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花生莆花1号选育及高产优化栽培数学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金堂 陈海玲 +4 位作者 郑国栋 李清华 邱国清 李淑萍 谢志琼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23-728,共6页
莆花1号系以闽花2号为母本、汕油71-6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本苗及氮、磷、钾、钙施用量五项主要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 莆花1号系以闽花2号为母本、汕油71-6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本苗及氮、磷、钾、钙施用量五项主要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花生高产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5个因素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为:CaO>P2O5>基本苗>纯N>K2O;要获得4 500kg.hm-2以上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为:保持基本苗29.850万~30.360万.hm-2,施纯N:147.660~152.340kg.hm-2,P2O5:78.750~83.280kg.hm-2,K2O:173.370~192.150kg.hm-2,CaO:47.325~49.98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选育 莆花1 产量 栽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籽、秆高产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鸿彦 郭孟璧 +5 位作者 胡学礼 许艳萍 伍菊仙 张庆滢 陈璇 杨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8-895,共8页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法,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4个关键农艺措施与籽产量和秆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2个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失拟性和显著性检验,证明2个模型皆与实际拟合较好,...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法,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4个关键农艺措施与籽产量和秆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2个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失拟性和显著性检验,证明2个模型皆与实际拟合较好,可靠程度较高。优选出同时获得籽产量1500 kg/hm2、秆产量12 750 kg/hm2的兼用型栽培措施为:行距76.16-83.84 cm,施氮(N)量为80.85-83.82 kg/hm2,施磷(P2O5)量为33.32-41.68 kg/hm2,施钾(K2O)量为54.24-65.7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麻1 籽产量 秆产量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1对黄土性固化土水分垂直入渗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月梅 张兴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73,共9页
采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方法,对不同容重、不同固化剂掺量处理的固化土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绵土容重在1.2~1.4 g/cm3范围内,土壤容重对黄土性固化土的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容重越大,对应于同一时刻入渗率越低,累积入... 采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方法,对不同容重、不同固化剂掺量处理的固化土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绵土容重在1.2~1.4 g/cm3范围内,土壤容重对黄土性固化土的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容重越大,对应于同一时刻入渗率越低,累积入渗量越小,湿润锋推进距离越短。3种土壤容重条件下,不同EN-1固化剂掺量对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均显著(P<0.05),且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大,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固化剂掺量在0.05%~0.1%范围内累积入渗量最大;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运移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固化剂掺量对土层含水率的影响在低容重(1.2 g/cm3)条件下明显,随着容重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利用Philip模型、Kostiakov经验公式和指数公式对固化土入渗率与入渗历时的关系进行拟合时发现,Kostiakov公式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且容重越大,拟合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1土壤固化剂 入渗率 累积入渗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管武器射速研究的GM(1,N)模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晋小莉 解志坚 +1 位作者 李宗虎 白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以影响因素为因子变量,转管武器的射速为行为变量,建立了基于灰理论的多因子变量GM(1,N)模型。通过对相应的多因子变量灰微分方程进行参数辨识,求得各影响因素的权系数。这些权系数不但能在理论上体现影响因素对射速的影响方式,而且还... 以影响因素为因子变量,转管武器的射速为行为变量,建立了基于灰理论的多因子变量GM(1,N)模型。通过对相应的多因子变量灰微分方程进行参数辨识,求得各影响因素的权系数。这些权系数不但能在理论上体现影响因素对射速的影响方式,而且还能从一种量化的角度体现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武器射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GM(1 N)模型 灰微分方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大孔树脂对1,2-环己二醇动态吸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曹运兵 谢艳新 +1 位作者 侯丽丽 蒋登高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3-1208,1227,共7页
针对双氧水氧化环己烯合成环氧环己烷的反应体系,采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分离反应液水相中的1,2-环己二醇。结果表明,在自行设计吸附柱的基础上,AB-8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反应液水相中1,2-环己二醇的较佳条件为:上样流速1.0 mL/min,床层高度4.... 针对双氧水氧化环己烯合成环氧环己烷的反应体系,采用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分离反应液水相中的1,2-环己二醇。结果表明,在自行设计吸附柱的基础上,AB-8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反应液水相中1,2-环己二醇的较佳条件为:上样流速1.0 mL/min,床层高度4.0 cm,常温;通过固定床吸附数学模型得到的速率常数、相关系数、吸附量和动力学参数,能较好地描述AB-8大孔树脂固定床吸附1,2-环己二醇的吸附动力学。以乙酸乙酯为脱附剂进行脱附的较佳条件为:洗脱流速1.0 mL/min,常温;AB-8大孔树脂经5次循环使用后其吸附率和脱附率仍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1 2-环己二醇 动态吸附 数学模型 再生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酉苦1号’秋播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灿 阮仁武 +3 位作者 袁晓辉 王诗雪 李蔓 易泽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8-1023,共6页
