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敬华 张静 +1 位作者 庄惠生 陈国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5,19,共4页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PSACR)在pH6.0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在372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43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DNA的加入,可以使体系荧光在峰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猝灭。其猝灭比值与小牛胸腺DNA的质量浓度在0....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PSACR)在pH6.0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在372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43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DNA的加入,可以使体系荧光在峰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猝灭。其猝灭比值与小牛胸腺DNA的质量浓度在0.1—3.0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040mg/L。并用光谱法探讨了PSACR与DNA之间的作用机理,推测二者之间通过嵌插作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 小牛胸腺DNA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3,4,6,7,9,10-6H-3,3,6,6-四甲基-9-对氟苯基-10-N-对甲基苯基吖啶-1,8-二酮
2
作者 王绮 沈霞 +1 位作者 蒋海珍 赵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通过比较各种分析柱的分离效果 ,建立了用 Nucleosil C18柱为固定相 ,2 5 4 nm紫外检测 ,分析 3,4 ,6 ,7,9,10 - 6 H- 3,3,6 ,6 -四甲基 - 9-对氟苯基 - 10 - N-对甲基苯基吖啶 - 1,8-二酮的液相色谱方法 ,并对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 H值... 通过比较各种分析柱的分离效果 ,建立了用 Nucleosil C18柱为固定相 ,2 5 4 nm紫外检测 ,分析 3,4 ,6 ,7,9,10 - 6 H- 3,3,6 ,6 -四甲基 - 9-对氟苯基 - 10 - N-对甲基苯基吖啶 - 1,8-二酮的液相色谱方法 ,并对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 H值进行了优化 ,确定用甲醇∶ 0 .0 0 1mol/L磷酸 (75∶ 2 5 v/v p H=3.2 0 )作流动相为最佳条件 .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 4 .99ng,方法的重复性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4 .2 % ,分析时间为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6 7 9 10-六氢-3 3 6 6-四甲-9-对氟苯基-10-N-对甲苯基吖啶-1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分析 含量测定 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的合成
3
作者 韩秀英 阎一新 +2 位作者 阎继红 黄华 李笃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42-44,共3页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胺 )∶n(多聚甲醛 ) =11∶30 ,在 5 0℃通入HCl气体 ,反应 6h ,得到 2 甲基 4 氯甲基苯胺 (Ⅰ ) ,产率 78%。中间产物Ⅰ与尿素溶于浓盐酸 ,在 96℃反应 2h ,得到淡黄绿色反应液 (Ⅱ ) ,再将对 氨基苯磺酸直接加入Ⅱ中 ,在 12 0℃反应 3h ,得淡黄色晶体 (Ⅲ ) ,产率 2 5 %。然后将Ⅲ用少量盐酸溶解 ,在 6 0℃滴加质量分数为 30 %的三甲胺水溶液 ,当 pH =6时 ,再升温 70℃ ,反应 2h ,得到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脲亚甲基 ) 三甲基 ]氯化铵 (Ⅳ ) ,产率 92 %。中间产物Ⅳ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AS)以n(Ⅳ )∶n(LAS) =1∶1的量比溶于水中 ,在 96℃反应 1h ,得到最终产物 (Ⅴ ) ,产率 90 %。用w(Ⅴ ) =0 0 2 %的水溶液喷施小麦 1次 ,使小麦增产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3--苯基脲亚甲)-三甲]十二烷磺酸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剂 邻甲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的合成及其测定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巍然 李映晖 +2 位作者 岑怡红 洪涛 曹秋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3,共5页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冲体系(pH 8.0)中,BTSPQT与Cu2+在室温下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59±0.40)×109,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基于此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25~0.40 mg/L,且浓度在2.5 mg/L以下的常见离子均不干扰0.40 mg/L Cu2+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面粉和茶叶中铜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8-(5-磺酸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 铜(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Ⅲ)-1-苯基-3-甲基-4-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蕊 李锦州 俞志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4-噻吩甲酰-吡唑啉-5 配合物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5-苯基2-呋喃环的3(2H)哒嗪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I)(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紫宁 梁志彬 +2 位作者 田芳 刘诗胤 闫晓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8,共7页
