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对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爱媛 范萍 +3 位作者 李现军 赵喆 战同霞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预测活动性恶性肿瘤(active cancer,AC)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志物指标。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预测活动性恶性肿瘤(active cancer,AC)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志物指标。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AC住院患者,根据其检查后1年内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和非AIS组,通过患者基本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恶性肿瘤部位、PET/CT检查前空腹血糖)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差异。影像学资料主要有颈动脉(carotid artery,CA)、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ascending aorta and aortic arch,AA0-AOA)、降主动脉(descending aorta,DA0)、髂动脉和股动脉(iliac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IA-FA)、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以及全肠道(total bowel,TB)的靶本底比(target to background ratio,TBR),VAT和SAT面积以及两者比值。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1的变量采用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筛选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对AI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平均年龄(69.8±8.8)岁,男性占72.7%(64例),AIS组和非AIS组各44例。AIS组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非AIS组高,CA、AAO-AOA、DAO、IA-FA、VAT、SAT以及TB的TBR均较非AIS组增高,而VAT面积较AIS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冠心病(OR 3.92,95%CI 1.11~13.87,P=0.034)、CA TBR≥1.80 (OR 2.90,95%CI 1.04~8.10,P=0.042)、DAO TBR≥2.30(OR 4.13,95%C/1.45~11.75,P=0.008)、TB TBR≥3.34 (OR 2.87,95%C/1.01~8.12,P=0.047)和VAT TBR≥0.44(OR 3.92,95%CI 1.39~11.09,P=0.010)是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5个指标绘制ROC的AUC为0.821(95%CI0.736~0.906,P<0.001),预测肿瘤患者发生AIS的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81.8%。结论 有冠心病史,CA、DAO、VAT和TB的TBR增高是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5个指标联合对AC患者AI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缺血性卒中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俞建华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1-794,共4页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18F]-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谢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半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与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婧 汪世存 潘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3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6例),腺癌7例。比较不同病例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原位病灶的^(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宫颈鳞癌患者的SUV_(max)(12.14±5.38)高于腺癌(6.9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鳞癌患者中高分化组SUVmax为6.86±2.85,中分化组SUV_(max)为12.21±3.74,低分化组SUV_(max)为17.75±5.97,3组中SUV_(max)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SUV_(max)呈负相关(r=-0.669,P<0.05)。结论:不同组织类型及相同组织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之间有差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SUV_(max)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标准化摄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成像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小菊 邓向斌 +3 位作者 张朝钦 王红燕 王有金 余治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明确诊断。由于在早期诊断该疾病极具挑战性,且缺乏相关的临床指南,故国内外罕见关于此类病例的早期诊治情况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以高热、头痛为起始症状并伴有持续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借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18)F 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18)F-FDG PET/MR)成像结合抗体检测,在其发病后约1月诊断为A-GFAP-A,对其进行了免疫治疗,最终预后良好。本研究旨在为A-GFAP-A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低钠血症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代谢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一航 姜涵 +6 位作者 孟楠 王鑫惠 刘雪 袁健闵 杨阳 王哲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T检查怀疑有肺部占位性病变后进行3.0 T胸部^(18)F-FDG PET/MR混合扫描的患者48例,分析扫描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_(max))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临床可能预后因素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代谢参数SUV_(max)和ADC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48例NSCLC患者的SUV_(max)和ADC的中位数分别为5.87(3.92,9.66)和1.41(1.28,1.57)。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HR=6.7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422~31.614,P=0.016;HR=7.174,95%CI为1.486~34.626,P=0.014]、SUV_(max)(HR=1.170,95%CI为1.010~1.355,P=0.036;HR=1.173,95%CI为1.010~1.360,P=0.035)及ADC(HR=0.010,95%CI为0.000~0.232,P=0.004;HR=0.006,95%CI为0.000~0.156,P=0.002)是NSCLC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DC(HR=0.012,95%CI为0.000~0.386,P=0.012;HR=0.008,95%CI为0.000~0.298,P=0.009)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V_(max)和ADC都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ADC可能比SUV_(max)更有助于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18)F-FDG PET/MR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18)f-脱氧葡萄糖 预后评估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PET/MR检查^(18)F-FDG剂量减低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顾海峰 李昂 +1 位作者 蔡军 张龙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图像质量及病变可检测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使用SIGNA PET/MR行^(18)F-FDG胸部PET/MR检查(注射剂量3.70 MBq/kg)的患者图像118例,所有图像中均有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病灶。