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孙鹏涛 吕洁 +2 位作者 李肖红 刘立水 秦永德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50分钟PET/CT全身图像,将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SUVmax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通过散点图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对病灶SUVmax的影响。结果肺内病灶恶性病变组的SUVmax高于良性病变组(t=6.327,P<0.05);ROC曲线上SUVmax的最佳界点为4.16,以SUVmax>4.16作为诊断良恶性的阈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2;绘制散点图以分析病灶大小对SUVmax的影响,结果表明病灶大小与病灶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510,P<0.05);在分析腺癌、鳞癌、结核等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时,通过协方差分析修正病灶大小的影响后,鳞癌组SUVmax大于结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对肺部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SUVmax的诊断界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以SUV≥2.5作为标准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18-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8)氟-氟胸腺嘧啶双示踪剂显像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吴江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flu-orothymidi...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flu-orothymidine,18F-FLT)可以弥补18F-FDG的不足。文中综述18F-FDG、18F-FLT双示踪剂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18-胸腺嘧啶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双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涧兰 宋法寰 程爱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病理学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 脱氧葡萄糖F18/代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江 朱虹 +3 位作者 王新刚 桂一 刘伟彦 卢光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存在两个或多个病变。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异常PET/CT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或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未见PET/CT异常征象,仅2例FDG代谢增高(局灶性、弥漫性)。甲状腺腺瘤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②囊变;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0例甲状腺腺瘤仅2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甲状腺局限性增生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②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2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1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FDG代谢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片状低密度灶;②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出现FDG摄取增高,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局限性增生出现比例低,而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炎性病变比例相对较高;甲状腺弥漫性FDG摄取多提示良性病变,而局灶性FDG摄取需作进一步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维风 高光健 +2 位作者 杨继文 戴云海 程光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_(max)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_(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骨转移瘤 不明原发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代谢评估在淋巴瘤疗效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梓延 冯成涛 +3 位作者 张海波 邓赟 郑皓 朱高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ppa检验比较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1.1和PERCIST 1.0标准评估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有效率(RR)。结果PERCIST 1.0与RECIST 1.1标准评估93例淋巴瘤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72,P<0.05);对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53、0.316,P<0.05)。93例淋巴瘤患者,RECIST 1.1标准的RR低于PERCIST 1.0标准(RR=46%、64%,P=0.003)。在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中,RECIST 1.1标准的RR均低于PERCIST 1.0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RR=50%、66%;霍奇金淋巴瘤:RR=32%、56%,P=0.043、0.031)。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RCIST 1.0评价淋巴瘤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高于传统使用的基于解剖变化评估的RECIST 1.1标准,PERCIST 1.0标准对淋巴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治疗结果 参考标准 实体瘤疗效价标准(REC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成伟 陈为军 梁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 目的探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结合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灌注指数(PI)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 34例(恶性结节21例、良性结节13例),均行18F-FDG PET-CT及DI-CTP检查,18F-FDG PET-CT以SUV≥2.5、DI-CTP以PI<50%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比较分析二者分别及结合对SPN的诊断效能。结果 34例SPN左肺固有上叶5例、左肺舌叶2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1例。结节最大径:1.0~2.0 cm 8例、2.0~3.0 cm 26例,其中伴肺门及纵隔增大淋巴结2例。18F-FDG PET-CT SUV诊断SPN的敏感性81.0%,特异性46.2%,准确性67.6%。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0.5%,特异性84.6%,准确性88.2%。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诊断SPN的敏感性95.2%,特异性100.0%,准确性97.1%。结论 SPN病理特点决定了18F-FDG PET-CT SUV及显像的复杂多样,18F-FDG PET-CT SUV结合DI-CTP PI可大大提高SPN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FDG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政伟 钱隽 +4 位作者 薛方平 刘平 李燕茹 管一晖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9-2423,共5页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团,最后用18F-离子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实现对葡萄糖6位的氟代标记;反应中间体用NMR和MS表征,最终产物用标准品6-19FDG在HPLC下对照确认,测定放化纯度,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放射性标记过程需35min(从加速器轰击结束算起),放化产率70%±5%(校正后,n=5),放化纯度>95%.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表明,各个器官在1.0min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平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18FDG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为以后的体内外研究及活体显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葡萄糖转运蛋白 6-186-脱氧-D-葡萄糖 一锅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组织学分级
