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1.10-菲罗啉-荧光桃红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有贤 何润喜 胡泳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前银-1.10-菲罗啉-曙红萃取光度法和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银已有报导,但尚未见银-1.10非罗啉-荧光桃红B胶束增溶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报导。本文用荧光桃红B做显色剂,在含动物胶(pH 5.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使银形成可溶性的红... 目前银-1.10-菲罗啉-曙红萃取光度法和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银已有报导,但尚未见银-1.10非罗啉-荧光桃红B胶束增溶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报导。本文用荧光桃红B做显色剂,在含动物胶(pH 5.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使银形成可溶性的红紫色离子缔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光度法 离子缔合物 萃取光度法 双波长光度法 曙红 动物胶 胶束增溶 菲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姚雪霞 戴存礼 +1 位作者 李晓林 刘玉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因为该方法具有取样少、简便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波长的选择、缓冲溶液的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的用量,以及还原剂的选择等... 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因为该方法具有取样少、简便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该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波长的选择、缓冲溶液的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的用量,以及还原剂的选择等都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不同的教材版本介绍的操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探讨了以上各种影响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和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化学试剂,也减少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菲罗 盐酸羟胺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静 陈燕青 +1 位作者 龚晨 黄焕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的含量,采用水作溶剂,在225 nm处测定BIT的含量.结果表明BIT在6.755×10-6~4.728×10-5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25%....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的含量,采用水作溶剂,在225 nm处测定BIT的含量.结果表明BIT在6.755×10-6~4.728×10-5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25%.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异噻唑-3- 紫外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文 张长森 +2 位作者 徐兴敏 张少辉 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研究了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稀释因子在40~500范围内,放置时间为10 min时,酚类化合物在0.005~0.0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4 7.按不同的稀释因子测定了... 研究了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稀释因子在40~500范围内,放置时间为10 min时,酚类化合物在0.005~0.0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4 7.按不同的稀释因子测定了木醋液中的酚含量,其RSD为0.38%.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4%,同时对减压蒸馏预处理进行了加标实验,其平均回收率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4-氨基安替吡 光度法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硫氰酸根用于油水井间示踪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东华 刘贤文 +1 位作者 王春生 范智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临盘采油厂1992年曾采用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SCN^-,该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mg/L,在平均井距315m的井间示踪试验中,平均单井NaSCN示踪剂注入量高达12.5t。本工作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SCN^-,将检测波长由638nm改为630nm,... 临盘采油厂1992年曾采用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SCN^-,该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mg/L,在平均井距315m的井间示踪试验中,平均单井NaSCN示踪剂注入量高达12.5t。本工作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SCN^-,将检测波长由638nm改为630nm,加入Na2C03和Na3P04掩蔽油田产出水中高价金属离子的干扰,在0-0.4mg/L浓度区间得到了线性关系良好的吸光度~浓度工作曲线,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4mg/L。在注水井P2-X532注入合450kg示踪剂的溶液100m3,在井距分别为300m和500m的采油井P2—529和P2—52连续40天检测产出水中SCN^-浓度,P2—52未显示示踪剂突破,P2—529井示踪剂产出曲线上第11天和第16天相继出峰,峰值分别为基础浓度的29.7倍和25.9倍,表明该井与注水井间有2个高渗透层,这与注水井吸水数据一致。在P2-X532井实施无机颗粒调剖后,P2—529井产油量增加而P2—52井无明显增油效果。图5表3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异烟酸-吡唑光度法 硫氰酸根 示踪剂 井间示踪检测 胜利临盘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β-葡萄糖苷酶处理结合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橡胶籽中氰化物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烨 王珂 刘石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90-296,共7页
研究经不同方法脱毒处理后的橡胶籽分别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和加入外源β-葡萄糖苷酶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氰化物含量。结果表明: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出的氰化物含量较低或不存在,而加入外源β-... 研究经不同方法脱毒处理后的橡胶籽分别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和加入外源β-葡萄糖苷酶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氰化物含量。结果表明: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出的氰化物含量较低或不存在,而加入外源β-葡萄糖苷酶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出的氰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单独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的检出值。再对加入外源β-葡萄糖苷酶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优化后得到最优条件为浸泡时间3.35 h、浸泡温度45.06℃、加酶量24.11 U/100 mL、浸泡pH 5.56。以上条件下,预测的氰化物含量为28.79μg/g,加标回收率为85.02%~92.04%,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酸-吡唑光度法 Β-葡萄糖苷酶 橡胶籽 氰苷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中微量铅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跃华 罗志文 +2 位作者 冉超 何春雷 张姣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使用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样品中的微量铅.在0.08mol/L的NaOH介质中,铅与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试剂形成黄色配合物,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479nm处,铅含量在0.04~4.8mg/kg内,符合朗伯-... 使用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样品中的微量铅.在0.08mol/L的NaOH介质中,铅与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基)卟啉试剂形成黄色配合物,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479nm处,铅含量在0.04~4.8mg/kg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可直接测得样品中的铅含量.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回收率高、操作简便、速度快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3 5-二溴-4-羟基苯基)卟 光度法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铅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莉 彭惠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7,60,共5页
