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的裂解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本文研究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解离的可能微观反应机理,使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complete LST/QST)方法确定解离反应的过渡态.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2-丙醇和... 本文研究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解离的可能微观反应机理,使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complete LST/QST)方法确定解离反应的过渡态.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裂解反应过程各物种在Ni(100)表面的top,hollow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计算了能量,并对布局电荷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物种的有利吸附位.结果表明:2-丙醇和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都存在β-H和γ-H两个平行竞争的解离过程,其中2-丙醇在Ni(100)表面β-H解离的速控步骤活化能为64.7 k J·mol-1猯,而γ-H解离速控步骤活化能为233.1 k J·mol-1猯,故β-H解离过程占优势,主要产物是CH3COCH3;相反,1,1,1-三氟-2-丙醇在Ni(100)表面β-H解离的速控步骤活化能为257.1 k J·mol-1猯,而γ-H解离速控步骤活化能为148.1 k J·mol-1猯,故γ-H解离过程占优势,主要产物是CF3CH=CH2.由此说明,电负性更大的氟原子取代2-丙醇中的氢原子之后,2-丙醇在Ni表面的解离机理发生了改变.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醇 1 1 1-三氟-2-丙醇 Ni(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BD缩氨基硫脲的UV光谱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万仁 胡培植 +2 位作者 李美英 黄筱玲 吴成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测定了由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TFTBD)与氨基硫脲反应所形成新席夫碱4,4,4-三氟-1-(2-噻吩基)-1-丁酮-3-缩氨基硫脲(P)的UV光谱,讨论了不同溶剂对P的UV光谱的影响。
关键词 TFTBD缩氨基硫脲 UV光谱 席夫碱 氨基硫脲 4 4 4--1-(2-噻吩基)-1 3-丁二酮 4 4 4--1-(2-噻吩基)-1-丁酮-3-缩氨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