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吗啉基片段的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凤梅 韩琼 +3 位作者 赵潘祥 王佳 芮佳怡 徐继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31,共8页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在0. 02~0. 10 g/L,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淬灭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化合物Ⅰd和Ⅰf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化合物Ⅰd的活性在30%~55%,化合物Ⅰf的活性则大于50%。随着化合物Ⅰd、Ⅰh、Ⅰj和Ⅰn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淬灭DPPH自由基的活性均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吗啉苯胺 席夫碱 1 1-二苯基-2-硝基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牡丹根皮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炎福 押辉远 +1 位作者 李月佳 刘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0-667,共8页
为能准确检测复杂基质牡丹根皮样品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题示研究,并推测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过程的反应机理。采用7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样品2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离心、... 为能准确检测复杂基质牡丹根皮样品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题示研究,并推测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过程的反应机理。采用7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样品2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离心、稀释,配制成200 g·L^(−1)样品溶液,并进一步稀释成质量浓度为8,40,100,200,500,1000,5000,10000,25000 mg·L^(−1)的样品溶液系列。取上述配制好的样品溶液系列各300μL(不添加样品的为样品对照组)和无水乙醇600μL,再加入50 mg·L^(−1)DPPH溶液600μL,涡旋1 min,避光反应30 min。用70%乙醇溶液稀释200倍,过0.22μm滤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测量样品加入前后DPPH准分子离子峰面积P_(0)和P,利用100%×(P_(0)-P)/P_(0)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合自身谱库、标准品谱图以及牡丹根皮相关文献鉴定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显示:样品的质量浓度在8~1000 mg·L^(−1)内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线性关系,较酶标仪法受样品基质和颜色干扰小,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和酶标仪法的基本一致;从牡丹根皮中显著识别出18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包括15种可鉴定成分(包含两对同分异构体)和3种未知成分,其中氧化芍药苷、丹皮酚、牡丹皮苷H、没食子酰芍药苷、没食子酸甲酯、牡丹皮苷F、对羟基苯甲酸是牡丹根皮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 牡丹根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源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鸿梅 李玉扩 +3 位作者 李红 倪鹏 宋欣 徐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338,共6页
以脱脂醇溶蛋白为底物进行酶水解反应,获得了玉米源活性肽组分,经葡聚糖凝胶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对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以α-生育酚为阳性对照,研究了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对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其浓度的关系... 以脱脂醇溶蛋白为底物进行酶水解反应,获得了玉米源活性肽组分,经葡聚糖凝胶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对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以α-生育酚为阳性对照,研究了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对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其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经CM-纤维素弱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所得组分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且清除效果与其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分子量主要集中在40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源活性肽 分离纯化 2 2-二苯基-1-(dpph)自由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牡蛎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海梅 陈静 +1 位作者 郝良文 于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7-52,共6页
以牡蛎酶解液与葡萄糖建立美拉德反应体系,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为指标,通过葡萄糖质量分数、反应温度、p H值以及反应时间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 以牡蛎酶解液与葡萄糖建立美拉德反应体系,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为指标,通过葡萄糖质量分数、反应温度、p H值以及反应时间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美拉德反应产物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牡蛎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反应条件为葡萄糖质量分数4%、反应温度120℃、p H7.0、反应时间120min。在此组合条件下,牡蛎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得到的反应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3.2%,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为22.5%,还原能力为1.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硝基苯自由清除能力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 还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提七星剑花多糖工艺研究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邵玲 朱桥 +3 位作者 陈燕芳 曾春余 丁俊伟 杨学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以肇庆七星剑花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获得乙醇水浴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 min、提取3次、料液比1∶60(g/mL)、乙醇体积分数80%;运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与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剑花多糖含量分别为19.80%与20.... 以肇庆七星剑花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获得乙醇水浴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 min、提取3次、料液比1∶60(g/mL)、乙醇体积分数80%;运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与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剑花多糖含量分别为19.80%与20.63%,后者可作剑花多糖的常用测定方法。系统比较了剑花全花、花蕊、花瓣和花萼等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差异,花蕊多糖含量最高,达20.65%;同时应用DPPH法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EC50)为5.39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剑花 多糖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臧永军 陈乃富 +2 位作者 陈存武 陈乃东 韩邦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9-262,314,共5页
