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的西来及其中文译名的拟定 |
张艳国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
|
|
2
|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 |
王劲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8
|
|
3
|
19世纪末心理主义社会学思潮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
杜立婕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4
|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潮百年述评 |
朱世陆
|
《东南学术》
|
2001 |
1
|
|
5
|
华侨社会思潮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 |
胡波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6
|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评析 |
尹倩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 |
李亚东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1993 |
0 |
|
8
|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原因 |
陶绪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9
|
再谈“民主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
魏力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6 |
0 |
|
10
|
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 |
卞振中
|
《学习与实践》
|
1987 |
0 |
|
11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的历史命运 |
蔡金发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0 |
0 |
|
12
|
隐性影响与显性契合──论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运作 |
朱寿桐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3
|
19世纪西方文学研究之当代意义——蒋承勇教授访谈 |
陈映廷
蒋承勇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重返19世纪”与外国文学研究话语更新——以西方文学思潮研究为例 |
蒋承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工人共产主义的启示 |
倪保志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学校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标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开题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 |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0 |
|
17
|
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西方文化思潮的百年流变──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高飞乐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6 |
6
|
|
19
|
试析新媒体语境下社会思潮的传播与价值引领 |
毕红梅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20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冯玉龙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