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研究的应用及诊断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由林 周瑞平 郭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研究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慢性牙周炎40例,侵袭性牙周病40例,糖尿病相关牙周病4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条... 目的:研究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慢性牙周炎40例,侵袭性牙周病40例,糖尿病相关牙周病4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条件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上述各组人员的口腔标本,严格遵循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提取,同时以NanoDrop 1000 Spectrophotometer型核酸定量仪,采用A260与A260∶A280检测DNA浓度以及质量。通过Miseq测序平台完成PCR扩增、回收、定量、Miseq文库构建以及测序等操作,最后完成16SrRNA高通量测序数据优化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相比,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Microbacterium-chocolat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其他种类微生物相对丰度下降;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Rothia-dentocariosa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牙周病组;慢性牙周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Selenomonas-noxia相对丰度较低。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Paracoccus、Flavobacterium、Microbacterium、Agrobacterium、Azospirllum相较于其他牙周病组以及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能成为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全面认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口腔微环境 诊断价值 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6SrRNA基因PCR法对新生儿败血症细菌DNA的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余钟声 尚世强 +4 位作者 洪文澜 孙眉月 藤懿群 朱方远 李建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检测 16s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低聚异麦芽糖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成 郭婷婷 +2 位作者 胡丹丹 张力莉 徐晓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21,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低聚异麦芽糖对奶牛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方法,将4头泌乳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两组,第一阶试验结束,经过恢复期后,再将试验组和对照组交叉,由之前对照...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低聚异麦芽糖对奶牛瘤胃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方法,将4头泌乳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两组,第一阶试验结束,经过恢复期后,再将试验组和对照组交叉,由之前对照组变为试验组。试验组添加60 g/(d·头)的低聚异麦芽糖。【结果】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后,奶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门水平上分析,疣微菌门丰度显著增加(P<0.05)。属水平上分析,饲喂低聚异麦芽糖,奶牛瘤胃液Comamonadaceae_NA(未注释丛毛单胞菌属)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WCHB1-25_NA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Ruminobacte(瘤胃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Salinibacterium(盐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Acidaminococcus(氨基酸球菌属)、Aeromicrobium(气微菌属)、Actinotalea、Adlercreutzia菌属丰度有增加趋势(0.05<P<0.1),TMEG_NA菌属丰度有降低的趋势(0.05<P<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对奶牛瘤胃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纤维分解菌丰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淀粉分解菌丰度增加、乳酸生成菌丰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 奶牛 瘤胃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基因在口腔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蓉 李扬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0年第6期354-356,共3页
16SrRNA基因的双重性,使其逐渐成为细菌鉴别和分类的“金标准”,并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近年来口腔龈下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16srrna基因 口腔龈下细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菁华 张荣昌 申玉军 《山东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动物肠道是多种细菌的良好生存环境,相当一部分肠道菌长期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有益无害,这类菌群被称之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对维持宿主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肠内壁... 动物肠道是多种细菌的良好生存环境,相当一部分肠道菌长期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有益无害,这类菌群被称之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对维持宿主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肠内壁表面形成非特异性的局部保护性菌膜,具有刺激机体产生“自然抗体”的拮抗作用,从而增强宿主健康,减少疾病。同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有一定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基因检测技术 RRNA 16S 正常菌群 应用 动物肠道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刘亚军 喻子牛 +3 位作者 姜艳艳 张留所 孔晓瑜 宋林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83,共7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线粒体DNA的 1 6SrRNA基因片段 ,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 ,得到 634bp的核苷酸序列 ;分析了该片段的大连、烟台、青岛、朝鲜 4个自然群体 31个个体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 ,共...