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农药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可 李新慧 +6 位作者 罗川 马孝颖 田素芬 田厚军 陈艺欣 魏辉 顾晓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保幼激素是昆虫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保幼激素酯酶又是最重要的保幼激素代谢酶。为了探寻通过抑制保幼激素酯酶控制小菜蛾的可行性,测定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4龄幼虫... 保幼激素是昆虫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保幼激素酯酶又是最重要的保幼激素代谢酶。为了探寻通过抑制保幼激素酯酶控制小菜蛾的可行性,测定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4龄幼虫的毒力,研究OTFP对小菜蛾3龄幼虫蜕皮、4龄幼虫化蛹的影响,分析OTFP处理后小菜蛾3龄、4龄幼虫农药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OTFP对小菜蛾3龄幼虫、4龄幼虫的毒力都很低,但能显著延迟3龄幼虫蜕皮和4龄幼虫化蛹,而且影响随其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剧;OTFP处理后的3龄试虫对LC50时的丁醚脲、茚虫威、Bt、印楝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协同毒力指数都显著低于-20,达到拮抗水平,说明OTFP在所设质量浓度下,能够降低小菜蛾3龄幼虫对这几种农药的敏感性;但是对4龄幼虫,OTFP与以上4种农药的共毒系数都显著高于130,除个别处理外,OTFP与各农药在所研究质量浓度下协同毒力指数都大于0,并在几个处理中超过20,显示OTFP能够提高4龄幼虫对农药的敏感性。说明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在小菜蛾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但是若与农药配合使用,需要慎重选择使用时机、农药质量浓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3-二辛硫基-1 1 1--2-丙烷(otfp) 毒力 协同毒力指数(c.f.) 共毒系数(C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氧代-3-[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α]吡嗪-7(8H)-基]-1-苯基丙烷-1-胺的合成
2
作者 戴延凤 张胜菊 +1 位作者 付敏 李昱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The fused triazole derivatives,which is an important inhibitors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Ⅳ enzyme(DPP-Ⅳ),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A new fused triazole derivatives of 3-oxo-3-... The fused triazole derivatives,which is an important inhibitors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Ⅳ enzyme(DPP-Ⅳ),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A new fused triazole derivatives of 3-oxo-3-[3-trifluoromethyl-5,6-dihydro[1,2,4]-triazolo[4,3-a]pyrazin-7(8H)-yl]-1-phenylpropan-1-amine was synthesized from 2-chloropyrazine and benzaldehyde by hydrazinolysis,trifluoroacetylation,cyclization,hydrogenation,condensation and deprotection reaction.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ound and its intermediates were determined by IR,NMR,and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氧代-3-[3-甲基-5 6-二氢[1 2 4]唑并[4 3-α]吡嗪-7(8H)-基]-1-苯基丙烷-1- 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合成工艺的改进
3
作者 吕红兵 邱滔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8-221,225,共5页
研究了(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工艺。以丁二烯为原料,经过成环、氧化、还原、拆分等反应,设计合成(1S,2S)-2-氟环丙甲酸,通过考察与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制得目标产物(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产物收率达... 研究了(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工艺。以丁二烯为原料,经过成环、氧化、还原、拆分等反应,设计合成(1S,2S)-2-氟环丙甲酸,通过考察与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制得目标产物(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产物收率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R 2S)-2-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 丁二烯 丙烷 氧化还原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通过PTEN/PI3K/Akt抑制YAC-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分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晓清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汪楠 潘春晓 雷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鼠淋巴瘤YAC-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鼠淋巴瘤YAC-1细胞后,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LDH法检测细胞毒性;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NBT检测细胞分化阳性率;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甲酸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FFEN/P13K/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果ATPR(10^-5、10^-6、10^-7、10^-8、10^-9mol·L^-1)用药后72h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ATPR对YAC-1细胞毒性增强;ATPR(10^-5~10^-9mol·L^-1)作用72h后可诱导YAC-1细胞形态呈现高分化趋势,且NBT阳性率升高;ATPR(10^-5mol·L^-1)体外用药72h可诱导R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但RARβ和RARγ表达无明显变化;而且可诱导PTEN表达升高并下调p-Akt和cyclinD的蛋白表达。