为探索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经取代苯基呋喃甲酰氯与5-肼基-3(2H)哒嗪酮反应,得到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呋喃环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 为探索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经取代苯基呋喃甲酰氯与5-肼基-3(2H)哒嗪酮反应,得到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呋喃环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但杀虫活性较弱。其中化合物3k在50 mg/L时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6.29%±1.51%,与对照药剂腐霉利相当。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杀菌活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苯基2-呋喃 5--3(2H)哒嗪 酰肼 合成 杀虫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甲酰基-5-吡唑啉酮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唐霞 +1 位作者 王小玉 程时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cell parameters a=0.938 7(4) nm, b=1.124 4(5) nm, c=1.222 3(5) nm, α=99.538(7)°, β=104.049(8)°, γ=113.806(6)°, and Z=2, V=1.093 3(8) nm3. Cu(Ⅱ)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ligands, and one methanol molecule giving a coordination number of five,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around Cu(Ⅱ) 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square pyramid. Two complex units link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dimer. Meanwhile, a staircase-like layer structure was built up by offset face-to-face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4-甲酰-5-吡唑啉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5,6-二苯基-4-对甲苯基-3,4-二氢嘧啶-2-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杏丽 陈天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3-995,共3页
文章以二苯乙酮、对甲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5,6-二苯基-4-对甲苯基-3,4-二氢嘧啶-2-酮。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如下:二苯乙酮、对甲基苯甲醛、尿素的摩尔比为1∶1.15∶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 文章以二苯乙酮、对甲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5,6-二苯基-4-对甲苯基-3,4-二氢嘧啶-2-酮。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如下:二苯乙酮、对甲基苯甲醛、尿素的摩尔比为1∶1.15∶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0h,催化剂选用NaOC2H5,其用量为0.001mol,在该工艺条件下,产物的收率达到了96%。采用FT-IR和1 HNMR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苯基-4-对甲苯基-3 4-二氢嘧啶-2- 二苯乙 对甲苯甲醛 尿素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氯-5-环戊氧基-2-氟苯基)-4-亚胺基-5-异丙叉基恶唑烷-2-酮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宇涵 苗蔚荣 +2 位作者 程侣柏 王大翔 柏再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通过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与 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发生加成环化反应制得除草剂 3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苯基 ) 4 亚胺基 5 异丙叉基恶唑烷 2 酮。反应分两阶段进行 ,首先在冰水浴中向 2 羟基 3 甲基 3 ... 通过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与 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发生加成环化反应制得除草剂 3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苯基 ) 4 亚胺基 5 异丙叉基恶唑烷 2 酮。反应分两阶段进行 ,首先在冰水浴中向 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中滴加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甲苯溶液 ,然后升至室温反应 4h。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三乙胺作催化剂 ,n(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 )∶n(2 羟基 3 甲基 3 丁烯腈 ) =1 0∶1 2 ,加料方式为滴加 4 氯 5 环戊氧基 2 氟异氰酸苯酯甲苯溶液 ,第二阶段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优化以后 ,产品收率可由 39%提高到 5 6 %。产品结构用CIMS、1HNMR进行了确定。分离了其中一个副产物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5-环戊氧-2-苯基)-4-亚胺-5-异丙叉 唑烷-2- 加成环化 除草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脑磺酸催化的2,2-二(1H-吲哚-3-基)-2H-苊-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庆宝 党海波 +1 位作者 沈田华 林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BIAs)是一系列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采用苊醌和取代吲哚为原料,合成2,2-二(1H-吲哚-3-基)-2H-苊-1-酮类化合物,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索研究,得到了合成该类化合物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10%的樟脑磺酸(CSA)为... 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BIAs)是一系列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采用苊醌和取代吲哚为原料,合成2,2-二(1H-吲哚-3-基)-2H-苊-1-酮类化合物,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索研究,得到了合成该类化合物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10%的樟脑磺酸(CSA)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反应30min左右,产物收率达到93%以上.产物均经过1 H NMR,13 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1H-吲哚-3-)-2H--1- 萘醌 吲哚 樟脑磺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甲氧基-3-磺酸钠基苯基)卟啉测定Pb(Ⅱ)的实际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涛 韩士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06-208,221,共4页