以食品为对象,研究了铅与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T(DBHP)P]的配合反应,并对于溶液pH值、加热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剂用量等对配合物的生成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经试验,当8-羟基喹啉存在时,铅... 以食品为对象,研究了铅与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T(DBHP)P]的配合反应,并对于溶液pH值、加热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剂用量等对配合物的生成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经试验,当8-羟基喹啉存在时,铅在碱性条件下可与T(DBHP)P反应生成1∶2的橙黄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479 nm处有较强的吸收,当铅含量在0~12μg/mL时,测得的曲线呈线性关系,服从比尔定律,重复性较好。经分光光度计测出其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铅的含量。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采用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对环境污染小,且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样品不需要分离出干扰离子,只需加入掩蔽剂即可消除钙离子和铁离子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3-5-二溴-4-羟基苯)卟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 被引量:3
9
作者 于秀兰 张嘉月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研究了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6.8的HAc-NH4 Ac缓冲体系中,Nb(Ⅴ)与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形成橘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0 nm... 研究了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6.8的HAc-NH4 Ac缓冲体系中,Nb(Ⅴ)与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形成橘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0 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2.03×10^4 L · mol-1· cm-1;Nb(Ⅴ)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安替吡偶氮水杨基荧 铌(Ⅴ) 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4-吡啶)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松花蛋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彦莉 郝丽 +1 位作者 刘玮 何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24-7325,共2页
[目的]探讨四-(4-吡啶)卟啉与铅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准确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方法]测定和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试剂的用量等多因素对铅和四-(4-吡啶)卟啉的显色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反应的最适... [目的]探讨四-(4-吡啶)卟啉与铅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准确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方法]测定和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试剂的用量等多因素对铅和四-(4-吡啶)卟啉的显色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反应的最适合条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条件下,四-(4-吡啶)卟啉能与铅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稳定的配合物,配位比为1∶1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4 nm,当铅含量在0~0.8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将其用于松花蛋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结论]在反应的最适合条件下建立的新型测定松花蛋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安全、结果比较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蛋 -(4-吡啶)卟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氰酸钾-邻菲啰啉-吐温-20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的铁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吐温-20存在下,于硝酸介质中,铁(Ⅲ)与硫氰酸钾和邻菲啉的显色反应房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6×10~4L·mol-1·cm-1,铁(Ⅲ)含量在0~50μg范... 本文研究了在吐温-20存在下,于硝酸介质中,铁(Ⅲ)与硫氰酸钾和邻菲啉的显色反应房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6×10~4L·mol-1·cm-1,铁(Ⅲ)含量在0~50μg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不经分离和掩蔽,直接用于植物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硫氰酸钾 菲罗 植物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分光光度法检测蜂胶中的铅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会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9-384,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铅与非水溶性试剂meso-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的显色反应。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温度、酸碱度、辅助络合剂的添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络合物的生成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进行的最适条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测定蜂胶... 本实验研究了铅与非水溶性试剂meso-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的显色反应。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温度、酸碱度、辅助络合剂的添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络合物的生成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进行的最适条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测定蜂胶原料中铅污染程度的分析方法。实验发现,用邻二氮菲、酒石酸钾钠溶液作联合遮蔽剂,在盐酸羟胺存在的条件下,meso-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能与铅生成淡黄色络合物,该反应需在50℃水浴中加热20min即可生成完全。实验测得,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73nm处,络合比为1:1,且当铅含量在0~10μg/ml范围内时,测得的标准工作曲线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865,服从比尔定律。本实验通过传统的干法灰化法消化样品,以达到富集铅离子的目的,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将其用于食品中痕量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4-硝基苯基)卟(TNPP)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分光光度法测定锆(Zr)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秀兰 张嘉月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研究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与锆(Zr)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锆(Zr)的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0的HCl-KCl缓冲溶液中,Zr(Ⅳ)与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形成浅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 研究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与锆(Zr)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锆(Zr)的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0的HCl-KCl缓冲溶液中,Zr(Ⅳ)与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形成浅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6×104 L·mol^(-1)·cm^(-1),Zr(Ⅳ)质量浓度在0~1.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安替吡偶氮)水杨醛 锆(Ⅳ) 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EDTA溶液中Fe^3+的改进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朋兵 林兴 +2 位作者 李祥 黄勇 潘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5,共4页
