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才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84-590,共7页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 ,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 ,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 ,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 ,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20世纪 德国 历史地位 科学技术 欧洲 工业中心 工人运动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历史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红 王锋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6-29,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推动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当时兴起了一场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在环境问题和资源保护问题全球化的今天,研究这一运动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推动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当时兴起了一场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在环境问题和资源保护问题全球化的今天,研究这一运动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环境问题 全球化 19世纪20世纪 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珐琅首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潇女 《艺术科技》 2017年第6期417-417,共1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统治之下的封建社会,而西方国家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阶段。因为平等、自由等思想深入人心,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的文化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形式,其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统治之下的封建社会,而西方国家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阶段。因为平等、自由等思想深入人心,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的文化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形式,其中一些先进的艺术理念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促进了位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却又相互区别。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珐琅首饰。纵然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西的首饰都以珐琅作为制作材料,但是在制作工艺、造型呈现、审美追求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两者都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20世纪 中西 珐琅首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发展的艺术团体简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7期48-49,共2页
在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团体,如"明斯克音乐——文学协会"(1880),"格罗德诺音乐——文学协会"(1883),"波洛茨基音乐——戏剧小组"(1884)等等。这些团体促进和孕育了白俄罗... 在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团体,如"明斯克音乐——文学协会"(1880),"格罗德诺音乐——文学协会"(1883),"波洛茨基音乐——戏剧小组"(1884)等等。这些团体促进和孕育了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的成长。它们在白俄罗斯的声乐发展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这些团体,对于探究白俄罗斯声乐艺术起了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20世纪 白俄罗斯 声乐艺术 艺术发展 艺术团体 发展历史 音乐 明斯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廖珊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165,共5页
教堂作为信徒的精神寄托场所,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1 9世纪末与2 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更新为物质基础的,由于宗教思想、美学... 教堂作为信徒的精神寄托场所,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1 9世纪末与2 0世纪初,西方教堂建筑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更新为物质基础的,由于宗教思想、美学思想观念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教堂形式、教堂空间、教堂功能等方面的全新改革,为现代教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教堂建筑 19世纪20世纪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国小说批评中的“概然性”
6
作者 李巧慧 董芳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6-53,107,共9页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理论中,概然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条。对理查德森、菲尔丁和司各特等作家来说,它不但有助于解释小说如何反映现实,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可信的。通过概然性一词的使用,他们旨在批判以罗曼司为代表的旧小说,维护以日常生活为模仿对象的新小说,提高现实主义小说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中叶 19世纪 英国小说批评 概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裔犹太女性移民美国原因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静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东、南欧外来女性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洪流中,俄裔犹太女性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俄裔犹太女性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东、南欧外来女性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洪流中,俄裔犹太女性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俄裔犹太女性移民美国动因看,俄国频频爆发的反犹太暴力事件是促使犹太女性移民美国的直接动因,此外,俄裔犹太女性还长期遭受来自于俄国和本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压迫,在美国诸多吸引因素的刺激下,最终导致了该时期俄裔犹太移民女性移民美国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20世纪 美国 俄裔犹太女性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斯蒂芬·克莱恩到杰克·伦敦──试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 被引量:8
8
作者 邹智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早期阶段进行论述:1.探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根源;2.介绍并分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早期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特色;3.评析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所蕴...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早期阶段进行论述:1.探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根源;2.介绍并分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早期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特色;3.评析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作家 斯蒂芬·克莱恩 杰克·伦敦 自然主义文学 20世纪 19世纪 动物本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 主人公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国家与经济增长
9
作者 А.Ю.彼得罗夫 刘佐艳 穆群 《北方论丛》 2019年第3期49-53,共5页
帝俄后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史学界历来将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认为革命前的俄国是总体富足的国家;二是与之相反的观点,即在帝国末期俄国经济发展对外资具有依赖性。帝俄后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有国家的作用、国内... 帝俄后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史学界历来将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认为革命前的俄国是总体富足的国家;二是与之相反的观点,即在帝国末期俄国经济发展对外资具有依赖性。帝俄后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有国家的作用、国内商业资本和外国资本三个方面,其中私营企业家的作用不容忽视。帝俄晚期国家不是主要的投资者,而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后来帝俄在私营企业经济体系中取得的成果间接证明了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20世纪 俄国 帝俄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宋代与西方19—20世纪纸衣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雅璠 李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6,I0003,共7页
中国宋代与19—20世纪的西方都盛行用纸造衣,两种文明对纸衣的应用不约而同地展现出纸材料特殊的物质性,在用户阶层和纸衣的社会特征上也具有共性。而在服装形式、制作方式、日常用途和符号象征上存在差异,甚至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两种设... 中国宋代与19—20世纪的西方都盛行用纸造衣,两种文明对纸衣的应用不约而同地展现出纸材料特殊的物质性,在用户阶层和纸衣的社会特征上也具有共性。而在服装形式、制作方式、日常用途和符号象征上存在差异,甚至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两种设计观。从中西方纸衣应用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文化再造与传统材料现代化的一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衣 设计 中西方 宋代 19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对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立体展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亚玲 蒋玉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2-73,共2页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是难得的影视佳作,影片不仅精准地诠释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还为观众呈现了一幅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美妙画卷。影片取景完美展现了英国的旖旎风光,包括英国的文化遗产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是难得的影视佳作,影片不仅精准地诠释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还为观众呈现了一幅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美妙画卷。影片取景完美展现了英国的旖旎风光,包括英国的文化遗产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影片还为观众描绘出当时英国乡镇生活风貌,包括服饰特点、娱乐活动和社交礼仪等,并使观众了解到当时英国保守的社会观念与制度,包括森严的等级观念、别扭的限定继承法、保守的婚姻观念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19世纪 英伦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男装马裤裆部结构制板方法探析
