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含量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板材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振宝 梁剑雄 +3 位作者 杨志勇 古立新 张秀丽 孙常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试制3炉不同碳含量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确定了该钢的板材最佳轧制温度区间为900~1100℃,研究了碳含量对钢的相变点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 采用真空感应炉试制3炉不同碳含量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确定了该钢的板材最佳轧制温度区间为900~1100℃,研究了碳含量对钢的相变点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相变点温度逐渐降低,在时效处理后含碳量较低的1#钢强度均高于2#钢和3#钢,且具有良好的韧塑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含碳量较高的2#钢,3#钢中生成的逆转变奥氏体量及生成速率均高于1#钢,这是其强度低于1#钢的主要原因,钢的时效态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逆转变奥氏体组织,以及大量的、细小的富Cu相,富Cu相的析出是该钢主要的强化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1#钢的化学成分及工艺参数作为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工程化的基准,为该钢的工业化生产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 相变点 逆转变奥氏体 富Cu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塑性本构建模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波 刘桐语 +3 位作者 程飞 胡鑫 项俊峰 解丽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97,共6页
材料的塑性本构模型描述了材料的流动应力与塑性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是机械加工有限元仿真的基础。针对航空航天、核电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关重零件制造中广为应用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与SHPB试... 材料的塑性本构模型描述了材料的流动应力与塑性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是机械加工有限元仿真的基础。针对航空航天、核电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关重零件制造中广为应用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与SHPB试验,基于材料力学特性的温度相关性建立了J-C本构修正模型的数学形式,并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本构参数拟合方法,确定了J-C本构修正模型的参数。基于J-C本构修正模型的SHPB试验仿真,获得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曲线与SHPB试验数据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弥补了经典J-C本构模型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高温动态力学特性数学描述的不足,从而有效将基于J-C本构修正模型的SHPB试验仿真的应力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 J-C本构修正模型 塑性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15-5PH不锈钢的切削力研究
3
作者 宋善奇 金成哲 +1 位作者 高可 鑫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
为研究铣削加工15-5PH不锈钢时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铣削加工仿真,通过15-5PH不锈钢的铣削加工试验对比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铣削力的切削参数依次... 为研究铣削加工15-5PH不锈钢时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铣削加工仿真,通过15-5PH不锈钢的铣削加工试验对比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铣削力的切削参数依次为:每齿进给量f z>径向切削深度a_(e)>轴向切削深度a_(p)>切削速度v_(c);最佳切削参数组合为v_(c)=100m/min,f z=0.02mm/z,a_(p)=1.5mm和a_(e)=0.4mm;切削速度逐步增大会导致切削力降低;增大每齿进给量会提高切削力;径向切削深度的增大会使切削力随之上升,但增长速率较低;切削力随轴向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增长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15-5ph不锈钢 切削力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宇 冷坤 +5 位作者 赵春玲 谢海铭 季显坤 袁珂 陈芝来 蒋福林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5,共10页
研究了不同Ti-6Al-4V合金粉末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显微组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断口及拉伸实验分析了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及强韧化机... 研究了不同Ti-6Al-4V合金粉末添加对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显微组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断口及拉伸实验分析了原位合金化增材制造15-5PH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及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Ti-6Al-4V原位合金化后15-5PH不锈钢组织发生了等轴转变,显著细化晶粒的同时降低了织构强度,同时通过抑制马氏体相变使位错密度降低。15-5PH+0.8%Ti-6Al-4V和15-5PH+1.6%Ti-6Al-4V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达1069 MPa和1021 MPa,远高于15-5PH不锈钢(680 MPa),且合金的延伸率明显提升,其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主要源于晶粒细化及内部位错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15-5ph不锈钢 原位合金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的时效硬化行为及耐蚀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彭新元 周贤良 华小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8-996,共9页
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洛氏硬度、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15-5PH不锈钢时效后的组织转变、时效硬化行为及其在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较低(低于450℃)时,析出的富Cu相与基体保持共格关... 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洛氏硬度、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15-5PH不锈钢时效后的组织转变、时效硬化行为及其在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较低(低于450℃)时,析出的富Cu相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其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都较高。当时效温度达到550℃时,富Cu相长大,出现了逆变奥氏体,且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导致硬度下降,但耐蚀性能有所提高;当时效温度升高至620℃时,富Cu相呈短棒状,且失去与基体的共格关系,逆变奥氏体继续增多,强化效应完全消失,但耐蚀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富Cu相 逆变奥氏体 硬化行为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紧固件在高海水盐雾环境中的应用
6