9
作者 石琴 张依凡 +2 位作者 杨易 潘博 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78,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浸润性肺腺癌WHO(2021)分类中组织学分级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PET/CT资料。根据WHO(2021)分级进行三级肿瘤分级。比较3种分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和CT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性能。结果较高的肿瘤分级与男性患者(χ^(2)=11.803,P=0.003)、吸烟史(χ^(2)=7.702,P=0.021)、肿瘤最大径(H=20.548,P=0.002)、淋巴结转移(P<0.001)、脉管癌栓(χ^(2)=33.270,P<0.001)、胸膜侵犯(χ^(2)=15.116,P=0.001)及气道播散有关(χ^(2)=17.867,P<0.001)。随着肿瘤级别提高,SUVmax(H=71.488,P<0.001)、糖酵解总量(H=30.658,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比例(χ^(2)=28.872,P<0.001)显著增加。SUVmax增高(OR=1.234,95%CI 1.141~1.334,P<0.001)和CT纯实性表现(OR=2.205,95%CI 1.166~4.171,P=0.015)是3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子。SUVmax、CT实性表现及两者联合预测3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641、0.804,其中最佳截断SUVmax为6.08。结论SUVmax和CT实性表现是3级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18)F-FDG PET/CT可辅助评估肺腺癌分级,有助于改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国际疾病分类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c(RGD)_(2) SPECT/CT与^(18)F-FDG PET/CT 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米娜·依布拉音 谢彬 +2 位作者 秦永德 李肖红 李勇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HA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PET/CT、腹部^(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及手术治疗,对34例患者的41个HAE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带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HAE浸润带18F-FDG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摄取比值(TBR)、^(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靶非靶比值(T/NT)分别与MVD计数的相关性;比较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T/NT>1)及阴性(T/NT<1)两组间MVD计数的差异。结果41个HAE病灶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T/NT值与MVD计数两组间呈高度正相关性(r=0.823,P<0.01);^(18)F-FDGPET/CT显像SUVmax值、TBR与MVD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组17个与阴性组24个病灶MVD计数分别为89.00±9.87、43.08±18.36个/高倍视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E^(99)mTc-c(RGD)2 SPECT/CT显像RGD的摄取程度与HAE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呈高度正相关,^(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可间接反应HAE的侵袭性,可作为评价病灶侵袭性经济、无创的检查手段之一,并且可与18F-FDGPET/CT联合从HAE浸润带的新生血管表达及炎性活性两方面共同评价其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整合素ΑVΒ3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具有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杨易 潘博 汪世存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用手划感兴趣区法分析全身肌肉摄取程度,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14),... 目的探讨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14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用手划感兴趣区法分析全身肌肉摄取程度,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14),测量对照组肌肉摄取值,比较二者肌肉摄取值的差异。结果14例皮肌炎患者,伴发胃癌4例,卵巢癌3例,淋巴瘤2例,肺癌、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各1例,不明来源低分化腺癌1例;以上皮肌炎患者的肌肉摄取平均值为3.5±1.8,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1.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不仅能通过肌肉的弥漫性摄取程度判断疾病活跃程度,为病变的活检提供依据,还能够对伴发的恶性肿瘤进行分期和评估,为临床精确诊治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皮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效能对比分析
12
作者 姜丹凤 申双 +1 位作者 王晋波 卫宁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氟-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PSMA-1007 PET/CT)与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及分期... 目的探讨对比氟-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PSMA-1007 PET/CT)与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及MR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及分期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本院疑似PCa的103例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为恶性76例,良性27例。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并分析其诊断PCa分期的效能。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敏感度为94.74%(72/76),特异度为100%(27/27);^(18)F-FDG PET/CT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9.47%(68/76),特异度为70.37%(19/27);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4.21%(64/76),特异度为62.96%(17/27)。^(18)F-PSMA-1007 PET/CT、^(18)F-FDG PET/CT、MRI诊断PCa Kappa值分别为0.904、0.598、0.461。^(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符合率高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误诊率低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漏检率低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PSMA-1007 PET/CT诊断包膜外侵犯、精囊腺侵犯、淋巴结转移、骨转移高于^(18)F-FDG PET/CT诊断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及MRI诊断PCa诊断及分期均具有一定价值,但^(18)F-PSMA-1007 PET/CT诊断PCa与诊断分期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8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不同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春燕 韩起 +2 位作者 廖恺 陈瑞 程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75-78,共4页