结论ATPR可明显抑制YAC-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可能是与RARα结合后参与调节PTEN/P1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cyclinD的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淋巴瘤 细胞增 细胞分化 YAC-1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PTEN P13K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及其含能离子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敏杰 毕福强 +2 位作者 周彦水 翟连杰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5-320,共6页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经过与三氟乙酸酐缩合、环化,与叠氮化纳再次缩合,合成得到了新型含能化合物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收率61.3%;基于该化合物的酸性,设计合成了2种含能离子盐5,5'-(2-三氟甲基)-咪唑-4,5-...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经过与三氟乙酸酐缩合、环化,与叠氮化纳再次缩合,合成得到了新型含能化合物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收率61.3%;基于该化合物的酸性,设计合成了2种含能离子盐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的羟胺盐和胍盐。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及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生成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过程中影响四唑环化反应的关键因素,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介质为水,n(2-三氟甲基-4,5-二氰基咪唑)∶n(Na N3)=1∶2.4,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4 h。收率最高达86.3%。通过DSC-TG研究了5,5'-(2-三氟甲基)-咪唑-4,5-二(1H-四唑)的热分解性能,热分解曲线表明化合物直到223.65℃才开始分解,整个分解过程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放热分解阶段和热失重阶段,最大放热峰温度为285.78℃,说明该化合物结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2-甲基)-咪唑-4 5-二(1H-四唑) 含能离子盐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铽与1,1,1',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三甲基丙烷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4
6
作者 蒋维 唐瑜 +2 位作者 徐丽 刘伟生 谭民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0-1694,共5页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甲基丙烷 铽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分子1,3-氮氧杂环-戊-2-酮与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形成的新型室温熔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人杰 吴锋 +2 位作者 栾和林 吴萌 于慧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16-2118,共3页
The new room-temperature molten salt was prepared based on LiTFSI[LiNC(SO 2CF 3) 2] with OZO(C 3H 5NO 2) which were not reported in literature. Its 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 The new room-temperature molten salt was prepared based on LiTFSI[LiNC(SO 2CF 3) 2] with OZO(C 3H 5NO 2) which were not reported in literature. Its 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cyclic voltammertr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ucture symmetry of the molecule was depressed and the extent of charges delocalization was expanded, because of introducing oxygen atom of differential electronegativity in OZO molecule. DS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iTFSI-OZO molten salt has th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its eutectic temperature is below about 223.15 K. Meanwhile, the conductivity of LiTFSI-OZO molten salt at a molar ratio of 1∶4.5 is 0.75×10 -3 S/cm at 298.15 K and 3.50×10 -3 S/cm at 333.15 K. CV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of the sample is about 4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熔盐 1 3-氮氧杂环--2- 二(甲基磺酸酰)亚胺锂 热学性质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N-羟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8
作者 傅昊 丛杉 +1 位作者 孙娜波 沈德隆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以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胺基化、羟甲基化反应,合成了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N-羟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目标产物经IR,1HNMR,MS,元素分析测定其组成和结构,其晶体结构... 以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胺基化、羟甲基化反应,合成了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N-羟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目标产物经IR,1HNMR,MS,元素分析测定其组成和结构,其晶体结构经X-ray衍射仪测定,晶体属于单晶斜系,P21/c空间群,a=1.879 6(4)nm,b=0.711 34(13)nm,c=2.460 9(4)nm,α=90°,β=129.390(10)°,γ=90°,V=2.542 9(9)nm3,Z=8,DC=1.419 mg/m3,F(000)=1 120,μ=0.327 mm-1,可观测点精修最终偏离因子R1=0.141 5,wR2=0.487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甲基-3-(2--3 3 3--1-丙烯基)-N-甲羟基环丙烷甲酰胺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4-二-(4-氟苯)甲基]哌嗪官能团的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莫松 丁勇 +4 位作者 张刚 张震 杓学蓓 李清寒 杨学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5-1640,共6页
