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0k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伞形塔与鼓型塔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谷定燮 胡伟 +1 位作者 张业茂 何慧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建设提供技术基础,比较了劈腿式伞形塔和收腰式伞形塔的区别,指出后者防雷性能好、杆塔质量小、工频场强稍小,收腰式伞形塔的性能优于劈腿式伞形塔。选择采用劈腿式伞形塔,还是收腰式伞形塔,与导线水平位移距离... 为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建设提供技术基础,比较了劈腿式伞形塔和收腰式伞形塔的区别,指出后者防雷性能好、杆塔质量小、工频场强稍小,收腰式伞形塔的性能优于劈腿式伞形塔。选择采用劈腿式伞形塔,还是收腰式伞形塔,与导线水平位移距离的要求值大小有关。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达21 m,从脱冰跳跃的计算和试验结果论证了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间不需要特别提出水平位移距离要求,收腰式伞形塔可以满足脱冰跳跃要求。双回线路的中相导线是同名相,中相导线之间的距离稍有差异,对电磁环境影响很小。通过线路的计算表明,特高压同塔双回收腰式伞形塔线路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标准要求,与鼓型塔的基本相同。在防雷性能上收腰式伞形塔明显优于鼓型塔。建议我国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宜选择收腰式伞形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 同塔回线路 导线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330kV同塔四回架空输电线路塔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彦海 孟遂民 +2 位作者 唐波 黄力 邓长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0,共3页
针对110~330kV同塔四回路塔型设计,提出了塔型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鼓型塔并结合同塔四回的特点及设计条件,设计了3种110~330kV同塔四回路塔型,比较分析了各自特点,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110~330kv 架空输电线路 同塔四回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真型塔110kV绝缘子雷击闪络试验及判据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垭琦 韩永霞 +4 位作者 杨杰 阮耀萱 刘刚 蔡汉生 李立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0-348,共9页
由于高海拔地区雷击跳闸严重,且近年来同塔双回线路逐渐增多,有必要针对高海拔地区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开展耐雷性能精确分析方法和防护方法研究。而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判据是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关键模型之一。因此,论文针对绝缘子雷... 由于高海拔地区雷击跳闸严重,且近年来同塔双回线路逐渐增多,有必要针对高海拔地区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开展耐雷性能精确分析方法和防护方法研究。而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判据是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关键模型之一。因此,论文针对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先导发展模型中仍缺少高海拔地区、同塔双回真型塔绝缘子闪络特性的试验数据及其先导发展模型参数的现状,在海拔2100 m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户外试验场开展了同塔双回真型塔110kV复合与玻璃绝缘子雷电冲击试验。主要研究在1.2/50μs标准雷电冲击及1.0/10μs短尾波冲击下,不同绝缘子的闪络路径、50%冲击放电电压和伏秒特性差异。根据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真实电压波形和绝缘子闪络试验结果,基于对不同长度绝缘子先导通道场强特点分析,提出了最优拟合度的高海拔地区真型塔110kV复合和玻璃绝缘子先导发展模型参数。并分析解释了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冲击电压极性以及绝缘子材质对先导发展模型参数k、E0和El的影响。经验证,文中先导发展模型及参数用于高电压等级绝缘子及长空气间隙时有误差,且电压等级越高,误差越大。所得结论可为精确的高海拔地区110k 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计算及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110kv同塔双回真型塔 先导发展模闪络判据 标准波/短尾波 复合/玻璃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