为探讨‘酉苦1号’在重庆地区秋播的高产栽培措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量(x1)、尿素(x2)、过磷酸钙(x3)、硫酸钾(x4)4因素对‘酉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荞麦产... 为探讨‘酉苦1号’在重庆地区秋播的高产栽培措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量(x1)、尿素(x2)、过磷酸钙(x3)、硫酸钾(x4)4因素对‘酉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荞麦产量与各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1386.13+210.44x1+70.94x2+102.56x4-110.08x1^2-64.52x3^2+ 71.91x1x2+84.28x1x3+71.34x1x4-107.53 x2x4;各因素对‘酉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播种量>硫酸钾>尿素>过磷酸钙;不同因素间互作表现为尿素硫酸钾互作>播种量过磷酸钙互作>播种量尿素互作>播种量硫酸钾互作>过磷酸钙硫酸钾互作>尿素过磷酸钙互作.因此,要获得超过1850kg/hm^2的产量,其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播种量74.4~ 80.4 kg/hm^2、尿素58.2 ~ 102.2 kg/hm^2、过磷酸钙524.0 ~ 632.6 kg/hm^2、硫酸钾313.0~ 403.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苦1号’ 秋播 产量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175m蓄水运行后猪儿碛河段水动力条件变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全胜 曹明伟 谢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0,共6页
三峡大坝175 m成库运行后将对变动回水区的水流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其展开分析将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通航规划、水沙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在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资料基础上,选择变动回水区中段猪儿碛河段作为典型代表河段,采用数... 三峡大坝175 m成库运行后将对变动回水区的水流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其展开分析将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通航规划、水沙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在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资料基础上,选择变动回水区中段猪儿碛河段作为典型代表河段,采用数值模拟与原形观测数据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quaveo.SMS软件建立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将年内各时段与有无回水影响的各种工况进行组合,分析探讨了回水作用对流场、流速横向分布、水动力轴线等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分析成果可为该河段的河流研究与航道治理提供依据,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同类河段的数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猪儿碛河段 175m蓄水 水流特性 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 水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的避风型渔港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昌平 危学良 +2 位作者 张立峰 郑艳娜 孙晓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根据渔船作业渔场的地理位置、避风渔港的地理位置,以浙江省现有避风渔港现状为例,依据所建立的渔船回港避风数学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并结合各等级渔港的避风能力,对避风型渔港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 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根据渔船作业渔场的地理位置、避风渔港的地理位置,以浙江省现有避风渔港现状为例,依据所建立的渔船回港避风数学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并结合各等级渔港的避风能力,对避风型渔港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现有渔船都能回港避风的前提下,浙江省5座一级渔港需扩建成中心渔港,6座二级渔港需扩建成一级渔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整数规划 数学模型 避风型渔港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变量在模型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政龙 潘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0-162,176,共4页
从利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角度,提出了模型转换的方法.运用模型转换的方法,探讨了几类动态规划模型的转化问题.通过引入0-1变量,将动态规划模型转化为0-1规划模型,转换后的0-1规划模型能直接用L ingo软件求解.模型转换法对数学建模... 从利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角度,提出了模型转换的方法.运用模型转换的方法,探讨了几类动态规划模型的转化问题.通过引入0-1变量,将动态规划模型转化为0-1规划模型,转换后的0-1规划模型能直接用L ingo软件求解.模型转换法对数学建模方法与软件实现之间联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数学建模 模型转换 0—1变量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工程稻1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义德 马剑 +1 位作者 王松洋 陈发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160.5kg/hm2,...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160.5kg/hm2,秧龄为39.4~40.8d,播种期为4月21日至23日,每公顷栽25.35~27万穴,本田每公顷施氮113.85~122.1kg.此方案经1994年8个示范点验证,每公顷产量为8886~9202.5kg,比对照增产6.9%~18.1%,证明此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产量 数学模型 遗传工程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选1号油菜N、P、K施用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Ⅱ.