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继荣 李慧敏 +3 位作者 张鹏 鲁一兵 蒋秀琴 缪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内含子4内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内含子4内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21例正常健康者和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8.9944,Ρ=0.253)。但(CA)15等位基因糖尿病组频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25),可以初步认为(CA)15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游娜 王继荣 +2 位作者 张鹏 鲁一兵 缪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47-1050,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56例(对照组)与128例肥胖症患者(肥胖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83,P=0.361)。但CA18等位基因肥胖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20),可初步认为CA18等位基因与肥胖发生有关。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肥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11β-羟化类固醇1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在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NIT-1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梅 张木勋 +2 位作者 张建华 帅红霞 余毅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6-478,558,共4页
目的探讨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在C57BL/6J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NIT-1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11β-HSD1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为阳性参照,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11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在C57BL/6J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NIT-1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11β-HSD1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为阳性参照,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11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NIT-1细胞中11β-HSD1的分布与表达,RT-PCR法和Wester nblot法检测NIT-1细胞中11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在正常C57BL/6J小鼠胰腺组织中有11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其表达量均低于肝脏组织(均P<0.01)。②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示NIT-1细胞胞质见棕黄色染色阳性颗粒,同时NIT-1细胞中有11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NIT-1中有11β-HSD1基因表达,为研究糖皮质激素代谢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它潜在的生理功能,提供了一条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类固醇1 胰腺 NIT-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对新生大鼠海马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型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郝如松 孙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大鼠脑的晚期发育过程中 ,甲状腺激素对海马组织中糖皮质激素代谢酶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型(11β- HSD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妊娠末期 SD母鼠用丙基硫氧嘧啶 (PTU,5 0 m g/ d)灌胃 ,制造孕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 目的 :探讨在大鼠脑的晚期发育过程中 ,甲状腺激素对海马组织中糖皮质激素代谢酶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型(11β- HSD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妊娠末期 SD母鼠用丙基硫氧嘧啶 (PTU,5 0 m g/ d)灌胃 ,制造孕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模型 ;应用 Western免疫印迹法 ,检测实验性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对新生大鼠海马组织 11β- HSD1表达的影响 ;应用薄层层析法和 Western免疫印迹法 ,观察三碘甲腺原氨酸 (triiodothyronine,T3)和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Dex)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 11β- HSD1活性和蛋白的影响。 结果 :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母鼠分娩的新生鼠海马组织 11β-HSD1酶蛋白的表达量比对照组降低 4 1.6 %。 T3(10 - 9、10 - 8、10 - 7mol/ L)及 Dex(10 - 7mol/ L)分别上调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中 11β- HSD1酶的活性达 2 9.4 %、4 5 .6 %、6 0 .9%、39.8% ,分别上调酶蛋白的表达量达 2 6 .0 %、4 3.2 %、6 4 .9%、4 1.1% ,而且 T3与 Dex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Dex(10 - 7mol/ L) +T3(10 - 7m ol/ L)组上调该酶活性达 114 .1% ,上调该酶蛋白质表达达 12 3.3%。 结论 :T3可以单独或与糖皮质激素协同作用上调 11β- HSD1酶的蛋白表达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大鼠肝肾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影响
5