12
作者 沈梦阳 王璐 +1 位作者 王小刚 李月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8,共6页
以欧洲男装马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法对马裤裆部结构进行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创新设计出马裤裆部结构新的制板方法。研究表明:欧洲男装马裤裆部结构的绘制过程中,采用的制板方法是实寸法,这种方... 以欧洲男装马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法对马裤裆部结构进行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创新设计出马裤裆部结构新的制板方法。研究表明:欧洲男装马裤裆部结构的绘制过程中,采用的制板方法是实寸法,这种方法不适合快速复刻和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欧洲马裤裆部结构与人体臀围之间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性,根据分析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出马裤裆部结构新制板方法,对欧洲马裤裆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欧洲历史男裤的结构特征和制板方法。利用CLO3D虚拟技术验证新制板方法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实物样衣制作,检验新制板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20世纪 男装 马裤 裆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儿童题材绘画初探
13
作者 韩小莹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14-15,共2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儿童题材绘画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西方绘画观念的转向,绘画不再是寓意的随从或解说者,画家卸掉了象征意味的包袱,把儿童作为纯粹描绘的对象,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西方儿童题材绘画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儿童题材绘画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西方绘画观念的转向,绘画不再是寓意的随从或解说者,画家卸掉了象征意味的包袱,把儿童作为纯粹描绘的对象,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西方儿童题材绘画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绘画语言走向丰富的印证。这一时期,西方各种绘画流派后浪推前浪,不断推动绘画走向对自我本体价值的探索。儿童以其天生的自由特质给予画家更广阔的探索余地,这一时期的儿童题材绘画语言丰富多样,是画家艺术主张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20世纪 儿童题材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以20世纪初石井柏亭、王济远等人交游为中心
14
作者 高映霞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在摸索梳理天马会核心人员相关信息中,笔者在中国台湾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发现一批材料还未被挖掘使用,由对新材料的考察牵扯出一连串具体的文化事件,王济远等人艺术交游之轮廓逐渐清晰浮现,以这些人为切入口得以窥见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跨... 在摸索梳理天马会核心人员相关信息中,笔者在中国台湾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发现一批材料还未被挖掘使用,由对新材料的考察牵扯出一连串具体的文化事件,王济远等人艺术交游之轮廓逐渐清晰浮现,以这些人为切入口得以窥见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跨地域交游所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该组织所办展览在上海艺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重新探寻天马会的核心人员王济远与石井柏亭、须磨弥吉郎等人的社交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社会面貌,进而在整体而延续的历史视野中重构上海艺坛的现代美术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王济远 石井柏亭 天马会 中日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并行:20世纪初期社会美育思潮下的公共艺术萌芽
15
作者 王媛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0期215-217,共3页
目的: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入使得各种思想纷纷涌现,艺术也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在这一时期,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对公共艺术的萌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从社会美育的角度研究... 目的: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入使得各种思想纷纷涌现,艺术也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在这一时期,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对公共艺术的萌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从社会美育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的发生发展,探讨公共艺术在“以美育代宗教”、培养“完全之人物”等美育思潮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萌芽形态。并归纳其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依旧坚持的美育原则,论证社会美育思潮对公共艺术深远的影响。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美育思想与实践倡导,总结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平民性”“社会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如何为公共艺术的萌芽提供有利条件、如何对公共艺术的后续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结果:在平民美育思潮、社会美育实践倡导的影响下,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雕塑、建筑产生,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早期形态。结论:虽然20世纪初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品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尚存差距,但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为公共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明确的发展方向,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美育 社会美育 公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吹奏乐器在欧洲音乐中的运用
16
作者 董德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18-19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标志,是法兰西于1789年举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列宁曾说:"19世纪全人类文明的发展皆源于法兰西大革命。"法兰西大革命其求解放的自由意识对于音乐文化发展的强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伟大之处还在于,... 18-19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标志,是法兰西于1789年举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列宁曾说:"19世纪全人类文明的发展皆源于法兰西大革命。"法兰西大革命其求解放的自由意识对于音乐文化发展的强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伟大之处还在于,产生于革命浪潮中的作品的意义,饱含了对群众集会游行、节庆、报捷或葬礼进行曲的反响。从音乐艺术中,革命予见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欧洲音乐 吹奏乐器 18世纪 18-19世纪 大革命 法兰西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
17
作者 萧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5-95,共1页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萧军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沉重的一页,这段历史是200多年中美关系史上最困难、最敌对的时期,并且这一阴影继续影响着当今北京和华盛顿的关...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萧军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沉重的一页,这段历史是200多年中美关系史上最困难、最敌对的时期,并且这一阴影继续影响着当今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美国学者很重视这段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出版 40年代 中美关系史 国际关系 “中国中心观” 美国对华政策 哥伦比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线性对位的逻辑与规则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5,61,共9页
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进入了脱离主调、回到或更新复调的转变时期,在创作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功能和声的有效途径,其中"线性对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成为寻求新音乐创作道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也为后来音... 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进入了脱离主调、回到或更新复调的转变时期,在创作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功能和声的有效途径,其中"线性对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成为寻求新音乐创作道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也为后来音乐风格的转变、作曲技术的创新和多元化写作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现代复调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为此,文章拟对近现代音乐中线性对位的技术逻辑、与传统对位技术的历史渊源、以及在实际写作中的音高组织规则等,在笔者以往研究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线性对位 复调技法 技术逻辑 不协和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被引量:13
19
作者 顾莹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国民外交 历史作用 人民主权思想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建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20世纪初的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特征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变革、西方文化及物质侵入给中国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带来的审美观念变化。
关键词 20世纪 装饰纹样 服饰面料 女性 解读 发展过程 社会变革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