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二羟维生素D3介导VDR-NLRP6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1
作者 罗欣 马玉东 +1 位作者 吕明锦 于慧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VD3)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VD3组、VD3+敲减对照(VD3+sh-NC)组和VD3+敲减NLRP6(VD3+sh-NLRP6)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LP)建立脓毒症AKI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NLRP6蛋白表达。结果给予VD3可减轻CLP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sCr、KIM-1、IL-17水平及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中IL-10水平,上调小鼠肾组织中VDR和NLRP6蛋白表达;敲减NLRP6逆转了VD3对CLP小鼠Th17/Treg细胞失衡的改善作用及其肾保护作用。结论VD3在脓毒症诱导的AKI中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激活VDR,进而上调NLRP6表达,最终改善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th17/Treg细胞平衡 维生素D受体 NLR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亚麻酸通过调节Th17减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小鼠的肺部炎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鼎 张慧 +2 位作者 朱云竹 李家斌 叶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3-1191,共9页
目的探究α-亚麻酸(ALA)在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小鼠肺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野生组和肺炎组,分别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野生组和肺炎组小鼠的血清和肺组织中差异代谢物和... 目的探究α-亚麻酸(ALA)在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小鼠肺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野生组和肺炎组,分别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野生组和肺炎组小鼠的血清和肺组织中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基因。另取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vehicle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组)和实验组(A.baumannii+ALA组)。空白组和A.baumannii感染组给予普通饮食28 d,实验组给予定制饲料(含5%ALA)喂养28 d,第28天时A.baumannii感染组和实验组给予鲍曼不动杆菌悬液滴鼻,空白组给予PBS缓冲液滴鼻。24h后取小鼠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肺组织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体外评估ALA对于Th17细胞的影响时,设立ALA组(添加100μmol/L ALA)和对照组(添加相同体积PBS)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细胞比例。结果代谢组学显示,肺炎组小鼠血清的ALA水平显著低于野生组[(3.19+0.76)μg/mL比(10.32+1.75)μg/mL,P<0.0001]。转录组学显示,肺炎组小鼠的肺组织IL-17信号通路中有32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28个上调基因和4个下调基因。在添加ALA的小鼠实验组中,实验组肺组织病理感染严重程度相比于A.baumannii感染组明显减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17A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相比于A.baumannii感染组有明显降低(均P<0.05),IL-6和IL-10水平相对于A.baumannii感染组明显升高(均P<0.05)。在体外分化实验中,ALA组Th17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B肺炎小鼠血清ALA水平低下,补充ALA后通过抑制Th17分化,对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肺炎具有保护作用,提示膳食补充ALA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控制具有一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Α-亚麻酸 th17细胞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P患者外周血Th9、Th17和Treg细胞水平及IL-9、IL-17和TGF-β表达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周正菊 张友山 +1 位作者 梁彩霞 杨章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Treg、Th17、Th9细胞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白介素-9(IL-9)表达水平并探讨他们在I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54例ITP患者(病例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Treg、Th17、Th9细胞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白介素-9(IL-9)表达水平并探讨他们在I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54例ITP患者(病例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reg、Th17、Th9细胞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外周血中TGF-β、IL-17、IL-9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病例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Th17、Th9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 <0.01)。病例组外周血中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L-17、IL-9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 <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病例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Plt)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P <0.05),而Th17、Th9细胞比例与Plt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37、-0.43,均P <0.05);病例组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与Plt存在正相关关系(r=0.46,P <0.05),而IL-17、IL-9的表达水平与PLT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48、-0.54,均P <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reg、Th17、Th9细胞比例异常,伴有细胞因子TGF-β、IL-17、IL-9表达水平异常,提示可能在ITP的免疫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细胞 th17细胞 th9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介素-17 白介素-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可抑制Th17所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艳 牟宽厚 +4 位作者 韩丹 李玥 侯卫坤 马亚梅 吕社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ng/mL)、IL-21(10ng/mL)及IL-22(10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μg/mL及100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th17细胞因子 白介素-17受体A 白介素-21受体 白介素-22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IL-23/IL-17炎症轴、Th17细胞及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蒋娜 廖雯婷 匡希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5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20)及大黄素组(n=20),模型组、大黄素组小鼠腹腔接种0.1 ml内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Eagle's液建立VM...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5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20)及大黄素组(n=20),模型组、大黄素组小鼠腹腔接种0.1 ml内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Eagle's液建立VMC模型,对照组仅注射Eagle’s液,于接种当天,大黄素组以3 mg/ml大黄素溶液0.1 ml灌胃,其余2组以0.1 ml蒸馏水灌胃,1次/d,共21 d,记录实验期间小鼠死亡数目,比较各组死亡率。