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胖尾刺虫(纤毛门,旋毛纲,下毛目)16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地位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子桂 商慧敏 宋微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8-102,共5页
对分离自青岛沿岸的下毛目纤毛虫 胖尾刺虫 (Uronychiatransfuga)的 16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16s likeSmallSubunitrR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与目内其它相近属多种纤毛虫的比较分析 ,认为游仆虫属 (Euplotes)首先从下毛目中分离出... 对分离自青岛沿岸的下毛目纤毛虫 胖尾刺虫 (Uronychiatransfuga)的 16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16s likeSmallSubunitrR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与目内其它相近属多种纤毛虫的比较分析 ,认为游仆虫属 (Euplotes)首先从下毛目中分离出来 ,其次是属刺虫属和双眉虫属 (Diophrys) ,其间邻近的遗传距离共同构成了下毛目内最为进化的类群 游仆亚目 (Euplotina)。同时 ,序列分析也支持该目其它三个亚目的划分 :散毛亚目 (Sporadortrichina) ,排毛亚目 (Stichotrichina)和尾柱亚目 (Urostylina)。这与形态学资料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门 旋毛纲 下毛目 RNA 纤毛虫 胖尾刺虫 16s小亚单位核糖体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核糖体蛋白基因AgRpS8功能及表达特征分析
2
作者 马晓乾 高宇 +1 位作者 孙妍 尚尔雨 《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为解析AglaRpS8功能特征及在光肩星天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克隆核糖体蛋白基因AgRpS8的ORF全长序列,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分析AglaRpS8基因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 为解析AglaRpS8功能特征及在光肩星天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克隆核糖体蛋白基因AgRpS8的ORF全长序列,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分析AglaRpS8基因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glaRpS8基因ORF区长度627 pb,编码个208氨基酸,无跨膜区螺旋结构,具6个Motif结构域,该基因等电点5.21,分子量大小为49.99 KDa,与AmRpS8基因同源性最高,与TcRpS8-like和TcRpS8基因亲缘性最近。AglaRpS8基因在光肩星天牛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在幼虫1~2龄期,3~4龄期,5龄期相对表达量较平稳,在光肩星天牛成虫期相对表达量较低,而在光肩星天牛雌虫交配后怀卵的阶段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核糖体小亚蛋白s8 序列结构 荧光定量 功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mTOR/P70S6K/IRS-1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华 杨容 余华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692,共6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脑内m TOR/P70S6K/IRS-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于第1天和第3天ICV注射生理盐水,模... 目的: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脑内m TOR/P70S6K/IRS-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于第1天和第3天ICV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于第1天和第3天侧脑室注射STZ(ICV-STZ,3 mg/kg)建立AD模型。第1次注射后36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2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 TORSer2448)、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 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P70S6K)、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70 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p-P70S6KThr389)、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ct-1,IRS-1)和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hosphorylated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ct-1,p-IRS-1Ser636)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2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甲硫素S染色观察2组大鼠脑内Aβ的沉积。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ICV-STZ能明显降低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对照组:(55.945±9.447)s,模型组:(31.961±5.346)s,t=8.558,P=0.000]和穿越平台次数[对照组:(7.533±2.560)次,模型组:(2.867±1.506)次,t=6.086,P=0.000];HE染色可见:ICV-STZ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部分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固缩和肿胀;甲硫素S染色发现:在ICV-STZ处理后,大鼠脑内出现Aβ的大量沉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CV-STZ能同时增加大鼠大脑皮质p-P70S6KThr389[对照组:(0.268±0.066),模型组:(0.654±0.079),t=-8.409,P=0.000]、p-IRS-1Ser636[对照组:(0.710±0.092),模型组:(1.033±0.135),t=-4.417,P=0.002]和海马p-P70S6KThr389[对照组:(0.405±0.064),模型组:(0.732±0.077),t=-7.339,P=0.000]、p-IRS-1Ser636[对照组:(0.498±0.093),模型组:(0.836±0.102),t=-5.496,P=0.001]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P70S6K、m TOR、p-m TORSer2448、IRS-1蛋白的表达。