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Cr12Ni双相组织不锈钢焊接接头区域特征与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心保 吴开明 +4 位作者 柯睿 胡丞杨 Amir AShirzadil Serhii Yershov 黄日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I0004,共11页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MAG焊)、等离子弧焊(plasma arc welding,PAW)和高频感应焊接方法获得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不锈钢00Cr12Ni的焊接接头,对其组织区域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典型的焊接接头...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MAG焊)、等离子弧焊(plasma arc welding,PAW)和高频感应焊接方法获得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不锈钢00Cr12Ni的焊接接头,对其组织区域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典型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可分为晶粒粗大,铁素体为优势相的高温热影响区(high temperature heat affected zone,HTHAZ)和晶粒细小,马氏体为优势相的低温热影响区(low temperature heat affected zone,LTHAZ).通过测量实际焊接热循环曲线的方法确定了HTHAZ及LTHAZ的温度范围,并采用热模拟研究HAZ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THAZ的热循环峰值范围为1200℃至熔点,晶粒粗大呈现为脆性;LTHAZ热循环峰值范围为800~1200℃,室温组织为非平衡低碳板条马氏体,韧性较好,但低于0℃时呈脆性.MAG焊接头由于奥氏体焊缝为钟罩形,HAZ冲击试验时断面包括奥氏体焊缝,因此冲击性能较好;PAW接头在1000℃奥氏体快冷可获得细晶粒马氏体韧性提高;高频感应焊接接头中无HTHAZ,但焊接过程中的加工硬化导致室温呈脆性,通过去应力退火后韧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双相组织不锈钢 焊接接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焊后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铁素体不锈钢板材显微组织特征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考肖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8-70,共3页
研究了410S和409L两种铁素体不锈钢板材热轧态显微组织特征、晶间腐蚀特征以及在6%FeCl3酸性腐蚀介质中的浸泡腐蚀特征。结果表明,410S在6%FeCl3酸性腐蚀介质中为分层腐蚀,409L则为均匀腐蚀。410S在0.5 mol/L H2SO4+0.01 mol/L KSCN溶... 研究了410S和409L两种铁素体不锈钢板材热轧态显微组织特征、晶间腐蚀特征以及在6%FeCl3酸性腐蚀介质中的浸泡腐蚀特征。结果表明,410S在6%FeCl3酸性腐蚀介质中为分层腐蚀,409L则为均匀腐蚀。410S在0.5 mol/L H2SO4+0.01 mol/L KSCN溶液中有明显的晶间腐蚀,409L没有晶间腐蚀。综合分析表明:实验用钢410S的腐蚀特征由双相组织所致,而409L主要是由于Ti元素的添加使得碳化物的析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铁素体不锈钢 双相组织 分层腐蚀 Ti稳定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12%Cr型M体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来彬 曹明 孟祥岩 《山东农机》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从受控低碳 12 % Cr M体热强度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以及 M体相变出发 ,设计低碳 12 %不锈钢的相关元素范围、热处理工艺 。
关键词 低碳12%cr型M体不锈钢 组织 合金元素 相变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12%Cr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晓然 曾龙 +1 位作者 胡侨丹 李建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7-20,24,共5页
利用Gleeble-3180热模拟机对铸态12%wtCr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钢在900~1200℃和0.00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热加工图。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铸态12%Cr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12%Cr钢的流变应力... 利用Gleeble-3180热模拟机对铸态12%wtCr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高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钢在900~1200℃和0.00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热加工图。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铸态12%Cr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12%Cr钢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提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与Z参数成反比关系。依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热加工图,流变失稳区集中在900~1050℃、应变速率大于1s^-1的区域,其微观组织表现为变形带和M/啄相界处的微孔、微裂纹。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为1050~1200℃和0.001~0.01s^-1,在稳定变形区,粗大的毫米级的柱状晶会被细化到10~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马氏体不锈钢 高温变形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