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和肺泡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戚良晨 韩振国 +1 位作者 杨斌 何尔斯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1-824,923,924,共6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证据。方法:将健康雄性杂种犬9只,体重17~21kg,随机分为实验组(30d组和60d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将3.7...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对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证据。方法:将健康雄性杂种犬9只,体重17~21kg,随机分为实验组(30d组和60d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将3.7×107Bq(1.0mCi)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犬正常支气管旁、食管旁、肺动脉、肺静脉旁,30d及60d后分别取材,包蜡块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损伤程度。结果:比较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30d组和60d组犬正常支气管、食管、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泡组织的损伤,30d组程度低于对照组和60d组,均没有出现穿孔、出血、坏死等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支气管、食管、肺泡改变,30d组和60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30d组和60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静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各组织有不同程度损伤,但这种损伤为可逆性,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复能力修复损伤,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125 正常组织 支气管 食管 肺动脉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10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斌 曹秀峰 +1 位作者 王和明 纪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可局部控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海波 黄定强 李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基于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评价治疗效果,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绘制生存曲线,获得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计算术后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ORR为92.86%(26/28),DCR为100%(28/28)。术后平均随访(25.6±8.9)个月。2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98个月[95%CI(22.55,31.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93个月[95%CI(14.47,19.39)];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96.43%(27/28),无进展生存率为82.14%(23/28)。96.43%(27/28)患者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为0~Ⅱ度,仅3.57%(1/28)患者为Ⅲ度。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恶性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 CT引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赖光湖 窦娟 +4 位作者 吴小明 郭敏 胡奎 郎伟思 杨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目的评价^(125)Ⅰ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近期生活质量。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应用EORTC-QLQ-C30及EORTC-QLQ-OES18量表评价^(125)Ⅰ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进展期食管癌24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4、12和24周生活质量。结... 目的评价^(125)Ⅰ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近期生活质量。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应用EORTC-QLQ-C30及EORTC-QLQ-OES18量表评价^(125)Ⅰ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进展期食管癌24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4、12和24周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没有支架移位或无法释放。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及情绪功能评分增加,在术后1周时,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方面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4周,吞咽困难评分有所增加,4例(4/14,28.5%)出现再狭窄;术后在胸痛及反流症状中的评分比术前增加,术后1周有9例(9/24,37.5%)出现较严重的胸痛。结论 ^(125)Ⅰ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近期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尽管有较多患者反映有较严重的胸痛和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放射性粒子 生活质量 125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植入 头颈部癌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鹏 崔红凯 +1 位作者 杨瑞民 张希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Ⅰ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以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做放疗及化疗)。术中、术后观察、统计并随访支架置入成功率、吞咽困难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短期吞咽困难缓解率100%。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9.8个月,B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疼痛、食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及2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短期临床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初步应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性^(125)粒子 食管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松旺 黄岩 +1 位作者 孟凡荣 赵美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转移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14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转移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14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粒子植入。14例患者1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0个,部分缓解12个,无变化2个,总有效率为85.7%(12/14)。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超声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虎子 赵成 +3 位作者 贺斌 方文岩 张洪 段振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692,共6页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化疗方式、D100、原发肿瘤体积(GTV)。随访并行近期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状况,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行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获得CR、PR、SD、PD的患者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3%、48.7%、39.5%、6.6%;疾病控制率(DCR)为93.4%。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0.3%、10.5%,中位生存期(mOS)为1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P<0.001)、化疗方式(P=0.048)、GTV(P=0.026)、D100(P=0.032)、近期疗效评价(P=0.017)与OS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PS 0分比PS 2分,HR=0.14,95%CI:0.04-0.49,P=0.02;PS1分比PS 2分,HR=0.43,95%CI:0.26-0.70,P=0.01)、GTV体积(HR=0.54,95%CI:0.33-0.88,P=0.014)、近期疗效评价(HR=0.50,95%CI:0.31-0.83,P=0.00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ⅢB期NSCLC的有效方法,且ECOG-PS评分、GTV、近期疗效评价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化疗 预后因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犬肠壁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宁厚法 张凤莲 +2 位作者 申安 曹贵文 崔新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犬肠壁的损伤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组将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0.8mCi)2枚对称植入犬小肠浆膜下,分别饲养14d,1、2个月,观察犬一般情况,到期开腹,取出相应段肠管...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犬肠壁的损伤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组将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0.8mCi)2枚对称植入犬小肠浆膜下,分别饲养14d,1、2个月,观察犬一般情况,到期开腹,取出相应段肠管,作HE染色及电镜检查,观察肠壁组织学变化。结果 125I植入后14d肠管无明显变化,1个月时在电镜下可见细胞损伤,2个月时可见肠壁部分纤维化,无溃疡及穿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可引起犬肠壁细胞可逆性损伤,术后1个月变化最明显,肠壁部分纤维增生,但不引起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植入 肠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俊杰 袁惠书 +4 位作者 刘江平 姜伟娟 李金娜 姜玉良 田素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Gy,每颗粒子活度为0.50~0.70mCi,植入33~70颗。术后24~48h拍胸、盆腔X线片了解粒子是否发生移位。