以1-[二-(4-氟苯)甲基]哌嗪、苄溴、溴丙炔及NaN_3为原料,应用5 mol%的CuBr2或CuI为催化剂,DMF-H_2O为溶剂,在70℃反应4h以43~83%的收率制得了8个含有1-[4-二-(4-氟苯)甲基]哌嗪基官能团的-1,2,3-三氮唑衍生物4(a^h)。合成的8个目标化... 以1-[二-(4-氟苯)甲基]哌嗪、苄溴、溴丙炔及NaN_3为原料,应用5 mol%的CuBr2或CuI为催化剂,DMF-H_2O为溶剂,在70℃反应4h以43~83%的收率制得了8个含有1-[4-二-(4-氟苯)甲基]哌嗪基官能团的-1,2,3-三氮唑衍生物4(a^h)。合成的8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有6个化合物对CDC25b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78~97%,IC_(50)可为16.91~11.55μM。化合物4b,4c及4g对白血病HL-60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8%,97%和93%,IC_(50)分别为10.99μM,8.82μM和15.23μM;对肺癌A-549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可达90%,88%和73%,IC_(50)可分别达21.11μM,13.51μM和16.12μM。化合物4c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可高达91%,IC_(50)可达16.2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二-(4-苯)甲基]哌嗪 1 2 3-氮唑 有机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及其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丽娟 李四新 虞鑫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以双酚A、2-氯-5-硝基三氟甲苯为基本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了2,2-双[4-(2-三氟甲基-4-硝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NPP-2TF),并利用Pd/C、水合肼进一步还原得到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 以双酚A、2-氯-5-硝基三氟甲苯为基本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了2,2-双[4-(2-三氟甲基-4-硝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NPP-2TF),并利用Pd/C、水合肼进一步还原得到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2TF)单体。以PMDA作为二酐单体,BAPP-2TF作为二胺单体,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聚合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涂膜,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并对薄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表面能,较好的热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双[4-(2-甲基-4-硝基苯氧基)苯基]丙烷 2 2-双[4-(2-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 聚酰亚胺薄膜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彦峰 高中良 +1 位作者 邱继平 温自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49-1251,共3页
以3,4-二氯硝基苯为原料,经过高压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了2-氯-4-氨基苯酚,再与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加成,得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胺,总收率为72.0%,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 以3,4-二氯硝基苯为原料,经过高压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了2-氯-4-氨基苯酚,再与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加成,得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胺,总收率为72.0%,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质量好、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1 1 2--2-(甲氧基)乙氧基]苯胺 3 4-二氯硝基苯 甲基乙烯基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三氟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公春 张洪浩 +1 位作者 朱凤祥 吴长增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52-354,共3页
以取代苯甲醛、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脲(或硫脲)为原料,以氨基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3 h,得到6个6-三氟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硫)酮类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 以取代苯甲醛、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脲(或硫脲)为原料,以氨基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3 h,得到6个6-三氟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硫)酮类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但活性不强,在浓度100μg/m L时,最佳抑制效果是化合物d对油菜根长生长抑制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3 4 5 6-四氢嘧啶-2(1H)-(硫)酮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二氟联苯基的新型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勇 魏文博 +3 位作者 段坤坤 方家宝 张尹超 杨占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2-989,997,共9页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2′,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2,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2′,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2,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5d,5e,6a,6b,7c的抗真菌活性较好,化合物5d,6a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和酮康唑、氟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5d,5e,6a,7c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活性接近酮康唑,优于氟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联苯 1 2 4-氮唑 抗真菌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的裂解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本文研究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解离的可能微观反应机理,使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complete LST/QST)方法确定解离反应的过渡态.