中等肥力水平的施肥数学模型建立与施肥决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雪 苟红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通过杂选 1号油菜不同肥力条件下施用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关系效应研究 ,获得杂选 1号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N、P、K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分析得出 :最高产量施肥量N 10 .0 7kg/6 6 7m2 ,P2 O57.6 78kg/6 6 7m2 ,K2 O10... 通过杂选 1号油菜不同肥力条件下施用氮、磷、钾肥与产量的关系效应研究 ,获得杂选 1号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N、P、K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分析得出 :最高产量施肥量N 10 .0 7kg/6 6 7m2 ,P2 O57.6 78kg/6 6 7m2 ,K2 O10 .35 3kg/6 6 7m2 ;最适施肥量为N 8.6 5 4kg/6 6 7m2 ,P2 O56 .2 82kg/6 6 7m2 ,K2 O 6 .4 5kg/6 6 7m2 ,并获得了杂选 1号高产 15 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同田对比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达 175 .6 8kg/6 6 7m2 ,比农户习惯施肥平均增产 30 .19kg/6 6 7m2 ,增产 2 0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选1 油菜 N P K 施肥量 产量 数学模型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扣{0-1}背包问题的简化新模型及遗传算法求解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洋 潘大志 +1 位作者 刘益 谭代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2,共7页
当前折扣{0-1}背包问题(D{0-1}KP)模型将折扣关系作为一个新的个体,导致求解过程必需采取修复法对个体编码进行修复,求解方式较少。针对求解方法单一的问题,通过改变模型中二进制的编码表达方式,提出折扣关系不在个体编码中的表达方法... 当前折扣{0-1}背包问题(D{0-1}KP)模型将折扣关系作为一个新的个体,导致求解过程必需采取修复法对个体编码进行修复,求解方式较少。针对求解方法单一的问题,通过改变模型中二进制的编码表达方式,提出折扣关系不在个体编码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设定对任意折扣关系,当且仅当所涉及个体编码值同时为1(即其乘积为1)时,折扣关系成立,据此建立简化折扣{0-1}背包问题(SD{0-1}KP)模型;然后,针对SD{0-1}KP模型,基于杰出者保留策略(EGA),结合贪心策略(GRE),提出改进遗传算法——第一遗传算法(FG);最后,再结合罚函数法,提出求解SD{0-1}KP高精度罚函数法——第二遗传算法(SG)。结果表明,SD{0-1}KP能够完全覆盖D{0-1}KP问题领域,与FirEGA相比,所提出的两类算法在求解速度方面优势明显,且SG算法首次引入罚函数法,有效地丰富了该问题的求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折扣{0-1}背包问题 贪婪策略 近似计算 数学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在翠碧一号烤烟加工性能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增坤 王清旺 +2 位作者 陆军 陈清柏 林梦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95-101,共7页
为对翠碧一号烤烟的加工性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对400个烤烟样品(2020—2023年生产于福建)的单叶重、叶面密度等11项物理特性指标,和总植物碱、总糖等5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从烟叶的强度性能、化学性能、尺寸性能、撕扯性能... 为对翠碧一号烤烟的加工性能进行进一步划分,对400个烤烟样品(2020—2023年生产于福建)的单叶重、叶面密度等11项物理特性指标,和总植物碱、总糖等5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从烟叶的强度性能、化学性能、尺寸性能、撕扯性能和吸湿性能5个方面反映烟叶的综合特性,建立烟叶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数学模型Y=0.415y_(1)+0.210y_(2)+0.173y_(3)+0.116y_(4)+0.085y_(5),计算样品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400个样品分为4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分类数,对294个未分类的烤烟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共提取5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64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类综合得分-2.62~-0.84,加工性能一般,主要为中偏下部烟叶;第Ⅱ类综合得分1.24~3.07,加工性能强,主要为上部烟叶;第Ⅲ类综合得分0.24~1.23,加工性能较强,主要为中偏上部烟叶;第Ⅳ类综合得分-0.83~0.23,加工性能适中,主要为中部烟叶。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其各类别的加工性能综合得分范围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重合,对初始分组进行判别及交叉验证,其中初始分组正确率94.3%,交叉验证分组正确率91.3%。本研究为翠碧一号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处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碧一号 烤烟 理化特性 加工性能 主成分分析 数学模型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74
14
作者 唐颖 邢云 +2 位作者 李乐忠 张滨海 蒋时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63,共8页
可压裂性是页岩在水力压裂中具有能够被有效压裂的能力的性质,是页岩开发中最关键的评价参数,影响因素包括页岩脆性、天然裂缝、石英含量、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目前常利用页岩矿物组成或岩石力学参数来表征,难以全面反映页岩在水力压裂... 可压裂性是页岩在水力压裂中具有能够被有效压裂的能力的性质,是页岩开发中最关键的评价参数,影响因素包括页岩脆性、天然裂缝、石英含量、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目前常利用页岩矿物组成或岩石力学参数来表征,难以全面反映页岩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综合性质。采用极差变换和经验赋值方法将参数标准化,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因数对可压裂性影响的权重,使用标准化值与权重系数加权得到可压裂系数的数学模型可对页岩可压裂性进行定量评价。可压裂系数越大,页岩可压裂性越强。采用该模型计算渝东南地区渝页1井龙马溪组页岩可压裂系数为0.485 5,Barnett页岩可压裂系数为0.484 4,总体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使用该模型将页岩可压裂性分为3个级别,可压裂系数在0.132 0~0.282 0的页岩可压裂性低,水力压裂效果不佳;可压裂系数在0.282 0~0.456 7的页岩可压裂性中等,水力压裂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压裂系数在0.456 7~0.784 0的页岩可压裂性高,是优质的可压裂层。水力压裂应选择可压裂系数大于0.360 7的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可压裂性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数学模型 渝页1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及趋势测算的有效耕地面积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占录 殷秀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目前,中国很多地区调查统计的耕地面积并不是的有效耕地面积,其中存在大量小地物的干扰。