术后6例加三维适形放疗,4~6野/次,200~300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500~5000cGy,间隔4周。2例粒子治疗后加草酸铂、5-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化疗1个周期,随访3~15个月,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肿瘤大小。结果术后平均7天疼痛缓解,其中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93%(14/15)。9例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73%(11/15)。2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例1颗粒子移位至盆壁,随访12个月无症状。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结论经超声或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等优势,粒子治疗后应配合外放疗和全身化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植入 复发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粒子 组织间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剂量学研究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培坤 张仲卫 +2 位作者 王桐 李林 高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种植,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实施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125I粒子间距为1cm时能够达到治疗量(处方剂量145Gy);本组3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未发生出血、气胸、肺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临床观察6个月,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为63.16%,咳嗽、气短、纳差、胸疼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源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125粒子 永久性组织间植入 肿瘤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同位素^(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潜林 张举英 马进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观察再次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同位素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床或残余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作内放射治疗,观察病人术... 目的观察再次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性同位素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例复发脑胶质瘤病人为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后,在瘤床或残余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作内放射治疗,观察病人术后1个月时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生存期情况。同期再手术切除加普通放射治疗的28例病人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3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6例;全部病例均植入125I粒子;术后1个月时19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KPS分值提高;再手术后生存期为25~216周,平均65.7周。对照组中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9例;术后1个月时20例患者的功能情况改善,再手术后平均生存期60.5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手术切除结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脑胶质瘤,可扩大局部控制范围,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胶质瘤 手术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125^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欧胜华 谭李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4期897-898,共2页
关键词 粒子植入治疗 胰腺癌病人 125I 放射性 护理 抑制肿瘤生长 局部控制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微波消融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韦伟 关利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89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与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与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研究组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丝切蛋白-1(CFL1)、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激活转录因子3(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pase-3、Runx3、p53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研究组(P<0.05),而高血压、蛋白尿、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12个月总存活率为51.22%(21/41),对照组为42.50%(1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TACE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这两种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相近,但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可抑制患者病灶内侵袭基因表达、上调抑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俞洁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在CT引导下,对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对发热、咯血、气胸、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及时针对性处置。结果患者术后3~6个月...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在CT引导下,对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对发热、咯血、气胸、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及时针对性处置。结果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有效率达83.3%,1年生存率90.7%。术后发热21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1例,气胸8例,放射性肺炎5例,粒子脱落随痰排出3例,经针对性处置均好转;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肺癌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小。护理人员积极科学的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 粒子 植入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晋虎 李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418,共4页
如何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生存率和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彻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常会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故目前对其常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近年来研究... 如何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生存率和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彻底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常会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故目前对其常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对缩小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瘤体和减少复发都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对^(125)I粒子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对家兔正常胃组织早期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娟 隋爱霞 +5 位作者 范会革 闫晓路 徐建彬 公维宏 贾漪涛 梁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正常胃壁的组织学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正常胃壁的组织学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植入冷源,实验组植入粒子活度为2.96×107Bq。术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分为第7、14、30、60、120、180天组共计12个亚组,观察每个亚组白细胞计数、病理学变化。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可进行客观效果评价,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粒子脱落率5.6%(5/90),实验组为8.9%(8/90)。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粒源周围组织轻微炎性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实验组呈现较重炎性改变,距粒源2mm以变性、坏死为主,2~5mm范围轻微炎性改变。随时间延长(7~180d),照射剂量增加(10~120Gy),病理损伤深度、范围无增大。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显著性(F=3.274,P=0.076)。结论125I植入正常胃组织受120Gy周边剂量照射,可发生病理炎性改变,未发生穿孔、出血等早期不可逆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鸣剑 张福君 +7 位作者 张亮 吴沛宏 黄金华 范卫君 李传行 李奎 刘健 吴月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PD)集中在靠近粒子的股动脉血管壁局部,正常饲养4个月(核素125I的2个半衰期),4个月后处死家兔取出离粒子植入部位最近的股动脉,观察血管壁形态及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18只家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X线及TPS验证显示所选取股动脉受到设计照射剂量的照射,4个月后有15只存活(3只家兔死于与照射无关的其他原因),处死后取出研究选取部位血管段,大体学检查血管无变形、管径无缩小,内壁未见附壁血栓形成,镜下观察受试家兔的股动脉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该实验剂量下放射性粒子125I对于正常血管的组织影响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125粒子 动物实验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