结论:ICV-STZ能增加大鼠脑内m TOR/P70S6K/IRS-1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异常活化的m TOR/P70S6K/IRS-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40s小亚s6蛋白激酶 胰岛素受体底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对EC9706细胞p70S6K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郭三星 侯桂琴 +3 位作者 李杰 张艳 贝维娟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S6K)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对EC9706细胞p70S6K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 p70S6K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p70S6K特异性的shR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后插入pSIREN-RetroQ-DsRed-Express载体,构建... 目的:观察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S6K)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对EC9706细胞p70S6K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 p70S6K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p70S6K特异性的shR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后插入pSIREN-RetroQ-DsRed-Express载体,构建表达载体pshRNA-p70S6K,转染EC9706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24、48、72、96及120h后细胞中p70S6K mRNA和磷酸化p70S6K的表达,设未转染的EC9706细胞为对照。结果:各组细胞p70S6K mRNA和磷酸化p70S6K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343,721.632,P均<0.001)。转染细胞p70S6K mRNA的表达在转染24、48和72h后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在第48h表达最低;磷酸化p70S6K蛋白的表达在转染24、48、72和96h后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第48h表达最低。结论:p70S6K特异性shRNA能够下调EC9706细胞中p70S6K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C970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40s小亚s6蛋白激酶 短发夹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斌 马铎 +1 位作者 于跃利 韩丽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217,共4页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4EBP1及p-S6K1的表达情况。p-mTO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71.7%和42.5%;p-4EBP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0.0%;p-S6K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5.0%和12.5%;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表明,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s6蛋白激酶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麟游县山羊吕氏泰勒虫感染调查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坤轮 周永春 +13 位作者 赵姗姗 张亚军 闫亚群 景纪春 史柯 彭永帅 菅复春 尹海科 任宝华 张胜刚 王学主 王忠林 苏晓鹏 宁长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为了解陕西麟游县山羊吕氏泰勒虫感染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采自陕西麟游的209份山羊血液样品进行吕氏泰勒虫18S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扩增,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调查显示,吕氏泰勒虫总感染率为61.2%(128/2... 为了解陕西麟游县山羊吕氏泰勒虫感染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采自陕西麟游的209份山羊血液样品进行吕氏泰勒虫18S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扩增,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调查显示,吕氏泰勒虫总感染率为61.2%(128/209);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山羊的吕氏泰勒虫感染率均差异性显著(P<0.05,P<0.05,P<0.0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研究获得的泰勒虫分离株与吕氏泰勒虫(GenBank登录号:LC326009)位于同一分支上。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吕氏泰勒虫流行病学资料,并为该地区及同类地区羊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泰勒虫 山羊 18s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 遗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9种嗜子宫线虫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山功 王桂堂 +1 位作者 李文祥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1-575,共5页
为了探讨鱼类寄生嗜子宫线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定了8种嗜子宫线虫的ITS rDNA(核糖体转录内间隔区核 糖核酸)序列和9种嗜子宫线虫的18S rDNA(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部分序列,并构建了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 育树。在比较和分析ITS rDNA和1... 为了探讨鱼类寄生嗜子宫线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定了8种嗜子宫线虫的ITS rDNA(核糖体转录内间隔区核 糖核酸)序列和9种嗜子宫线虫的18S rDNA(小亚基核糖体核糖核酸)部分序列,并构建了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 育树。在比较和分析ITS rDNA和18S rDNA两种分子标记对嗜子宫科线虫系统发育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嗜子 宫线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嗜子宫线虫是单系起源;黄颡鱼似嗜子宫线虫、赣州似嗜子宫线虫和棍头 嗜子宫线虫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可能是较晚形成的种;似嗜子宫线虫属可能应该被细分为更多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子宫线虫 内转录间隔区 小亚核糖体核糖核酸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