中国东北地区 农业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卫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6,共8页
192 9-1 93 3年大萧条 ,摧毁了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经济格局。国际联盟为缓解危机而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则成为新旧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企图借助美国的金融实力 ,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 ;美国则希望终结以英国为核心... 192 9-1 93 3年大萧条 ,摧毁了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经济格局。国际联盟为缓解危机而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则成为新旧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企图借助美国的金融实力 ,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 ;美国则希望终结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 ,倡建全球经济新秩序。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最终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会议之所以失败 ,是因为英法与美国在如何协作对付危机的问题上思路迥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9—1933大萧条 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英美金融合作 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9年经济大危机不可自然复苏性探因
3
作者 张建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英国 1929 国际经济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经济秩序 海外投资 二次世界大战 英格兰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1982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83年展望
4
作者 王烈望 《国际贸易》 1983年第2期7-11,共5页
一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周期性危机的间隔时间缩短,危机深度虽然较小,但广度扩大,千疮百孔,顾此失彼,阶级矛盾激化,国际斗争增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利害冲突无法协调.发展中国家受害很深.这次危机是在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 一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周期性危机的间隔时间缩短,危机深度虽然较小,但广度扩大,千疮百孔,顾此失彼,阶级矛盾激化,国际斗争增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利害冲突无法协调.发展中国家受害很深.这次危机是在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滞涨的基础上发生的,首先是在美国发生,和前一次危机(1979年4月至1981年7月)只相隔一年零三个月,远短于战后平均五年一个周期.这是指美国的情况而言.前一次危机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下降了8.6%.1980年7月以后开始回升,到1981年7月回升了9.7%,超过危机前高点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发展中国家 危机 世界 工业生产 资本主义经济 七十 资本主义总危机 劳动生产率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佛与美国1929—1933年大萧条——重评胡佛的反萧条措施 被引量:8
5
作者 陆甦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本文考察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大萧条持续原因的客观分析研讨了胡佛总统在此期间的主要反萧条措施,重新评价胡佛作为承接1920年代开启1930年代的总统,在大萧条中他受制于他的经济哲学,表现出既非很多美国民众... 本文考察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大萧条持续原因的客观分析研讨了胡佛总统在此期间的主要反萧条措施,重新评价胡佛作为承接1920年代开启1930年代的总统,在大萧条中他受制于他的经济哲学,表现出既非很多美国民众看到的无能,也不是传统学术界认为的无为,而是在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徘徊,更多的是无奈。但是他的某些应对举措也曾经成为后任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1929-1933 经济大萧条 经济 政府政策 赫伯特·胡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1年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静文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2010年世界经济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全球经济触底反弹、通胀通缩全球并存、债务危机若隐若现及经济合作继续推进。具体到地区来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表现为温和复苏,而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强劲反弹。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 2010年世界经济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全球经济触底反弹、通胀通缩全球并存、债务危机若隐若现及经济合作继续推进。具体到地区来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表现为温和复苏,而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强劲反弹。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适度放缓,并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资产泡沫等不确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2010 展望 新兴经济 债务危机 房地产市场 全球经济 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风险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5,共5页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环境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但全球经济调整尚未结束,仍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拯救经济,令世...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环境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但全球经济调整尚未结束,仍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拯救经济,令世界经济在2010年呈现超过5%的明显回升态势,但之后几年的复苏步伐却异常缓慢。其中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较多依赖政府政策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复苏 潜在风险 政府政策 发达经济 新兴经济 2010 经济调整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征途待启与变中求稳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海峰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将是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就主要发达经济体来看,虽然困难与问题不尽相同,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危机冲击之下的中国经...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将是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就主要发达经济体来看,虽然困难与问题不尽相同,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危机冲击之下的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最困难的2009年和极其复杂的2010年之后,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关键的"十二五"开局之年,挑战与机遇同样重大。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与调控将因势而变,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面对变化而变革、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前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展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复苏 世界经济格局 发达经济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现差距,政策趋分化——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几点分析
9
作者 郭韶伟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政策效果 分化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 2009 发达经济 近代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与前景展望
10
作者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6,共5页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的基本判断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经济衰退以及2010年的经济复苏后,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调整格局。需求降低、金融体系脆弱、公共赤字和债务高企,令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元区主权债务危...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的基本判断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经济衰退以及2010年的经济复苏后,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调整格局。需求降低、金融体系脆弱、公共赤字和债务高企,令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进一步拖累复苏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9%,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2%,分别减少1.6和1.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贸易 经济展望 贸易形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增长率 债务危机 2010 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几点判断