为提高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EDTA溶液中的Fe^(3+)离子准确性,通过提前加入显色剂以及水浴加热代替电炉加热等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含有EDTA溶液中铁离子回收率基本为100%,该改进方法操作简便且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EDTA/Fe摩... 为提高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EDTA溶液中的Fe^(3+)离子准确性,通过提前加入显色剂以及水浴加热代替电炉加热等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含有EDTA溶液中铁离子回收率基本为100%,该改进方法操作简便且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EDTA/Fe摩尔比对测定影响很大,当两者比例<1.5时,改进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出铁离子含量,铁离子回收率基本在99%以上;两者比例>2时,铁离子回收率低于95%,且呈下降趋势。因此对于高摩尔比的溶液应延长显色时间或考虑采用掩蔽剂,减少过量EDTA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罗光度法 EDTA 试剂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氰化物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河 王亚平 +2 位作者 代阿芳 许春雪 袁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4,共7页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氰化物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样品制备、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仪器测量过程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采用x、y双误差回归方式对...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氰化物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样品制备、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仪器测量过程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采用x、y双误差回归方式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通过分析得知,样品中氰化物浓度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异烟酸-吡唑光度法 地下水 氰化物 双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4-氯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Ⅱ) 被引量:3
16
作者 单驰 李敏智 +2 位作者 朱敏 朱卫华 欧忠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研究了四(4-氯苯基)卟啉与微量铅(Ⅱ)的显色反应,探讨了显色剂、硼砂-氢氧化钠,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配合物的生成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及Tween-80微乳液中,铅(Ⅱ)与四(4-氯... 研究了四(4-氯苯基)卟啉与微量铅(Ⅱ)的显色反应,探讨了显色剂、硼砂-氢氧化钠,表面活性剂Tween-80等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配合物的生成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及Tween-80微乳液中,铅(Ⅱ)与四(4-氯苯基)卟啉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466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L.mol-1.cm-1,铅(Ⅱ)浓度在16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铅的测定,获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4-氯苯基)卟 光度法 铅(11)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虾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平 钟耀广 万金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60,共5页
研究了溴代卟啉试剂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虾中铅的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的用量、氢氧化钠及增敏剂的用量、温度、时间等5个因素对生成配合物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进行... 研究了溴代卟啉试剂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虾中铅的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的用量、氢氧化钠及增敏剂的用量、温度、时间等5个因素对生成配合物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进行的最佳条件,建立起一种的测定虾中铅含量的方法。在本实验条件下,所得的最佳参数为:0.3mol/LNaOH的用量为0.40mL,沸水浴加热时间为3min。实验测得,生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79nm处,铅含量在0.1—1.0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9237+0.0115(R=0.9995),表观摩尔系数为1.528×10^8L(mol·cm)。本实验采用传统的干法灰化法消化样品,沉淀法富集铅离子,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用于虾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3 5-二溴-4-羟基苯)卟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三价铁和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V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海杰 姚文秋 +2 位作者 刘秀华 聂龙 殷文萍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1期36-38,共3页
提出一个利用Vc的还原作用将Fe3+定量还原为Fe2+,从而测定果蔬中Vc含量的新分光光度法,所产生的Fe2+与邻菲罗啉络合成血红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Vc含量成正比,在波长514mm处比色定量。
关键词 菲罗 光度法 维生素C 水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浆料中的铁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勇 王振英 +1 位作者 谈钱戬 徐启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0,共4页
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浆料中的铁含量。对测定过程中的取样、钛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等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测定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反映、控制产品中的... 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浆料中的铁含量。对测定过程中的取样、钛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等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测定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反映、控制产品中的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罗 光度法 测定 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畜禽肉中的铁元素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85-88,共4页
为快速检测畜禽肉中的铁元素提供方法参考,应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不同种类畜禽肉及肝脏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最佳测定波长510 nm,显色剂邻菲罗啉用量1.00 mL,显色反应时间15 min,HAc-... 为快速检测畜禽肉中的铁元素提供方法参考,应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不同种类畜禽肉及肝脏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最佳测定波长510 nm,显色剂邻菲罗啉用量1.00 mL,显色反应时间15 min,HAc-NaAc缓冲溶液pH为5.00,10%盐酸羟胺溶液用量1.00 mL;该方法检测6种不同种类畜禽肉中铁元素含量在13.46~477.93 mg/kg,畜禽肝脏中的铁含量远高于其肉类。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畜禽肉中铁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肝脏 菲罗光度法 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