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选择性合成1-甲氧基-2-丙醇固体催化剂的筛选和催化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郁 赵宁 +1 位作者 魏伟 孙予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8,48,共4页
对碱土金属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10种氧化物作为合成1 甲氧基 2 丙醇固体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筛选。发现在碱土金属氧化物MgO、CaO和BaO中,中强碱MgO具有较高的环氧丙烷(PO)转化率(71 07%)和1 甲氧基 2 丙醇(PPM)选择性(92 53%)。在两... 对碱土金属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10种氧化物作为合成1 甲氧基 2 丙醇固体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筛选。发现在碱土金属氧化物MgO、CaO和BaO中,中强碱MgO具有较高的环氧丙烷(PO)转化率(71 07%)和1 甲氧基 2 丙醇(PPM)选择性(92 53%)。在两性氧化物中,ZnO具有较高的PO转化率(55 26%)和PPM选择性(92 37%)。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原料摩尔配比对MgO、ZnO的催化作用特点的影响,发现MgO在催化性能和1 甲氧基 2 丙醇选择性方面表现出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环氧丙烷 甲醇 丙二醇甲醚 1-甲氧基-2-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烷和甲醇在MgO上合成1-甲氧基-2-丙醇反应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郁 董庆年 +2 位作者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3-657,共5页
应用原位FT-IR详细研究了MgO上甲醇对环氧丙烷的加成反应.结果表明在MgO催化剂上甲醇很易解离吸附形成甲氧基,根据负碳离子机理,吸附环氧丙烷可形成类丙烯物种.甲氧基对类丙烯物种的加成反应遵循反-Markownikov法则,高选择性地合成1-甲... 应用原位FT-IR详细研究了MgO上甲醇对环氧丙烷的加成反应.结果表明在MgO催化剂上甲醇很易解离吸附形成甲氧基,根据负碳离子机理,吸附环氧丙烷可形成类丙烯物种.甲氧基对类丙烯物种的加成反应遵循反-Markownikov法则,高选择性地合成1-甲氧基-2-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环氧丙烷 IR 1-甲氧基-2-丙醇 M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1-甲氧基-2-丙醇的连续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桂琴 何伟 +1 位作者 方正 郭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0-624,共5页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以甲醇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1-甲氧基-2-丙醇。考察尺度效应(管径和微反应器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内径为0.5 mm、体积为10 mL的聚四氟乙...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以甲醇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1-甲氧基-2-丙醇。考察尺度效应(管径和微反应器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内径为0.5 mm、体积为10 mL的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及T形混合器能有效促进物料间混合;甲醇与环氧丙烷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5%、甲醇与环氧丙烷摩尔比3∶1、120℃下反应7 min、压力2 MPa。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9.4%,产率可高达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1-甲氧基-2-丙醇 连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WO_4-H_2O_2酸体系催化氧化1-甲氧基-2-丙醇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信全 王军伟 +1 位作者 周宁 赵春霞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研究了 Na2 WO4- H2 O2 体系在催化氧化 1-甲氧基 - 2 -丙醇为甲氧基丙酮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发现酸助剂及添加物对甲氧基丙酮的收率有较大的影响 .酸助剂中 ,Na HSO4对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好 ;而 H2 PO4- 和 HPO42 - 对体系的活性不利 .极... 研究了 Na2 WO4- H2 O2 体系在催化氧化 1-甲氧基 - 2 -丙醇为甲氧基丙酮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发现酸助剂及添加物对甲氧基丙酮的收率有较大的影响 .酸助剂中 ,Na HSO4对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好 ;而 H2 PO4- 和 HPO42 - 对体系的活性不利 .极性小分子甲醇、乙腈可促进 1-甲氧基 - 2 -丙醇的氧化 ,提高甲氧基丙酮的收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H2O2酸体系 催化氧化 1-甲氧基-2-丙醇 催化活性 甲氧基丙酮 都尔 钨酸钠 农药中间体 除草剂 催化剂
原文传递
