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E,E-8,10-十二碳二烯-1-醇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涛 郝双红 +1 位作者 田暄 张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利用Schlosser Wittig反应,以ω 溴代辛醇三苯基瞵和 2E 丁烯醛为原料,制备苹果蠹蛾性信息素E,E 8, 10 十二碳二烯 1 醇,反应所得产物反式选择性高,其中E,E 异构体的含量达 98%。
关键词 E E-8 10-十二碳二烯-1-醇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 立体选择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分析/质谱法识别十四碳共轭二烯-1-醇双键位置异构体的研究
2
作者 王贵杰 王启标 +1 位作者 袁谷 何美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mass spectra of any two isomers (n and m) are represented by a similarity index [SI(n, m)]. The similarity index is calculated using a novel formula: SI(n, m) ={min[R(n, i), R(m, i)] / max[R(n,...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mass spectra of any two isomers (n and m) are represented by a similarity index [SI(n, m)]. The similarity index is calculated using a novel formula: SI(n, m) ={min[R(n, i), R(m, i)] / max[R(n, j), R(m, i)]} 100 Where R(n, j) and R(m, j) are The intensity ratio of a fragment pair (j); j is an ordinal number which is arbitrarily assigned to a selected pair of fragments. The value of similarity index ranges from 0 to 100, when n = m, The SI(n, m) = 100. Similarity indices of mass spectra of isomeric tetradecadien-1-ol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in.-max." Fuzzy similarity analysis.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method was confirmed by The testing with mass spectra of ten isomers of tetradecadien-1-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共轭-1- 双键位置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亚铁/亚碘酰苯催化3-(1′,3′-二氧戊环)-5(10),9(11)-雌甾二烯-17-α-(1-丙炔)-17-β-醇的选择环氧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占先 薛勇 高欣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The 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3,3-(1,2-ethanediyl-bisoxy)-5(10),9(11)-estradiene-17-α-(1-propynyl)-17-β-ol with Fe(Ⅱ)Pc/PhIO was investigated at 25 ℃?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a molar ratio of Fe(Ⅱ)Pc∶compound... The 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3,3-(1,2-ethanediyl-bisoxy)-5(10),9(11)-estradiene-17-α-(1-propynyl)-17-β-ol with Fe(Ⅱ)Pc/PhIO was investigated at 25 ℃?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a molar ratio of Fe(Ⅱ)Pc∶compound(I)∶PhIO at 6.25∶50∶120, the conversion reaches 100%. The overall yield of the products 5α, 10α-epoxide(2) and 5β, 10β-epoxide(3)is 60%, and the molar ratio of 2 to 3 is {8.39∶}1. The product 5α, 10α-epoxide is identified by melting point and H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 3 -氧戊环)-5(10) 9(11)-雌甾-17-α-(1-丙炔)-17-β- 酞菁亚铁 亚碘酰苯 环氧化 催化剂
原文传递
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的结构
4
作者 曾志 符雄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172-174,共3页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1的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得以确证.1的结构为(3Z,5E,9E,1R*,7R*,12aR*)-1-异丙基-6,10,12a-三甲基-1,2,4,7,8,11,12...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1的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得以确证.1的结构为(3Z,5E,9E,1R*,7R*,12aR*)-1-异丙基-6,10,12a-三甲基-1,2,4,7,8,11,12,12a-八氢环戊-环r一碳烯-7-醇.它是从采自我国南海的软珊瑚ClavulariainflataScheuk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3Z 5E 9E 1R* 7R* 12aR*)-1-异丙基-6 10 12a-三甲基-1 2 4 7 8 11 12 12a-八氢环戊-环十一-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56,59,共4页
以甲基二氯硅烷与1-十二碳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甲基十二烷基二氯硅烷,并以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了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对加成反应及原料配比、温度、填料大小等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各种影响。确立了最佳的... 以甲基二氯硅烷与1-十二碳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甲基十二烷基二氯硅烷,并以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了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对加成反应及原料配比、温度、填料大小等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各种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十二烷基氯硅烷 甲基十二烷基甲氧基硅烷 硅氢化反应 -液相反应法 铂催化剂 合成研究 硅烷偶联剂 长链烷基 甲基氯硅烷 1-十二 甲氧基硅烷 十二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优斑螟性信息素化学合成及雄蛾数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涛 刘志韬 +3 位作者 孙朝辉 陈晓阳 温秀军 刘翠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香梨优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控和监测香梨优斑螟,可为香梨生产提供科学的绿色防控依据。本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香梨优斑螟性信息素活性组分:顺,反-9,12-十四碳二烯-1-醇(Z9E12-14∶OH),并... 香梨优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控和监测香梨优斑螟,可为香梨生产提供科学的绿色防控依据。本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香梨优斑螟性信息素活性组分:顺,反-9,12-十四碳二烯-1-醇(Z9E12-14∶OH),并利用标准化合物研究了香梨优斑螟雄蛾的野外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香梨优斑螟性信息素活性组分对雄蛾有较好的引诱活性,诱蛾高峰十分明显,此虫在阿克苏地区包括越冬代在内一年发生3代,分别是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因此,该性引诱剂可为香梨优斑螟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优斑螟 -9 12-十四-1- 化学合成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松实小卷蛾的诱捕试验
7
作者 闫争亮 刘云彩 +3 位作者 胡光辉 陈勇 冯志伟 孟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2008年7月至8月,以顺-7-十二碳烯-1-醇和反-9-十二碳烯-1-醇为引诱剂,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球果害虫松实小卷蛾的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松实小卷蛾的雄蛾有显著的引诱... 在2008年7月至8月,以顺-7-十二碳烯-1-醇和反-9-十二碳烯-1-醇为引诱剂,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球果害虫松实小卷蛾的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松实小卷蛾的雄蛾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可依据含有这2种化合物的诱芯的诱捕器连续捕获松实小卷蛾雄蛾数量变化的态势对松实小卷蛾害虫的虫情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实小卷蛾 -7-十二-1- -9-十二-1-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全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福 袁中伟 +6 位作者 孔祥波 张苏芳 张真 国志峰 李振林 宋艳辉 周益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目前,我国有6种松毛虫对松林危害严重,包括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松毛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暴发成灾时针叶被全部吃光,严重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其成片死亡;松毛虫危害导致树势衰弱后... 目前,我国有6种松毛虫对松林危害严重,包括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松毛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暴发成灾时针叶被全部吃光,严重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其成片死亡;松毛虫危害导致树势衰弱后还容易引起蛀干害虫入侵,造成松树进一步大面积死亡,寻找有效的种群监测手段是对松毛虫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具有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是松毛虫类害虫综合治理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性信息素引诱剂不仅可以用于松毛虫成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的监测,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干扰其交配控制其种群数量和猖獗发生。目前,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主要包括,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两大类。其前体化合物分别为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主要有3种不同的合成路线:1)Wittig反应,即膦盐与醛的反应;2)碘代烯的偶联反应,即E型碘代烯烃与不饱和烃偶联反应;3)其他类型反应,即包括烯烃与炔烃类化合物的反马氏加成、乙基烯基炔基硼烷重排以及有机金属试剂偶联等反应。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1)Wittig反应,即α,β-不饱和醛与膦盐反应;2)E型碘代烯醇与炔烃偶联反应。当前,松毛虫性信息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合成方法进一步设计、优化成为亟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属 性信息素 -5 7-十二-1- -5 7-十二-1-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