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2-丙醇和... 本文研究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解离的可能微观反应机理,使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complete LST/QST)方法确定解离反应的过渡态.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裂解反应过程各物种在Ni(100)表面的top,hollow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计算了能量,并对布局电荷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物种的有利吸附位.结果表明: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都存在β-H和γ-H两个平行竞争的解离过程,其中2-丙醇在Ni(100)表面β-H解离的速控步骤活化能为64.7 k J·mol-1猯,而γ-H解离速控步骤活化能为233.1 k J·mol-1猯,故β-H解离过程占优势,主要产物是CH3COCH3;相反,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β-H解离的速控步骤活化能为257.1 k J·mol-1猯,而γ-H解离速控步骤活化能为148.1 k J·mol-1猯,故γ-H解离过程占优势,主要产物是CF3CH=CH2.由此说明,电负性更大的氟原子取代2-丙醇中的氢原子之后,2-丙醇在Ni表面的解离机理发生了改变.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醇 1 1 1--2-丙醇 Ni(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1-(2-噻吩基)-4,4,4-三氟丁二酮-1,3]合铜(Ⅱ)及其某些溶剂加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15
作者 陆振荣 丁元晨 +2 位作者 陈恕华 徐颖 俞运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9-784,共6页
Thermoanalysi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omplex of bis[1 (2 thienyl) 4,4,4 trifluoro butanedione 1,3]copper? and its adducts with pyridine, 2,2′ bipyridine, quinoline and dimethyl sulfoxide in a dynamic nitr... Thermoanalysi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omplex of bis[1 (2 thienyl) 4,4,4 trifluoro butanedione 1,3]copper? and its adducts with pyridine, 2,2′ bipyridine, quinoline and dimethyl sulfoxide in a dynamic nitrogen atmosphere by simultaneous TG DTG DSC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modes of the solvent molecules were variou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 in general,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m was ahead of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ligand 1 (2 thienyl) 4,4,4 triflurobu tanedione 1,3. Among them the adduct with 2,2 bipyridine showed a quite unique thermal behavior.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jointly used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all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stages for title compounds, which show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solvent molecules was controlled mainly by Rn mechanism (or Am mechanism for 2,2 bipyridine adduct) with lower activation energy; while the release of 1 (2 thienyl) 4,4,4 trifluro butane dione 1,3 was gove rned by D2 or D3 mode with higher activation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1-(2-噻吩基)-4 4 4-丁二酮-1 3] 铜(Ⅱ)配合物 溶剂加合物 热分析 二甲基亚砜 吡啶 吡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氯-2-氟-5-甲氧基苯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的合成
16
作者 周宇涵 黄俊 +3 位作者 苗蔚荣 程侣柏 王大翔 柏再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3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基 ) 1 甲基 5 三氟甲基 1H 吡唑是合成除草剂的中间体。它通过以下途径制得 :邻氯对氟苯甲醚在冰水浴下与甲基二氯甲基醚和四氯化钛反应得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甲醛 ;后者经甲基格氏试剂作用 ,然... 3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基 ) 1 甲基 5 三氟甲基 1H 吡唑是合成除草剂的中间体。它通过以下途径制得 :邻氯对氟苯甲醚在冰水浴下与甲基二氯甲基醚和四氯化钛反应得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甲醛 ;后者经甲基格氏试剂作用 ,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三氧化铬氧化 ,转变为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乙酮 ;4 氯 2 氟 5 甲氧基苯乙酮在甲醇钠 /甲醇体系中 ,与三氟乙酸乙酯反应得相应的 β 二酮 ;然后用水合肼闭环 ,再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即得产品。总收率 6 3 5 %。最后一步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时 ,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减少副产品的生成。产品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2--5-甲氧基苯基)-1-甲基-5-甲基-1H-吡唑 合成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3-氟-4-硝基甲苯两步合成1,2,6-三取代苯并咪唑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洁 李淳玉 +3 位作者 金华强 周沥 宋佳亮 孙雅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3-448,503,共7页
