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前列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丛冰 周玉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对 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术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 ,危险性低 ,创伤小的优势 ,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 ,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 ,促进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肝癌患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屈佳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m),使患者肿瘤内的粒子分布符合TPS计划。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超声和CT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门区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文君 王泽阳 +4 位作者 黄欣 曹国辉 隋爱霞 赵静 张宏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纳入7篇RCT,498...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纳入7篇RCT,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而进展(PD)明显低于单纯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放射性邻近器官坏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25i粒子植入术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植入术 头颈部癌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近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景魁 吕金爽 +1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测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比对其动态变化,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肿瘤标志物... 目的:测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比对其动态变化,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对全部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2、3、6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送检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SCC-Ag、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较植入前即出现明显变化(P<0.01)。125I粒子植入后1、2、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能够有效的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疗效分级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松旺 黄岩 +1 位作者 孟凡荣 赵美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转移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14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转移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14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粒子植入。14例患者1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0个,部分缓解12个,无变化2个,总有效率为85.7%(12/14)。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超声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海波 黄定强 李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基于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评价治疗效果,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绘制生存曲线,获得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计算术后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ORR为92.86%(26/28),DCR为100%(28/28)。术后平均随访(25.6±8.9)个月。2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98个月[95%CI(22.55,31.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93个月[95%CI(14.47,19.39)];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96.43%(27/28),无进展生存率为82.14%(23/28)。96.43%(27/28)患者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为0~Ⅱ度,仅3.57%(1/28)患者为Ⅲ度。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恶性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 CT引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犬肠壁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宁厚法 张凤莲 +2 位作者 申安 曹贵文 崔新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犬肠壁的损伤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组将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0.8mCi)2枚对称植入犬小肠浆膜下,分别饲养14d,1、2个月,观察犬一般情况,到期开腹,取出相应段肠管...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犬肠壁的损伤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组将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0.8mCi)2枚对称植入犬小肠浆膜下,分别饲养14d,1、2个月,观察犬一般情况,到期开腹,取出相应段肠管,作HE染色及电镜检查,观察肠壁组织学变化。结果 125I植入后14d肠管无明显变化,1个月时在电镜下可见细胞损伤,2个月时可见肠壁部分纤维化,无溃疡及穿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可引起犬肠壁细胞可逆性损伤,术后1个月变化最明显,肠壁部分纤维增生,但不引起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植入 肠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虎子 赵成 +3 位作者 贺斌 方文岩 张洪 段振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692,共6页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化疗方式、D100、原发肿瘤体积(GTV)。随访并行近期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状况,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行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获得CR、PR、SD、PD的患者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3%、48.7%、39.5%、6.6%;疾病控制率(DCR)为93.4%。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0.3%、10.5%,中位生存期(mOS)为1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P<0.001)、化疗方式(P=0.048)、GTV(P=0.026)、D100(P=0.032)、近期疗效评价(P=0.017)与OS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PS 0分比PS 2分,HR=0.14,95%CI:0.04-0.49,P=0.02;PS1分比PS 2分,HR=0.43,95%CI:0.26-0.70,P=0.01)、GTV体积(HR=0.54,95%CI:0.33-0.88,P=0.014)、近期疗效评价(HR=0.50,95%CI:0.31-0.83,P=0.00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ⅢB期NSCLC的有效方法,且ECOG-PS评分、GTV、近期疗效评价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化疗 预后因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和肺泡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戚良晨 韩振国 +1 位作者 杨斌 何尔斯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1-824,923,924,共6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证据。方法:将健康雄性杂种犬9只,体重17~21kg,随机分为实验组(30d组和60d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将3.7...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证据。方法:将健康雄性杂种犬9只,体重17~21kg,随机分为实验组(30d组和60d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将3.7×107Bq(1.0mCi)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犬正常支气管旁、食管旁、肺动脉、肺静脉旁,30d及60d后分别取材,包蜡块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损伤程度。结果:比较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30d组和60d组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的损伤,30d组程度低于对照组和60d组,均没有出现穿孔、出血、坏死等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支气管、食管、肺泡改变,30d组和60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30d组和60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静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各组织有不同程度损伤,但这种损伤为可逆性,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复能力修复损伤,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125Ⅰ犬 正常组织 支气管 食管 肺动脉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10例报告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斌 曹秀峰 +1 位作者 王和明 纪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可局部控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组织间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15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粒子 组织间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犬胃壁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鞠再双 王林 +3 位作者 李建新 王若雨 李响 吴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术后剂量验证,然后分别在1、2、3、4个半衰期时处死取材,主要观察大体标本,光镜下细胞组织学变化,电镜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比格犬胃壁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在2个半衰期后出现放射性损伤最重,经过3个半衰期后损伤开始修复,4个半衰期后损伤已经固定并更进一步修复。