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诱发人类11号染色体基因突变 被引量:4
1
作者 朱茂祥 杨陟华 +3 位作者 龚诒芬 曹珍山 陆颖 Tom K.HEI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8,共7页
对体外产生的和内源性刺激产生的活性氧 (ROS)诱发人类 11号染色体 (Hchr 11)基因突变规律及其突变谱进行研究 .体外羟自由基 (·OH)用过氧化氢 (H2 O2 )与Fe2 + 反应产生 ,并用化学发光(CL)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内源性ROS用佛波醇酯 ... 对体外产生的和内源性刺激产生的活性氧 (ROS)诱发人类 11号染色体 (Hchr 11)基因突变规律及其突变谱进行研究 .体外羟自由基 (·OH)用过氧化氢 (H2 O2 )与Fe2 + 反应产生 ,并用化学发光(CL)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内源性ROS用佛波醇酯 (PMA)刺激人外周血白细胞产生 ,并用CL和特异性抗氧化物检测和鉴定 ;用包含单条Hchr 11的人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AL)为靶 ,经CD59表面抗原抗体筛选突变细胞克隆 ,研究ROS诱发的Hchr 11基因突变 ;突变克隆细胞DNA用Hchr 11上 5种标志基因引物进行多重PCR分析 ,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绘制基因突变谱 .结果表明 ,体外ROS可诱发Hchr 11基因突变 ,且·OH诱发基因突变的能力明显强于H2 O2 ,两者的突变谱也存在明显差异 ;PMA可刺激人外周血白细胞产生大量的多种ROS ,并诱发Hchr 11基因突变 ,突变谱综合了H2 O2 和·OH的所有特征 ;一些抗氧化物对内源性产生的ROS诱发Hchr 11基因突变有明显抑制作用 .提示体外和内源性ROS可诱发Hchr 11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人类11染色体 基因突变 突变谱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研11号黑籽雀稗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虞道耿 刘国道 +1 位作者 白昌军 黄杰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试验采用了染色体压片法研究了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11’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为2n=2x=40=32m+4sm+2st+2M。核型分类为"2A"型,比较对称。研究确... 试验采用了染色体压片法研究了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11’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为2n=2x=40=32m+4sm+2st+2M。核型分类为"2A"型,比较对称。研究确定了热研11号黑籽雀稗染色体的数目,并分析了其核型,这为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起源演化及分子生物学提供了细胞学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研11黑籽雀稗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汉族人群11号染色体10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峰玲 郭雄 +1 位作者 史晓薇 平智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为了分析陕西汉族人群中11号染色体上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多态性,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方法,对11号染色体上的D11S1760、D11S4102、D11S4116、D11S4207、D11S4162、D11S914、D11S4127、D11S917、D11S4... 为了分析陕西汉族人群中11号染色体上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多态性,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方法,对11号染色体上的D11S1760、D11S4102、D11S4116、D11S4207、D11S4162、D11S914、D11S4127、D11S917、D11S4146和D11S91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11S1760、D11S4102、D11S4116、D11S4207、D11S4162、D11S914、D11S4127、D11S917、D11S4146和D11S915基因座分别检出17、11、15、11、4、6、7、12、11和13个等位基因,41、18、36、30、8、10、16、30、29和32个基因型,等位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杂合度分别为86.72%、67.95%、83.90%、85.96%、58.18%、57.63%、72.60%、72.73%、77.87%和86.40%,表明11号染色体上的这10个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有较好的多态性,是理想的遗传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11染色体 Hardy-Weinber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11号染色体7个微卫星标记的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赖双英 +7 位作者 乔峰 李金泉 赵艳红 王志新 张文广 汪洋 徐磊 李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本试验利用内蒙古白绒山羊5个家系中的632个个体,用11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构建绒山羊11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结果表明,7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8~14,杂合度在0.5886~0.9348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8612,各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在... 本试验利用内蒙古白绒山羊5个家系中的632个个体,用11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构建绒山羊11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结果表明,7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8~14,杂合度在0.5886~0.9348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8612,各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在0.7712~0.899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72。构建的遗传连锁图总长度127.7 cM,其中标记ILSTS028与INRA108间距最大,为41.2 cM;ILSTS049和INRA131间距最小,为5.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微卫星标记 11染色体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11/T828.3-2011中12号染色体标记筛选及适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杰 王洪 +1 位作者 于鹏丽 岳秉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3,共5页