作者 曹安港 宗浩 +1 位作者 刘欣欣 赵显涛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89,共6页
C01型膜盘联轴器在工作过程时,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海水盐雾环境中,联轴器的紧固件材料不但要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耐海水盐雾腐蚀性能。通过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疲劳腐蚀、电偶腐蚀等试验,测试了15-5PH(0Cr15Ni5Cu4Nb... C01型膜盘联轴器在工作过程时,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海水盐雾环境中,联轴器的紧固件材料不但要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耐海水盐雾腐蚀性能。通过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疲劳腐蚀、电偶腐蚀等试验,测试了15-5PH(0Cr15Ni5Cu4Nb)不锈钢材料用于膜盘联轴器紧固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5-5PH不锈钢发生了明显的缝隙腐蚀和轻微的点蚀,但对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不敏感,且与TC4钛合金耦合后无电化学腐蚀。15-5PH不锈钢可以作为开放海洋环境中TC4钛合金膜盘的紧固件。但应注意避免缝隙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联轴器紧固件 海水 盐雾 耐蚀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大飞机15-5PH不锈钢内侧圆角铣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松 郑侃 +2 位作者 姚敬东 曾建辉 吴凡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针对15-5PH不锈钢内侧圆角加工切削力超值突变严重、加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内侧圆角铣削试验研究,对各种工况下加工时横向切削力Fy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运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切削参数对横向切削力和表面... 针对15-5PH不锈钢内侧圆角加工切削力超值突变严重、加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内侧圆角铣削试验研究,对各种工况下加工时横向切削力Fy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运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切削参数对横向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得出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深分别是影响横向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同时,采用偏最小二乘分析,建立了横向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值和试验值,得到该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其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内侧圆角 极差分析 横向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偏最小二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圆弧面铣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敬东 郑侃 +3 位作者 董松 肖行志 孟恒 张习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0,共4页
针对15-5PH不锈钢圆弧面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值过大问题,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开展了15-5PH不锈钢圆弧面加工试验研究。运用极差分析方法对表面粗糙度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各切削参数对圆弧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单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 针对15-5PH不锈钢圆弧面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值过大问题,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开展了15-5PH不锈钢圆弧面加工试验研究。运用极差分析方法对表面粗糙度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各切削参数对圆弧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单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主轴转速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比试验值和预测值,得出该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圆弧面 表面粗糙度 极差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深孔枪钻加工切屑成形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亮 杨吟飞薛虎何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9,107,共10页
深孔枪钻加工过程中,被加工孔直径小、孔深长,切屑形貌是影响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切屑的成形机理和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深孔加工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15-5P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切屑的流动过程分析,研究枪钻加... 深孔枪钻加工过程中,被加工孔直径小、孔深长,切屑形貌是影响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切屑的成形机理和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深孔加工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15-5P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切屑的流动过程分析,研究枪钻加工螺旋形切屑成形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借助扫描电镜检测切屑断面不同点的形貌,研究15-5PH不锈钢枪钻加工切屑的断裂机理。通过改变切削速度、进给量和油压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切屑变形规律。借助ANSYS-FLUENT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油压枪钻前刀面刃口的流体压力和湍流动量,阐述了切屑变形与油压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15-5PH不锈钢深孔枪钻加工切屑属于“准解理断裂”,切屑形貌与枪钻工艺参数选择密切关联;本研究的结果对15-5PH不锈钢深孔枪钻加工工艺参数和冷却液油压的优化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屑成形 枪钻加工 15-5ph不锈钢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表面类石墨碳基多层膜结构设计及摩擦学行为
10
作者 李迎春 杨更生 +2 位作者 聂傲男 邱明 范恒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55,共14页