目的对比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8例,分别以SUV=2.5... 目的对比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8例,分别以SUV=2.5、SUV=4.0、40%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50%SUV_(max)计算代谢体积参数[代谢性肿瘤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对比不同SUV阈值自动勾画感兴趣区域(ROI)的成功率;根据疗效将患者划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比两组MTV、TLG;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TV、TLG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MTV、TLG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MTV组、低MTV组,高TLG组、低TLG组,比较各组中位生存时间。结果SUV=2.5、SUV=4.0、40%SUV_(max)、50%SUV_(max)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分别为71.2%(141/178)、90.4%(161/178)、91.6%(163/178)、85.4%(152/178),四种方法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展组四种SUV阈值计算的MTV、TLG均高于非进展组(P均<0.05)。SUV=2.5计算的MTV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阈值计算的MTV,最佳截断值为10.368 cm3,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2.86%;40%SUV_(max)计算的TLG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阈值计算的TLG,最佳截断值为40.349,灵敏度为83.92%,特异度为80%。高MTV、TLG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其对应的低MTV、TLG组(P均<0.05)。结论SUV=2.5计算的MTV、40%SUV_(max)计算的TLG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代谢参数,且40%SUV_(max)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代谢性肿瘤体积 病灶糖酵解总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杰平 林端瑜 +2 位作者 李生栩 蔡志华 唐明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SIF)与骶骨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9例宫颈癌放疗后SIF患者(SIF组)及28例单发骶骨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的PET/CT资料,观察放疗区域内、外...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骶骨不全骨折(SIF)与骶骨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9例宫颈癌放疗后SIF患者(SIF组)及28例单发骶骨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的PET/CT资料,观察放疗区域内、外椎体CT值、骨折类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摄取模式、骨质破坏模式、有无骨折线、有无软组织肿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F与骶骨转移瘤的最佳SUVmax临界值。结果SIF组放疗区域内、外椎体CT值分别为(25.1±26.6)Hu和(90.3±3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4,P<0.001);SIF组骨折类型为B1型9例,B2型2例,A1型11例,A2型7例,合并骶骨外骨折11例。SIF组与转移瘤组SUVmax分别为3.0±1.2和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0,P<0.001);FDG摄取模式、骨质破坏模式、折线及软组织肿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C分析显示诊断转移瘤的SUVmax最佳阈值为5.0,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98.5%。结论SIF的典型18F-FDG PET/CT表现为平行于骶髂关节的骨折线伴轻中度FDG摄取,PET/CT显示病变的FDG摄取特征及形态学改变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骶骨 宫颈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肾上腺淋巴瘤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晓蓓 陈相猛 +3 位作者 邹伟强 黄斌豪 吴月娥 孙丽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淋巴瘤并行PET/CT检查的患者1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及范围、形态、大小...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淋巴瘤并行PET/CT检查的患者1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及范围、形态、大小、边界、密度、SUVmax、受累淋巴结及肾上腺外脏器受累情况等。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计算肾上腺病灶SUVmax,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结果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继发性12例、原发性1例;9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套细胞淋巴瘤,2例为NK/T细胞淋巴瘤;10例为双侧肾上腺受侵;3例为单侧肾上腺受侵(左侧2例、右侧1例);共累及肾上腺23个,其中13个表现为软组织肿块、8个表现为软组织结节、2个表现为肾上腺增粗;10例边界清楚,3例伴有囊变、坏死,无伴钙化、出血、脂肪;9例伴肾上腺外器官受侵;10例伴淋巴结肿大,受侵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纵隔、腹膜后。PET/CT显像肾上腺病变表现为FDG高摄取,SUVmax为5.7~30.8,平均15.8±8.9。结论肾上腺淋巴瘤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ET/CT可显示双侧肾上腺受累、边界清楚、明显摄取FDG的软组织肿块。PET/CT可较好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肾上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对侧肌肉比值与肿瘤/肝脏比值在^(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莹 杨鹏飞 +2 位作者 李艳梅 李娟 赵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对肺癌病灶的检测能力,并探讨肿瘤/对侧肌肉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值(TNR)、肿瘤/肝脏的SUVmax比值(TLR)对肺部良、恶性病灶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对肺癌病灶的检测能力,并探讨肿瘤/对侧肌肉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值(TNR)、肿瘤/肝脏的SUVmax比值(TLR)对肺部良、恶性病灶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占位性病变行^(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的患者82例,以病理为"金标准",通过t检验及ROC曲线研究^(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TNR、TLR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R、TLR诊断肺占位性病变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943。TNR最佳诊断阈值为6.87,敏感度为86.36%,特异度为62.50%,准确度为81.71%。TLR最佳诊断阈值为2.86,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68.75%,准确度为86.58%。结论 TNR、TLR在^(18)F-FDG PET/CT肿瘤代谢显像鉴别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对于^(18)F-FDG摄取不典型的患者,建议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冼伟均 冯彦林 +2 位作者 黄克敏 王颖 鲁胜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怀疑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高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怀疑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高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比较各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分析病灶SUVmax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分组患者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SUVmax的滞留指数(RIsuv)的差异。