1-(2-甲氧基苯基)哌嗪氢卤酸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翠娥 杨淑敏 +1 位作者 刘鸿 陈兴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叙述了 1 (2 甲氧基苯基 )哌嗪盐酸盐 (Ⅱ )和氢溴酸盐 (Ⅳ )的合成研究结果。分别以双 (2 氯乙基 )胺盐酸盐 (Ⅰ )及双 (2 溴乙基 )胺氢溴酸盐 (Ⅲ )与邻甲氧基苯胺反应 ,合成了两个标题化合物 (Ⅱ ,Ⅳ ) ,合成收率分别达 5 9%和 80... 叙述了 1 (2 甲氧基苯基 )哌嗪盐酸盐 (Ⅱ )和氢溴酸盐 (Ⅳ )的合成研究结果。分别以双 (2 氯乙基 )胺盐酸盐 (Ⅰ )及双 (2 溴乙基 )胺氢溴酸盐 (Ⅲ )与邻甲氧基苯胺反应 ,合成了两个标题化合物 (Ⅱ ,Ⅳ ) ,合成收率分别达 5 9%和 80 % ,产品纯度达 98%以上。中间体 (Ⅰ )和 (Ⅲ )用二乙醇胺分别与SOCl2 和 4 0 %HBr反应来制备。还给出了化合物 (Ⅳ )的一釜合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甲氧基苯基)哌嗪氢卤酸盐 合成 研究 双(2-卤乙基)胺氢卤酸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的合成及用于汞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文革 赵书林 李舒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ABMBTT),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对其分子结构作了验证。研究了该试剂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9.5~11.0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有Triton X-100存在下,ABMBTT与汞反应形成2:1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汞的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焦磷酸钠存在下,常见离子基本不干扰。已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汞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小于3.5%,与二苯硫腙光度进行验证,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合成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并噻唑)-三氮烯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7
作者 张俊琪 王礼琛 +1 位作者 江振洲 林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生物活性更为广泛的抗心衰药物。方法:受临床联合用药的启发,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结构拼合原理,将具有强心活性的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与β受体阻滞剂中常见的芳氧丙醇胺结...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生物活性更为广泛的抗心衰药物。方法:受临床联合用药的启发,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结构拼合原理,将具有强心活性的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与β受体阻滞剂中常见的芳氧丙醇胺结构中的丙醇胺片段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10个1{1[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V1~10。结果与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强心活性,Ⅴ_(9)的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1-{1-[2-(3 4-甲氧基)苯基]乙基-5-氰基-6-甲基脲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 类化合物 心衰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祝淳君 董宏波 +4 位作者 郑登宇 卫金强 杜伟宏 罗红兵 曹胜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合成奥达特罗重要中间体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并进行工艺改进,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4-甲氧基苯基丙酮为原料,经过羟烷基化反应、Ritter反应、醇解、成盐得到产物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 目的合成奥达特罗重要中间体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并进行工艺改进,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4-甲氧基苯基丙酮为原料,经过羟烷基化反应、Ritter反应、醇解、成盐得到产物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结果产物结构经LC-MS、~1H NMR确认,总收率为76%,产物HPLC纯度达到99.7%。结论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反应条件更温和,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氧基苯基)-2-甲基-2-丙胺盐酸盐 合成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溴-4-异丙氧基-5-甲氧基-2-硝基苯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小娜 侯党社 +2 位作者 柯苗 李桢 朱周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0期31-34,共4页
以4-溴-2-甲氧基-5-硝基苯酚和异丙基溴为原料,在NaOH作用下发生羟烷基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溴-4-异丙氧基-5-甲氧基-2-硝基苯,通过1HNMR、13CNMR和LC-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 以4-溴-2-甲氧基-5-硝基苯酚和异丙基溴为原料,在NaOH作用下发生羟烷基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溴-4-异丙氧基-5-甲氧基-2-硝基苯,通过1HNMR、13CNMR和LC-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比n(异丙基溴)∶n(4-溴-2-甲氧基-5-硝基苯酚)为2.2∶1、NaOH用量15.0 mmo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达到90.4%。该方法可用于化合物2-异丙氧基-1-甲氧基-4-硝基苯和2-异丙氧基-1-甲基-4-硝基苯的合成,收率分别为91.2%和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烷基化反应 1--4-异丙氧基-5-甲氧基-2-硝基苯 合成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剂1,3,4,6-四(1'-甲基-2'-甲氧)乙氧甲基甘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梁瑞 刘锐玲 +2 位作者 李飞飞 张建成 赵正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共5页
