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9,11-四乙酰基-14-氧杂-1,3,5,7,9,11-六氮杂五环[5.5.3.0^(2,6).0^(4,10).0^(8,12)]十五烷的硝解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成辉 赵信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对3,5,9,11-四乙酰基-14-氧杂-1,3,5,7,9,11-六氮杂五环[5.5.3.02,6.04,10.08,12]十2五烷(Ⅰ)的硝解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硝酸-乙酸酐为硝化剂可选择性硝化Ⅰ得到:4-硝基氧甲基-2,6,8,12-四乙酰基-10-硝基-2,4,6,8,10,12-六氮杂异伍兹... 对3,5,9,11-四乙酰基-14-氧杂-1,3,5,7,9,11-六氮杂五环[5.5.3.02,6.04,10.08,12]十2五烷(Ⅰ)的硝解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硝酸-乙酸酐为硝化剂可选择性硝化Ⅰ得到:4-硝基氧甲基-2,6,8,12-四乙酰基-10-硝基-2,4,6,8,10,12-六氮杂异伍兹烷(Ⅱ)。以硝硫混酸为硝化剂直接在80℃下与Ⅰ反应得到CL-20,而先低温反应再提高反应温度的两段法则得到4-硝基氧甲基-2,6,8,10,12-五硝基-2,4,6,8,10,12-六氮杂异伍兹烷(Ⅲ)。硝硫混酸硝化Ⅱ可得到Ⅲ。Ⅱ和Ⅲ是新型的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用元素分析、FTIR、MS和NM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 5 9 11-四乙酰基-14-氧杂-1 3 5 7 9 11-六氮五环[5.5.3.02 6.04 10.08 12]十五烷 六氮异伍兹烷衍生物 选择性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的硝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志勇 罗军 +3 位作者 吕春绪 汪平 徐容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7-431,共5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五氧化二氮(N2O5)硝解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TA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TAT在N2O5/HNO3体系中的硝解反应机理。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采用1H NMR、IR以及元素分析进... 为了更好地指导五氧化二氮(N2O5)硝解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TAT)制备奥克托今(HMX)的生产,研究了TAT在N2O5/HNO3体系中的硝解反应机理。采用柱层析从硝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副产物,并采用1H NMR、IR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其为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辛烷(DADN)和1-乙酰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SEX)。TAT先迅速硝解形成一硝基化合物,再快速硝化形成DADN,DADN中酰胺碱性降低,反应慢慢硝化形成SEX,SEX再以更慢的速度硝化形成HMX,其中k2>k1,k2>k3>k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化氮(N2O5) 1 3 5 7-四乙酰基-1 3 5 7-四氮环辛烷(TAT) 奥克托今(HMX) 1 5-二乙酰基-3 7-二硝基-1 3 5 7 -四氮辛烷(DADN) 1-酰基-3 5 7-三硝基-1 3 5 7-四氮环辛烷(SEX) 硝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苄基-5-(1-(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益豪 赵宇 +3 位作者 许磊川 苏彦豪 张倩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7-1107,共11页
为寻找高活性的杀菌化合物,在前期合成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在咪唑啉-4-酮的3-位引入苄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 为寻找高活性的杀菌化合物,在前期合成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在咪唑啉-4-酮的3-位引入苄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ESI-MS)确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Z-构型中间体化合物6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氮质子化开环再环化,转化为E-构型化合物7。离体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位苄基的引入改善了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3-苄基-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4-甲氧基苯基)氨基-咪唑啉-4-酮(9c)和(E)-3-苄基-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4-氟苯基)氨基-咪唑啉-4-酮(9h)对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4.3和21.1 mg/L。活体杀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400 mg/L下化合物9c对于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酰基-4-甲基-1-螺[4 5]癸-3--2- 3-苄基-2-氨基咪唑啉-4- 双键构型转化 互变异构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