结论比格犬胃壁合理分布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黎鑫乐 陆健 +3 位作者 贡桔 李超杰 王力伟 刘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评估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在2家医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8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例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125I粒... 目的:评估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在2家医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8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例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A组),64例为徒手植入^(125)I粒子(B组)。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后剂量验证。计算术前术后D_(90)、V_(90)、V_(100)、V_(150),以及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A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B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6个月。术后1~3个月行CT扫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疗效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估。比较分析2组的总体生存(OS)及不良事件发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计算生存率,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Cox回归分析用于估计变量和结果之间关联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植入术后,A组和B组术后D_(90)均值、V_(90)、V_(100)、V_(150)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145.18±5.00)Gy vs (135.14±4.21)Gy、(96.37±0.71)%vs (95.25±0.81)%、(94.47±0.92)%vs (92.84±1.08)%、(75.89±2.17)%vs(76.10±1.77)%,以及(136.15±1.58)Gy vs (134.96±1.49)Gy、(96.20±0.35)%vs (96.59±0.31)%、(93.80±0.40)%vs (93.93±0.40)%、(74.49±0.96)%vs (74.22±0.49)%。A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2.1±7.1)min (1次穿刺将全部穿刺针同时植入),低于B组的(57.6±6.5)min(穿刺次数一般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A组和B组半年、1年、2年OS率分别为65%、20%、10%和56.7%、12.5%、4.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病灶大小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A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少量渗血,静推2 U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后24 h内吸收。结论:3D打印模板辅助碘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证明了有效性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手术难度,避免反复定位从而降低CT辐射受量,提高患者耐受度;在剂量学控制、术后近期疗效、总体生存率方面与徒手碘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相比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 碘-125粒子 3D打印模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盆腔转移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立楠 侯英文 +2 位作者 侯训博 王平 刘瑞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转移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盆腔转移瘤患者23例,计26个病灶。患者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0~2分。术前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 目的探讨CT引导下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转移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盆腔转移瘤患者23例,计26个病灶。患者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0~2分。术前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术后进行剂量验证。术中在CT引导下,经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行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粒子活度0.6~0.8 mCi,D90为76.7~122.1 Gy,植入粒子12~144粒,共植入粒子1 653粒。评价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有效率,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随访时间4~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1.3%,73.9%,34.8%。2个月局部控制率91.3%,有效率73.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1例患者诉穿刺部位局部疼痛,9例盆腔出血,6例有发热,4例粒子移位脱落至盆腔,2例轻度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放射性肠炎,未出现严重致死性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盆腔转移瘤安全、有效、可行的一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共面模板 放射性^(125)I粒子 盆腔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CIK细胞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念 龚建平 +2 位作者 冯虎翼 幸定培 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促进CIK细胞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型,CD3+C...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促进CIK细胞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型,CD3+CD56+双阳性细胞达20%以上为达标;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125I放射性粒子组(A组)、CIK细胞组(B组)、125I粒子+CIK细胞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分别加处理因素,每4 d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观察它们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HE染色检测各组移植瘤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Ki-67蛋白表达,TUNEL试剂盒检测各组移植瘤原位凋亡。结果:125I粒子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CIK细胞静脉输入可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C组瘤体积为(0.42±0.17)cm3,显著小于A组(1.23±0.83)cm3、B组(3.77±1.42)cm3和D组(6.62±0.53)cm3,各组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F=155.706,P<0.001);C组抑瘤率为93.71%,显著高于A组(81.33%)和B组(43.06%)。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各组移植瘤Ki-67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C组(0.481±0.063)、A组(0.592±0.104)、B组(0.669±0.120)、D组(0.797±0.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34,P<0.001)。TUNEL法发现:C组凋亡的平均光吸光度值(0.859±0.067),显著高于A组(0.756±0.055)和B组(0.517±0.05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18.373,P<0.001),联合治疗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内可显著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式,局部内放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可能有协同增效作用,有可能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125i放射性粒子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裸鼠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植入放射性^(125)I 粒子治疗门静脉癌栓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立楠 刘岩 刘瑞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5-296,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以"肝癌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入院。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48 u/L,丙氨酸转氨酶38 u/L,血清总胆红素15.83 umol/L,血清白蛋白38 g/L,血清前白蛋白123 mg/L,凝血酶原时间13.8 s,国际正常化比值(INR)1.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以"肝癌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入院。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48 u/L,丙氨酸转氨酶38 u/L,血清总胆红素15.83 umol/L,血清白蛋白38 g/L,血清前白蛋白123 mg/L,凝血酶原时间13.8 s,国际正常化比值(INR)1.19,白细胞4.82×10^9/L,红细胞计数4.42×10^12/L,血小板计数71×10^9/L,AFP 5.02 ng/ml,CA19-9〈0.6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放射性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