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四甲氧甲基甘脲和丙二醇甲醚(PGME)在减压蒸馏条件下反应生成1,3,4,6-四(1'-甲基-2'-甲氧基)乙氧甲基甘脲(TMMEG),并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间和温度对... 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四甲氧甲基甘脲和丙二醇甲醚(PGME)在减压蒸馏条件下反应生成1,3,4,6-四(1'-甲基-2'-甲氧基)乙氧甲基甘脲(TMMEG),并用红外光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及合成产物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收率为99.8%,Amberlyst 15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最佳,与四甲氧甲基甘脲相比,合成产物使粉末涂料具有更好的固化性能和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阳离子交换树脂 四甲氧甲基甘脲 粉末涂料 1 3 4 6-四(1-甲基-2-甲氧基)乙氧甲基甘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β-萘甲醚酰化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万里 陈平 +1 位作者 兰鲲 周明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6-1052,共7页
采用水为溶剂一步法合成对甲苯磺酸吡啶离子液体([Py]Ts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热分析(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β-萘甲醚与乙酸酐酰基化为探针反应,研究[Py]Tsa催化反应活性、确定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 采用水为溶剂一步法合成对甲苯磺酸吡啶离子液体([Py]Ts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热分析(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β-萘甲醚与乙酸酐酰基化为探针反应,研究[Py]Tsa催化反应活性、确定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5 h,乙酸酐/β-萘甲醚摩尔比值为1.5,离子液体/β-萘甲醚质量比值为2.53的条件下,转化率最高达58.88%,2-甲氧基-1-萘乙酮作为主产物,选择性达98.28%;离子液体简单再生后可重复利用,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对产物进行了分离提纯,并用IR、NMR、TG-DTA进行表征,确定了反应得到的两种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对甲苯磺酸吡啶 β-萘甲醚 2-甲氧基-1-萘乙酮 F—C酰基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睡美人”转座系统观察OGT抑制剂HLY838对肝癌的治疗作用
12
作者 梁惠钧 黄露义 +1 位作者 汪凯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利用“睡美人”转座系统和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并观察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剂(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5-二酮[(R)-3-(2me... 目的:利用“睡美人”转座系统和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并观察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剂(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5-二酮[(R)-3-(2methoxyphenyl)-1-(thiophen-2-ylmethyl)piperazine-2,5dione,HLY838]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将插入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同源物(neuroblastoma RAS viraloncogene homolog,NRAS)的NRASV12转座子质粒、表达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因转座子质粒、表达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基因的转座子质粒pT3-EF1aH Yap S127A与转座酶SB100质粒的混合溶液经尾静脉快速注射至小鼠体内,饲养8~16周后处死小鼠,观察肝脏成瘤情况以及肝脏病理学变化。肝癌模型建成后,腹腔注射HLY838,观察对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注射质粒8~16周后,小鼠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出现颗粒状、结节样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肝组织结构紊乱,出现多个肿瘤结节。pT3-EF1aH YAP S127A组成瘤率高、时间短,但肿瘤较小;pT/CAGGS-NrasV组肿瘤结节大小适中,但成瘤时间较长;pT3-N90-β-catenin组肿瘤主要为肝细胞癌。HLY838治疗组小鼠肝肿瘤结节数变少,小鼠肝肿瘤负担减轻。结论:应用水动力大容量尾静脉注射质粒的方法可快速建立小鼠肝癌模型,成功率较高。OGT抑制剂HLY838对小鼠肝癌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物模型 “睡美人”转座系统 水动力尾静脉注射 (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 5-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增强机理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Cu^(2+)荧光受体分子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莹莹 杨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8,共5页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和2均对Cu2+表现出良好的荧光识别作用,尤其是受体分子2,其荧光增强613倍,检测限达到3.05×10-8 mol/L,对Cu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基于荧光增强法识别Cu2+.初步探讨了荧光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荧光增强法 分子识别 1-(2-甲氧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 1-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梗豨莶的新双色满(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江 许云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8,共2页