研究了meso-四(4-甲氧基-3-磺酸钠基苯基)卟啉与铅的显色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完成络合,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O~1.1μg/mL,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该方法首次测定实际样品(松花蛋、... 研究了meso-四(4-甲氧基-3-磺酸钠基苯基)卟啉与铅的显色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完成络合,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O~1.1μg/mL,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该方法首次测定实际样品(松花蛋、头发、茶叶、白酒、树叶、河水、工业废水、大米、食品包装袋、罐头盒、韭菜)中痕量铅的质量浓度,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4-甲氧-3-磺酸苯基)卟啉 显色反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环硫-1-(2-呋喃基)-3-苯基-1-酮的合成
12
作者 郭睿 冯文佩 +3 位作者 霍文生 李秀环 刘雪艳 高弯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1-648,共8页
以1-(2-呋喃基)-3-苯基-2-丙烯-1-酮(FPPO)、过氧化氢、硫脲为原料,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合成2,3-环硫-1-(2-呋喃基)-3-苯基-1-酮(TFPO)。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时间、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TFPO产率的影响,进... 以1-(2-呋喃基)-3-苯基-2-丙烯-1-酮(FPPO)、过氧化氢、硫脲为原料,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合成2,3-环硫-1-(2-呋喃基)-3-苯基-1-酮(TFPO)。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时间、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TFPO产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法对合成TFPO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合成TFPO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环氧化温度为5℃,硫化时间为2 h,硫化温度为35℃,n(硫脲)∶n(FPPO)=1∶1,催化剂用量为15.5%(以FPPO物质的量为基准计算得到,下同)。在该条件下,TFPO产率为85.8%。采用FTIR、1HNMR和13CNMR确认了TFPO的结构,应用TGA、UV测试了TFPO的性能。TGA测试结果显示,TFPO的耐热温度为160℃,展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紫外测试结果表明,TFPO的透光率可达90%以上,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环硫-1-(2-呋喃)-3-苯基-1- 一锅法 优化 热稳定性 透光性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苯基-丙烯酰胺基)-乙磺酸的合成与表征
13
作者 仲伶俐 代斌 +2 位作者 顾承志 张洁 阳贤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44-346,共3页
本实验先通过Perkin反应由苯甲醛和乙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下合成肉桂酸,经SOCl2氯化后得到肉桂酰氯,进而与牛磺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肉桂酰胺2-(3-苯基-丙烯酰胺基)-乙磺酸,为下一步设计和合成抗高血压药物新型ACEI(血管紧张... 本实验先通过Perkin反应由苯甲醛和乙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下合成肉桂酸,经SOCl2氯化后得到肉桂酰氯,进而与牛磺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肉桂酰胺2-(3-苯基-丙烯酰胺基)-乙磺酸,为下一步设计和合成抗高血压药物新型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提供中间体。产物结构由IR和1H 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磺酸 2-(3-苯基-丙烯酰胺)-磺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苯基-4-(1,2,4-三唑-1-基)-3-丁烯-2-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4
作者 黄龙祥 吕春绪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4 -苯基 - 4 - (1,2 ,4 -三唑 - 1-基 ) - 3-丁烯 - 2 -酮可由 3-溴 - 4 -氯 - 4 -苯基 - 2 -丁酮在碱性条件下与 1,2 ,4 -三唑反应以 71.4 %的产率制得。其反应机理由实验和质谱证明是一个先消除氯化氢的三步反应过程。制备出了其衍生... 4 -苯基 - 4 - (1,2 ,4 -三唑 - 1-基 ) - 3-丁烯 - 2 -酮可由 3-溴 - 4 -氯 - 4 -苯基 - 2 -丁酮在碱性条件下与 1,2 ,4 -三唑反应以 71.4 %的产率制得。其反应机理由实验和质谱证明是一个先消除氯化氢的三步反应过程。制备出了其衍生物 4 -苯基 - 4 - (1,2 ,4 -三唑 - 1-基 ) - 3-丁烯 - 2 -醇和 4 -苯基 - 4 -(1,2 ,4 -三唑 - 1-基 ) - 2 -甲氧基 - 3-丁烯。测试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4-(1 2 4-三唑-1-)-3-丁烯-2- 合成 杀菌活性 杀菌剂 唑类化合物 取代唑类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的合成
15
作者 戴秋红 刘明国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3-甲酸乙酯 3-苯基-2-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并[2 3-d]嘧啶-4- 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 5]噻吩并[2 3-d]嘧啶-4-七乙酰乳糖硫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促进3-(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4,5,6-三甲氧基-2-甲基苯基苄基醚的合成
16