该文拟通过数理分析,扣除耕地面积中的小地物面积,探索科学合理地计算有效耕地面积的方法,结合RS和GIS相关技术,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以及相关... 目前,中国很多地区调查统计的耕地面积并不是的有效耕地面积,其中存在大量小地物的干扰。该文拟通过数理分析,扣除耕地面积中的小地物面积,探索科学合理地计算有效耕地面积的方法,结合RS和GIS相关技术,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以及相关趋势外推模型测算所有非耕地面积,并从区域总面积中予以扣除得到有效耕地面积,进而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论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从而在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简单方便地计算出有效耕地面积,这对有效耕地面积的计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土地利用 遥感 有效耕地面积 小地物 GM(1 1)模型 趋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一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的动力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培斌 丁跃元 张瑜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0-498,共9页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排水条件下田间─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 NH4+—N和NO3--N运移与转化的耦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机质的矿化、氮素的吸附、硝化、反硝化、氨气挥发及作物根系吸氮等氮素转化作用过程,同时也考虑了土壤温度...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排水条件下田间─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 NH4+—N和NO3--N运移与转化的耦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机质的矿化、氮素的吸附、硝化、反硝化、氨气挥发及作物根系吸氮等氮素转化作用过程,同时也考虑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对氮素转化的影响。该模型可用于描述田间土壤中氮素的行为,所得结论可供农业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饱和-非饱和土壤 氮素运移 动力学模式 一维耦合模型 化肥利用率 氮素转化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耦合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虚拟平台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程 王砚麟 +1 位作者 刘继涛 赵志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1-2987,共7页
构建了紧耦合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的框架,基于UG(Uni Graphics)建立了多机器人系统模型,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和被操作物的静力平衡方程,搭建了基于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和MATLA... 构建了紧耦合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的框架,基于UG(Uni Graphics)建立了多机器人系统模型,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和被操作物的静力平衡方程,搭建了基于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和MATLAB(MATrix LABoratory)的闭环联合控制仿真系统。在紧耦合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中,根据规划的两种不同运动轨迹,对数学模型的计算绘图和联合仿真模型输出曲线图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移动机器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搭建的联合仿真控制系统的合理性,为后续紧耦合多机器人联合吊运系统动力学、运动稳定性分析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移动机器人 数学建模 轨迹规划 联合控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洲气田西干线积液量计算及药剂排液工艺技术 被引量:12
18
作者 解永刚 胡均志 +1 位作者 周继勇 常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103,共6页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子洲气田公司西干线积液导致管输效率低、能耗高、管网节点压力高,目前采取的频繁清管措施,不但影响正常供气,还存在着卡球、憋压等风险,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此,根据实际管线路由以及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了...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子洲气田公司西干线积液导致管输效率低、能耗高、管网节点压力高,目前采取的频繁清管措施,不但影响正常供气,还存在着卡球、憋压等风险,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此,根据实际管线路由以及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该气田支干线的积液量计算数学模型,利用实际生产数据、清管参数进行模型的拟合和修正,得到西干线积液量与集气量、集气压差的实用关系式。同时根据该气田管线积液高含醇(体积分数为35%)、高含凝析油(体积分数为42%)的特点,研制开发了高抗醇、高抗油管道泡排剂UT-14,并进行了药剂排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前后管道进出口压差最多降低0.22MPa,排液效率超过33%,证实西干线积液实用公式的正确性和药剂排液在复杂地表下集气管线的适用性,可作为目前清管工艺的替代工艺,以确保集气管线的连续、安全生产。该成果对提高起伏管线集输效率、降低集输能耗和清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子洲气田 西干线 管道积液 药剂排液 数学模型 清管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雷达网目标分配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方方 张金成 李秋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A期1245-1246,1252,共3页
文中就雷达网防空中使用多程式雷达时的目标分配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目标分配数学优化算法,为雷达网防空指挥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分配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目标分配 0-1规划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昭华 陈飞 郭小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0,共7页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冲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非恒定流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长江近口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