以山奈酚和二水合氯化铜为原料,合成山奈酚-铜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DPPH法测定了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山奈酚,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吸收... 以山奈酚和二水合氯化铜为原料,合成山奈酚-铜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DPPH法测定了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山奈酚,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均发生明显红移;核磁共振氢谱中3-OH信号消失,其他质子信号均向高场移动;差热-热重分析显示山奈酚和Cu^(2+)的配位比为1,且配合物中含三分子的配位水;在6种设定的实验浓度内(1.0~3.5 mol/L),山奈酚和配合物清除DPPH·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63×10^(-4)、1.51×10^(-4)mol/L。Cu^(2+)是通过与山奈酚3位羟基和4位羰基的氧原子结合生成配合物,山奈酚与铜形成配合物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配合物 抗氧化 1 1-二苯基-2-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含量对H_2O_2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伯涵 袁华 +4 位作者 张运刚 王涛 肖金武 曾大文 庞爱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为指示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现了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与推进剂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判稳定剂...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为指示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现了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与推进剂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判稳定剂效果及推进剂贮存性能的标准;CD-n型稳定剂可较好地抑制HPSP体系内的自由基含量,引入该型稳定剂后,HPSP体系内自由基浓度低于原材料H_2O_2中的自由基浓度;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C_(radical))与推进剂质量损失速率(r_(M_R))呈指数关系,常温条件下采用CD-n型稳定剂时,二者的经验公式为r_(M_R)=0.003 65+1.70 66×10^(-8)exp(5.531 78C_(rad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 自由含量 贮存性能 质量损失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DPPH与ABTS自由基法评价不同葡萄籽油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33
8
作者 梁红敏 任继波 +2 位作者 李彦奎 高德艳 胡文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葡萄籽油极性部分、非极性部分及全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不同葡萄籽油多酚含量,研究多酚与葡萄籽油极性部分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热榨毛油与溶剂法毛油在经过精炼后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在溶剂法精炼油、热榨法精炼油、低温压榨油、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中,低温压榨油极性部分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低温压榨油的多酚含量最高,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非极性部分与低温压榨油全油的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各不同葡萄籽油总酚含量与极性部分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2 2'-联氮双-(3-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ABTS) 抗氧化能力 葡萄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及体外模拟消化对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晓庚 袁磊 +3 位作者 高梅 胡秋辉 王立峰 刘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73,共9页
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经人工胃液、肠液及胃液-肠液3种方法模拟消化后类胡萝卜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经人工胃液、肠液及胃液-肠液3种方法模拟消化后类胡萝卜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温度(T)对类胡萝卜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速率(k)影响显著(P<0.05),T升高,k增大,即k45℃>k37℃>k30℃,而对清除率(α)无显著影响;类胡萝卜素初始质量浓度(ρ)对α影响显著,ρ升高,α增大,而对k无显著影响;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T对半数效应浓度(EC50)、k和半衰期(t1/2)影响显著,T升高,EC50减小(EC50(45℃)<EC50(37℃)<EC50(30℃))、k增大(k45℃>k37℃>k30℃)、t1/2减小(t1/2(45℃)<t1/2(37℃)<t1/2(30℃));表观活化能(Ea)和方程常数(K0)不受ρ的影响,Ea=17.039 k J/mol、K0=7.38×106;体外模拟消化后的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减小,且底物浓度越大,清除率下降百分比越大,降幅越小;与油脂混合后的类胡萝卜素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不加油脂组,即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与油脂混合后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因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对其消化吸收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1 1-二苯基-2-硝基苯自由 模拟肠胃道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自由基所致兔离体心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年生 胡长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 :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1,1 二苯 2 三硝基苯肼 (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脏采用Langendor ff法灌流 ,记录左室内压 (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 dtmax)、左室舒张末压 (LVEDP)、... 