用5个不同PET采集时间(20、10、5、2、1 min)对列表(list-mode,list)数据回顾性重建,分别模拟100%、50%、25%、10%、5%^(18)F-FDG注射剂量,记作G100、G50、G25、G10、G5。用李克特5分法对5组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客观分析指标包括病变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最大值(maximum SUV of lesion,L-SUVmax)、平均值(mean SUV of lesion,L-SUV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ion SUV,L-SUVsd)、背景SUV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ground SUV,B-SUVsd)、病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of lesion,L-SNR)、图像噪声比(image noise ratio,IN)和L-SUVmax相对背景噪声比(lesion-to-background ratio,LBR),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指标组间整体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以G100为参考,评估其他组病变可检测性。结果5组^(18)F-FDG模拟剂量越高图像整体质量的主观评分也越高(P<0.05)。G25、G50、G100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均评分>4分。各组L-SUVmax、L-SUVmean、L-SUVsd、IN和LB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N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在L-SUVmax和L-SUVsd上G25、G50、G100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UVmean和L-SNR上,G5、G10两组之间或G25、G50、G100三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N上,5组之间任意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R上,G5和G10、G25和G100、G50和G100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G100为参考,G50、G25、G10、G5漏检率分别为1.4%、2.4%、4.4%、6.8%。结论使用SIGNA PET/MR,若胸部^(18)F-FDG PET/MR检查PET时间为20 min,^(18)F-FDG剂量可由3.70 MBq/kg减少至0.93 MBq/kg,用量减少了75%,这不会改变PET图像质量及定量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低剂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PET/CT显像骨髓^(18)F-FDG摄取模式预测DLBCL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媛 赵铭 +1 位作者 原凌 李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分析和^(18)F...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分析和^(18)F-FDG PET/CT扫描。以正常肝脏^(18)F-FDG摄取为标准,将患者骨髓摄取模式分为骨髓摄取局灶型增高(f PET+)、骨髓摄取弥漫型增高(d PET+)及骨髓摄取正常型(n PET)。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f PET+17例,d PET+28例,n PET 111例。临床诊断骨髓浸润阳性21例,阴性135例。复发进展62例,死亡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B症状、NCCN-IPI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f PET+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均P<0.05);Ann Arbor分期Ⅲ/Ⅳ期、NCCN-IPI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f PET+与患者总生存期(OS)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III/IV期、乳酸脱氢酶和f PET+(均P<0.05)是PFS独立预测因子。在OS的多变量分析中没有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LBCL患者治疗前^(18)F-FDG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后有预测价值,f PET+是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穿刺活检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在18F-FDG PET/CT中的显像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分型
8
作者 任怡璇 陈诚 +7 位作者 蔡铭慈 陈嘉敏 杨欣欣 王超 林晓珠 程澍 江旭峰 陈东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1569,共9页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值,并探索其在区分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1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诊M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内外病灶的显像特点,评估18F-FDG PET/CT在诊断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MCL的18F-FDG PET/CT特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116例患者中,100.0%的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有阳性表现,99.1%的患者有淋巴结异常,85.3%的患者有结外侵犯,其中脾脏、咽淋巴环、骨髓、胃肠道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与骨髓穿刺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MC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43.4%、91.5%和66.0%。与胃镜、肠镜的活检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胃、肠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1%,特异度分别为75.0%、100.0%,准确率分别为92.9%、94.7%。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Ki-67指数在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间差异显著,且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以SUVmax为10.4作为诊断阈值时,区分MCL经典型及侵袭性变型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77.4%,AUC值为0.797。结论·18F-FDG PET/CT对MCL患者结内外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骨髓浸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胃肠道浸润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提供非侵入性的、比较可靠的诊断信息,但仍不足以代替病理学检查。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应用SUVmax可以有效区分MCL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当SUVmax>10.4时,侵袭性变型可能性更高,否则为经典型;SUVmax可为MCL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潜在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侵袭性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2型糖尿病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钢 崔永晨 +1 位作者 曹越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腹部手术创伤组(手术组),每组15只。旷场实验和条件性恐惧实验观察手术创伤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n=10);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观察2组小鼠大脑相应脑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摄取水平(n=5)。结果·旷场实验中,手术组的中央格穿越次数和总移动距离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条件性恐惧实验中,手术组的场景相关性记忆测试和声音相关性记忆测试的僵直时间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ET/CT中,手术组海马、皮质、纹状体及杏仁核脑区的^(18)F-FDG摄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其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FDG 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技术探讨
10