针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5-5PH(0Cr15Ni5Cu4Nb)在海水环境中易腐蚀磨损的问题,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15-5PH钢样片上制备调制周期分别为940、375和234nm的掺杂Cr的类石墨碳基多层膜(分别标记为Cr/GLC-S1、Cr/GLC-S2和Cr/GLC-S3),... 针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5-5PH(0Cr15Ni5Cu4Nb)在海水环境中易腐蚀磨损的问题,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15-5PH钢样片上制备调制周期分别为940、375和234nm的掺杂Cr的类石墨碳基多层膜(分别标记为Cr/GLC-S1、Cr/GLC-S2和Cr/GLC-S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MFT-5000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系统考察三种类石墨碳基多层薄膜的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调制周期的类石墨多层膜表面均呈现“菜花状”形貌,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菜花状”颗粒逐渐减小,膜层变得致密;sp2键含量逐渐增大,石墨化程度加剧,机械性能更加优异。在干摩擦条件下,调制周期适中的Cr/GLC-S2薄膜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而调制周期较大的Cr/GLC-S1和调制周期较小的Cr/GLC-S3薄膜,在高载荷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性剥落,导致其摩擦学性能劣化。在人工海水环境中,Cr/GLC-S1和Cr/GLC-S2薄膜在中低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较好,磨损形式仍以磨粒磨损为主,在高载荷下三种多层膜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性剥落,特别是调制周期较小的Cr/GLC-S3薄膜已失效。针对不同的工况,设计合理的调制周期是提高G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关键,结果可为类石墨碳基薄膜在海洋防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类石墨多层膜 调制周期 摩擦磨损 15-5ph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PH15-7Mo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国辉 罗承萍 +1 位作者 刘江文 刘志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62,77,共4页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等分析和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PH15-7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5-7Mo钢固溶后的组织以奥氏体和δ-铁素体为主,含有少量的板条马氏体;随着...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布氏硬度计等分析和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PH15-7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5-7Mo钢固溶后的组织以奥氏体和δ-铁素体为主,含有少量的板条马氏体;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组织中δ-铁素体的含量明显增加;在1000~1150℃进行固溶处理后,硬度变化不大,高于1150℃固溶,因铁素体含量的急剧增加导致钢的硬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15-7Mo沉淀硬化不锈钢 固溶处理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15-5PH不锈钢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佳星 金成哲 高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由于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属于难加工材料,其加工时会产生较大切削力和极大的塑性变形。所以需要对其切削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优化切削过程。文章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轴向切深和径向切深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 由于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属于难加工材料,其加工时会产生较大切削力和极大的塑性变形。所以需要对其切削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优化切削过程。文章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轴向切深和径向切深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作为响应性能指标,设计曲面响应法方案,建立高速铣削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响应分析模型,分析并得到关于优化设计变量的响应函数解析式,研究了各优化设计变量的交互作用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得到高速铣削沉淀硬化不锈钢条件下降低切削力和粗糙度,提高切削效率的最优选择组合,为v_(c)=100 m/min,f_(z)=0.02 mm/z,a_(p)=1.5 mm,a_(e)=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响应法 15-5ph不锈钢 高速铣削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15-5PH不锈钢钻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东 熊太菊 +3 位作者 曾剑辉 董松 吴凡 姚敬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针对15-5PH不锈钢难加工问题且存在信息封锁的特点,开展其钻孔试验研究,并构建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孔深为变量的孔径预测模型。同时基于遗传算法,通过300步的迭代得到了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最优值。最后对圆整后的优化结果进... 针对15-5PH不锈钢难加工问题且存在信息封锁的特点,开展其钻孔试验研究,并构建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孔深为变量的孔径预测模型。同时基于遗传算法,通过300步的迭代得到了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最优值。最后对圆整后的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体现了预测和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钻削 指数模型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72900铜合金与15-5PH不锈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功 苑铁兵 +1 位作者 周丽 孙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91,97,共6页
采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了C72900铜合金与15-5PH不锈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基于Johnson-Cook本构方程对应变-应力曲线进行拟合以确定材料参数,应用ABAQUS软件对压缩试验进行模拟以验证本构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测... 采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了C72900铜合金与15-5PH不锈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基于Johnson-Cook本构方程对应变-应力曲线进行拟合以确定材料参数,应用ABAQUS软件对压缩试验进行模拟以验证本构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测得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C72900铜合金和15-5PH不锈钢的流变应力显著增大,二者的流变应力行为相近;模拟得到C72900铜合金与15-5PH不锈钢在塑性变形阶段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小于3%,表明所建立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较好地描述了C72900铜合金和15-5PH不锈钢的流变应力特征;C72900铜合金替代15-5PH不锈钢应用于C919大飞机保险销垫片是可行并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72900铜合金 15-5ph不锈钢 动态力学性能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深腔薄壁耳片槽车削加工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平 程学森 陈伟 《工具技术》 2019年第3期84-88,共5页
从材料和结构入手介绍了15-5PH不锈钢材料深腔薄壁耳片槽的车削加工特点,总结了实际车削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基于工装、刀具材料及参数、切削余量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研究减少切削加工中变形和振动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夹具和刀具,总... 从材料和结构入手介绍了15-5PH不锈钢材料深腔薄壁耳片槽的车削加工特点,总结了实际车削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基于工装、刀具材料及参数、切削余量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研究减少切削加工中变形和振动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夹具和刀具,总结出一套加工方案。实际生产表明:此方案能有效保证深腔薄壁耳片槽的槽宽尺寸及槽壁表面质量,并且能提高装夹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深腔薄壁耳片槽 变形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PH不锈钢深孔加工试验研究
