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卤醇脱卤酶催化合成(S)-2-溴-1-苯基乙醇的工艺优化
1
作者 童琦 吴少玉 +3 位作者 杨晶晶 经玉洁 林茜 薛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2期33-37,55,共6页
以新型卤醇脱卤酶AbHHDH为催化剂,催化拆分外消旋2-溴-1-苯基乙醇生成光学纯的(S)-2-溴-1-苯基乙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缓冲液pH值、缓冲液浓度、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以及温度对催化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2PO4-Na2HPO4缓冲... 以新型卤醇脱卤酶AbHHDH为催化剂,催化拆分外消旋2-溴-1-苯基乙醇生成光学纯的(S)-2-溴-1-苯基乙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缓冲液pH值、缓冲液浓度、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以及温度对催化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H2PO4-Na2HPO4缓冲液pH值为8.0、NaH2PO4-Na2HPO4缓冲液浓度为200 mmol·L^-1、催化剂用量为37.5 g·L^-1、底物浓度为20 mmol·L^-1、温度为28℃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反应15 min,(S)-2-溴-1-苯基乙醇的ee值为100%,收率为3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苯基乙醇 卤醇脱卤酶 生物催化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理性设计提高短链醇脱氢酶在(S)-1-(4-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
2
作者 谢静雯 孟仪方 +2 位作者 叶文杰 王华磊 魏东芝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15-2523,共9页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验室包含323种醇脱氢酶的酶库进行筛选,得到了具备高立体选择性(e.e.=99.9%)和相对活性的短链醇脱氢酶Dp ADH,随后通过半理性设计经过多轮迭代突变成功获得了催化效率提高30.8倍的优良变体M3(N164C/S195W/F157A)。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催化效率,构建了醇脱氢酶突变体M3与葡萄糖脱氢酶Bs GDH的共表达菌株,在100g/L底物投料下可于7h内实现99.6%的转化率。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M3变体增加了与底物间有利的π-π相互作用并稳定了底物结合构象。本研究为(S)-1-(4-氟苯基)乙醇的制备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合成途径,并为醇脱氢酶Dp ADH的分子改造和机制解析提供了指导,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4-苯基)乙醇 半理性设计 醇脱氢酶 不对称还原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体系高效制备(R)-2-氯-1-(3-氯苯基)乙醇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利娟 余涛 +2 位作者 顾颖 杨标 邬敏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人工合成经密码子优化的羰基还原酶基因Sys1,并与葡萄糖脱氢酶基因Sygdh共克隆至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 ETDuet-1中,获重组质粒p ETDuet-Sygdh-Sys1。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构建了共表达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 人工合成经密码子优化的羰基还原酶基因Sys1,并与葡萄糖脱氢酶基因Sygdh共克隆至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 ETDuet-1中,获重组质粒p ETDuet-Sygdh-Sys1。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构建了共表达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重组工程菌E.coli BL21/p ETDuet-Sygdh-Sys1。以经IPTG诱导的重组菌为生物催化剂,不对称还原间-氯苯甲酰甲基氯(m-CPC),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3-氯苯基)乙醇((R)-CCE)。在m-CPC 30 mmol/L、重组湿菌体70 mg/m L、葡萄糖40 mmol/L、辅酶NADP+0.2 mmol/L,以及p H 7.0、反应温度40℃和反应时间3 h等条件下,所获手性化合物(R)-CCE的摩尔产率高达99.0%,对映体过量值(e.e.值)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体系 羰基还原酶 葡萄糖脱氢酶 共表达 (R)-2--1-(3-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固定化Acetobacter sp.CCTCC M209061细胞催化1-(4-甲氧基)-苯基乙醇不对称氧化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景 娄文勇 宗敏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9-1535,共7页
在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利用固定化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p.CCTCC M209061细胞高对映体选择性地催化1-(4-甲氧基)-苯基乙醇(MOPE)的不对称氧化反应,成功地拆分外消旋MOPE得到对映体纯(S)-MOPE.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 在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利用固定化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p.CCTCC M209061细胞高对映体选择性地催化1-(4-甲氧基)-苯基乙醇(MOPE)的不对称氧化反应,成功地拆分外消旋MOPE得到对映体纯(S)-MOPE.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速度有所降低,但其稳定性(包括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明显提高.固定化细胞连续使用10批次(每批次12 h)后,仍能保留其初始催化活性的58%以上,而游离细胞仅保留约20%的相对活性.在所考察的不同有机溶剂中,正己烷不仅能较好地溶解底物,而且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相对较好,因而提高了反应底物浓度、反应初速度、对映体回收率及残留底物e.e.值,是反应体系中最适宜的有机相.该反应的最适宜正己烷体积分数为60%,辅底物为50 mmol/L丙酮,底物浓度为40 mmol/L,缓冲液pH=6.5,反应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反应初速度为80.4μmol/min,反应12 h后,对映体回收率和残留底物e.e.值分别为51.0%和99.9%,明显好于水单相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Acetobacter SP CCTCC M209061细胞 1-(4一甲氧基)一苯基乙醇 4-甲氧基苯乙酮 有机溶剂 缓冲液双相体系 不对称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对称合成(S)-1-(4-氟苯基)-乙醇反应液中的3种组分
