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高温拉伸时的锯齿流变现象
1
作者 季波 沈寅忠 黄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42,共5页
在应变速率为2×10-5~1×10-3s-1范围内以及不同温度(600~700℃)下,对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其在变形过程中的锯齿流变现象。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出现了"反常"锯齿流变,且只出现一种E型锯齿波... 在应变速率为2×10-5~1×10-3s-1范围内以及不同温度(600~700℃)下,对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其在变形过程中的锯齿流变现象。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出现了"反常"锯齿流变,且只出现一种E型锯齿波;锯齿开始出现在拉伸应力最大值附近,锯齿波主要处于拉伸曲线的下降段;锯齿形成的有效激活能约为43.44kJ·mol-1;高温时,置换原子气团能量高,完全钉扎住位错,当一定数量的位错达到临界运动速度时,摆脱了置换原子气团的钉扎,从而导致产生锯齿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 动态应变时效 锯齿流变 激活能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弥散增强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9Cr钢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
2
作者 周敏 熊惟皓 +2 位作者 姚振华 彭倩筠 黄玉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候选结构材料——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9Cr钢,采用XRD、OM、SEM、EDS等对合金化之后的粉体及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球料比对粉体特性以及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候选结构材料——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9Cr钢,采用XRD、OM、SEM、EDS等对合金化之后的粉体及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球料比对粉体特性以及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为20:1、球磨48 h的粉体颗粒呈片层状,尺寸较均匀,合金化效果较好;烧结温度在1300~139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孔隙率降低,组织更加均匀,抗拉强度由376.0MPa逐渐增大到562.9MPa,伸长率同步增大,最大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增强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9cr 机械合金化 烧结温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斗齿用40Cr钢的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志勇 朱娟芬 +3 位作者 李鑫 张计谋 吴进 赵明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27,1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生产挖掘机斗齿。“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的关键是确定完成珠光体转变的临界温度。系列实验结果表明,40Cr钢完成珠光体转变的临界温度为650℃。“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相...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生产挖掘机斗齿。“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的关键是确定完成珠光体转变的临界温度。系列实验结果表明,40Cr钢完成珠光体转变的临界温度为650℃。“半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锻造余热淬火”工艺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冲击韧性;与“锻造常规淬火”工艺相比,可以节省能源和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 斗齿 锻造余热淬火 硬度 珠光体 马氏体 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W合金内富Cr团簇形核析出动力学的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贾丽霞 王东杰 +5 位作者 王瑾 曹金利 豆艳坤 吴石 贺新福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5-1396,共12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被认为是第四代堆及聚变反应堆候选结构材料之一。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以Fe-Cr为基体,W是其中重要的溶质元素。低温辐照脆化行为是限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服役的重要问题之一。服役过程中析出的团簇因阻碍位错...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被认为是第四代堆及聚变反应堆候选结构材料之一。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以Fe-Cr为基体,W是其中重要的溶质元素。低温辐照脆化行为是限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服役的重要问题之一。服役过程中析出的团簇因阻碍位错运动而引起材料硬化脆化。深入理解服役过程中团簇析出行为有助于认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低温辐照脆化问题。基于优化后的自主开发程序MIET_AKMC,利用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atomic kinetic Monte Carlo, AKMC)方法研究了Fe-Cr(8%,10%,16%,20%)-W(1%,2%)合金在热老化条件下富Cr团簇形核析出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热老化后Cr原子析出形成富Cr的团簇,W仍保持固溶状态。Cr团簇析出分为形核、长大、粗化3个阶段。在团簇开始粗化时,团簇平均半径约(0.57±0.03) nm,且该值不受温度和Cr含量的影响。W会延迟团簇析出动力学过程,尤其是当Cr含量为10%时,延迟效果最明显,这是因为Cr含量为10%时,体系SRO参数绝对值达最大;W延迟效果得益于W与空位间较强的结合能(0.14 eV,空位与Cr结合能为0.06 eV)。从模拟结果可知,除已知的固溶强化外,W元素加入会通过延迟富Cr团簇析出从而有益于Fe-Cr钢性能,因为富Cr团簇会引起Fe-Cr合金硬化、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 cr团簇 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 析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