目的对北京小型猪遗传质量控制地方标准DB11/T828.3-2011中空缺的12号染色体标记进行筛选,并通过比较不同标记对同种群的遗传评价对地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报道,选取12号染色体上的4对微卫星标记,利用2个中国农大小型猪群... 目的对北京小型猪遗传质量控制地方标准DB11/T828.3-2011中空缺的12号染色体标记进行筛选,并通过比较不同标记对同种群的遗传评价对地标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报道,选取12号染色体上的4对微卫星标记,利用2个中国农大小型猪群体进行筛选;选取高度多态的12号染色体标记合并标准方法的18对染色体标记,形成全染色体法,通过不同方法对同批次群体的遗传质量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所得结果均使用Popgen32软件处理分析。结果筛选到的4对12号染色体标记PIC值均大于0.5,为高度多态;现行标准在染色体覆盖率、扩增稳定性、结果评价三项指标结果分别为94.7%、96.0%、农大I系不合格而农大III系合格,增加12号染色体后评价的三项指标的结果分别为100%、96.6%和两群体均合格。结论本研究筛选的4对12号染色体标记具有高度多态性,为完善DB11/T828.3-2011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11/T828.3-2011 12染色体 多态性 适用性 遗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病例的遗传学检测及分析
6
作者 谢潇潇 赵青冬 +3 位作者 付玉荣 张文玲 孟元光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7-1061,共5页
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临床罕见,决策困难。本研究综合运用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2例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病例进行检测及遗传咨询。2例病例获得不同的妊娠... 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临床罕见,决策困难。本研究综合运用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2例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病例进行检测及遗传咨询。2例病例获得不同的妊娠结局,11号染色体三体的限制性胎盘嵌合胎儿表现为严重生长受限,孕25+3周终止妊娠,胎盘嵌合比例达44%;而11号染色体三体的胎儿真性低比例嵌合体,排除了单亲二倍体且超声无异常,经慎重的产前咨询后,选择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随访一年余,发育未见异常,妊娠结局良好。非侵入性产前检测对限制性胎盘嵌合具有一定的检测效能,但也可能漏诊胎儿真性嵌合体病例,非侵入性产前检测结果阳性而侵入性产前检测未发现异常的病例,需重视咨询并加强妊娠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染色体三体嵌合体 胎儿真性嵌合体 限制性胎盘嵌合体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侵入性产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分析
7
作者 殷晓璐 许雁萍 朱建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异常 ,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微卫星灶分析方法 ,研究髓母细胞瘤 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 (LOH)。结果收集 2 0例髓母细胞瘤 ,应用 2 0个特异性标记物对 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进行了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异常 ,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微卫星灶分析方法 ,研究髓母细胞瘤 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 (LOH)。结果收集 2 0例髓母细胞瘤 ,应用 2 0个特异性标记物对 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6 7%的可分析病例具有等位基因的丢失。染色体短臂 (11p)和长臂 (11q)上的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 2 7%和 13%。同时 ,在 11p13 15 .1上发现了一个共同丢失位点。结论 11p13 15 .1上很可能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 ,该基因的丢失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杂合性丢失 11染色体 肿瘤 LOH 特异性标记物 抑癌基因 位点 短臂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丰11号和垦农14号大豆播期试验
8
作者 耿燕 王连生 +1 位作者 钟刚 李金有 《现代化农业》 1999年第6期11-11,共1页
黑龙江省名山农场种子公司于1997~1998年进行了大豆中、早熟品种播期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时期播种,探索中、早熟大豆在本地区的最佳播期。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名山农场科研站大豆地,土壤为草甸棕壤,有机质2.9%,p... 黑龙江省名山农场种子公司于1997~1998年进行了大豆中、早熟品种播期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时期播种,探索中、早熟大豆在本地区的最佳播期。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名山农场科研站大豆地,土壤为草甸棕壤,有机质2.9%,pH值6.5。供试大豆品种为早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北丰11 垦农14 播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1;14)易位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新进展
9
作者 张旻 孙春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73-117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遗传复杂、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易位、拷贝数改变和突变是其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t(11;14)是其最常见的易位,携带该种易位的群体在预后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t(11;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遗传复杂、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易位、拷贝数改变和突变是其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t(11;14)是其最常见的易位,携带该种易位的群体在预后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t(11;14)亚群有两种不同的预后。此外,t(11;14)亚群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抗凋亡蛋白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为研究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etoclax)单药及联合治疗t(11;14)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总结t(11;14)易位的MM的病理机制、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亚群患者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籽西瓜新品种津蜜8号的选育
10
作者 焦定量 张艳宁 +4 位作者 商纪鹏 刘莉 刘立雄 黄国清 郝建全 《中国瓜菜》 CAS 2009年第2期15-17,共3页