作者从腺梗莶的乙醚抽出物中分到一个新的双色满成分 ,基于光谱分析和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它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为 3,3’ 双 (3,4 二氢化 6 甲氧基 2H 1 苯并吡喃 )或 3,3’ 双 (6 甲氧基色满 )。
关键词 腺梗豨莶 3 3'-双(3 4-二氢化-6-甲氧基-2H-1-苯并吡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脑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萍 李海玉 米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茴香脑为原料经H2O2氧化合成茴香脑环氧化物2-(4-甲氧基苯基)-3-甲基环氧乙烷,产率91%,并研究了溶剂配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腈与甲醇体积比为1∶5、茴香脑与H2O2的... 以茴香脑为原料经H2O2氧化合成茴香脑环氧化物2-(4-甲氧基苯基)-3-甲基环氧乙烷,产率91%,并研究了溶剂配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腈与甲醇体积比为1∶5、茴香脑与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原料与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8、反应时间为27 h、反应温度为常温时产率最好。茴香脑环氧化物再经氢化铝锂还原得到1-(4-甲氧基苯基)丙-2-醇,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其优化工艺为:以乙醚为溶剂,原料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反应温度常温,反应时间1 h。通过GC-MS和IR分析对两种合成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脑 2-(4-甲氧基苯基)-3-甲基环氧乙烷 1-(4-甲氧基苯基)丙-2- 氢化铝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中蒽醌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振民 欧亚非 +5 位作者 伊勇涛 胡军 赵明月 张艳 刘珊 曾世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液相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中分离得到8个蒽醌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羟甲基-3-羟基蒽醌(2-hydroxymethyl-3-hydroxyanthraquinone,1)、3-羟基-2-羟甲基-1-... 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液相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中分离得到8个蒽醌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羟甲基-3-羟基蒽醌(2-hydroxymethyl-3-hydroxyanthraquinone,1)、3-羟基-2-羟甲基-1-甲氧基蒽醌(3-hydroxy-2-hydroxymethyl-1-methoxyanthraquinone,2)、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anthraquinone,3)、3-羟基-1,2-二甲氧基蒽醌(3-hydroxy-1,2-dimethoxyanthraquinone,4)、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5)、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1,3-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6)、1,3-二羟基-2-乙氧甲基蒽醌(ibericin,7)、1,2-二羟基-3-甲基蒽醌(1,2-di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8)。其中蒽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利用MTT法对分离出的蒽醌的体外抗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蒽醌(3)、(5)和(7)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蒽醌的浓度为400μmol/L时,蒽醌(3)、(5)和(7)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4. 63%、20. 52%、54.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蒽醌 3-羟基-2-羟甲基-1-甲氧基蒽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生物碱分离及相关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袁谱龙 陈亮 +5 位作者 刘小宇 余邦威 黄琪 陈凯先 李医明 贾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6种生物碱,分别为荷叶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鹅掌楸碱、lysicamine、原荷叶碱和杏黄罂粟碱。测得鹅掌楸碱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32μg/mL,杏黄罂粟碱对红色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的MIC均为16μg/mL。在300μmol/L浓度下,鹅掌楸碱及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在α-糖苷酶靶点上抑制活性分别为40.29%±3.06%及27.62%±2.21%。结论荷叶中的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具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抗菌 降脂 降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