以3-氟-4-硝基甲苯为初始原料,先借助微波合成N-取代-2-硝基-4-甲基苯胺,其与不同的醛反应合成了1,2,6-三取代苯并咪唑。从反应温度、投料比两方面对第一步的取代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83℃,投料比为n... 以3-氟-4-硝基甲苯为初始原料,先借助微波合成N-取代-2-硝基-4-甲基苯胺,其与不同的醛反应合成了1,2,6-三取代苯并咪唑。从反应温度、投料比两方面对第一步的取代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83℃,投料比为n(3-氟-4-硝基甲苯)∶n(苯乙胺)∶n(K2CO3)=1.0∶1.5∶1.8,此时5-甲基-2-硝基-N-苯乙基苯胺(Ⅱa)产率为99.2%,5-甲基-2-硝基-N-(3-苯基丙基)苯胺(Ⅱb)产率为98.9%。从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两方面对第二步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乙醇为溶剂、5-甲基-2-硝基-N-苯乙基苯胺(2 mmol)、醛(2 mmol)、1 mol/L的Na2S2O4水溶液18 m L,反应时间40-120 min,此时2-(4-氯苯基)-6-甲基-1-苯乙基-苯并咪唑(Ⅲb)收率为91.3%。与文献中报道的反应时间12 h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该条件下合成10种1,2,6-三取代苯并咪唑,9种为新化合物,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3--4-硝基甲苯 优化 1 2 6-取代苯并咪唑 Na2S2O4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的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水 李晓军 +1 位作者 刘烽 潘仙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8,71,共6页
替卡格雷是一种口服选择性小分子抗凝血药,不需要通过代谢激活,自身具有抗血小板活性。(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是合成替卡格雷的一个关键中间体。该文在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对其中关键步骤——不对称Corey-Chaykovsky环丙... 替卡格雷是一种口服选择性小分子抗凝血药,不需要通过代谢激活,自身具有抗血小板活性。(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是合成替卡格雷的一个关键中间体。该文在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对其中关键步骤——不对称Corey-Chaykovsky环丙烷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优反应条件:以L-薄荷醇为手性辅剂,三甲基碘化锍盐为硫叶立德试剂,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为混合溶剂,温度为10~12℃,质量分数10%的碘化亚铜为催化剂时,反应收率为60.5%;合成(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5步总收率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卡格雷 (1R 2S)-2-(3 4-苯基)环丙胺 Corey—Chaykovsky环丙烷化反应 中间体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合成中间体校正因子的测定
19
作者 郝泽鹏 张伟 +3 位作者 韩升 赵波 曾纪珺 吕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93-296,共4页
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氯-3,3,3-三氟丙烯、1,1,1,3,3-五氯-3,3,3-三氟丁烷、2-氯-1,1,1,4,4,4-六氟-2-丁烯和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相对于四氯化碳的质量校正因子,建立了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及其合成原料、中间体... 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氯-3,3,3-三氟丙烯、1,1,1,3,3-五氯-3,3,3-三氟丁烷、2-氯-1,1,1,4,4,4-六氟-2-丁烯和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相对于四氯化碳的质量校正因子,建立了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及其合成原料、中间体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预设的不同质量浓度范围中,各组物质的质量比与峰面积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线性关系良好。该研究为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及关键中间体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2--3 3 3-丙烯 1 1 1 3 3-五氯-3 3 3-丁烷 2--1 1 1 4 4 4--2-丁烯 顺式-1 1 1 4 4 4--2-丁烯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甲烷磺酸催化1-茚酮氧化反应的研究
20
作者 艾雷锋 毛建新 郑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研究了三氟甲烷磺酸(HOTf)催化氧化1-茚酮的性能,考察了HOTf、H2O2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几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与用其它几种质子酸的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HOTf为催化剂时反应效果最好,0.1 g 1-茚酮在0.5 ... 研究了三氟甲烷磺酸(HOTf)催化氧化1-茚酮的性能,考察了HOTf、H2O2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几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与用其它几种质子酸的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HOTf为催化剂时反应效果最好,0.1 g 1-茚酮在0.5 mL HOTf、0.32 mL 30%H2O2和2 mL 2,2,3,3-四氟-1-丙醇(TFP)体系中,恒温60℃反应4 h,转化率可以达到86%,产物邻羟基苯丙酸的选择性达98%.可能的反应机理是:1-茚酮先经过Baeyer-Villiger反应生成二氢香豆素,后者进一步水解得到邻羟基苯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磺酸 1-茚酮 2 2 3 3--1-丙醇(TFP) BAEYER-VILLIGER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