津蜜8号是以4N-5为母本,SS-3染色体易位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5 d,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果实短椭圆形,果皮深草绿色,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无籽性极好。平均单果质量7 kg,667 m2产量4 000 kg以... 津蜜8号是以4N-5为母本,SS-3染色体易位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5 d,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果实短椭圆形,果皮深草绿色,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无籽性极好。平均单果质量7 kg,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适宜栽培无籽西瓜的广大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新品种 津蜜8 染色体易位 无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名称:强桑2号
11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0-550,共1页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塔桑为从四川省引进的鲁桑(Mrous multicaulis Perr.)优良品种(2n),父本农桑14号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鲁桑丰产品种(2n),将优选的F1代幼苗用秋水仙碱诱导细胞染色...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塔桑为从四川省引进的鲁桑(Mrous multicaulis Perr.)优良品种(2n),父本农桑14号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鲁桑丰产品种(2n),将优选的F1代幼苗用秋水仙碱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后,选拔优良株系获得人工四倍体(4n)桑品种强桑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品种名称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选育单位 农桑14 染色体加倍 人工四倍体 品种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2
《农家致富》 2024年第22期21-21,共1页
首个半野生型甜瓜T2T基因组组装成功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甜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对半野生型甜瓜“821”进行了高质量T2T基因组组装。该研究首先完成了其单倍型T2T基因组组装,通过基因组比较发现,在1... 首个半野生型甜瓜T2T基因组组装成功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甜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对半野生型甜瓜“821”进行了高质量T2T基因组组装。该研究首先完成了其单倍型T2T基因组组装,通过基因组比较发现,在11号染色体存在基因拷贝数的变异,其中2个自噬基因与新德里病毒抗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动态 基因拷贝数 11染色体 自噬基因 育种与栽培 甜瓜 基因组比较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疾病对PCT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永林 刘阳 +3 位作者 潘娟 何应中 陈泽慧 罗显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5-3845,共1页
人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或称降钙素原来自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11P15,4)的单拷贝基因,该基因由2800个碱基对组成,PCT前体在内源多肽酶作用下剪掉nPro2CT端单一序列,生成116个氨基酸的PCT。
关键词 PCT 检测结果 肝脏疾病 单拷贝基因 11染色体 前降钙素 降钙素原 碱基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q部分三体患儿合并骨软骨瘤的报道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洋 姚琪 +6 位作者 高洪柳 高德玉 梁泉 夏欣一 王卫萍 李晓军 崔英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16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三体是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文中报道1例骨软骨瘤患儿合并复杂平衡易位及16q24.1q24.3部分三体。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G-显带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CytoScanTMHD芯片分析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G-高分辩显... 目的 16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三体是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文中报道1例骨软骨瘤患儿合并复杂平衡易位及16q24.1q24.3部分三体。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G-显带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CytoScanTMHD芯片分析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G-高分辩显带技术发现患儿染色体复杂易位,包括1、5、12和13号4条染色体,患儿母亲也携带相同的复杂易位;CytoScanTMHD芯片检测显示16 q24.1 q24.3区域4.4 Mb的重复,包括64个注释基因,而患儿的父母亲均未发现重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复杂染色体易位,易位涉及1、5、12和13号4条染色体和6个断点,即1p33,5q34,5q31.3,12q24.1,12q15和13q22。除此之外,还发现1条新发生的衍生17号染色体,导致16 q24.1 q24.3区域4.4 Mb的重复。结论 16 q24.1 q24.3区域的重复可能是导致患儿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染色体长臂部分三体 复杂易位 骨软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PAX6基因新致病突变位点的筛查及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宇莹 刘琼 +3 位作者 万文苹 杨鸽 夏昆 金学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2-606,共5页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研究显示,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PAX6)与先天性无虹膜症密切相关,但不同患者中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目的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研究显示,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PAX6)与先天性无虹膜症密切相关,但不同患者中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目的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分析。