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再芬 谢启强 +1 位作者 邵先强 陈仕荣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5期409-413,共5页
为了明确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浓度的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30mL·667m^-2和50mL·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91.57%和95.62%;10%吡虫啉·... 为了明确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浓度的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30mL·667m^-2和50mL·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91.57%和95.62%;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30mL·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g·667m^-2高6.87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50mL·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比2个对照药舟】高6.10~10.90个百分点,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防治稻飞虱,适宜的用药量为30~50mL·667m^-2,在稻飞虱若虫高峰期喷药防治,药后3d的防治效果为85.66%~91.33%,药后7d的防治效果为91.57%~95.62%;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生态环境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 稻飞虱 方差分析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防治螺旋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超福 张扬 曾东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毒死蜱·噻嗪有机硅乳油 螺旋粉虱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烯啶虫胺水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混配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
3
作者 张小磊 周锋 +1 位作者 李建洪 朱福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128-129,共2页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 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 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有效成分75 g/hm2)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92.34%,明显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g/hm2)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10%烯啶虫胺水剂 25%噻嗪可湿性粉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秀萍 王明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169-170,共2页
进行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明显防效,且对水稻安全,适宜剂量为1 200~1 800 g/hm2。
关键词 25%噻嗪.速灭威乳油 稻飞虱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广操 柳晓磊 +1 位作者 马叶 周小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93-94,共2页
采用38%吡虫啉o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253 mg/kg的使用量,第一、二次田间使用该药剂,防效分别为82.94%、89.9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吡虫啉悬... 采用38%吡虫啉o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253 mg/kg的使用量,第一、二次田间使用该药剂,防效分别为82.94%、89.9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吡虫啉悬浮剂(使用量253 mg/kg)的防效(76.84%、82.18%)和40%噻嗪酮悬浮剂(253 mg/kg)的防效(76.85%、83.96%)。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芒果产生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吡虫啉·噻嗪悬浮剂 芒果 介壳虫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嗪酮·异丙威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 被引量:32
6
作者 衷敬峰 邱达椿 +1 位作者 罗忠华 刘良河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555-1556,共2页
对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与对照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20%异丙威乳油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确定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药剂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 对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与对照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20%异丙威乳油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确定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药剂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有效成分468.75~562.5 g·hm-2,于稻飞虱若虫发生盛期对水600 L粗水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噻嗪·异丙威乳油 稻飞虱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子包衣剂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蔷新 《种业导刊》 2020年第5期39-41,共3页
以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31.9%戊唑·吡悬浮剂、10%苯甲·吡虫啉悬浮剂、55%甲拌磷乳油4种种子处理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 以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31.9%戊唑·吡悬浮剂、10%苯甲·吡虫啉悬浮剂、55%甲拌磷乳油4种种子处理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效果最好,小麦苗齐苗壮,产量可达7323.0 kg/hm^2,较空白对照(白籽不包衣)的5718.0 kg/hm^2增产2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种衣剂 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 31.9%戊唑·吡悬浮剂 10%苯甲·吡虫啉悬浮剂 55%甲拌磷乳油 防治效果 产量 落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园农药残留动态监测
8
作者 乔利 武金水 +3 位作者 袁晓艳 马梦起 靳凯丽 郭世保 《种业导刊》 2021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摸清信阳茶园常用药剂的残留情况,跟踪检测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等10种农药施用后在不同时期新鲜茶叶内的农药残留参数。检测结果显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药后2 h时检测出含量为7.320 mg... 为摸清信阳茶园常用药剂的残留情况,跟踪检测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等10种农药施用后在不同时期新鲜茶叶内的农药残留参数。检测结果显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药后2 h时检测出含量为7.320 mg/kg,与欧盟规定茶叶中最高农药残留限量要求的10 mg/kg较接近,但其消解速度较快,在第3天时已降至2.060 mg/kg。综合看,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对10种药剂的抗药性水平较低,且茶叶药剂残留量均在欧盟规定茶叶中最高农药残留限量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 茶园 害虫 农药残留 动态监测 25%噻嗪可湿性粉剂 2.5%鱼藤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忠雪 陆金鹏 《农技服务》 2020年第4期15-16,18,共3页
为贵州南部地区水稻白背飞虱高效防控药剂选择提供依据,比较了用25%吡蚜酮SC 24 g/667m^2、70%吡虫啉WG 5 g/667 m^2、10%吡虫啉WP 30 g/667 m^2在白背飞虱若虫盛孵期喷施1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 d 25%吡蚜酮和70%啉虫啉的防效为... 为贵州南部地区水稻白背飞虱高效防控药剂选择提供依据,比较了用25%吡蚜酮SC 24 g/667m^2、70%吡虫啉WG 5 g/667 m^2、10%吡虫啉WP 30 g/667 m^2在白背飞虱若虫盛孵期喷施1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 d 25%吡蚜酮和70%啉虫啉的防效为64.20%、67.66%,分别高于10%吡虫啉处理8.28百分点、11.74百分点;药后14 d 25%吡蚜酮和70%啉虫啉的防效为96.74%、96.51%,分别高于10%吡虫啉处理17.71百分点、17.48百分点,且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白背飞虱天敌无影响。25%吡蚜酮和70%啉虫啉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安全性好,生产上可替代10%吡虫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若虫 25%吡蚜 70%吡虫啉 10%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