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16Cr3NiWMoVNbE结构钢的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慧臣 张仕朝 李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7,53,共5页
对16Cr3NiWMoVNbE结构钢在25,100,200,300,350℃下进行了应变比为-1的总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LCF)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该结构钢的循环应力响应、疲劳寿命和循环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温度不高于200℃时,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现... 对16Cr3NiWMoVNbE结构钢在25,100,200,300,350℃下进行了应变比为-1的总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LCF)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该结构钢的循环应力响应、疲劳寿命和循环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温度不高于200℃时,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现象,而在300℃时,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疲劳寿命有下降的趋势,利用三参数幂函数公式能较好地表征不同温度下的应变-寿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cr3niwmovnbe结构钢 低周疲劳 循环硬化 软化 应力-应变滞后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完整性灰色关联度分析的16Cr3NiWMoVNbE齿轮磨削工艺优化研究
2
作者 方园园 李炎鑫 +3 位作者 杨纯辉 姚金鑫 程从前 刘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为满足航空齿轮抗疲劳与耐磨损性能需求,围绕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展开深入研究。以典型难加工材料16Cr3NiWMoVNbE渗碳航空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磨削工艺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等关键指标的主要磨削参数,并采用灰色... 为满足航空齿轮抗疲劳与耐磨损性能需求,围绕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展开深入研究。以典型难加工材料16Cr3NiWMoVNbE渗碳航空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磨削工艺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等关键指标的主要磨削参数,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现了多目标工艺参数的全局优化。结果表明,径向进给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残余压应力分布呈现齿面节圆≈近齿顶>齿根,其中进给速度对齿顶和齿面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线速度与径向进给主导齿根残余应力变化。基于熵权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径向进给对表面完整性综合影响权重最大,兼顾低粗糙度与高残余压应力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最大处线速度24 m/s,进给速度1000 mm/min,径向进给0.00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cr3niwmovnbe 磨削 粗糙度 残余应力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齿轮钢16Cr3NiWMoVNbE应变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俊 张建国 +2 位作者 王泓 李锦娟 陈燕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3-887,共5页
发动机传动齿轮工作时温度从室温上升到623 K,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不同,因此试验研究了300 K、373 K、473 K、573 K和623 K下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应变疲劳性能。应用Conffin-Manson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回归分析,分别得到5个... 发动机传动齿轮工作时温度从室温上升到623 K,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不同,因此试验研究了300 K、373 K、473 K、573 K和623 K下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应变疲劳性能。应用Conffin-Manson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回归分析,分别得到5个温度下材料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公式。研究了温度对寿命预测公式中疲劳强度指数、疲劳强度系数、疲劳延性指数、疲劳延性系数、弹性模量和过渡寿命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这些参数,进而影响寿命的预测,通过归纳分析得到由温度控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300 K、373 K和473 K材料表现为循环软化,573 K、623 K材料表现为循环硬化,给出描述循环应力相应变化的定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16cr3niwmovnbe 低周疲劳寿命 温度 循环应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新材料——16Cr3NiWMoVNbE齿轮钢 被引量:16
4
作者 滕佰秋 常春江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综合介绍了新型齿轮钢——16Cr3NiWMoVNbE钢的性能、热工艺及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该钢具有淬透性高、晶粒长大倾向低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使用温度可达350℃。该钢的研制成功,满足了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齿轮材料的需求。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16cr3niwmovnbe 热工艺 淬透性 齿轮材料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6Cr3NiWMoVNbE齿轮钢渗碳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文帅 周贤良 +1 位作者 李晖榕 林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16-218,共3页
对新型16Cr3NiWMoVNbE齿轮钢进行渗碳处理,研究了温度、强渗期碳势和扩散期碳势对渗碳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渗碳层的厚度和碳浓度均随之增加,但碳浓度随渗层的深入逐渐下降;在920℃渗碳时,渗层厚度在强渗期碳势1.... 对新型16Cr3NiWMoVNbE齿轮钢进行渗碳处理,研究了温度、强渗期碳势和扩散期碳势对渗碳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渗碳层的厚度和碳浓度均随之增加,但碳浓度随渗层的深入逐渐下降;在920℃渗碳时,渗层厚度在强渗期碳势1.5%C时达到最大值,碳化物数量和尺寸均随碳势的升高有增多增大的趋势;随扩散期碳势的升高,渗碳层厚度和碳化物数量、尺寸均随之增加,达到1.2%C时,出现角状或断网状碳化物;渗碳温度为920℃,强渗期碳势为1.4%C,扩散期碳势为0.9%C的优化工艺,能够很好的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cr3niwmovnbe 渗碳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与激光相变强化复合处理16Cr3NiWMoVNbE钢的组织演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操应刚 王帅棋 +2 位作者 聂翔宇 何蓓 刘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9,29,共11页
目的增大16Cr3NiWMoVNbE钢经渗碳强化后的强化层深度,细化晶粒尺寸,提高表面力学性能,并减小工件热变形,缩短工艺周期。方法将渗碳与激光相变强化相结合,利用“短时”渗碳提高表面含碳量,再通过激光快速局部加热,为碳原子扩散提供理想通... 目的增大16Cr3NiWMoVNbE钢经渗碳强化后的强化层深度,细化晶粒尺寸,提高表面力学性能,并减小工件热变形,缩短工艺周期。方法将渗碳与激光相变强化相结合,利用“短时”渗碳提高表面含碳量,再通过激光快速局部加热,为碳原子扩散提供理想通道,改善强化层深度。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评价材料的金相组织、高倍显微组织,并通过显微硬度计、纳米力学探针对激光相变强化处理后的硬化层截面硬度、纳米硬度、弹性模量进行测试,揭示渗碳和激光相变复合强化16Cr3NiWMoVNbE钢的组织演化和强韧化机理。结果随着激光能量输入量的增加,复合强化层的深度提高了约50%,显微硬度最大值为792HV,显微硬度提高了约30%,弹性模量、显微硬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强化层显微组织板条逐渐减少,且尺寸不断粗化,残余奥氏体由薄膜状转变为块状,数量逐渐增加,碳化物聚集球化且数量减少。结论16Cr3NiWMoVNbE钢经渗碳和激光相变复合强化后,得到了塑韧性优异的复合强化层,为航空发动机关键传动部件表面强化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激光相变强化 16cr3niwmovnbe 强化层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