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灼态势下16分后阶段林丹与李宗伟近年比赛技、战术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铁军 夏树花 刘传海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分析等方法对林丹和李宗伟近4年焦灼比赛的16分后阶段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6分后阶段,林丹的主动得分能力明显强于李宗伟;林丹网前得分手段具有多样化特点,推扑、短放和挑球技术得分在比赛的最后阶段...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分析等方法对林丹和李宗伟近4年焦灼比赛的16分后阶段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6分后阶段,林丹的主动得分能力明显强于李宗伟;林丹网前得分手段具有多样化特点,推扑、短放和挑球技术得分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起到重要作用;林丹吊球主动失误相对较多;李宗伟网前得分手段相对单一,网前球得分低是李宗伟多次输球的直接原因;林丹在多拍阶段(11-20拍)得分明显高于李宗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分后阶段 网前得 主动得 手段 多拍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