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
1
作者 金君健 斯日古楞 +4 位作者 李子怡 牛雅如 于雯 贺星川 么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5,共5页
旨在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是否可改善由HepG2细胞模拟的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中的胰岛素抵抗。用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 旨在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是否可改善由HepG2细胞模拟的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中的胰岛素抵抗。用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当胰岛素浓度为0.1μmol/L时,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最低,产生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最高;EETs、TPPU干预后,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均有所提升,表明可以有效改善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测定发现IR-HepG2细胞中的p-PI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而EETs组和TPPU组的PI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上升,表明EETs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EETs)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邱笑违 王雯 +7 位作者 蒋东桥 王红霞 闫丽 王晓燕 马立权 芦玲巧 唐朝枢 张立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3-807,I000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12-EET缺氧/复氧组、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抑制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ERK1/2的表达。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而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漏出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促进eNOS、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与其提高缺氧/复氧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缺氧/复氧对eNOS及磷酸化ERK1/2表达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介导的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标 陈志武 范一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11,12-EET及过氧化氢酶(CAT)等对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在30 mmol/L的KCl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环上,ACh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3×10-5mol/L)和前列环素(PGI2)合酶抑制剂(In-do,10-5mol/L)预处理后,ACh对基底动脉仍存在部分舒张作用,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应用L-NAME和Indo后,11,12-EET对大鼠基底动脉无明显的舒张作用,H2O2仅有轻微舒张作用,CAT对ACh介导的非NO和非PGI2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在大鼠基底动脉中ACh介导的EDHF反应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中不涉及H2O2和11,12-E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 11 12-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闫丽 芦玲巧 +2 位作者 王红霞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5组:11,12-EET缺血/再灌注组(包括EET1、EET2、EET3)组,EET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5组:11,12-EET缺血/再灌注组(包括EET1、EET2、EET3)组,EET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缺血60min及再灌注30min两个时段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缺血60min及再灌注30min两个时段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EET1、EET2及EET3组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心肌cNOS低于假手术组(P<0.01),EET1、EET2及EET3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及缺血/再灌注组(P<0.01),EET2组高于EET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iNOS高于EET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EET1、EET2及EET3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外源性11,12-EET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损伤同时出现cNOS增加及iNOS减少,提示11,12-EET拮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NOS同功酶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血前和再灌注前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霞 曾翔俊 +7 位作者 芦玲巧 马立权 蒋东桥 穆晶 王晓燕 张立克 唐朝枢 郝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及EET后处理组(Post-EET)。采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心功能,比色法检测肌浆网Ca2+-ATPase变化,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钙泵(SERCA)、磷酸受纳蛋白(PLB)、兰尼碱受体2型(RyR2)及1,4,5-三磷酸肌醇受体2型(IP3R2)表达变化。结果Pre-EET及Post-EET组与IR组相比,心功能改善、Ca2+-ATPase活性增高(P<0.05,P<0.01);IP3R2表达增强,PLB表达降低(P<0.05,P<0.01);Pre-EET组SERCA表达增强(P<0.05)。Pre-EET与Post-EE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RyR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具有拮抗IR损伤的作用,这与其诱导肌浆网IP3R2表达上调,PLB表达下调以及改善Ca2+-ATPase的活性有关;同时,预处理肌浆网SERCA表达上调,也可能是其抗IR损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调节蛋白 预处理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江瑛 闫丽 +4 位作者 王红霞 芦玲巧 曾翔俊 朱盈芬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1)缺血/再灌注(I/R)组,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 目的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1)缺血/再灌注(I/R)组,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组及3)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观察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时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HO-1表达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NOS及iNOS活性。结果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EET组高于I/R组(P<0.01);L-NAME组低于EET组(P<0.05)。心肌HO-1表达水平EET组高于I/R组(P<0.05),L-NAME组低于EET组(P<0.05)。EET组cNOS活性高于I/R组(P<0.01),L-NAME组cNOS活性低于EET组(P<0.05);EET组iNOS活性低于I/R组(P<0.01),L-NAME组iNOS活性低于EE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11,12-EET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损伤程度,增加心肌HO-1表达水平和cNOS活性,降低iNOS活性。