11
作者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八年洗礼,世界经济增长长期格局面临调整,美国唯一独大格局将发生改变,东亚、北美及欧洲“三足鼎立”的新经贸格局的开启,将取代美国为核心的旧格局。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看,多边规则呈现碎片化趋势,双边协...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八年洗礼,世界经济增长长期格局面临调整,美国唯一独大格局将发生改变,东亚、北美及欧洲“三足鼎立”的新经贸格局的开启,将取代美国为核心的旧格局。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看,多边规则呈现碎片化趋势,双边协议、双边关系更加受到重视、优势也将得以凸显。从国别地区看,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率先实施“关门”或“半关半开”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将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扩张。从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看,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转变,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回归制造业和新的工业革命与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新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有望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型模式和新的增长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 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 贸易投资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瞭望 世界社会主义振兴初露端倪
12
作者 刘淑春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76,共3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多次周期性经济危机,日每一次都很快走出危机。于是有人根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式变化,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得出结论: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做到不在经济危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多次周期性经济危机,日每一次都很快走出危机。于是有人根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式变化,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得出结论: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做到不在经济危机中走向灭亡,而是从中获得新生。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既不能解释二战之后的世界,更不能指导我们去改造世界。然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怀疑,恢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再度兴起的机会。应该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准备了客观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 自我调节能力 金融经济危机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三次金融危机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贻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本文对90年代三次金融危机的概况与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应正确处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 ;建立适合本国经济情况的汇率制度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1990-1999 世界 成因 开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下世界华文传媒现状与机遇 被引量:1
14
作者 查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生存现状 华文传媒 世界 华文媒体 2008 连锁反应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经济:八十年代的回顾与九十年代的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慕恒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3期1-7,共7页
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八十年代上半期,第二次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1981—85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4%)、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困难,严重地影响了东盟国家的出口与经济增长。这... 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八十年代上半期,第二次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1981—85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4%)、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困难,严重地影响了东盟国家的出口与经济增长。这段时期,东盟经济普遍出现衰退,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新加坡、马来西亚曾分别在198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 东盟经济 经济增长中心 出口贸易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衰退 新兴工业化国家 消费支出 工业制品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危机 调整 共创繁荣
16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0年9月16—17日,“中国与世界:危机调整共创繁荣”国际会议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及中国留欧经济学会共同主办,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关键词 中国 危机 世界 调整 繁荣 2010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危机·调整·共创繁荣
17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中国留欧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将于2010年9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危机·调整·共创繁荣”。
关键词 中国 繁荣 调整 危机 世界 北京大学 2010 经济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18
作者 成思危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自2008年开始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的发展是从次贷危机发展到债务危机,再发展到流动性危机,然后发展到信用危机。从范围上讲是从...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自2008年开始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的发展是从次贷危机发展到债务危机,再发展到流动性危机,然后发展到信用危机。从范围上讲是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造成了一次严重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中国 全球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经济领域 2008 流动性危机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前景
19
作者 夏桂年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发展中 1996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速度 世界经济 世界银行 金融危机 90 南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20
作者 李一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49-52,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例外地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依然在向前发展,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初期这廿年间,其发展速度之快,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上是少见的。于是,有人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例外地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依然在向前发展,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初期这廿年间,其发展速度之快,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上是少见的。于是,有人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否通货膨胀刺激了经济、缓和了危机?”本文试图对资本主义通货膨胀作一些分析,而后作出自己的回答。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七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 国民经济军事化 劳动人民 政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