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Ⅲ)-1-苯基-3-甲基-4-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晓蕊 李锦州 俞志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4-噻吩甲酰-吡唑-5 配合物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Pr^(3+)、Nd^(3+)、Eu^(3+)-β-二酮-邻菲绕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吴宇雄 周尽花 +1 位作者 赵鸿斌 赵仁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第一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为第二配体,分别合成了铈组稀土元素(La3+、Pr3-、Nd3-、Eu3+)的三元螯合物。用UV、IR、1HNMR、Ms等手段确证了该4种铈组稀土金属-β-二酮-邻菲绕啉...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第一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为第二配体,分别合成了铈组稀土元素(La3+、Pr3-、Nd3-、Eu3+)的三元螯合物。用UV、IR、1HNMR、Ms等手段确证了该4种铈组稀土金属-β-二酮-邻菲绕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的结构为Ln-(PMBP)3-(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绕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组稀土元素 1--3--4-甲酰-5-吡唑 5-丙烯酰胺-1 10-邻菲绕 合成方法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Pb(Ⅱ)络合物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
3
作者 徐丽英 李锦州 +1 位作者 郑晓丹 杨玉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148,共4页
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ν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ν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46 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络合物组成为Pb(Ⅱ):HPMaFP=1:2,表观稳定常数为4.9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吸附波 铅(Ⅲ)络合物吸附波 1--3--4--呋喃甲酰)吡唑-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与芳基取代酰基吡唑啉酮、腺嘌呤三元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4
作者 张丹 李锦州 张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pH5.0),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1-对氯苯基-3-呋喃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HL)、腺嘌呤(Ade)与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灵敏吸附波,其峰电位为-0.58V(vs.SEC)。峰电流与铜质量浓度在0.02~10mg/L范...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pH5.0),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1-对氯苯基-3-呋喃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HL)、腺嘌呤(Ade)与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灵敏吸附波,其峰电位为-0.58V(vs.SEC)。峰电流与铜质量浓度在0.02~10mg/L范围内分段呈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2μg/L(3×10^-8mol/L)。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多元配合物组成比为1:1:1,表观稳定常数为7×10^7。此方法已用于粗盐、麦片和化妆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标准回收率9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对氯苯基-3-呋喃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 腺嘌呤 配合物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