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合法15°波动方程有限差分串联偏移
1
作者 陈静 赵振飞 张叔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51-656,共6页
本文把最佳拟合算法(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及串联偏移方法应用在15°波动方程偏移中。由于拟合法的差分因子随着采样间隔、步长、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与原有的波动方程差分偏移法相比,串联偏移方法能有效的使大倾角归位,克... 本文把最佳拟合算法(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及串联偏移方法应用在15°波动方程偏移中。由于拟合法的差分因子随着采样间隔、步长、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与原有的波动方程差分偏移法相比,串联偏移方法能有效的使大倾角归位,克服频散,速度及步长可以灵活变化,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合法求解差分因子 15°方程串联偏移 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有限差分串联偏移问题讨论和方法改进
2
作者 凌云 郑於莹 郭向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45-659,736,共16页
15°有限差分串联偏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偏移问题。笔者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证明过偏移产生于差分误差的积累,而差分误差的大小又取决于速度、频率、界面倾角、空间采样间隔、时间采样间隔、深度步长和差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此... 15°有限差分串联偏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偏移问题。笔者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证明过偏移产生于差分误差的积累,而差分误差的大小又取决于速度、频率、界面倾角、空间采样间隔、时间采样间隔、深度步长和差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差分误差补偿方法,即在原差分波动方程中引入补偿系数R,就可以克服过偏移问题。补偿系数R是△t(时间采样间隔)、△x(空间采样间隔)、△τ(深度步长)、V(层速度)、f(频率)、φ(界面倾角)和B(二阶差分近似系数)的函数。文中分别讨论了这些参数对R的影响,并给出确定R的办法。由实际资料试验说明,该方法保持了原有15°近似方程的优点,并能使60°倾角的界面达到正确的归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有限差分偏移 串联移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坐标变换的起伏地表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
3
作者 郑忆康 姚艺 范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72-3482,共11页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起伏地表情况下的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问题,我们提出通过建立广义坐标系,利用传统笛卡尔坐标系到起伏地表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在起伏地表条件下高精度地模拟地震波传播波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实现频率域逆时偏移的可行性.并使用均匀模型和Foothills模型的数值测试来验证本文方法基本流程的有效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在进行复杂地表场景的频率域地震成像和反演时,本文方法具有作为正演建模求解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频率域 有限差分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成像条件 被引量:29
4
作者 何兵寿 张会星 +1 位作者 魏修成 陈美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成像条件是决定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构造成像角度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计算方法在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成像条件,基于双程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均... 成像条件是决定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构造成像角度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计算方法在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成像条件,基于双程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均会产生较强的层间反射,该反射会恶化浅层成像结果。应用波场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时,层间反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波场互相关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对深部构造的成像能力总体上优于求解程函方程得到的成像条件;而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能够在对地震波进行偏移成像的同时补偿深层能量,在相同条件下,它对深部地层的成像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差分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真振幅地震偏移算子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崔兴福 张关泉 吴雅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9-513,共5页
利用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进行振幅保真波场偏移算子分解 ,得到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经过数学推理 ,导出裂步Fourier法真振幅偏移和Fourier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算子方程 ,并给出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
关键词 三维非均匀介质 单程波方程 真振幅偏移 裂步Fourier偏移算子 Fourier有限差分 地震反射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64
6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了处理横向强变速介质中的深度成像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道集的优化系数的傍轴近似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 ,并在基于反射系数估算的成像条件下 ,可实现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征 ,并采用有... 为了处理横向强变速介质中的深度成像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道集的优化系数的傍轴近似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 ,并在基于反射系数估算的成像条件下 ,可实现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征 ,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波场延拓 ,能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 .当在频率 -空间域进行计算时 ,相对于纯粹的时间 -空间域有限差分算法有计算效率高、成像方便的优点 .脉冲响应测试和对Marmousi模型进行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炮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傍轴近似方程 有限差分 频率-空间域 地质构造成像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及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处理 被引量:28
7
作者 冯德山 戴前伟 何继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1-365,共5页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和有限差分法,推导出雷达波的二维有限差分正演方程组,并运用该正演方程对“V”字形地电模型和同一斜面上的5个圆的地电模型进行正演合成,得到其相应的正演合成剖面;把该正演合成的剖面与实际模型相比,得出正演合成图...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和有限差分法,推导出雷达波的二维有限差分正演方程组,并运用该正演方程对“V”字形地电模型和同一斜面上的5个圆的地电模型进行正演合成,得到其相应的正演合成剖面;把该正演合成的剖面与实际模型相比,得出正演合成图与实际模型的示意图在形状上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剖面中异常点处的绕射波所致;为了提高雷达资料的解释精度,对正演合成的雷达剖面进行后处理,运用雷达上行波反向外推有限差分偏移法,对2个正演合成的雷达剖面进行偏移处理,通过对比偏移处理前后的雷达正演剖面,采用有限差分偏移法能使雷达正演剖面中的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从而大大提高了雷达正演剖面的分辨率,有利于探地雷达剖面的地质解释和验证偏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正演模拟 有限差分法 波动方程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误差补偿的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22
8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3,共6页
