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 |
张本英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18-19世纪西方视角下的中国服饰艺术研究 |
赵博翀
|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危机与机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 |
聂德宁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3 |
3
|
|
4
|
18—19世纪中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农业市场的扩展 |
叶明勇
|
《古今农业》
|
2009 |
1
|
|
5
|
19世纪中期(1835—1860)华人浸信会教民的曼谷—香港—潮州跨国网络 |
李榭熙
岳峰
|
《东南学术》
|
2002 |
5
|
|
6
|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的英美废奴运动:合作、分歧与局限 |
金海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7
|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
李英东
俞炜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妇女的体育运动 |
李国玲
聂啸虎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历史进步观与18、19世纪西方史学 |
何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
张广翔
张文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大学“合并化”运动透析 |
项建英
王弦弦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 |
胡才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4
|
|
13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英国国债制度化论纲 |
赵红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4
|
18、19世纪法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札记 |
赵歌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特质 |
李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司化运动 |
肖华锋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7
|
神意与人民大众的力量:乔治·班克罗夫特的双重历史观评析——兼论19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思潮 |
高岳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报刊的人文精神 |
黄艳林
|
《出版科学》
|
2005 |
1
|
|
19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英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读王晓焰著《18-19世纪英国妇女地位研究》 |
白述亮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小家庭的社交圈——以安徽为中心(一) |
张研
|
《古今农业》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