第7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取心脏,测定病毒滴度。第22天称体质量(BW)后处死全部小鼠,收集外周血,剥离心脏,称心脏质量(HW),计算HW/BW,行HE染色计算心肌病理积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心肌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3、IL-17浓度,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细胞频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细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ELISA分析心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大黄素组死亡率、心肌病理积分及病毒滴度较模型组减少(P<0.05)。模型组HW/BW、心肌IL-23及IL-17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L-23和IL-17浓度、Th17细胞频率、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IL-23/IL-17炎症轴、Th17细胞增殖及病毒复制发挥抗VM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病毒性心肌炎 白介素-23 白介素-17 th17细胞 INTERLEUKIN-23 INTERLEUKIN-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介导IL-8致Th17/Treg失衡 被引量:14
6
作者 秦岭 冯俊涛 +2 位作者 胡成平 李园园 牛瑞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导致哮喘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RSV后IL-8的表达,以及IL-8对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支气管上皮细...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导致哮喘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RSV后IL-8的表达,以及IL-8对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分为对照组和RSV感染组,构建并验证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real-time PCR检测对照组和RSV感染组中IL-8 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液中IL-8的浓度。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IL-8作用组,参照ELISA检测到的浓度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Th17和Treg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感染后的细胞仍能够继续分裂传代,并可检测到RSV持续存在的证据。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有RSV致病蛋白的荧光表达;电镜下观察到感染细胞的线粒体水肿和内质网扩张,出现核周裂隙以及合胞现象,细胞核、胞浆内有病毒颗粒分布。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到RSV感染组细胞内IL-8 m 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的分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一步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IL-8作用组淋巴细胞中Th17亚群比率增高(P<0.05),但Treg亚群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气道上皮细胞后可通过过度分泌IL-8而引起Th 17/Treg亚群分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白介素-8 th17亚群 Treg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杜朝阳 杨如玉 +1 位作者 李超 段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况的进行分组,观察不同ISS分期和治疗情况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并分析β2-微球蛋白与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S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ISSⅠ、Ⅱ期患者,差异显著(P<0.05);ISSⅠ和Ⅱ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治者、复发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初治者与复复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2,r=0.416,P<0.05)。结论: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异常升高与MM的发病有密切联系,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可作为评估ISS分期和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h17细胞 IL-17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燕 孟令杰 +2 位作者 王建平 张俊峰 刘乃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HCPT和甲氨蝶呤(MTX)进行培养,余2组不加药。加药前和加药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结果:RA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47.021、12.507,P均<0.001)。培养后,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较阴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F=418.743、142.112,P<0.001),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T可抑制RA患者Th17细胞的功能,在RA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海英 刘丹莉 高顺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30-273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水平及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4例AVM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芪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水平及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4例AVM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芪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另取同期2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黄芪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黄芪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组和常规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0.05),且黄芪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低于常规组治疗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AVM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注射液 白介素-23 白介素-17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关节滑膜Treg/Th17平衡及TNF-α拮抗剂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2 位作者 黄文辉 吕志芬 李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关节滑膜Treg/Th17平衡状态以及TNF-α拮抗剂TNFR-Fc对Treg/Th17的影响。方法:建立CIA模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关节滑膜Treg/Th17的表达。... 目的: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关节滑膜Treg/Th17平衡状态以及TNF-α拮抗剂TNFR-Fc对Treg/Th17的影响。方法:建立CIA模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关节滑膜Treg/Th17的表达。结果:CIA组TNF-α较正常对照组及TNFR-Fc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TNFR-Fc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A组滑膜组织的CD4+Foxp3+Treg/CD4+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3.12%±4.93%vs 24.66%±5.82%,P>0.05),而TNFR-Fc治疗组则升高明显(33.07%±5.14%);CIA组CD4+RORγt+Th17/CD4+细胞比例显著增高(9.74%±2.23%vs正常对照组1.00%±0.59%,TNFR-Fc治疗组5.63%±1.76%,P<0.01)。