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强适应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 系数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它在有限差分波场延拓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算子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提高了算子的成像精度;同时也可以... 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强适应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 系数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它在有限差分波场延拓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算子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提高了算子的成像精度;同时也可以基本消除差分频散,提高成像 剖面信噪比。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点,能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 文中一切计算均在频率域进行,与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相比,具有计算效率高、成像方便的 优点。脉冲响应测试和对Marmousi模型进行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表明,该偏移方法是强横向 变速情况下“三高”(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数据处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叠前深度偏移 有限差分 误差补偿 波动方程 速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有限差分法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52
9
作者 刘定进 印兴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8-276,共9页
地震数据中饱含有丰富的走时信息和振幅信息.为解决传统偏移方法中几何扩散和入射角变化引起的振幅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方法.该方法从全声波方程出发进行单程波保幅分解,得到直观、高效率的直接面对地震... 地震数据中饱含有丰富的走时信息和振幅信息.为解决传统偏移方法中几何扩散和入射角变化引起的振幅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方法.该方法从全声波方程出发进行单程波保幅分解,得到直观、高效率的直接面对地震波传播波场的压力分量进行延拓的保幅偏移单程波方程,进而推导出一个含有6项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保幅偏移的算子方程;修改边界条件和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边界条件和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从而从三方面补偿几何扩散损失和入射角变化对振幅的影响.脉冲响应测试、单炮记录的数值试验以及SEG/EAGE盐丘模型的叠前偏移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使散射能量聚焦、归位,提高成像精度;而且可以输出正确反映地下反射系数的振幅信息,为后续的地震属性分析(如AVO/AVA)提供更真实的地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偏移 单程波方程 傅里叶有限差分 偏移算子 边界条件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F-X域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午阳 杨文采 +1 位作者 刘全新 王西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粘弹性声波波动方程进行三维偏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修改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然后利用粘弹性单程波动方程在F-X域对震源和接收点波场进行延拓,进而完成散射、透射等补偿。理论数据处理表明该... 提出了一种利用粘弹性声波波动方程进行三维偏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修改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然后利用粘弹性单程波动方程在F-X域对震源和接收点波场进行延拓,进而完成散射、透射等补偿。理论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理论基础可靠,处理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波动方程 Q模型 成像条件 有限差分 保幅偏移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有限差分法二维波动逆时偏移初探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渊 杨慧珠 杜启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9,共5页
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实现二维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算法。该方法在空间上 ,联合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对于地表 (水平 )方向 ,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一维 (深度和时间 )问题的方程组 ;在深度和时间方向上 ,... 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实现二维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算法。该方法在空间上 ,联合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对于地表 (水平 )方向 ,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一维 (深度和时间 )问题的方程组 ;在深度和时间方向上 ,采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介绍了算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使用F K(频率波数 )域相移法、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采用有限元的偏移方法相比 ,本方法可以节省大量内存 ;与采用有限差分的偏移方法相比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计算精度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混合法真振幅偏移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东奇 崔兴福 张关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本文从三维不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外推算子分解出发 ,得到了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再经过一系列数学变换 ,推导出裂步傅里叶法真振幅偏移和傅里叶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波场外推方程。文中还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并采用 Ma... 本文从三维不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外推算子分解出发 ,得到了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再经过一系列数学变换 ,推导出裂步傅里叶法真振幅偏移和傅里叶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波场外推方程。文中还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并采用 Marm ousi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表明此方法在总体上与相应的常规偏移结果相当 ,在某些局部处理效果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三维不均匀介质 振幅 地震波 反射面 偏移成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波场拆分互相关成像条件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亮 刘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1-417,355+518,共7页
本文基于高阶精度有限差分算法实现了声波方程叠前逆时偏移,并引入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来消除边界反射能量。基于模拟数据,通过对波场拆分互相关成像条件与震源能量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进行分析,尝试结合两者分别在噪声消除以及改善成... 本文基于高阶精度有限差分算法实现了声波方程叠前逆时偏移,并引入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来消除边界反射能量。基于模拟数据,通过对波场拆分互相关成像条件与震源能量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进行分析,尝试结合两者分别在噪声消除以及改善成像振幅方面的优势对现有成像条件做进一步改进。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资料的试处理,表明改进后的成像条件有效地消除了偏移噪声,同时获取的成像振幅能够提供相对于常规方法更为准确的界面反射系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差分 完全匹配层 波场拆分 归一化 成像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波动方程的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晓峰 王润秋 胡天跃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42,共7页
在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中 ,常常要反向外推波场 ,因此涉及到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的半解析方法———任意差分精细积分 (ADPI)法。其大体思路是 :空间域上作坐标离散 ,但不采用古典差分法的等分离散方... 在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中 ,常常要反向外推波场 ,因此涉及到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的半解析方法———任意差分精细积分 (ADPI)法。其大体思路是 :空间域上作坐标离散 ,但不采用古典差分法的等分离散方式 ,而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任意的离散法 ;时间域上则采用子域精细积分的方法 ,既保留了精细积分法的高精度 ,又克服了工作量大、占用存储大等缺点。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带宽小、稳定性好等多项突出优点 ,并且可以灵活处理各类边界条件。本文从简单一维、较普遍一维、以及二维 3种情形讨论该方法对波动方程的具体应用 ,结合实际的算例 ,详细分析了各种算法的可行性和精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偏移 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 有限差分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中准P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令贺 何兵寿 张会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8,270,共10页
