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硅中铁 被引量:5
1
作者 安中庆 范兴祥 +3 位作者 阮淑呈 方海燕 赵德平 刘英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9年第6期49-53,共5页
研究了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酸度条件、混合显色溶液用量以及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硅中铁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pH=4~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铁质量浓度在0.50~5.0μg/mL范围内吸光度线... 研究了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酸度条件、混合显色溶液用量以及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硅中铁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pH=4~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铁质量浓度在0.50~5.0μg/mL范围内吸光度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140 x+0.0003,R^2=0.9999。试液中其他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按照实验方法测定2个金属硅样品中铁的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测定值均基本一致,于6个不同实验室应用实验方法测定样品和标准样品中铁的结果均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0.053%~0.77%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22)为1.3%~2.5%。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经济实用等优点,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硅 1 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氮菲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状食品中铁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 向清祥 +3 位作者 杨孝容 庾童海 陈婷婷 宋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02,共6页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 基于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邻二氮菲与Fe^(2+)形成的络合物使邻二氮菲荧光强度减弱的原理,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00 g样品,加入8.00 mL硝酸和5.00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过夜后加热至近干,加入5.00 mL硝酸和5.00 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近干,加入2.50 mL 1.0 mol·L^(−1)硝酸溶液溶解,用水定容至25 mL。取一定体积上述溶液(蛋白质粉固态饮料样品取1.00 mL、婴儿配方奶粉样品取1.50 mL和面粉样品取2.00 mL),加入1.00 mL 50.0 g·L^(−1)盐酸羟胺溶液,静置2 min,加入4.00 mL 5.00×10^(-4)mol·L^(−1)邻二氮菲工作溶液,混匀后加入2.50 mL1.0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pH 8.5),用水定容至25 mL,静置10 min后在激发波长323 nm下,测量体系在363 nm处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Fe^(3+)质量浓度在1.3440 mg·L^(−1)以内与邻二氮菲的荧光强度下降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9 mg·L^(−1)。方法用于粉状食品中铁含量的测定,本底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7%~7.6%;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6%~99.9%,测定值的RSD(n=5)为1.5%~4.1%。经F检验和t检验分析,本方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本方法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总铁方法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晋洁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76-77,共2页
通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对水体中总铁进行测定,进行了对比。通过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配制值对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值绝对误差为0.01mg/L,相对误差为2.0%,最低检测限为0.006 mg/L;二氮杂菲分光... 通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对水体中总铁进行测定,进行了对比。通过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配制值对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值绝对误差为0.01mg/L,相对误差为2.0%,最低检测限为0.006 mg/L;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值绝对误差为0.02mg/L,相对误差为4.0%,最低检测限为0.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光度法 总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邻二氮杂菲阻抑光度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氯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兴德 向晓明 张小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在醋酸介质中,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对Fe(Ⅱ)-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以Fe(Ⅱ)-邻二氮杂菲显色体系测定有效氯的方法。实验测得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有效氯质量浓度在0.13~2.8μg·m L^(-1)范围呈现良... 在醋酸介质中,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对Fe(Ⅱ)-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以Fe(Ⅱ)-邻二氮杂菲显色体系测定有效氯的方法。实验测得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有效氯质量浓度在0.13~2.8μg·m L^(-1)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384+0.3124ρ(μg·m L^(-1)),相关系数R=0.9969,摩尔吸光系ε=1.10×10~4L·mol-1·cm-1,检出限为0.10μg·m L^(-1)。方法用于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氯 Fe(Ⅱ)-体系 阻抑作用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显色剂协同效应分光光度法研究银-1.10邻二氮菲-溴酚蓝-亚甲蓝体系测定银(Ⅰ)