结果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SUVmax呈负相关(r=-0.454,P=0.000);SUVmax诊断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3.8,对应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7.58%和86.36%。中、低分化腺癌组SUVmax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患者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双时相显像RI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3,P=0.28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中、低分化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具有重要价值,但对高分化非结节型肝外胆管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立春 刘桂超 +2 位作者 欧阳向柳 张文军 张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9例胰腺病变患者^(18)F-FDG PET/CT资料。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析良恶性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9例胰腺病变患者^(18)F-FDG PET/CT资料。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析良恶性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双时相显像滞留率(RI)、胰腺病灶/肝脏SUVmax比值(T/L)的差异;以SUVmax、RI、T/L为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计算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3种指标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共纳入76枚病灶,其中恶性病灶49枚、良性病灶27枚,胰腺良、恶性病变SUVmax分别为2.33±1.18和4.4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9.500,P<0.01),SUVmax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阈值为2.4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1%、73.91%、85.29%、87.23%、80.95%。良、恶性病灶RI分别为7.36±13.17和24.95±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3.500,P<0.01),RI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阈值为18.55,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1.30%、75.00%、93.75%、58.33%。良、恶性病灶T/L分别为0.89±0.45和1.8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9.000,P<0.01),T/L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阈值为1.04,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82.61%、87.76%、90.91%、79.17%。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半定量指标T/L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活体成像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中炎症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金鹏 刘洋 +3 位作者 聂毛晓 张玉慧 张明多 赵全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571,共6页
目的应用^(18)F-FDG PET/CT、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探讨PET/CT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检测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治疗早期钙化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制做动脉粥样硬... 目的应用^(18)F-FDG PET/CT、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探讨PET/CT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检测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治疗早期钙化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制做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吡格列酮组兔用吡格列酮灌胃,髙脂饲养20周,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PET/CT测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兔主动脉行免疫组化,测量并比较两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密度、钙化面积百分比及凋亡指数。结果第20周,吡格列酮组高敏C反应蛋白(4.27±0.43比6.51±0.91,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41.52±1.99比62.21±3.60,P<0.05)、SUVmean(0.55±0.18比0.68±0.21,P<0.01)及SUVmax(0.70±0.19比0.82±0.3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密度、钙化面积百分比、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吡格列酮组。相应动脉段斑块面积与SUVmean(r=0.28,P<0.01)、SUVmax(r=0.25,P<0.05)呈正相关。巨噬细胞密度与SUVmean(r=0.50,P<0.01)、SUVmax(r=0.46,P<0.01)呈正相关。钙化面积百分比与SUVmean(r=0.50,P<0.01)、SUVmax(r=0.47,P<0.01)呈正相关。凋亡指数与SUVmean(r=0.61,P<0.01)、SUVmax(r=0.60,P<0.01)呈正相关。结论炎症及巨噬细胞凋亡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有重要作用;^(18)F-FDG PET/CT显像能够用于评价微小钙化;吡格列酮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动物的炎症水平,抑制早期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钙质沉着症 吡格列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与PET-CT显像中不同器官18F-FDG阳性病变SUVmax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灿 徐白萱 +1 位作者 刘家金 富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PET-MR与PET-CT在不同器官部位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评价PET-MRSUVmax对不同器官18F-脱氧葡萄糖(18F-FDG)阳性病变定量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肿瘤相关主诉就诊,且同一天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检查... 目的探讨PET-MR与PET-CT在不同器官部位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评价PET-MRSUVmax对不同器官18F-脱氧葡萄糖(18F-FDG)阳性病变定量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肿瘤相关主诉就诊,且同一天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检查的150例患者,两种检查时间间隔25~45min。选取18F-FDG阳性病灶最大层面手动勾画感兴趣区,获得采用PET-MR测得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_MRI)与采用PET-CT测得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_CT),将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8F-FDG阳性病灶分为6组(头颈部、肺部、肝脏、胰腺、胃肠道和骨骼)。分析2个成像系统SUVmax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纳入6组的112个18F-FDG阳性病灶,分布于头颈部(15例)、肺部(15例)、肝脏(31例)、胰腺(21例)、胃肠道(11例)、骨骼(19例)。6组数据SUVmax_MRI与SUVmax_C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6、0.97、0.96、0.95、0.94、0.91,P<0.05)。SUVmax_MRI与SUVmax_CT之间,数据最大变异出现在肺部(0.16),其次为头颈部(0.13),其他变异依次为胃肠道(0.11)、肝脏(0.08)、骨骼(0.03)和胰腺(0.02)。结论18F-FDGPET-MR可提供可靠的定量诊断信息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评估。但SUVmax数据间最大的差异出现在肺部病变,临床工作中对于肺部病灶定量分析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