作者 张洁 杨元山 +3 位作者 何红 何桢桢 洪星 黄劲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至7月行"8F-FDGPET/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试验1... 目的:探讨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至7月行"8F-FDGPET/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试验1组(口服等渗甘露醇)、试验2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和等渗甘露醇),每组60例。各组均行PET/CT常规扫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3组间肠道充盈程度、扩张程度、生理性浓聚程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2组在小肠充盈程度、扩张程度、生理性浓聚程度及总体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z=-5.858,z=-4.987,z=-7.343,z=-7.282,均P<0.05),与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3,z=-1.533,z=-1.669,z=-1.758,均P>0.05)。在结直肠扩张程度及生理性浓聚程度上,试验2组优于对照组(z=-7.500,z=-5.249,均P<0.05)及试验1组(z=-3.162,z=-3.451,均P<0.05);试验2组结直肠充盈程度优于对照组(z=-9.455,P<0.05),与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0,P>0.05)。试验2组结直肠总体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与试验1组(z=-8.264,z=-3.130,均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检查后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2.842,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检查前口服匹维溴铵片,并间断饮用等渗甘露醇溶液,能获得较好的肠道充盈及扩张效果,降低肠道放射性摄取程度,提高总体图像质量,有助于病变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消化道 甘露醇 钙离子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原发性肿瘤的^(18)F-FDG PET/CT表现
11
作者 陈紫薇 张连娜 +1 位作者 冯瑾 杨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分析骶骨原发性肿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1例骶骨原发性肿瘤的PET/CT资料,观察骶骨病变的位置、影像学特征、^(18)F-FDG摄取程度以及其他部位受累的情况,并对患者的... 目的:分析骶骨原发性肿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1例骶骨原发性肿瘤的PET/CT资料,观察骶骨病变的位置、影像学特征、^(18)F-FDG摄取程度以及其他部位受累的情况,并对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骶骨原发性肿瘤中以尤文肉瘤(19.4%)、脊索瘤(16.1%)、骨巨细胞瘤(16.1%)、未分化肉瘤(12.9%)、软骨肉瘤(9.7%)为主,尤文肉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未分化肉瘤患者的中位年龄有统计学差异(H=14.774,P=0.002)。骶骨肿瘤的基线SUVmax平均值为11.97±8.63,尤文肉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未分化肉瘤、软骨肉瘤的SUVmax有统计学差异(F=15.950,P<0.001)。低级别与高级别恶性肿瘤的SUVmax有统计学差异(t=-4.505,P=0.001)。结论:不同类型的骶骨原发性肿瘤在年龄及代谢活性中有一定差异,PET/CT可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与软组织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联合^(18)F-FDG PET/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分期和静脉癌栓分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亚琨 陈玲 +2 位作者 王昊 刘海新 于文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计算机层析成像^(18)F-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计算机层析成像^(18)F-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分期和静脉癌栓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68例RC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8)F-FDG PET/CT、增强CT及增强CT联合^(18)F-FDG PET/CT(简称联合检查)进行检查,记录并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静脉癌栓的检出率及原发肿瘤TNM分期的评估结果。结果联合检查对RCCC合并静脉癌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增强CT和^(18)F-FDG PET/CT检查(P<0.05)。三种检查方式对肿瘤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联合检查>^(18)F-FDG PET/CT>增强CT,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查与^(18)F-FDG PET/CT对T0—T1分期的诊断准确率>90.00%,对T2—T4分期的诊断准确率<90%。三种检查方式对肿瘤NM分期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联合检查>^(18)F-FDG PET/CT>增强CT,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增强CT联合^(18)F-FDG PET/CT能够显著提高对RCCC转移情况、肿瘤分期及静脉癌栓分级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计算机层析成像 增强CT 肾透明细胞癌 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常规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邢军 靳宏星 +4 位作者 原凌 张红雨 任基伟 田蓉蓉 赵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的早期肿瘤代谢疗效与常规CT依据RECIST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最佳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的早期肿瘤代谢疗效与常规CT依据RECIST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最佳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初治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40例,行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PET/CT按SUV标准(化疗1个周期后肺部原发癌灶的最高SUV值下降>30%)评价肿瘤客观疗效,CT采用RECIST标准评价。配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κ系数检验,将第1个周期化疗后的代谢缓解率分别与第1周期及第2周期化疗后的最佳客观疗效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第1个周期化疗后按SUV值评价的代谢缓解率与化疗后RECIST评价标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5),并且具有较差的一致性(κ=0.240,P=0.085),与2个周期化疗后RECIST评价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05),并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413,P=0.006);^(18)F-FDG PET/CT预测NSCLC 2个周期化疗后最佳客观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14/17)、60.9%(14/23)、70.0%(28/40)、60.9%(14/23)和82.4(14/17)%。结论:^(18)F-FDG PET/CT能够预测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化疗后按RECIST标准评价的最佳客观疗效;^(18)F-FDG PET/CT相对于常规CT可以更早并准确的评价NSCLC的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1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或转移灶的DTC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超声或胸部CT有持续异常发现,但^(131)I全身显像阴性)给予^(18)F-FDG PET/CT检查,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可疑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的^(18)F-FDG PET/CT显像探查复发或转移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共7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65例。12例^(18)F-FDG PET/CT显像呈假阳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炎症细胞浸润。