提示11,12-EET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HO-1表达增加有关,且此时HO-1的表达增加至少部分依赖于cNOS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邱笑违 王珏 +5 位作者 王红霞 王雯 蒋东桥 芦玲巧 唐朝枢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11,12-EET)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了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11,12-EET)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了解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12-EET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11,12-EET缺氧/复氧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Akt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减轻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提高缺氧/复氧条件下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和促进Akt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心脏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翔俊 王雯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7-579,共3页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are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arachidonic acid(AA). They have the function of stimulating cell division,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transfer of cell calcium. In r...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are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arachidonic acid(AA). They have the function of stimulating cell division,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transfer of cell calcium.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i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EETs on heart.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review about EE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ETs and he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花生四烯酸 细胞色素P-450 心脏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立克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9-542,共4页
近年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系统有可能通过对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激活、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靶点影响心肌缺血/... 近年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系统有可能通过对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激活、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靶点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表现为加重还是减轻损伤与机体状态有关。鉴于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激活CYP450/EETs系统,探讨影响CYP450/EETs作用的因素,尤其是确定其保护作用的特征及信号转导机制,将进一步阐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该类疾病提出新的思路。本文仅就CYP450/EETs系统改变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二十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5-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对糖氧剥夺/复氧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王娟 田浩 +1 位作者 谢敏杰 刘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观察14,15-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对糖氧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BV2小鼠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BV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14,15-EET干预组。在14,15-EET的干预作用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目的观察14,15-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对糖氧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BV2小鼠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BV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14,15-EET干预组。在14,15-EET的干预作用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BV2细胞OGD1h后复糖复氧0,3,6,12,24 h时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其各时间点细胞活性的改变。同样条件下,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用来观察BV2细胞的迁移能力变化。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4,15-EET干预组BV2细胞培养液中分泌的炎症因子浓度显著减少;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迁移能力显著减弱。以上结果均以OGD1h/R12h最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14,15-EET对BV2细胞OGD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 15-氧化二十烯酸 BV2细胞 糖氧剥夺/复氧模型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促进颅骨缺损骨再生 被引量:3
11
作者 党海霞 霍欣茹 +2 位作者 张文园 张琳 王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缺损处植入14,15-EET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左侧(对照侧)植入未用14,15-EET处理的BMSCs。术后第3天于实验侧缺损处局部皮下注射含14,15-EET(10μ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侧缺损处皮下注射等量PBS,隔日注射,持续4周。术后8周将小鼠处死,CBCT放射诊断观测缺损面积大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新骨形成相关组织结构。结果:术后8周小鼠实验侧缺损面积比对照侧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缺损区新生血管数、新生骨量均较对照侧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侧颅骨缺损区可明显观察到骨质及胶原纤维,而对照侧不明显。结论:通过局部提高14,15-EET水平可促进新生骨形成,推测可能与14,15-EET改善局部微循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 15-二十烯酸 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麻酸的异构体-十八碳-顺8,反10,顺12-三烯酸中的反-10,顺-12二烯体并不具有降低体脂的特性
12
作者 Miranda J 翁秀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145,共1页
共轭亚麻酸(CLNA)是一组包含多种位置和构象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肪日粮条件下,十八碳-顺8,反10,顺12-三烯酸作为CLNA的一种异构体在降低老鼠体脂和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的潜能。研究结果... 共轭亚麻酸(CLNA)是一组包含多种位置和构象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肪日粮条件下,十八碳-顺8,反10,顺12-三烯酸作为CLNA的一种异构体在降低老鼠体脂和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的潜能。研究结果表明,CLNA并不改变脂肪组织重量,也不影响脂蛋白酯酶、乙酰基辅酶A氧化酶和肉碱棕榈-Ⅰa的基因表达,但降低了PPARα和PPARγ的表达,且CLNA并不能够激活这些转录因子。因此,尽管十八碳三烯酸中存在二烯体反-10,顺-12,但它并不具有降低体脂的特性,有可能是因为第一个顺式双键位于第八碳原子上。而且不像CLNA的其他异构体,比如石榴油酸和α-桐酸,十八碳-顺8,反10,顺12-三烯酸并不能够激活PPARα和PPAR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顺8 反10 12-烯酸 体脂 脂蛋白酯酶 乙酰基辅酶A氧化酶 肉碱棕榈-Ⅰ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老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羟色胺与缝隙连接蛋白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13