结论:CIA大鼠关节滑膜存在Treg/Th17分化失衡;TNFR-Fc可能通过抑制关节滑膜Th17细胞分化,诱导Treg细胞生成/聚集,使得病变关节的Treg/Th17平衡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h17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通路并纠正脑卒中后抑郁大鼠Th17/Treg失衡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静 尉娜 +2 位作者 刘亚美 苏静 宋景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和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线栓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刺激及孤养建立PSD模型,随机分为PSD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和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线栓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刺激及孤养建立PSD模型,随机分为PSD组(等量生理盐水)和DAPT组(5 mg/kg DAPT),假手术(sham)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0 d)及术后7、14、21和28 d进行体重检测、敞箱实验(OFT)及蔗糖偏爱实验(SPT)。干预结束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脑组织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10水平。结果:术后7、14、21和28 d,与sham组比较,PSD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和14 d PSD组与DAPT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SD组比较,21和28 d DAPT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显著增加(P<0.05)。干预结束后,与sham组比较,PSD组大鼠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以及血清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PSD组比较,DAPT组大鼠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以及血清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DAPT可阻断Notch信号通路并减轻PSD大鼠抑郁样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失衡及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分泌酶抑制剂 NOTCH信号通路 脑卒中后抑郁 th17/Treg失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促分泌酶抑制剂对毛细支气管炎模型大鼠体内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英 刘良宵 +1 位作者 吴福玲 高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5-1768,共4页
目的: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模型大鼠Th17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影响,为毛支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毛支组和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滴鼻法成功建立毛... 目的: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模型大鼠Th17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影响,为毛支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毛支组和γ-促分泌酶抑制剂组,滴鼻法成功建立毛支模型,而后尾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otch信号、RORγ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毛支组相比,MW167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血浆IL-17水平也较毛支组降低;肺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 mRNA在MW167注射组表达均减弱;MW167组肺组织Notch信号和RORγt蛋白的表达也显著降低。结论: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能够通过阻断Notch信号通路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缓解毛支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对毛支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NOTCH γ-促分泌酶抑制剂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比值及IL-17、IL-35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玲俊 高松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和IL-35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h17/Treg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者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和IL-17和IL-35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相关,沙利度胺发挥抗M 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比值及IL-17和IL-35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th17/Treg细胞比例 白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β1b对Th17细胞介导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无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燕 张琦 +3 位作者 石向群 尹榕 张志强 侯雪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的数量。结果 11例RRMS患者根据EDSS评分的变化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之间EDSS评分及MRI T2病灶数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EDSS评分和MRI T2病灶数较无效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PBMC中Th17细胞数量在无效组较有效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IFN-β-1b治疗对Th17细胞介导的RRMS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和Th17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奕峰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1-864,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血液系统疾病、部分先天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方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要并发症,并引发受者死亡,直接影响移植效果。众多免疫细胞和...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血液系统疾病、部分先天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方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要并发症,并引发受者死亡,直接影响移植效果。众多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了GVHD的发生,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CD4+IL-17+T细胞(Th17细胞),IL-17和Th17细胞成为了感染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和GVHD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IL-17和Th17细胞在GVHD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th17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对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中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 被引量:14
17
作者 贾菊芳 曾梦楠 +7 位作者 张贝贝 王茹 刘萌 郭彭莉 张钦钦 张风宇 郑晓珂(指导) 冯卫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77-2482,共6页
