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钢组织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储 孙绍广 +2 位作者 高强 刘晨希 贾春堂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4,共8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控轧+回火、淬火+回火、正火+回火不同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轧+回火和正火+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回火组织构...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控轧+回火、淬火+回火、正火+回火不同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轧+回火和正火+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回火组织构成,但相比例不同。淬火+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该热处理工艺下的14Cr1MoR钢室温和高温强度最高,韧性最佳。耐蚀性能方面,淬火+回火态试验钢最佳;其次为正火+回火态试验钢;控轧+回火态试验钢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r1mor钢 热处理工艺 腐蚀行为 显微组织 索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氢设备用14Cr1MoR钢的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爱梅 冯振国 历金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2-245,共4页
14Cr1MoR钢作为热强钢和抗氢用钢,用于临氢设备。通过对化学成分和组织分析,发现其焊接性较差,有一定程度的淬硬和冷裂纹倾向,并对再热裂纹较敏感。本文采用焊条电弧焊及埋弧焊,选择R307G焊条、H08CrMoG焊丝匹配SJ110焊剂,焊前预热并控... 14Cr1MoR钢作为热强钢和抗氢用钢,用于临氢设备。通过对化学成分和组织分析,发现其焊接性较差,有一定程度的淬硬和冷裂纹倾向,并对再热裂纹较敏感。本文采用焊条电弧焊及埋弧焊,选择R307G焊条、H08CrMoG焊丝匹配SJ110焊剂,焊前预热并控制层间温度,焊后消氢处理及消应力热处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所获接头性能不低于母材,证明焊接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氢设备 14cr1mor钢 R307G焊条 H08crMoG焊丝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Cr1MoR钢的热处理工艺创新实践
3
作者 李样兵 李杰 +3 位作者 龙杰 柳付芳 袁锦程 吴艳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7-150,154,共5页
结合某钢厂订货产品结构和热处理装备特点,针对当前14Cr1MoR钢热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低温冲击性能波动和成本偏高等瓶颈问题,在试验室开展14Cr1MoR钢高温退火+淬火+回火的新型热处理工艺创新。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工艺所得板厚1/2处常温... 结合某钢厂订货产品结构和热处理装备特点,针对当前14Cr1MoR钢热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低温冲击性能波动和成本偏高等瓶颈问题,在试验室开展14Cr1MoR钢高温退火+淬火+回火的新型热处理工艺创新。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工艺所得板厚1/2处常温拉伸性能控制水平与现行工艺水平相当,板厚1/2处低温冲击韧性总体更优,组织也更为均匀、细化,实现吨钢降低热处理成本350元左右,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r1mor钢 热处理工艺 冲击韧性 组织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Cr1MoR钢在高温硫环境中的失效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隨广洲 莫烨强 +1 位作者 孙亮 侯艳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19,共5页
采用14Cr1MoR钢制成的焦炭塔,在进料口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密集腐蚀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蚀坑内部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采用能谱分析仪和硬度计对蚀坑内的覆盖物成分和母材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蚀坑... 采用14Cr1MoR钢制成的焦炭塔,在进料口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密集腐蚀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蚀坑内部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采用能谱分析仪和硬度计对蚀坑内的覆盖物成分和母材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蚀坑内的覆盖层主要含有铁元素、硫元素以及碳元素。焦炭塔进口部位由于介质流动会对塔壁造成冲刷,使塔壁上难形成焦炭保护层或者使附着的焦炭层被冲刷掉。最终导致高含硫的腐蚀介质直接与塔体接触,产生较严重的高温硫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r1mor钢 高温硫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Cr1MoR(H)钢奥氏体化后冷却方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广兴 许晓嫦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通过控制奥氏体化后的冷却方式获得了14Cr1MoR(H)钢三种原始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组织对14Cr1MoR(H)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Cr1MoR(H)钢奥氏体化后以风冷的方式冷却时获得板条贝氏体组织... 通过控制奥氏体化后的冷却方式获得了14Cr1MoR(H)钢三种原始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组织对14Cr1MoR(H)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Cr1MoR(H)钢奥氏体化后以风冷的方式冷却时获得板条贝氏体组织,以12℃/min控冷方式冷却时获得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组织,这两种组织690℃保温20 h时效处理前后抗拉强度均高于540 MPa、-10℃冲击吸收能量均不低于160 J;14Cr1MoR(H)钢奥氏体化后以2℃/min控冷方式冷却,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抗拉强度为480 MPa,低于标准要求30 MPa,经时效处理,钢的-10℃冲击吸收能量从154 J降低至58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钼 14cr1mor(H) 冷却方式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