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卤取代对三氮系1-3H原子转移互变异构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卤取代对三氮系 1 -3H原子转移互变异构的影响 ,探讨卤取代对降低反应活化能和稳定 N N双键的电子效应 .
关键词 卤取代 1-3h原子转移互变异构 从头算 有机化学 三氮系 量子化学 互变异构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荣今 刘传磊 +3 位作者 沈鹏飞 唐沙 熊春刚 吴湘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得到一系列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并测定了取代二氢嘧啶酮对灰霉菌、小麦赤霉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六种霉菌的抗菌活性。多数取代二氢嘧啶酮对后... 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得到一系列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并测定了取代二氢嘧啶酮对灰霉菌、小麦赤霉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六种霉菌的抗菌活性。多数取代二氢嘧啶酮对后五种霉菌体现出不错的抗菌活性,特别是N原子上被(CH2)nBr取代的二烷基取代二氢嘧啶酮对于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菌以及辣椒疫霉病菌表现出不错的抗菌活性。数据表明,二氢嘧啶酮中嘧啶环和酯基上的取代基变化有助于改善嘧啶酮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 N3-二烷基取代 3 4-二氢嘧啶-2(1h)- 无溶剂 转移催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调控H9c2细胞中HIF-1α/VEGF通路(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燕 刘淑宝 +1 位作者 张文菁 朱冰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作为主要的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甲基转移酶,在调控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代谢和肿瘤抑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体内,敲除Kmt2d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发育缺陷最终造成胚胎期死亡。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作为调节细胞应对低氧的关键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多种下游基因转录。有相关研究揭示,表观遗传调控者能够调节HIF-1α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样,作为表观遗传调控者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D是否参与低氧条件下HIF-1α对下游基因的调控,目前仍未知。在本研究中,观察在Kmt2d正常或缺乏的情况下,心肌细胞H9c2对低氧环境的应答反应。结果显示,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状态下HIF-1α、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KMT2D及其介导的H3K4一甲基化(H3K4 mono-methylation,H3K4me1)的蛋白质水平增加(P<0.05);HIF-1α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qPCR)检测结果显示,H3K4me1和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乙酰化(histone 3 lysine 27 acetylation,H3K27ac)在Veg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明显增加(P<0.05)。低氧条件下沉默Kmt2d之后,H3K4me1蛋白水平和Vegf的mRNA表达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低氧条件下KMT2D参与调控HIF-1α和下游基因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 组蛋白h3K4一甲基化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基三唑配合物催化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潇 路建美 +1 位作者 张汗青 陶永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8-953,共6页
以配体3,5-二-(4-吡啶基)-1,2,4-三唑与CuX形成催化剂,分别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和氯化苄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同时考察了配比、溶剂量以及温度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 以配体3,5-二-(4-吡啶基)-1,2,4-三唑与CuX形成催化剂,分别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和氯化苄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同时考察了配比、溶剂量以及温度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80℃下的聚合反应速度高于70℃;以环己酮为溶剂,单体与溶剂之比为1:1.5时可得到较低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以吡啶基三唑为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过程中,转化率和分子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聚合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1.21~1.46),结合端基分析和扩链反应结果,证明该聚合反应符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4-吡啶基)-1 2 4-三唑 原子转移自由壁聚合(ATRP) 可控性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的烯炔和多氟烷基卤环化合成含氟异喹啉酮
5
作者 王硕文 刘缘 +3 位作者 徐振华 曾蓉 陈义 唐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432,共9页
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1,7-烯炔与全氟烷基卤串联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环化合成含氟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反应。以多氟烷基碘或溴为自由基前体,面式-三(2-苯基吡啶)合铱(摩尔分数1%)为光敏剂,在5 W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照射... 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1,7-烯炔与全氟烷基卤串联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环化合成含氟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反应。以多氟烷基碘或溴为自由基前体,面式-三(2-苯基吡啶)合铱(摩尔分数1%)为光敏剂,在5 W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照射下,多种苯桥联1,7-烯炔顺利发生串联(ATRA)/环化反应,以中等到优秀(62%~84%)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多氟化异喹啉酮衍生物。此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清洁、高效且底物适用范围广,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多氟化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合成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诱导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 2 4-二氢异喹啉-2(1 h)- 多氟烷基化 烯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