目的:探讨β-谷甾醇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阳性药地塞米松组(DEX,0.075 mg/kg)、β-谷甾醇组(Sit,50 mg/kg),采用腹腔注射OVA氢氧化铝溶液致... 目的:探讨β-谷甾醇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阳性药地塞米松组(DEX,0.075 mg/kg)、β-谷甾醇组(Sit,50 mg/kg),采用腹腔注射OVA氢氧化铝溶液致敏,雾化吸入OVA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雾化激发前30 min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大鼠咳喘指标、气管酚红排泌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原代肺细胞活性氧(ROS)、凋亡水平及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生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及T-SOD、GSH-Px活力;ELISA检测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4、IL-6、IL-17A、IL-35)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β-谷甾醇明显延长了过敏性哮喘大鼠的咳嗽及引喘潜伏期,减少了咳嗽及喘息次数,促进了气管酚红排泌;显著减轻了哮喘大鼠肺组织炎症浸润;显著降低了哮喘大鼠肺组织MDA含量、原代肺细胞ROS和凋亡水平,提高了T-SOD及GSH-Px活力;显著降低了Th17细胞比例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4、IL-6、IL-17A水平,提高了Treg细胞比例及抑炎细胞因子IL-35水平。结论:β-谷甾醇能够改善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β-谷甾醇对Th17/Treg免疫失衡及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过敏性哮喘 OVA th17/Treg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IL-17通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福丽 霍小森 刘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Th17/IL-17通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Th17、IL-17差异,同时分析Th17、IL-17... 目的:探讨Th17/IL-17通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Th17、IL-17差异,同时分析Th17、IL-17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h17(%)显著增高[(1. 58±0. 35) vs(1. 25±0. 23)%,P=0. 000],IL-17显著增高[(12. 88±3. 26) vs(10. 71±2. 18) pg/ml,P=0. 000]。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显示Th17与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24 h收缩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正相关(P<0. 05),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P<0. 05)。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显示IL-17与平均室壁应力、左室心肌质量指数、24 h收缩压变异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正相关(P<0. 05),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P<0. 05)。结论:Th17、IL-17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高表达,可促进心室重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白介素-17 冠心病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A抑制Th2细胞分化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熠杰 赵生涛 +4 位作者 杨旭 王冉 郭东霖 蒋云秋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4-959,共6页
目的研究IL-17A对哮喘小鼠Th2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炎症的作用。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n=8)。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予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每次雾化激发前1 h,IL-17A处理... 目的研究IL-17A对哮喘小鼠Th2细胞分化及其相关炎症的作用。方法 24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n=8)。哮喘组和IL-17A处理组予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每次雾化激发前1 h,IL-17A处理组给予重组小鼠IL-17A气道滴入。各步对照均予以生理盐水。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FN-γ、IL-17A的浓度。HE和PAS染色及半定量评分评估小鼠肺部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支气管淋巴结Th细胞分化。免疫磁珠分选健康小鼠幼稚CD4^+T细胞,用Th2极化培养基体外培养,并给予IL-17A或等量PBS干预,检测Th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结果哮喘组较对照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P<0.05)、IL-4、IL-5、IL-17A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IFN-γ浓度显著下降(P<0.05);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加重(P<0.01);脾脏和淋巴结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增高(P<0.05)。IL-17A处理组较哮喘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26.00±5.43)×10~4/mL vs(58.40±26.93)×10~4/mL,P<0.05]、嗜酸性粒细胞数[(8.04±1.98)×10~4/mL vs(31.95±12.28)×10~4/mL,P<0.05]及其比例[(29.93±3.03)%vs(53.47±6.62)%,P<0.01]显著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无明显变化;BALF中Th2相关因子IL-4浓度[(9.86±2.77)pg/mL vs(28.13±4.62)pg/mL,P<0.01]、IL-5浓度[(7.30±0.50)pg/mL vs(10.50±1.10)pg/mL,P<0.01]均显著降低;支气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HE染色半定量评分降低[(2.00±0.51)vs(3.12±0.64),P<0.05],杯状细胞化生减少[(0.80±0.45)vs(2.40±0.55),P<0.01];脾脏[(2.24±0.44)%vs(4.82±1.83)%,P<0.01]和淋巴结[(7.05±0.58)%vs(10.57±1.35)%,P<0.05]中Th2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减少。极化培养的幼稚CD4^+T细胞,予IL-17A干预后,诱导分化的Th2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而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变化。结论 IL-17A有抑制Th2细胞分化,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白介素-17A 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调控miR-143-3p干预Th17糖酵解和细胞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申美玉 荣秋妮 +5 位作者 狄昱希 田锋祥 张明菲 王祥 蒋宝平 周玲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2-1081,共10页
目的探讨生地活性成分CAT通过调控miR-143-3p干预Th17糖酵解和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选取(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检测miR-143-3p及糖酵解酶Glut1、HK2、PKM2、LDHA mRNA表达;体外诱导Th17分化,结合慢病毒转染... 目的探讨生地活性成分CAT通过调控miR-143-3p干预Th17糖酵解和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选取(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检测miR-143-3p及糖酵解酶Glut1、HK2、PKM2、LDHA mRNA表达;体外诱导Th17分化,结合慢病毒转染诱导miR-143-3p低/高表达,未转染的细胞分为Control组、CAT组(20、40、80 mg·L^(-1)),转染细胞分为Control组、miR-143-3p上/下调组、miR-143-3p下调+CAT组,流式、qPCR、ELISA等检测Th17分化比例、miR-143-3p及糖酵解酶表达、上清液中IL-17A、丙酮酸、乳酸水平。结果RA CD4^(+)T细胞中miR-143-3p表达与DAS28、RORγt、Glut1/HK2/LDHA均呈负相关;miR-143-3p下调时Th17分化、Glut1/HK2/LDHA表达及丙酮酸分泌明显升高,miR-143-3p上调时则相反;CAT可明显上调miR-143-3p,降低HK2/LDHA mRNA及丙酮酸、乳酸水平,抑制Th17分化;CAT干预后可恢复miR-143-3p抑制状态下的HK2/LDHA mRNA水平异常上调、丙酮酸/乳酸分泌增多及Th17异常分化。结论miR-143-3p可负调控Th17糖酵解及细胞分化,CAT可通过调控miR-143-3p明显改善Th17细胞的异常分化和糖酵解异常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地 梓醇 miR-143-3p 糖酵解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