16
作者 吴凡 王忠建 +2 位作者 张文露 曾剑辉 董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针对民用大飞机的制造需求,开展了15-5PH不锈钢深孔加工的实验研究。运用极差分析方法,阐明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孔深对出口处孔径偏差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出口处孔径的指数预测模型。实验及分析结果显示... 针对民用大飞机的制造需求,开展了15-5PH不锈钢深孔加工的实验研究。运用极差分析方法,阐明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孔深对出口处孔径偏差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出口处孔径的指数预测模型。实验及分析结果显示,孔深是影响通孔出口处孔径偏差的主要因素。同时,通过对比预测值和实验值,验证了孔径预测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深孔加工 孔径偏差 极差分析 指数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激光气体渗氮层显微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礼 邵磊 +3 位作者 孙岩茹 崔梓烁 李克伟 李文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3,共7页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 目的提高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7-4PH不锈钢进行激光气体氮化,采用不同激光功率在其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分析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借助显微硬度仪测试渗氮层截面深度方向的硬度;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基体、渗氮层的摩擦学性能,并通过SEM分析磨痕形貌,揭示基体与渗氮层的磨损机制。结果在渗氮前样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经激光渗氮后样品表面形成了由板条马氏体组成的熔化区和回火马氏体组成的热影响区构成的渗氮层。经渗氮后,样品的硬度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 W下,渗氮层的表面硬度最高,达到了415HV0.2,约是基体硬度的1.2倍,渗氮层的硬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深度为2.6mm处其硬度与基体一致。在回火马氏体向板条马氏体转变的相变强化,以及氮原子(以固溶方式进入基体)的固溶强化作用下,提高了渗氮层的硬度。经渗氮后,样品的摩擦因数均高于基体,但渗氮后其磨损量相较于基体有所减少,在激光功率3000W下,其磨损体积最小,相较于基体减少了62%。在激光功率2500W下马氏体转变不完全,在激光功率3500W下渗氮层出现了裂纹,都降低了渗氮层的硬度,其耐磨性也随之减小,且都略低于在3000W下。磨损机制由渗氮前的以黏着磨损为主,转变为渗氮后的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在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渗氮后,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在激光功率3000W下制备的渗氮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气体渗氮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显微组织 表面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铣切工艺在15-5PH精密机械零件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明 侯朋 《航空兵器》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化学铣切成型是将零件置于一定的化学溶液中,在特定条件下,对零件腐蚀加工成型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铣切量均匀、易于控制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尺寸精度高和形状复杂零件的精密微量铣切加工。本文通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化学铣切工艺原理... 化学铣切成型是将零件置于一定的化学溶液中,在特定条件下,对零件腐蚀加工成型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铣切量均匀、易于控制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尺寸精度高和形状复杂零件的精密微量铣切加工。本文通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化学铣切工艺原理及工艺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15-5PH不锈钢材料的化学铣切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铣切 15-5ph不锈钢 化学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处理对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国辉 张小聪 +1 位作者 刘江文 罗承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和研究了调整处理温度对PH15-7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5-7Mo钢调整处理后的组织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不同调整处理温度影响Ms点的变化,低温调整处理后材料Ms点有...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和研究了调整处理温度对PH15-7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5-7Mo钢调整处理后的组织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不同调整处理温度影响Ms点的变化,低温调整处理后材料Ms点有较大的提高,调整处理后冷却到室温有较多的板条马氏体形成转变,其硬度相对高温调整处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15-7Mo 沉淀硬化不锈钢 调整处理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德宁 韩彤 +2 位作者 张威 刘星 韩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8-253,共6页
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15-5PH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 0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从获得的20组高温流变应力曲线中随机选取15组数据,分别建立了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 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15-5PH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 0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从获得的20组高温流变应力曲线中随机选取15组数据,分别建立了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这两种模型对剩余5组高温流变应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准确反映15-5PH钢的高温动态软化规律。与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的应力值与实验测量的应力值吻合度更好,其相关性系数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 993和6. 63%。这说明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15-5PH不锈钢的流变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不锈钢 Arrhenius本构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应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