方法于2014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一汉族先天性无虹膜家系,采集该家系9名成员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10ml,采用标准酚一氯仿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比及突变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和比较该家系中患病者与该家系表型正常者和健康对照者淋巴细胞中PAX6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该家系共3代9名成员,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共5例患病者,成年患病者均表现为虹膜缺失和白内障,儿童患病者表现为无虹膜;其他4名家系成员表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家系患病者均存在11号染色体PAX6基因10号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第796位核糖核苷酸G缺失(C.796delG),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而家系正常成员及100名对照者均无此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家系中患病者淋巴细胞中PAX6mRNA表达水平比家系中正常成员约低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9,P=0.016)。结论PAX6基因C.796delG为此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扩增了PAX6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虹膜/遗传性 人类第11染色体/基因 配对盒转录因子/基因 碱基序列 码突变 家系 中国人/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型高产大豆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德锋 张伟 +2 位作者 徐锐亭 梁凤美 孙贤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8-292,共5页
于2002~2003年在沈阳进行不同株型大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沈农6号和铁丰29号的分枝数明显多于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但其株高和节数却明显少于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各品种茎粗间差异不大,结荚部位以辽豆14号最高,但不同生长习性品种间... 于2002~2003年在沈阳进行不同株型大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沈农6号和铁丰29号的分枝数明显多于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但其株高和节数却明显少于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各品种茎粗间差异不大,结荚部位以辽豆14号最高,但不同生长习性品种间结荚部位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前期叶面积指数变化速度稳定,中期以辽豆14号和辽豆11号叶面积指数较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大,在后期,4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较快。生长过程中,辽豆14号最大生长速率较低,出现时间较晚,其他3个品种则差别较少。在单株产量构成中,不同生长习性品种的主茎和分枝对产量的贡献不同,有限生长习性品种的单株粒数以分枝为主,,而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则以主茎为主,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均以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较高,但收获指数表现规律不同,以辽豆14号和铁丰29号较高,均为0.47,辽豆11号和沈农6号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生长习性 辽豆14 株型 叶面积指数 结荚 辽豆11 部位 中期 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遗传分析及PAX6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陆希 杨鸽 +3 位作者 贾竞 万文萃 杨鑫 金学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1-725,共5页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双眼发病的遗传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先天性无虹膜患者配对盒转录因子6(PAX6)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多样性。目的通过目标序列捕获测序结合一代测序验证技术对1个中国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和遗传分...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双眼发病的遗传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先天性无虹膜患者配对盒转录因子6(PAX6)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多样性。目的通过目标序列捕获测序结合一代测序验证技术对1个中国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和遗传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本研究组于2016年3月纳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个中国汉族先天性无虹膜家系,并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致病突变基因检测。该家系全体成员均接受神经系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全身体格检查以及眼科相关检查。采集现存家系所有成员前臂静脉血10ml以提取基因组DNA,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行前房角发育异常致病基因的目标基因定点捕获测序分析,经与各基因库比对筛选出候选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法对该家系成员行致病基因位点DNA片段扩增,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在该家系除先证者以外的2例患病者和表型正常成员中进行候选致病基因验证。结果该家系共3代9名成员,I1去世,现存8位成员,包括患病者3例(112及其子代Ⅲ1、Ⅲ2)和表型正常者5人,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所有家系成员未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均呈阴性。3例患病者视力均明显下降且不能矫正,眼压平均值为21mmHg(1mmHg=0.133kPa),患者均存在虹膜完全缺如、角膜基质层混浊、眼球水平震颤、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症状。此外,Ⅱ2患者存在左眼上睑下垂、右眼先天性白内障表现,Ⅲ2同时存在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侧晶状体不全脱位。先证者目标序列捕获测序分析及数据库比对显示,所有患病者PAX6基因第6号外显子上碱基替换e.183C〉A,经Sanger测序验证后证实突变基因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AX6基因c.183C〉A突变是该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虹膜/遗传性 人类第11染色体/基因 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 家系谱 中国人 目标序列捕获测序 无义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豪种业油菜品种简介(四)
18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油菜 “绵油11 “绵油12 “绵油14 “绵油15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朱书取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太湖县 双低油菜 统一供种 连片种植 绵油11 中油杂1 皖油14 适宜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