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对-烯-8-硫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庆洁 庞承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9-301,共3页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1-对-烯-8-硫醇的包合作用。筛选出1-对-烯-8-硫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35℃下搅拌3.5 h,1-烯-8-硫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时,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和包合率较好...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1-对-烯-8-硫醇的包合作用。筛选出1-对-烯-8-硫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35℃下搅拌3.5 h,1-烯-8-硫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时,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和包合率较好,分别为91.35%和6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1-对-夢烯-8-硫醇 Β-环糊精包合物 均匀设计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诚 冯锋 +4 位作者 陈泽忠 卢珍 白云峰 孟双明 林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216nm/343nm...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216nm/343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被Pb(Ⅱ)猝灭.据此建立了QPyT测定Pb(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10-7~1.2×10-5mol/L,检测限为9.0×10-8mol/L.将其应用于水中Pb(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喹啉)-3-(2-吡啶)-三氮 铅离子检测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的合成及其测定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龙巍然 李映晖 +2 位作者 岑怡红 洪涛 曹秋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3,共5页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冲体系(pH 8.0)中,BTSPQT与Cu2+在室温下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59±0.40)×109,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基于此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25~0.40 mg/L,且浓度在2.5 mg/L以下的常见离子均不干扰0.40 mg/L Cu2+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面粉和茶叶中铜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 铜(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苯胺-1-萘磺酸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浩 张贺新 +2 位作者 蔡小平 郝秀峰 张学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84-2788,共5页
合成了新型催化剂8-苯胺-1-萘磺酸钛配合物,并应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合反应中.分别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甲基铝氧烷(MAO)和三乙基铝(TEA)]、降冰片烯浓度、Al/Ti摩尔比、聚合温度和聚合压力对催化活性与共聚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共... 合成了新型催化剂8-苯胺-1-萘磺酸钛配合物,并应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合反应中.分别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甲基铝氧烷(MAO)和三乙基铝(TEA)]、降冰片烯浓度、Al/Ti摩尔比、聚合温度和聚合压力对催化活性与共聚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示差扫描量热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对所制备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以MAO为助催化剂时,共聚催化活性更高,催化剂为单活性中心,可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PDI≈3)的共聚产物,其共聚反应机理为加成聚合.另外,随着降冰片烯浓度的升高,共聚物中降冰片烯单元的摩尔比呈线性上升趋势,所得共聚物的熔点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苯胺-1-萘磺酸 钛配合物 降冰片 共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3,5-二溴-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应用
5
作者 章汝平 何立芳 +1 位作者 涂逢樟 罗林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07,311,共4页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杂环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3,5-二溴-2-吡啶)-三氮烯(QB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pH 9.5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杂环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3,5-二溴-2-吡啶)-三氮烯(QB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pH 9.5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的介质存在下,该试剂在λex/λem=248nm/496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与铅(Ⅱ)形成配合物从而使荧光增强。据此建立了三氮烯测定铅(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铅的浓度在5.0×10-7~1.2×10-5 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9.5×10-8 mol.L。将其应用于水样中铅(Ⅱ)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2.6%~94.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喹啉)-3-(3 5-二溴-2-吡啶)-三氮 铅(Ⅱ)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结合的葱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司民真 张德清 刘仁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49-2452,共4页
为了在常温下鉴定新鲜植物样品的挥发性物质,且避免繁杂前期样品的制备过程,将新鲜样品切细后置入顶空瓶中,用注射器抽取顶空瓶上方的挥发性物质注入用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用R-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SERS的测量。获得了葱属植... 为了在常温下鉴定新鲜植物样品的挥发性物质,且避免繁杂前期样品的制备过程,将新鲜样品切细后置入顶空瓶中,用注射器抽取顶空瓶上方的挥发性物质注入用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用R-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SERS的测量。获得了葱属植物大蒜、韭菜、葱的挥发性物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大蒜的SERS谱中较强的峰出现在307,399,569,711,1 182,1 287,1 397,1 622cm-1处。韭菜的SERS谱中最强的峰出现在672cm-1,较弱的峰出现在274,412,575,1 185,1 289,1 396,1 618cm-1处。葱的SERS谱中最强的峰出现在693cm-1,次强峰出现在372,888,1 023cm-1处,较弱的峰出现在1 088,1 211,1 322cm-1。获得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烯丙基甲基硫醚(allylmethyl sulfide)、1-丙硫醇(1-Propanethiol)的液态、气态的SERS谱。经对比研究得出:吸附在银表面的大蒜、韭菜、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分别是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烯丙基甲基硫醚(allyl methyl sulfide)、1-丙硫醇(1-Propanethiol)。同是葱属植物但不同种大蒜、韭菜、葱其吸附在银表面的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不一样,吸附在银表面的各种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都是1-丙硫醇。该实验结果表明顶空与SERS结合,不需要复杂的提取过程,可直接用于新鲜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方法 SERS 葱属植物 丙基二硫 丙基甲基硫醚 1-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修复植物黑藻资源化利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瑜 王艳丽 +1 位作者 高士祥 孙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53-1258,共6页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L.f.)Royle是用于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一种沉水植物,秋天必须将其收获才能最终实现湖内污染物负荷的减少。通过对收获后的黑藻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改变传统的将黑藻制成渔牧业饲料的利用途径,为其资源化利...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L.f.)Royle是用于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一种沉水植物,秋天必须将其收获才能最终实现湖内污染物负荷的减少。通过对收获后的黑藻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改变传统的将黑藻制成渔牧业饲料的利用途径,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首次从黑藻全草的提取物中分离出8种化合物,它们分别是:①1-(3’-呋喃)-8-醚-10烯-十三烷-1-酮;②(2S*,3S*,4S*)-2-(二十烷-11’-烯)-3-羟基-4-甲基-丁醇内酯;③1,3-薄荷二烯-7-醇;④6,6,9a-三甲基-十氢化萘并[1,2-]呋喃-1,4-二酮;⑤1,1,4b,7-四甲基-7-乙烯-1,2,3,4,4a,4b,5,6,7,8,8a,9-十二氢菲;⑥正十五酸乙酯;⑦十九烷;⑧十四烷。其中①是新化合物,且化合物① ̄④和⑥ ̄⑧均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为将黑藻开发成医药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 资源化利用 化学成分 1-(3’-呋喃)-8--10--十三烷-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的结构
8
作者 曾志 符雄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172-174,共3页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1的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得以确证.1的结构为(3Z,5E,9E,1R*,7R*,12aR*)-1-异丙基-6,10,12a-三甲基-1,2,4,7,8,11,12... 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具有变形碳架双环二萜醇1的结构,并进一步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得以确证.1的结构为(3Z,5E,9E,1R*,7R*,12aR*)-1-异丙基-6,10,12a-三甲基-1,2,4,7,8,11,12,12a-八氢环戊-环r一碳烯-7-醇.它是从采自我国南海的软珊瑚ClavulariainflataScheuk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二萜 (3Z 5E 9E 1R* 7R* 12aR*)-1-异丙基-6 10 12a-三甲基-1 2 4 7 8 11 12 12a-八氢环戊-环十一碳-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