5
作者 许朝芳 韦志明 +3 位作者 黄平 张丽娟 李致宝 粟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以4-氟苯基乙酮为原料经不对称加氢还原合成(S)-1-(4-氟苯基)-乙醇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采用Varian capillary column cp-chirasil-Dex CB毛细管手性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苯丙酮为内标物进行分析。反应液...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以4-氟苯基乙酮为原料经不对称加氢还原合成(S)-1-(4-氟苯基)-乙醇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采用Varian capillary column cp-chirasil-Dex CB毛细管手性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苯丙酮为内标物进行分析。反应液中的4-氟苯基乙酮,(S)-1-(4-氟苯基)-乙醇和(R)-1-(4-氟苯基)-乙醇能很好地分离,3种组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6.5~18.8m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2%~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0%~7.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S)-1-(4-苯基)-乙醇 反应液 不对称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斯考维菌产羰基还原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军邀 白东亚 王普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7-472,共6页
从土壤中筛到一株产羰基还原酶的菌种骚动厄斯考维菌(Oerskovia turbata)ZJPH1604,利用该微生物细胞可不对称催化3-氯苯乙酮合成(R)-1-(3-氯苯基)乙醇,对映体过量值>99.9%.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酵母提取物、(NH_4)_2SO_4和KH_2PO_4为... 从土壤中筛到一株产羰基还原酶的菌种骚动厄斯考维菌(Oerskovia turbata)ZJPH1604,利用该微生物细胞可不对称催化3-氯苯乙酮合成(R)-1-(3-氯苯基)乙醇,对映体过量值>99.9%.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酵母提取物、(NH_4)_2SO_4和KH_2PO_4为影响酶活的显著影响因子,继而采用响应面法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酵母提取物30.0g/L,(NH_4)_2SO_4 2.6g/L,KH_2PO_4 2.8g/L,NaCl 0.6g/L,MgSO_4 0.8g/L.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菌体羰基还原酶的酶活力达到32.0U/g,较优化前提高了166.7%.为高效合成(R)-1-(3-氯苯基)乙醇提供了新途径,丰富了生物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中间体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斯考维菌 羰基还原酶 菌种筛选 (R)-1-(3-苯基)乙醇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C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剑 张波 +1 位作者 胡文清 戴琪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8-693,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gO/AC催化剂因MgO分散度提高使碱中心数目增加,以及π电子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中心附近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浓度增大,这两方面的原因使MgO/AC催化剂比Mg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活性;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的适宜反应条件为:10.0%MgO/AC催化剂用量(以对异丁基苯乙酮为基准)为0.15 g/mmol、n(异丙醇):n(对异丁基苯乙酮)=10:1、82℃、4 h,在此条件下对异丁基苯乙酮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活性炭催化剂 对异丁基苯乙酮 1-(4-异丁基苯基)乙醇 氢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0-491,共2页
制备间规聚苯乙烯的催化剂 该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间规聚苯乙烯(sPS)的催化剂,主要解决催化剂催化活性及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发明通过采用包括茂金属钛化合物R1Ti(OR2R3)3和烷基铝氧烷及烷基铝。
关键词 专利技术 线性Α-烯烃 制备方法 苯乙烯 1-苯基乙醇 催化剂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还原酶的挖掘与设计及手性醇的制备
9
作者 王能强 吴思琪 +3 位作者 王新凤 黎小军 徐樱翠 高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5-723,共9页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SD...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SDR05的重组菌不对称还原[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酮(BTAP)制备相应手性醇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重组菌在以体积分数为69%异丙醇、3.9 mmol·L^(-1)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1 mmol·L^(-1)MgCl_(2)、300 g·L^(-1)重组菌、3000 mmol·L^(-1) BTAP和pH为7.4磷酸缓冲液组成的反应体系和32℃、150 r·min^(-1)条件下催化反应18 h,产物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98.3%和99.9%。研究结果丰富了还原酶库,实现BTAP底物在高质量浓度下的转化,为工业化制备(R)-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等手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生物催化 还原酶 基因挖掘与设计 优化 (R)-1-[3 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酵母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湘 孙培冬 +1 位作者 李明 许建和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研究了面包酵母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 ,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生物转化条件下 ,底物苯乙酮以中等的转化率被还原并得到较高对映体过量值的产物 S-
关键词 苯乙酮 面包酵母 不对称还原 S-1-苯基乙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