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统计和分析(1998-2003年)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燕兴 朱弼堃 张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类统计我院近6年来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实我国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资料。方法选择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近6 年来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对≥55岁患者的住院治疗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统计。... 目的分类统计我院近6年来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实我国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资料。方法选择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近6 年来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对≥55岁患者的住院治疗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统计。结果股骨颈骨折住院天数6年来分别为平均23.75 d、20.03 d、16.23 d、19.90 d、21.61 d、21.40 d; 治疗平均费用分别为13114.70元、11034.09元、10107.39元、15877.11元、19770.40元、 25866.64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5.86%、-8.40%、57.08%、24.52%、30.84%。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天数6年来分别平均为19.90 d,19.52 d、18.39 d、19.64 d、20.80 d、20.84 d;治疗平均费用分别为8677.36元,10609.70元、9264.27元、13411.47元、17126.56 元、19098.45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22.27%、-12.68%、44.77%、27.70%、11.51%。结论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的住院人均天数无明显变化,而人均治疗费用基本呈明显上升趋势(1999年、2000年股骨颈骨折,2000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住院治疗 2003 费用统计 第二医科大学 股骨粗隆问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2000 治疗费用 住院病人 人民医院 住院天数 平均费用 1999 分类统计 方法选择 上升趋势 上海市 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昌凤 何永琴 +3 位作者 易德坤 李玉 赖淋雨 张玉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学新评价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死亡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记录患者基...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学新评价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死亡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记录患者基线资料、MNA评分、NRS2002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营养学指标、人体成分分析指标等营养学新评价指标资料,以1年内死亡为观察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R Studio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术后1年内共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1.38%。共存疾病≥3种、年龄、CRP水平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3.196(1.107~9.226)、1.152(1.083~1.225)、1.013(1.004~1.022),P<0.05],BMI、骨骼肌含量是保护因素[OR及95%CI分别为0.766(0.671~0.874)和0.782(0.726~0.842),P<0.05];基于以上5个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区分度C-index指数及95%CI分别为0.92(0.870~0.970),校正曲线提示模型一致性良好,说明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年龄、CRP、BMI、共存疾病≥3种、骨骼肌含量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对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风险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病死率 营养评价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模拟评估不同国家人群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栗敏 郭勇 +1 位作者 张智海 李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应用FRAX工具模拟评估中国、日本、德国三国人群的10年内重要部位骨折概率(PMOF)及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PHF),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骨折风险性差异,分析比较各国骨折风险与年龄、性别的变化关系。方法收集2976例受检者FRAX骨折风险评... 目的应用FRAX工具模拟评估中国、日本、德国三国人群的10年内重要部位骨折概率(PMOF)及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PHF),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骨折风险性差异,分析比较各国骨折风险与年龄、性别的变化关系。方法收集2976例受检者FRAX骨折风险评估危险因素11项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网站分别模拟评估中国、日本、德国三国模式下PMOF、PHF,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对三国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并观察三国PMOF、PHF性别间差异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 1)三国不论男性、女性,均表现为PMOF在40~49岁中国最小、德国最大,50岁以上中国最小、日本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HF在40岁~59岁日本最小、德国最大,60岁以上中国最小、德国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国不论男性、女性,PMOF、PHF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仅中国在80岁以上年龄组两者概率有所下降。三国50岁以后女性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均大于男性,且女性PMOF、PHF概率增长的速度明显大于男性。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存在地域差异,在同等条件下,欧洲国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大于亚洲国家,发达国家骨折的概率大于发展中国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10年内重要骨折概率 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