作者 邓斌 洪晓丹 +1 位作者 姚秋燕 韦炳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2,共8页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大鼠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称重后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木犀草素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大鼠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称重后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木犀草素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连续14 d后,取肝、肾等糖皮质激素靶组织,采用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肝肾组织11β-HSD Ⅰ及11β-HSD Ⅱ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肾组织11β-HSD Ⅰ和11β-HSD Ⅱ蛋白表达,以代谢产物泼尼松、泼尼松龙的生成速率表示酶活性。【结果】木犀草素显著诱导肝脏组织11β-HSD Ⅰ基因表达,抑制11β-HSD Ⅱ基因表达;显著抑制肾脏11β-HSD Ⅰ基因表达,诱导11β-HSD Ⅱ基因表达。木犀草素给药组对肝11β-HSD Ⅰ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趋势,对肝11β-HSD Ⅱ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下调趋势;对肾11β-HSD Ⅱ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趋势,对肾11β-HSD Ⅰ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下调趋势。木犀草素明显诱导肝11β-HSD Ⅰ、肾11β-HSD Ⅱ活性。【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影响大鼠肝肾组织中11β-HSD Ⅰ和11β-HSD Ⅱ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影响糖皮质激素体内活化及肝肾组织中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11β-羟基类固醇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对脂肪组织11β-HSD1和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丽 祝丽珺 +3 位作者 侯淼 潘亚 孙丽洲 李晓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脂肪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及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剖宫产妇女33例(正常妊娠22例,妊娠糖尿病11例)以及14例开腹手术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皮下和网膜脂肪组...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脂肪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及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剖宫产妇女33例(正常妊娠22例,妊娠糖尿病11例)以及14例开腹手术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脂肪组织11β-HSD1和脂联素mRNA水平。结果:与非妊娠妇女比较,孕晚期正常妊娠和妊娠糖尿病妇女皮下和网膜组织11β-HS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而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皮下和网膜配对比较显示,孕晚期正常妊娠和GDM妇女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皮下(P<0.05),而脂联素表达水平无显著部位差异(P=0.08)。相关分析显示,妊娠糖尿病妇女皮下脂联素表达与母血胆固醇(r=-0.779,P=0.003)、低密度脂蛋白(r=-0.664,P=0.029)负相关,而网膜11β-HSD1与孕期增加的BMI(r=0.323,P=0.043)及新生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618,P=0.032)。结论:妊娠晚期脂肪组织11β-HSD1mRNA表达增加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这可能是妊娠期间脂肪组织积聚,能量代谢增加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分子变化,其在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类固醇I 脂联素 妊娠 胰岛素抵抗 妊娠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对子代大鼠肝脏11β-HSD1表达的印迹效应
7
作者 李召峰 曲宪成 +1 位作者 万顺伦 孙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对子代大鼠肝脏再生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表达的印迹效应。方法:根据大鼠发情周期进行合笼,次晨阴道涂片发现精子作为受孕0.5 d。孕鼠共8只,随机分为地塞米松(DEX)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对子代大鼠肝脏再生糖皮质激素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Ⅰ型(11βHSD1)表达的印迹效应。方法:根据大鼠发情周期进行合笼,次晨阴道涂片发现精子作为受孕0.5 d。孕鼠共8只,随机分为地塞米松(DEX)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4只。DEX组孕鼠整个妊娠期注射DEX 0.05 mg/(kg·d),NS组孕鼠同等条件注射NS。取DEX和NS组出生后120 d子代大鼠肝脏组织,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11βHSD1 蛋白,RT PCR方法检测11βHSD1 mRN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mRNA,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DEX组大鼠子代出生时的体质量比NS组明显降低, 但生后120 d子代大鼠的体质量与NS组无显著性差异。生后120 d子代大鼠中DEX组雌性子代肝脏组织内11βHSD1蛋白和mRNA表达、PEPCK mRNA表达以及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NS组雌性子代(P<0.05),但雄性子代大鼠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可以印迹雌性子代大鼠肝脏11βHSD1的表达增加,从而可能进一步导致PEPCK表达的增加和血糖浓度升高。这可能是妊娠期过多接触糖皮质激素印迹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HSD1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洁 童佩 +1 位作者 奚玲 刘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对机体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11β/HSD1(Fabp-11β/HSD1-/-)小鼠。...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对机体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构建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11β/HSD1(Fabp-11β/HSD1-/-)小鼠。然后选择5周龄Fabp-11β/HSD1-/-小鼠和正常C57BL/6小鼠各5只,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小鼠模型,分别在喂食5周和6周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喂食12周后处死并称量皮下及内脏脂肪重量,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脂肪组织内脂肪空泡改变程度,取血检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尿素、肌酐等血清生化指标,同时应用Western blot与Q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中11β/HSD1表达和糖脂代谢相关转录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11β/HSD1小鼠构建成功。高脂喂养12周后两组小鼠体重、内脏脂肪湿重没有明显差异。Fabp-11β/HSD1-/-组小鼠血清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正常组,其他生化指标没有明显改变,但Fabp-11β/HSD1-/-组小鼠脂肪组织HE染色可见脂肪空泡比正常组小,且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与QRT-PCR结果显示Fabp-11β/HSD1-/-小鼠脂肪组织中11β/HSD1、PPAR-γ、C/EPB-α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在高脂饮食下脂肪组织内11β/HSD1表达的下调可减少脂肪细胞内脂滴的沉积,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小鼠 11β-羟基类固醇1 肥胖 胰岛素敏感性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