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一阶准P波方程,导出了该方程在交错网格中逆时延拓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采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解决边界反射问题,分别应用下行波最大能量法和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 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一阶准P波方程,导出了该方程在交错网格中逆时延拓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采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解决边界反射问题,分别应用下行波最大能量法和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了VTI介质中准P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各向异性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VTI介质准P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算法不受地下构造倾角和介质横向速度变化的限制,对复杂模型具有良好的成像能力;应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能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对比该模型的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逆时偏移剖面表明,在各向异性地区采集的纵波数据用各向异性偏移算法理论上能得到更好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准P波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差分 边界条件 成像条件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吕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宏观速度场正确与否,大大提高了聚焦算子的计算精度和双聚型保幅成像精度。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与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的CFP成像剖面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波动方程的CFP偏移剖面分辨率更高,层位更清楚,可以对地下构造清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成像 波动方程延拓 傅里叶有限差分 两步聚焦 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一阶准P波方程正演模拟及边界条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令贺 何兵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本文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一阶准P波方程,构造了该方程在交错网格中求解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重点研究了适用于该方程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VTI介质中一阶准P波... 本文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一阶准P波方程,构造了该方程在交错网格中求解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其稳定性条件;重点研究了适用于该方程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VTI介质中一阶准P波方程的正演模拟,得到了高精度的波场快照和合成记录,并采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算法对复杂模型的合成记录进行偏移成像,得到了较好的成像效果。数值算例表明:准P波方程正演模拟能克服常规弹性波方程正演模拟的某些缺陷,便于研究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波的传播机理;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算法能够对复杂模型准确成像;通过对比分析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Marmousi模型的合成记录以及两种偏移算法的成像结果,显示各向异性参数对波场特征(旅行时和振幅)会产生明显影响,在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中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准P波方程 正演 有限差分 交错网格 逆时偏移 PML吸收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系数的吸收边界条件方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8-636,共9页
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的正演及偏移成像过程中,由于引入人为的边界条件,必然会导致产生边界反射,从而影响正演结果及偏移成像的效果。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吸收边界条件方程,但其吸收效果均不理想。本文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用共轭梯度... 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的正演及偏移成像过程中,由于引入人为的边界条件,必然会导致产生边界反射,从而影响正演结果及偏移成像的效果。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吸收边界条件方程,但其吸收效果均不理想。本文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用共轭梯度法导出了优化求解吸收边界条件方程中的系数,使得吸收边界条件方程尽可能与内部方程相逼近,从而使得边界反射波被全部或部分吸收掉.理论分析和偏移成像实践表明,优化系数的吸收边界条件方程对以各种角度入射到边界上的波都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边界条件 偏移成像 波动方程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聚焦点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仁伟 李振春 +1 位作者 叶月明 仝兆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21,共6页
基于波动方程的聚焦点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借助于差分计算,把速度、密度等介质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差分计算的矩阵方程中,能够自动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使用也加速了波场延拓的计算速度。因此此法兼具有限差分偏移... 基于波动方程的聚焦点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借助于差分计算,把速度、密度等介质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差分计算的矩阵方程中,能够自动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使用也加速了波场延拓的计算速度。因此此法兼具有限差分偏移方法和傅里叶偏移方法的优点,既可适应速度场的剧烈变化,又可保证对陡倾地层的成像效果,是目前针对复杂构造最有效的成像方法之一。对于单个聚焦点及其周围的成像步骤为:①采用矩形网格情况下绕射走时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生成合成算子;②应用合成算子来合成面炮震源和面波记录;③对合成的面炮震源和面波记录做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得到该聚焦点及其附近区域的成像结果。按照上述成像步骤,将震源波场和炮集记录依据相应的外推公式进行延拓,最终应用成像条件求取成像值。在地质目标处选取多个聚焦点,可以得到面向目标的控制照明偏移成像,在多个层位上选取多个聚焦点进行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可以得到整块区域的成像。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照明 有限差分走时计算 合成算子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混合延拓一步法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高君 贺振华 +3 位作者 黄德济 阎贫 姜绍仁 张毅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7-485,共9页
对于二维陡倾斜地层,相位移延拓方法成像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快,但难以适应速度的横向变化;频率、空间域的有限差分算法简单、稳定性好、能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但成像精度低、运算速度慢;而用快速的45°有限差分法与相... 对于二维陡倾斜地层,相位移延拓方法成像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快,但难以适应速度的横向变化;频率、空间域的有限差分算法简单、稳定性好、能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但成像精度低、运算速度慢;而用快速的45°有限差分法与相位移延拓法相结合,则能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又能够使得陡倾角地层精确归位。本文把这种混合延拓思想拓展成三维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延拓法,并进一步提出了能适应速度纵、横向变化,构造任意复杂介质的三维一步法深度偏移。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移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一步法 混合延拓法 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