作者 宋新婷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9-744,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五羟色胺(5-HT)、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在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BALB/c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5~29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O... 目的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五羟色胺(5-HT)、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在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BALB/c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5~29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O组,n=8)和慢性缺氧模型组(H组,n=32)。所有小鼠正常饮食,O组在正常环境喂养4周,H组予低氧舱(每天吸入10%氧气10 h)喂养4周后,监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随后处死小鼠,取心肺组织称量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实验二:O组和H组于显微操作下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远端肺小动脉血管,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鉴定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H组分离得PAEC和PASMC进一步分为三组:缺氧+si-Cx40组(H40组)、缺氧+si-Cx43组(H43组)和缺氧+无义siRNA组(HN组),H40组和H43组PAEC和PASMC分别接受Cx40基因和Cx43基因的特异性siRNA脂质体siPORTNeoFX转染,HN组接受无义siRNA转染。所有细胞在10%氧气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采用qPCR检测Cx40和Cx43 mRNA表达量,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EET和5-HT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SM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和2r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含量。结果实验一:H组MAP、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高于O组(P<0.05)。实验二:与HN组比较,H40组PAEC和PASMC中Cx40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PAEC和PASMC中Cx43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和H40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40组比较,H43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PAEC感受缺氧信号,合成分泌增加的EET、5-HT通过Cx40和Cx43转移至PASMC中,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收缩蛋白α-SMA、SM22α的表达。通过阻断缝隙连接之间EET、5-HT的转运,有助于减轻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缝隙连接蛋白 二十烯酸 5-羟色胺 慢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绍华 曾翔俊 +4 位作者 王红霞 闫丽 江瑛 郝刚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11,12-E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11,12-EET保护作用的变化,以期了解11,12-EET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特点。方法复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11,12-EET,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变...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11,12-E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11,12-EET保护作用的变化,以期了解11,12-EET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特点。方法复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11,12-EET,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变化。结果给予6.24×10-7.5mol/L、6.24×10-8mol/L 11,12-EET均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功能,6.24×10-9mol/L 11,12-EET作用较弱;给药24 h后11,12-EET拮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也减弱。结论11,12-EET的浓度及给予11,12-EET的时间对心脏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保护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在体大鼠正常及再灌注心肌磷酸化ERK和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红霞 闫丽 +2 位作者 芦玲巧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94-2197,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了解大鼠心肌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与预处置有否关系。方法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min)和松开(30min...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了解大鼠心肌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与预处置有否关系。方法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min)和松开(30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血5min,再灌注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大鼠经手术并静脉给予624×10-8mol/L11,12-EET,稳定20min,结扎冠脉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5组①正常组(norm);②假手术组(sham);③缺血再灌注组(I/R);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I/R);⑤11,12-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EET+I/R)。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外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和p38MAPK的表达程度,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0min时,I/R组+dp/dtmax%、-dp/dtmax%和LVDP均显著低于sham组、SI+I/R组和EET+I/R组(P<005);而I/R组大鼠心肌ERK1/2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明显低于SI+I/R组和EET+I/R组(P<005);I/R组大鼠心肌p38MAPK磷酸化表达I/R组显著高于sham组、norm组、SI+I/R及EET+I/R组(P<005)。结论624×10-811,12-EETmol/L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大量激活磷酸化ERK1/2和抑制p38MAP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缺血预处理 P38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的延迟性心脏保护作用与磷酸化ERK1/2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霞 曾翔俊 +4 位作者 江瑛 芦玲巧 郝刚 朱盈芬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8-2331,共4页