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线粒体DNA的 1 6SrRNA基因片段 ,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 ,得到 634bp的核苷酸序列 ;分析了该片段的大连、烟台、青岛、朝鲜 4个自然群体 31个个体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 ,共检测到 2 6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1 8种单倍型。结果表明 ,4个群体中以朝鲜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 ,其次为烟台、青岛群体 ,大连群体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线粒体DNA 16srrna基因 DNA序列测定 PCR技术 克隆 核苷酸序列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水产养殖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文辉 黄倢 包振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前核酸检测技术在水产养殖疾病诊断中已广泛应用。现就国内外研究发展动向,对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PCR分子杂交联用技术、PCR免疫学联用技术、16SrRNA技术和限制性酶切技术等方法进行综述,详细阐明了各个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目前核酸检测技术在水产养殖疾病诊断中已广泛应用。现就国内外研究发展动向,对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PCR分子杂交联用技术、PCR免疫学联用技术、16SrRNA技术和限制性酶切技术等方法进行综述,详细阐明了各个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病原体遗传背景的研究状况为决定是否应用这些方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技术 水产养殖动物 病原诊断 分子杂交技术 PCR技术 16srrna技术 限制性酶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附红细胞体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郑秀红 甄立家 +3 位作者 邢莹 薛书江 贾立军 张守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牛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16S rRNA基因(登录号:AF016546)序列设计合成2对LAMP特异引物,建立了检测牛附红细胞体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并优化了LAMP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 为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的牛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16S rRNA基因(登录号:AF016546)序列设计合成2对LAMP特异引物,建立了检测牛附红细胞体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并优化了LAMP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LAMP扩增产物经电泳、显色鉴定。结果显示,LAMP方法扩增牛附红细胞体产物呈特征性梯状条带,显色反应呈现绿色荧光;敏感性检测最低浓度为25.6 fg/μ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牛附红细胞体检测管显色后呈阳性,而猪附红细胞体、牛新孢子虫、弓形虫及牛瑟氏泰勒虫等对照组均呈阴性,说明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适合于牛附红细胞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附红细胞体 16srrna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探针杂交法检测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 被引量:6
9
作者 高以明 李建 +3 位作者 朱秉权 彭大新 甘军纪 孟书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3,共3页
根据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探针MG和MS共同目的基因,跨幅为580bp的一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2个标准的MG和1个标准的MS菌株DNA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得到了预期大小约580bp的PCR产物... 根据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探针MG和MS共同目的基因,跨幅为580bp的一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2个标准的MG和1个标准的MS菌株DNA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得到了预期大小约580bp的PCR产物。回收纯化琼脂糖电泳凝胶中的MG扩增产物克隆至T载体中,DIG随机引物法合成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对MG和MS均呈阳性,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ng和3ng,其它对照菌(毒)株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滑液囊支原体 探针杂交法 检测 16srrna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鉴定猪源隐秘杆菌的感染 被引量:1
10
作者 禤雄标 李军 +4 位作者 胡帅 陈泽祥 杨威 许力干 玉华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
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pyogenes,A.pyogenes),又名化脓放线杆菌,是一种多形态、无运动性的革兰阳性杆菌。RamosⅢ根据16SrRN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后将其分类到隐秘杆菌属。
关键词 放线杆菌 技术鉴定 PCR 16srrna基因 感染 应用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检测布氏杆菌DNA
11
作者 史同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11期6-6,共1页
布病诊断有细菌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虽然细菌学方法是最可靠的诊断技术,但因其费时,且存在传染的可能性而受到限制。免疫学试验如补反和ELISA又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的缺点。最近Cetinkaya以流产布氏菌Ba148—167F(5′—TGCTAATA CCGT... 布病诊断有细菌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虽然细菌学方法是最可靠的诊断技术,但因其费时,且存在传染的可能性而受到限制。免疫学试验如补反和ELISA又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的缺点。最近Cetinkaya以流产布氏菌Ba148—167F(5′—TGCTAATA CCGTATGTGCCTI-3′)和Ba928—948R(5′—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检测 布氏杆菌 细菌学方法 免疫学试验 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断技术 免疫学方法 布氏菌 常规检验方法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用于孕妇生殖道B群链球菌的快速筛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沛 余红 +1 位作者 吕志华 Welling G W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2-522,共1页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荧光原位杂交法 生殖道 快速筛查 孕妇 16sr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寡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