5
作者 刘保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溴酚蓝(BPB)与亚甲蓝(MB)所形成的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测定银的方法。用酸将1.2-二氯乙烷中的Ag(phen)_2(BPB)解析后,向其中加入与溴酚蓝颜色相近的亚甲蓝,利用1.2-二氯乙烷中溴酚蓝、... 本文研究了利用溴酚蓝(BPB)与亚甲蓝(MB)所形成的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测定银的方法。用酸将1.2-二氯乙烷中的Ag(phen)_2(BPB)解析后,向其中加入与溴酚蓝颜色相近的亚甲蓝,利用1.2-二氯乙烷中溴酚蓝、亚甲蓝的染料离子对提高了测定银的灵敏度,其摩尔吸光系数ε=1.13×10 ̄5L/mol/cm,银量在0~6×10 ̄(-6)mol/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定影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溴酚蓝 亚甲蓝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方法的改进试验
6
作者 施洁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进行了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改进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光度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中氨基比林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铭芳 王慧琴 +1 位作者 李淑芳 梅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76-977,862,共3页
基于氨基比林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可将Fe3+还原为Fe2+,邻二氮菲能与所生成的Fe2+显色生成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10nm处。借助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了片剂中的氨基比林含量,结果满意。
关键词 氨基比林 Fe(Ⅱ)-络合物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固相表面酰肼活化基团
8
作者 周雷激 任志敏 赵征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6,共3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固相表面酰肼基团含量的方法。运用Fe(Ⅲ)-邻二氮菲显色体系,通过固相表面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酰肼基团将Fe(Ⅲ)还原为Fe(Ⅱ),生成的Fe(Ⅱ)可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桔红色络合物,从而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体系吸光度来表征... 建立了一种测定固相表面酰肼基团含量的方法。运用Fe(Ⅲ)-邻二氮菲显色体系,通过固相表面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酰肼基团将Fe(Ⅲ)还原为Fe(Ⅱ),生成的Fe(Ⅱ)可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桔红色络合物,从而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体系吸光度来表征固相表面酰肼基团的含量。该方法在0~0.02μmol/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75,检出限为5.4×10-4μmol/mL。用该方法测出微珠固相表面酰肼基团的活化效率为72%。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固相载体表面酰肼基团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珠 酰肼 活化效率 Fe(Ⅲ)-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氮菲测定铁含量实验的扩充与改进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文璟 刘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206,共4页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该实验中仍存在使用的大型仪器单一,数据处理方法和部分量器陈旧、落伍等问题。为了解决学生对使用仪器种类增加的需求与实验学时减少的突出矛盾,将该实验进...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该实验中仍存在使用的大型仪器单一,数据处理方法和部分量器陈旧、落伍等问题。为了解决学生对使用仪器种类增加的需求与实验学时减少的突出矛盾,将该实验进行了内容扩充及方法改进。增设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含量测定和样品前处理的实验环节,同时适当降低实验操作的繁琐度,使用现代计量器具,提高实验效率,突出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目标。此外,运用Origin软件辅助分析实验数据。改进后的实验增加和更新了对学生的操作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样品分析的完整过程,极大地拓展了邻二氮菲测定铁含量实验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光度法 原子吸收谱法 样品前处理 ORIGI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石的不同煎出液中Fe^(2+)、Fe^(3+)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莲薇 熊南燕 +1 位作者 李树鱼 肖红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8,44,共4页
目的:建立赭石的水煎液和醋煎液中Fe2+、Fe3+含量分别测定的方法。方法:在pH值为3~5之间,波长为396 nm,以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含量;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Fe2+的含量;再由2个浓度之差求得Fe3+的含量。结果:赭... 目的:建立赭石的水煎液和醋煎液中Fe2+、Fe3+含量分别测定的方法。方法:在pH值为3~5之间,波长为396 nm,以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含量;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Fe2+的含量;再由2个浓度之差求得Fe3+的含量。结果:赭石的醋煎液和水煎液中铁含量有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精度好,回收率大于90%,操作简便,可用于Fe2+、Fe3+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石 Fe2+ FE3+ 紫外-可见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