目的 :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1,1 二苯 2 三硝基苯肼 (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脏采用Langendor ff法灌流 ,记录左室内压 (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 dtmax)、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 (CF)和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 :用含 0 .2 5 μmol·L-1DPPH的K H液灌流心脏 10min ,可显著降低LVP、+dp dtmax,升高LVEDP ,减慢HR ,增加CK释放 ;用含参麦注射液 (1 32 0、1 16 0 )的K H液灌流心脏10min ,可明显促进DPPH所致心功能损伤的恢复 ,减少CK的释放。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参麦注射液 1 1-二苯-2-硝基苯(dpph) 自由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鑫 熊斌 +2 位作者 张耀华 周红审 陈丽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6期97-101,共5页
考察了诃子提取物及其色谱纯化物(a、b、c)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能力,进行了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色谱纯化物均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甲醇粗提物活性略高于等体积1 mg/mL TBHQ... 考察了诃子提取物及其色谱纯化物(a、b、c)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能力,进行了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色谱纯化物均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甲醇粗提物活性略高于等体积1 mg/mL TBHQ,而其色谱纯组分c的活性最高,约为1 mg/mL TBHQ的1.2倍,且略高于茶多酚;乙酸乙酯组分色谱纯组分a,b抑制率分别为其粗提取物的1.6和1.1倍。色谱纯成分经显色反应、UV和H1NMR检测后被确认为诃黎勒酸衍生物或诃子单宁水解碎片,此为诃子提取物作为烟用自由基清除剂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诃子 1 1-二苯基-2- 诃子单宁 自由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12
作者 王河川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茶树之间差异显著;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有15株野生茶树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高水平,部分野生茶树群体间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清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K-2对DPPH和·OH的消除能力均为最强;19株野生茶树在儿茶素组成上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都不属于高EGCG的种质资源;HL-1、ST-1、ST-3、ST-5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好,HL-1、HL-2、HL-3和HL-4可作为儿茶素提取的优质原料品种。综上,研究表明分布于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的黄酮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且表现出单株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总黄酮 2 2-二苯基-1-自由 自由 儿茶素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和ABTS+·比较研究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的抗氧化协同作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慧卿 曹叶霞 黄坊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5,共8页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Isobologram分析法通过比较混合组分对DPPH·和ABTS^(+)·的实际IC_(50mix)与理论IC_(50add)值的偏差、作用指数γ,识别其协同作用,并比较2种方法的异同。[结果]3种组分对2种自由基都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多酚>黄酮>多糖,但ABTS^(+)·法反映出来的组分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优于DPPH·法。两两复配后,复配组分对DPPH·或ABTS^(+)·的清除都显示出协同作用,且均在组分比1∶1效果最佳。比较DPPH·和ABTS^(+)·的作用指数γ值,两者差异不显著。即在反映协同效应方面,ABTS^(+)·并不比DPPH·更具优势。[结论]DPPH·和ABTS^(+)·清除率的测定为研究单组分或组分协同抗氧化作用提供了参考,复配产品的协同效应为开发毛建草混配产品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草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2 2-联氮-二(3--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协同作用 Isobologram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小麦麸皮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冯艳钰 臧延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4,共9页
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提取的3种不同品种小麦麸皮(豫教5号、郑麦7698、西农979)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有机溶剂对小麦麸皮的总黄酮提取能力顺序为:乙醇>甲醇>丙酮。其中乙醇提取的总黄酮的总还... 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丙酮)提取的3种不同品种小麦麸皮(豫教5号、郑麦7698、西农979)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有机溶剂对小麦麸皮的总黄酮提取能力顺序为:乙醇>甲醇>丙酮。其中乙醇提取的总黄酮的总还原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最强。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3种不同品种的小麦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能使人胃腺癌细胞(adenocarcinoma cell line,AGS)内活性氧水平下降,显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总的来说,乙醇提取的西农979小麦麸皮的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更好利用979小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硝基苯(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总还原力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俊亮 肖苏尧 +3 位作者 陈运娇 陈雪香 汤杰 曹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多酚 抗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2 2'-联氮--(3-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砂仁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董琳 王勇 +5 位作者 魏娜 张小坡 谭银丰 张俊清 李友宾 李永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对海南砂仁的5个分离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海南砂仁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获得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 