目的:观察11,12-EET延迟性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ERK活性及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11,12-EET延迟性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 ... 目的:观察11,12-EET延迟性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ERK活性及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11,12-EET延迟性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 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 ax);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RK)的活性,采用W estern b lotting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ERK的表达。结果:I/R组缺血60 m in及再灌注30 m in两个时段±dp/dtm ax均低于sham组(P<0.05),24 hE-ET+I/R组缺血60 m in及再灌注30 m in两个时段±dp/dtm ax明显高于I/R组(P<0.05),而24hEET+PD+I/R组缺血60 m in及再灌注30 m in两个时段±dp/dtm ax明显低于24hEET+I/R组(P<0.05)。ERK的活性24hEET+I/R高于norm al组,24hEET+I/R组低于24hEET+PD+I/R组。磷酸化ERK的表达I/R组高于norm al组和sham组,24hEET+I/R高于I/R组,24 hEET+I/R组低于24hEET+PD+I/R组。结论:外源性11,12-EET具有延迟性心脏保护作用,大量激活磷酸化的ERK参与这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对在体大鼠正常及再灌注心肌JNK1/JN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刚 王红霞 +2 位作者 芦玲巧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 观察11, 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再灌注心肌JNK1 /JNK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实验后取心肌,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JNK1 /JNK2的表达。实验分... 目的 观察11, 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再灌注心肌JNK1 /JNK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实验后取心肌,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JNK1 /JNK2的表达。实验分①正常组(Norm);②假手术组(Sham);③缺血再灌注组(I/R);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I/R);⑤11, 12 -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损伤组(EET+I/R)。结果 再灌注30min,I/R组+dp/dtmax、-dp/dtmax和LVDP均低于Sham组、SI+I/R组和EET+I/R组(P<0 .05);而I/R组大鼠心肌JNK1 /JNK2磷酸化表达高于Sham组、Norm组及EET+I/R组(P<0. 05 ),EET+I/R组与Sham组间;SI+I/R组与I/R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结论 11, 12- EET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JNK1 /JNK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再灌注损伤 预处置 C-JUN N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心脏保护过程中NOS及ERK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珏 闫丽 +3 位作者 曾翔俊 王红霞 芦玲巧 张立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2-805,共4页
目的观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抑制剂对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引起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struct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变化的影... 目的观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抑制剂对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引起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struct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变化的影响,了解NOS与ERK1/2在11,12-EET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方式。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假手术组(Sham);11,12-EET缺血再灌注组(EET+I/R);11,12-EET缺血再灌注加PD098059组(EET+I/R+PD)。观察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时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sNOS活性。结果 I/R组的±dp/dtmax均低于Sham组及EET+I/R组(P<0.01);EET+I/R+PD组均低于EET+I/R组的±dp/dt max(P<0.01)。I/R组心肌sNOS低于Sham组(P<0.01)及EET+I/R组(P<0.01);EET+I/R组高于EET+I/R+PD组(P<0.01)。结论 11,12-EET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ERK进而增加sNOS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二十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对长时间保存幼兔供心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钟星 吴清玉 +3 位作者 周明阳 温复兴 覃筱燕 丁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观察11,12-epoxyeicosatrienoicacid(11,12-EET)作为心脏停搏液及保存液成分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长时间保存后经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及意义。方法: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24... 目的:观察11,12-epoxyeicosatrienoicacid(11,12-EET)作为心脏停搏液及保存液成分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长时间保存后经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及意义。方法: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24只未成熟离体兔心制成实验模型,按单纯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心脏未经停搏及再灌注处理)、托马斯(ST)液对照组(St.ThomasNo.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和EET组(St.ThomasNo.2液+11,12-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ST对照组及EET组心脏保存24h(4℃)后再灌注30min。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以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bcl-2mRNA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1)ST对照组及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ST对照组,bcl-2mRNA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ST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在供体心脏保存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然而,11,12-EET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表达可能是11,12-EET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11 12-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脂氧化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20
作者 李倩 王桂云 左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7-889,89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当前研究认为视网膜的炎症损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挥重要作用。12-脂氧化酶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酶,其最终过氧化产物为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研究证明,12-羟基二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当前研究认为视网膜的炎症损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挥重要作用。12-脂氧化酶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酶,其最终过氧化产物为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研究证明,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可以上调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参与白细胞淤滞、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导致慢性氧化应激,影响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上述改变均是糖尿病时视网膜发生病理改变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详述12-脂氧化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氧化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2-羟基二十烯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