作者 王威燕 杨运泉 +3 位作者 童刚生 周恩深 刘文英 匡志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20-1224,共5页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Ⅰ)为原料,经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了6-甲基-2,3,4-三甲氧基苯甲醛(Ⅱ),收率94.1,Ⅱ经过Dakin反应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酚(Ⅲ),收率96.2,用溴化苄对Ⅲ进行酚羟基保护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苄...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Ⅰ)为原料,经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了6-甲基-2,3,4-三甲氧基苯甲醛(Ⅱ),收率94.1,Ⅱ经过Dakin反应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酚(Ⅲ),收率96.2,用溴化苄对Ⅲ进行酚羟基保护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苄基醚(Ⅳ),收率95.0,Ⅳ在有机碱作用下发生溴代反应,得到6-甲基-5-溴-2,3,4-三甲氧基苯基苄基醚(Ⅴ),收率92.2,Ⅴ在超声波作用下制成格氏试剂(Ⅵ),再与4-溴-2-甲基-1-苯磺酰基-2-丁烯发生格氏偶联反应得到辅酶Q10的关键中间体3-(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4,5,6-三甲氧基-2-甲基苯基苄基醚(Ⅶ),收率72.0,五步反应总收率为57.1,产物经FTIR和1H NMR确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格氏反应 3-(4-苯磺酰-3--2-丁烯)-4 5 6-三甲氧-2-苯基 超声波 医药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1,2,4-三唑-3-硫酮类糖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宏韫 刘金彪 +4 位作者 卢俊瑞 应明 杨旭云 杨树勋 马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3,共8页
在KOH/丙酮体系中,以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胺基-1,2,4-三唑-3-硫酮为原料,与溴-α-D-四乙酰葡萄糖进行Kenigs-Knorr反应合成了10个新颖的化合物——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基/胺基-3-S-(2',3',4',6'-四-O-乙酰基-... 在KOH/丙酮体系中,以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胺基-1,2,4-三唑-3-硫酮为原料,与溴-α-D-四乙酰葡萄糖进行Kenigs-Knorr反应合成了10个新颖的化合物——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基/胺基-3-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2a^2e,5a^5e);并在二氯甲烷/甲醇/甲醇钠混合体系中水解脱除乙酰基,得到10个新颖的化合物——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3a^3e)及5-甲基-4-N-取代苯基胺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6a^6e).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球菌普遍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3d和3e对4种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相对较低,表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N-取代苯基亚胺/胺-1 2 4-三唑-3- S-β-D-糖苷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酮衍生物作为增强型荧光信号探针用于8-羟基喹啉铜的检测
18
作者 江信健 陈枝华 +6 位作者 王友强 陈则通 郑荔 李小岗 范婷婷 张静 谢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04-10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8-羟基喹啉铜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合成的吖啶酮衍生物10-甲基-3-硝基一吖啶酮(MAT)作为增强型荧光信号探针,建立8-羟基喹啉铜的测定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荧光增强值与8-羟基喹啉铜的浓度在5×10^-9-5&#...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8-羟基喹啉铜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合成的吖啶酮衍生物10-甲基-3-硝基一吖啶酮(MAT)作为增强型荧光信号探针,建立8-羟基喹啉铜的测定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荧光增强值与8-羟基喹啉铜的浓度在5×10^-9-5×10^-5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10^-10mol/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实际样品中8-羟基喹啉铜含量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喹啉铜 10--3--吖啶 荧光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
19
作者 马歆 王高飞 +2 位作者 张莹 程利平 王莉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50-3756,共7页
喹吖啶酮作为颜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合成过程的闭环反应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DATA)为原料,在酸促进下进行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促进剂、投料比、加热温度和反应... 喹吖啶酮作为颜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合成过程的闭环反应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DATA)为原料,在酸促进下进行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促进剂、投料比、加热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促进剂,在投料比m(DATA)∶m(DBSA)=1∶4.3、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产物喹吖啶酮收率为92%。由极差R可知,影响喹吖啶酮产率的因素从主到次:酸的种类>温度>时间>投料比。利用1H NMR、FTIR和UV-vis,对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经SEM和TG-DSC热重分析表明产物的形貌规则,热稳定性良好;溶剂处理后,喹吖啶酮经过XRD检测分析为稳定的β-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 2 5-双(苯胺)对苯二甲酸 十二烷磺酸 闭环反应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3-羰基反应的行为
20
作者 张蓓娜 陈瑛 +1 位作者 郑筠青 夏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 目的 寻找保护ADD 3 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 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 在对ADD 3 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 ,以 17 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 /PTS和三苯甲基锂 /醋酐反应 ,分别得到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4 甲基 1 乙酰氧基 雌甾 1,3,5 (10 ) 三烯和 17 环状次乙二氧基 7 羟基 雄甾 1,4 二烯 3 酮 ,用波谱数据推测了它们的结构 ,并对后者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结论 本实验研究的常用羰基保护试剂无法有效保护ADD 3 羰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1 4-二烯-3-的反应 17-环状次乙二氧ADD 17-环状次乙二氧-4--1-乙酰氧-雌甾-1 3 5(10)-三烯 17-环状次乙二氧-7--雄甾-1 4-二烯-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