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5℃温控目标下地球工程对中国气温影响的区域差异预估
被引量:
9
1
作者
孔锋
薛澜
+1 位作者
孙劭
王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5-297,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巴黎协定》制定的1. 5℃温控目标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采用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试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 5)情景下的2010~2099年日值气温数据,对比分析了地球工程实施中(2020~2069年)、实施后(20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巴黎协定》制定的1. 5℃温控目标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采用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试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 5)情景下的2010~2099年日值气温数据,对比分析了地球工程实施中(2020~2069年)、实施后(2070~2099年)和整个研究时段(2010~2099年)对中国气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地球工程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中国年均气温,尤其是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多数地区的降温幅度超过了0. 75℃,有效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表明地球工程能够使中国多数地区降低1. 5℃,地球工程有助于《巴黎协定》1. 5℃温控目标的实现;(2)地球工程的实施并未改变中国年均气温气候态和波动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却改变了年均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球工程的实施对中国北方地区年均气温波动特征的影响要高于南方地区;(3)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使得中国多数地区的年均气温趋势减少,减少幅度超过了0. 3℃/10 a,同时地球工程实施前后中国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差异明显;(4)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并未产生气温的报复性反弹,且对依赖于可预测气候周期的部门生产运营不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地球工程对气候影响的讨论,有助于人类科学认识应对气候变暖的多样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工程
年均气温
气候变化
区域差异
1.5
℃
温控目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与低碳转型路径--来自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
25
2
作者
魏一鸣
韩融
+3 位作者
余碧莹
康佳宁
刘丽静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88,共26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和使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CO_(2) 、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因此,控制能源系统...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和使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CO_(2) 、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因此,控制能源系统碳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占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目前,全球约70%的碳排放来自于能源部门,21世纪中叶实现CO_(2) 的净零排放首先必须是实现能源系统的净零排放。2022年4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III)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10—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趋缓。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和1.5℃温控目标,各行业都需要实施温室气体深度减排,其中,能源系统减排尤其重要和迫切。为实现1.5℃目标,整个能源系统都需要彻底转型和持续变革,包括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设由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广泛推行电气化等。在此,基于IPCC AR6第三工作组报告,综述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特征与趋势,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能源转型
2度目标和
1.5
度目标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温控目标下地球工程对中国气温影响的区域差异预估
被引量:
9
1
作者
孔锋
薛澜
孙劭
王品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5-297,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CB953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90611
+5 种基金
41801064
41701103
41775078)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843
CCSF201844)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基金(CAAS201804)资助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巴黎协定》制定的1. 5℃温控目标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采用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G4试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 5)情景下的2010~2099年日值气温数据,对比分析了地球工程实施中(2020~2069年)、实施后(2070~2099年)和整个研究时段(2010~2099年)对中国气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地球工程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中国年均气温,尤其是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多数地区的降温幅度超过了0. 75℃,有效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表明地球工程能够使中国多数地区降低1. 5℃,地球工程有助于《巴黎协定》1. 5℃温控目标的实现;(2)地球工程的实施并未改变中国年均气温气候态和波动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却改变了年均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球工程的实施对中国北方地区年均气温波动特征的影响要高于南方地区;(3)地球工程实施的2020~2069年使得中国多数地区的年均气温趋势减少,减少幅度超过了0. 3℃/10 a,同时地球工程实施前后中国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差异明显;(4)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并未产生气温的报复性反弹,且对依赖于可预测气候周期的部门生产运营不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地球工程对气候影响的讨论,有助于人类科学认识应对气候变暖的多样性措施。
关键词
地球工程
年均气温
气候变化
区域差异
1.5
℃
温控目标
中国
Keywords
geo-engineering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climate change
regional difference
1.5 ℃ temperature control target
China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与低碳转型路径--来自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
25
2
作者
魏一鸣
韩融
余碧莹
康佳宁
刘丽静
廖华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88,共2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21002)。
文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转化和使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CO_(2) 、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因此,控制能源系统碳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占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目前,全球约70%的碳排放来自于能源部门,21世纪中叶实现CO_(2) 的净零排放首先必须是实现能源系统的净零排放。2022年4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III)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10—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趋缓。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和1.5℃温控目标,各行业都需要实施温室气体深度减排,其中,能源系统减排尤其重要和迫切。为实现1.5℃目标,整个能源系统都需要彻底转型和持续变革,包括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设由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广泛推行电气化等。在此,基于IPCC AR6第三工作组报告,综述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特征与趋势,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能源转型
2度目标和
1.5
度目标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global energy systems transition
2
℃
and
1.5
℃
temperature
control
target
s
IPCC AR6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5℃温控目标下地球工程对中国气温影响的区域差异预估
孔锋
薛澜
孙劭
王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与低碳转型路径--来自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证据
魏一鸣
韩融
余碧莹
康佳宁
刘丽静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