在7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g阳性患者5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45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血清Tg阳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血清Tg阴性患者2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20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Tg阴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4.07%(20/27)。结论对于随访期间怀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灶,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碘-131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综合分析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欣 于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CT良性征象校正FDG假阳性的PET/CT综合分析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胰腺原发良恶性疾患40例,其中胰腺癌27例(手术6例,临床随访21例),急、慢性胰腺炎13例(腹腔镜2例,临床随访11例)。分别用单纯SUV测量法和PET与CT相... 目的探讨利用CT良性征象校正FDG假阳性的PET/CT综合分析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胰腺原发良恶性疾患40例,其中胰腺癌27例(手术6例,临床随访21例),急、慢性胰腺炎13例(腹腔镜2例,临床随访11例)。分别用单纯SUV测量法和PET与CT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SUV测量法以病灶SUVmax值大于2.5为恶性病变诊断指征,反之为良性。PET/CT综合分析法以PET为主导,CT具有否决权,利用PET/CT融合图像的精确对位,当浓聚热点相应CT表现为明显的良性病变征象时,无论FDG浓聚程度如何,均诊断为良性病变。结果综合分析法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是100%;单纯SUV测量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76.9%、90.0%。结论CT的良性征象,尤其是炎性渗出征象,对FDG假阳性有校正作用,通过这种校正能够提高PET/CT在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永学 吴志坚 +3 位作者 贾清 魏昊 兰晓莉 高再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获得病灶区不同时相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并以延迟显像SUV值的变化大于10%判断为增高或减低。结果在肺癌组28例中,早期显像24例SUV明显增高(85.7%),延迟显像除1例SUV值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例早期显像结节处为可疑阳性(SUVmax为1.5~2.1)者,延迟显像3例明显增高,1例SUV未见明显增加,延迟显像阳性率为96.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8例,其中17例早期SUV升高(94.4%),1例为阴性,延迟显像18例均增高;其他肿瘤13例,早期均为阳性,延迟显像SUV进一步增高。37例良性病变早期有12例SUV增高(>2.5),延迟显像4例仍为阳性。本文病例早期显像总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67.6%、82.3%、68.4%和83.3%;延迟显像分别为98.3%、86.5%、93.8%、92.1%和97.0%。结论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几乎所有的早期显像为阳性的恶性肿瘤,延迟显像有进一步摄取增高,但部分良性病灶也具有相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双时相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娜 赵晋华 +4 位作者 乔文礼 邢岩 宋建华 汪太松 刘长存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30例初诊疑似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用于诊断分期和术前...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30例初诊疑似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用于诊断分期和术前评估,23例既往接受过手术、化疗和(或)放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检查用于随访监测有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果:18F-FDG PET/CT诊断初诊组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6%、33.3%和86.7%;诊断随访监测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2.3%和95.7%。结论:18F-FDG PET/CT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随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并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残余和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3 位作者 孙晋 黄庆娟 丁其勇 杨文平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3例,肺癌2例,卵巢癌、食管癌、结肠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所有恶性肿瘤病灶的18F-FDG摄取较高,SUVmax为7.26±5.48;7例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示全身骨骼肌弥漫性对称性轻度摄取增高,SUVmax为3.45±0.81,与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0,P=0.004)。同机CT扫描还发现1例合并间质性肺炎,3例合并肺部感染。结论: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无事件生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旭升 王华庆 +5 位作者 钱正子 周世勇 张会来 孟祥睿 赵静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 phy,18F-FDG PET/CT)对接受4个周期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AB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 phy,18F-FDG PET/CT)对接受4个周期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AB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 ma,H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共62例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18F-FDG PET/CT的检查结果,并与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3年总生存率(OS)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接受4个周期AB 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无事件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结束后,PET/CT阳性患者18例,其中11例患者(61.1%)治疗失败,PET/CT阴性患者46例,其中5例患者(11.4%)治疗失败,PET/CT阳性组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PET/CT阳性组和PET/CT阴性组患者的3年EFS分别是44.4%和81.8%(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ET/CT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年E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PET-CT是预测HL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EFS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转移瘤^(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党亚萍 王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分析肺转移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68例肿瘤患者肺转移灶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CT显示阳性病例中,PET显示阳性18例,部分阳性27例,总阳性率为66.18%;阴性2... 目的分析肺转移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68例肿瘤患者肺转移灶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CT显示阳性病例中,PET显示阳性18例,部分阳性27例,总阳性率为66.18%;阴性23例,占33.82%。CT发现病灶数目575个,PET显示194个,PET检出率为33.74%。FDG有无摄取以及摄取的程度与转移灶大小有明显关系,与原发肿瘤的来源无关。随着病灶增大,PET阳性率和SUV值均明显增高。结论18F-FDGPET对肺转移瘤、尤其是单个转移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