目的:对海南砂仁的5个分离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海南砂仁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获得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法,对5个部位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海南砂仁5个部位均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以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两种方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趋势一致,且抗氧化能力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海南砂仁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活性差异可能与其所含抗氧化成分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砂仁 提取部位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硝基苯 自由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纯度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21
17
作者 鲁吉珂 郝利民 +3 位作者 陶如玉 靳泽楠 圣志存 余坚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21,共5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氧化损伤酵母细胞实验模型,对不同纯度的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黄素均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氧...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氧化损伤酵母细胞实验模型,对不同纯度的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黄素均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氧化损伤酵母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黄素对酵母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保护能力呈剂量依赖关系。98%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60%茶黄素和90%茶多酚对H2O2氧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作用相当;60%茶黄素对紫外氧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作用最强。茶多酚和茶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和细胞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方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黄素 抗氧化 1 1-二苯基-2-硝基苯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原花青素的纯化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彦 李鑫 +2 位作者 刘景玲 张辰露 梁宗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5-51,共7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鸡血藤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并对原花青素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能力,从...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鸡血藤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并对原花青素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能力,从D101、X-5及AB-8树脂筛选出X-5型树脂用于纯化。对X-5型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6.00 mg/mL,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10 BV,洗脱流速1 BV/h,洗脱剂用量2 BV。利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可得到不同纯度的原花青素,其中70%乙醇纯化物原花青素纯度最高,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原花青素可能是鸡血藤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原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1 1-二苯基-2-硝基苯自由清除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蜂花粉油脂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伟 徐响 +4 位作者 孙丽萍 庞杰 穆雪峰 黄兰 沈新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4-117,共4页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IC50值分别在0.029~0.708mg/mL和0.059~2.203mg/mL之间;在磷钼络合物法中,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玉米、蚕豆>芝麻。在3种抗氧化方法中五味子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与天然抗氧化剂VE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油脂 抗氧化活性 2 2-联氮-二(3--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1 1-二苯基-2-硝基苯(dpph) 磷钼络合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雪 李雪峰 +2 位作者 胡瑞峰 郭万春 刘学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93-199,共7页
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为筛选指标,对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菌体细胞和破碎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发酵上清液抑制酪氨酸酶能力远高... 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为筛选指标,对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菌体细胞和破碎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发酵上清液抑制酪氨酸酶能力远高于菌体细胞和破碎提取物,其中MNJ-9菌株发酵上清液抑制酪氨酸酶能力可达68.9%。菌体细胞和破碎提取物仅为50.9%和34.8%。MNJ-9菌株发酵上清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93.1%。因此,对MNJ-9菌株进行16S rDNA菌种鉴定。基于液相色谱-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对MNJ-9菌株发酵上清液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对其主要成分的10种化合物进行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5-氨基戊酸抑制率最高。将5-氨基戊酸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进行细胞毒性实验、黑色素含量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测定评价其美白能力。结果表明,5-氨基戊酸质量浓度为70μg/mL连续培养72 h时细胞存活率≥80%,细胞无明显毒性;质量浓度为10~70μg/mL时,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85.4%~45.2%和76.53%~40.5%,说明5-氨基戊酸具有一定的美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酪氨酸酶抑制 1 1-二苯基-2-硝基苯自由 发酵上清液 5-戊酸 B16F1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